作者:巴恩斯通,西川 日期:2015-11-05 10:58:18
★十一篇经典谈话,管窥文学巨擘博尔赫斯的心灵堂奥——作为享誉世界的诗人、文学家、翻译家,博尔赫斯对当代写作影响深远。本书为其晚年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涉及他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是了解博尔赫斯生平与创作不可多得的精彩读本。★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博尔赫斯中年失明,此后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但越来越多借助“谈话”这一媒介以分享他未成文的文字;博尔赫斯忘年挚交、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获奖诗人威利斯·巴恩斯通,记录下博氏耄耋之年炉火纯青的思想,录下他“惊人的坦率、困惑和睿智”;中国著名诗人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三十年后新作“后记”,编者巴恩斯通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口头文学”——巴恩斯通认为,博尔赫斯在其后半生所有的航行和所有的闲谈中,“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的听众无所不在,从身份不明的记者、门童,到作家、侍应生;作为那个时代重要的发言人,博尔赫斯的谈话与写作彼此验证,他作为谈话者和作为作家的身份始终统一,两者共同造就了一个文学奇迹。
本书简介:
美洲西语文学的最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最具感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1976年,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Barnstone),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生于缅因州刘易斯顿,先后就读于鲍都因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退休前为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于1975–1976年执教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为富布莱特教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出版著作四十余种,曾获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修金,两次获普利策奖提名。 译者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学教授。曾短期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2009)。出版有六部诗集、两部随笔集、两部评著、一部诗剧。此外还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1997年)、鲁迅文学奖(2001年)、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的报刊杂志。纽约新方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英译《蚊子志:西川诗选》,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该年度美国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
目录:
原序
1.神秘的岛屿
2.当我醒来
3.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
4.我只代表我自己
5.人群是一个幻觉
6.但我更偏爱做梦
7.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
8.时间是根本之谜
9.我总是把乐园想象为一座图书馆
10.噩梦,这梦之虎
11.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
译后记:天言智者/威利斯·巴恩★所有这一切,错误的女人、错误的行为、错误的事件,所有这一切都是诗人的工具。一个诗人应当把所有的东西,甚至包括不幸,视为对他的馈赠。不幸、挫折、耻辱、失败,这都是我们的工具。
★与其说灵魂寻找通向地狱或天堂之路,不如说灵魂把自己变成地狱或天堂。
★我认为诗歌应当是匿名之作。比如说,如果我能选择,我会乐于让他人加工、重写我的一行诗、一篇小说,以便让它们流传下去,我希望我个人的名字会被忘掉,正如在适当的时候会是这样。所有作家都面临这个问题。
★我认为对于一位作者来讲,最好是他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语言的一部分,因为语言将使用下去而书籍会被遗忘。也许每一个时代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写同样的书,只是改变或加入一些细节。或许永恒之书皆相同。我们总是在重写古人写过的东西,而这就证明足够了。
★我认为一个人总在死亡。每一次我们不能有所感受,不能有所发现,而只能机械地重复什么的时刻,就是死亡的时刻。生命也会随时到来。如果你单独拿某一天看看,你就会发现这一天里有许多次死亡,依我看,也有许多次诞生。但是我不想做一个行尸走肉。我尽量保持对事物的兴趣。我始终在接受着各种经验。这些经验会变成诗,变成短篇小说,变成寓言故事。我始终在接受它们,尽管我知道很多事情我只是机械地去做,去说,这意味着,与其说它们属于生命,不如说它们属于死亡。
★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
★这是我的命运,我命中注定要思考一切事物、一切经验,好像这一切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我去运用它们来制造美。我知道我失败了,我还要一直失败下去,但这依然是我生存的惟一正当理由。继续体验事物,继续快乐,悲伤,茫然,困惑—我总是为事物所困惑,然后努力运用这些经验来创作诗歌。而在许许多多的经验中,最令我快乐的是阅读。啊,还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深入到作品去中,丰富它,因为你已经读过它。我要劝大家少读些新书但要更多地重读。
★当一首诗是真正的诗时,它迫使读者大声朗诵。这是对诗歌的检验。在阅读一首诗,或一部长篇小说,或一个小故事时,如果你觉得并不非得把它大声朗诵出来,那么这作品一定出了什么毛病。我多次注意到,尽管文字或许应当出诸笔端,但从本质上说它属于口头。既然它始于口头,它就不该脱离口头。
★因为阅读毕竟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正如经验也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我每读到什么,什么就有所改变。我每写出什么,什么就一直被每一位读者改变着。每一种新经验都丰富了书本。你们能看到—我想到的是《圣经》—你们能看到它是怎样被一代代人所丰富起来的。
★我很清楚,当但丁做他的地狱之梦、炼狱之梦时,他在想象事物,而弥尔顿则是在词句而不是在意象上下功夫。你也许会说,对一个诗人来讲,这种思维是允许的。是允许,但这就不像但丁那样能打动我。弥尔顿给我留下了印象,但仅仅是印象而已。而说到但丁,我便感到他的每一个词都卓尔不凡。我觉得他的每一个意象都本该如此。你不必去证明他诗行的合理性。你不必用中世纪的眼光去看待他。每个词都是完美的,每个词都得其所哉。你觉得但丁的诗句不需要任何人加工。而弥尔顿的很多诗句,至少在我看来,颇为拙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