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尼尔·詹姆斯·布朗 日期:2015-11-05 11:03:32
1936年柏林奥运会
九个来自底层的贫困男孩,一项高高在上的菁英运动
他们将手中的桨划向了奥运赛场
他们向世界展示,什么是勇气、信任、团结、乐观和决心
本书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世纪初,赛艇运动因运动装备和场地的高要求而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统领美国赛艇圈的,是哈佛、耶鲁等贵族名校的赛艇队。
1936年,华盛顿大学的贫困少年乔伊瑞兹,和他同样出身贫寒的八位队友们,并肩作战,击败了众多名校赛艇队,取得了代表美国出征柏林奥运会的资格。
荣誉之路荆棘丛生。
正值大萧条时期,赛艇男孩们需自付旅费赴德参赛,加上路途颠簸遥远,他们的身心备受煎熬;而他们的对手,正在纳粹阴云密布的德国,磨刀霍霍等君一战。
男孩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德国?
远赴重洋、体力透支,他们如何直面凶悍的德国队,绝地反击?
奥运夺冠之后,他们的人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简介:
丹尼尔詹姆斯布朗,美国作家,曾任斯坦福大学教师,现居纽约,著有多本历史纪实作品,《激流男孩》是其最为重要且最为知名的作品,被列为2014年美国华尔街最受追捧的13本书之一。丹尼尔曾数十次采访九十高龄的主人公乔伊和他的女儿,并搜集了大量史料,记录下这震撼世界的光彩一瞬。它展示了勇气、信任、乐观和决心所创造的奇迹!
丹尼尔还创作了以1846年美国西部淘金热为背景的纪实小说《冷漠的星星》,以及反映189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欣克利大火的纪实小说《燃烧的天空》等。
目录:
001/第一部一八八九~一九三三年
他们的时代
第一章船屋里新来的年轻人......002
第二章乔伊:孤单童年......021
第三章最好的造船师......036
第四章乔伊:艰辛谋生......051
第五章踏入驳船......071
083/第二部一九三四年
森林中的大型雪松
第六章赛季开始了......084《激流男孩》
目录:
001/第一部一八八九~一九三三年
他们的时代
第一章船屋里新来的年轻人......002
第二章乔伊:孤单童年......021
第三章最好的造船师......036
第四章乔伊:艰辛谋生......051
第五章踏入驳船......071
083/第二部一九三四年
森林中的大型雪松
第六章赛季开始了......084
第七章进军东部......109
第八章乔伊:一心一意生活......131
157/第三部一九三五年
至关重要的一年
第九章寻找黄金组合......158
第十章哈德逊河上的较量......184
第十一章乔伊:大古力的夏天......206
第十二章艰难时世......220
245/第四部一九三六年
接触神圣之地
第十三章决战加州队......246
第十四章激烈的校队赛......272
第十五章划向世界......298
第十六章柏林印象......320
第十七章比赛!比赛!比赛!......344
第十八章最终的决胜......365
第十九章乔伊:最平静的时刻......374
尾声......378
致谢......392
前言序言
在这种付出的辛苦多,得到的荣誉少,但依然世代流行的赛艇运动中,必有一些美好是寻常人所看不到的,只有杰出人士才能够洞察体悟。
——乔治耶曼波克科
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湿冷暮春天气里,我翻过牧场周围的雪松栅栏,穿过潮乎乎的林子,走向一栋普普通通的小木屋,乔伊.瑞兹躺在木屋里,快不行了。写作本书的念头就是在那个时候萌生的。
那天我敲响乔伊女儿茱蒂的门时,对乔伊我只知道两样事:第一,七十好几的他一个人把诸多雪松树桩拖到山下,劈成栏杆,打下桩子,建立了长达两千两百二十四英尺长的栏杆,就是我刚刚翻越过的。不管什么时候,想到他一个人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我总是不可思议地摇着头。另一件事,他和其他八位来自华盛顿州的年轻人,这几个出身农家、渔民以及伐木工家庭的孩子,在一九三六年的奥运八桨划艇比赛中一举夺冠,震撼了划船
界,连希特勒也为之震惊。序言
在这种付出的辛苦多,得到的荣誉少,但依然世代流行的赛艇运动中,必有一些美好是寻常人所看不到的,只有杰出人士才能够洞察体悟。
——乔治耶曼波克科
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湿冷暮春天气里,我翻过牧场周围的雪松栅栏,穿过潮乎乎的林子,走向一栋普普通通的小木屋,乔伊.瑞兹躺在木屋里,快不行了。写作本书的念头就是在那个时候萌生的。
那天我敲响乔伊女儿茱蒂的门时,对乔伊我只知道两样事:第一,七十好几的他一个人把诸多雪松树桩拖到山下,劈成栏杆,打下桩子,建立了长达两千两百二十四英尺长的栏杆,就是我刚刚翻越过的。不管什么时候,想到他一个人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我总是不可思议地摇着头。另一件事,他和其他八位来自华盛顿州的年轻人,这几个出身农家、渔民以及伐木工家庭的孩子,在一九三六年的奥运八桨划艇比赛中一举夺冠,震撼了划船
界,连希特勒也为之震惊。
茱蒂打开了门,引我进入舒适的起居室。乔伊躺在沙发上,脚翘得老高,他身高可是有一百九十公分的。那天他穿了一套灰色的运动装,脚上套着亮红色的羽绒靴,稀疏的胡髭已经白了,脸色灰黄,眼睛肿着,这都是心力衰竭害的,最后也是因此撒手人寰的。不远处放着一个氧气罐,壁炉里的火噼里啪啦作响。墙壁上挂满了家庭照,最远的玻璃装饰柜里装着洋娃娃、玩具马还有镶着玫瑰图案的陶瓷。面向户外的窗户上是点点雨滴。立体声音响里轻轻播放着三十年代的爵士音乐。
茱蒂跟乔伊说我来了,乔伊把长而嶙峋的手朝我伸过来。茱蒂曾经把我的上一本书念给乔伊听过,他想见见我,和我谈谈。非常巧的是,乔伊年轻的时候,刚好是安格斯.海尔的好朋友,而安格斯的父亲是我上一个故事的主角。我们就此聊了一会儿,然后话题就转到他自己身上。
他的声音纤细而脆弱,几乎快要说不出话来。他努力用言语捕捉过去的记忆,时不时陷入沉默。借着女儿小心的提醒,他开始慢慢地从生活往事中拉出线头来。回忆童年时代和大衰退时的少年时代遭受的不幸,以及克服的难关,他的话语时断时续,但是语气却非常坚定。我坐在那里,专注地听着,自始至终都非常震惊。
但是当说到在华盛顿大学的赛艇生涯时,他开始动容了。他说到了划船这项运动,说到了船体和桨,说到技术与技巧。他回忆着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漫长而冷冽的等待,掳获大胜以及险避失误,说到前往德国,在希特勒的眼皮底下走上柏林的奥运领奖台,说到他的搭档,但是这些都没有叫他流泪。然后他说到了“船”,这时他开始语带哽咽,泪水溢满在他明亮的眼睛里。
一开始,我以为他说的船是哈士奇快艇,一路把他带上荣耀讲台的赛艇;或者说的是他的团队,几个年轻人的梦幻组合,得到了赛艇最高荣誉。最后,看着乔伊对某些重要场合的不断复述,我知道他所说的不单是船艇,也不单是驾驭赛艇的团队,对乔伊来说,船包含前两者,更超越了两者,是某种神秘而不可定义的东西。那是一段共同的经历,一段折叠起来的金色时光,九个生命共同努力,一心一意,分享所有,共同得到了荣耀与尊重。乔伊所以哭,三分是因为过去的瞬间消失了,七分则是因为那个瞬间的美好。我是这么看的。
那个下午,当我想要离开的时候,茱蒂把乔伊的金牌从墙边的玻璃柜里取出来,递给我我仔细欣赏的时候,茱蒂对我说,几年前这块金牌曾经一度消失了。一家子翻遍了家里的上上下下,最后终于放弃。多年之后,他们重新整理房屋的时候,又在阁楼的一堆物件中
找到了它。大概是松鼠看上了金牌闪闪发光的样子,把它当作自己的宝贝收藏到窝里。茱蒂这么对我说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乔伊自己的故事,就好像这块金牌被隐藏得太久了。
我再次握住乔伊的手,对他承诺,我会再来,和他多谈谈,而且我非常期待把他划船的日子写成一本书。乔伊握住我的手,说乐见其成,然后他的声音又哽咽了。他的话再度让我意外:“不要单单写我,要写船。”
★美国狂销2,000,000册,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同名改编电影由《灰姑娘》《雷神》导演倾情执导
★畅销美、英、法、德、日等十几国
★亚马逊超万人五星好评
★与《奔腾年代》齐名的真实传奇故事第十九章
乔伊:最平静的时刻
赛艇的精神意义是什么?……完全牺牲自我,把小我融入团队之中。
——乔治耶曼波克科
在确定是他们赢得了大赛之后,美国队的年轻人把赛艇悠悠地划回大看台附近,接受大家礼节性的欢呼。尤伯瑞克森和波克科也匆忙从看台走下来,穿过西豪斯前方的观众群,急着和他们的年轻人会合。罗伊伯罕忙不迭地冲进媒体办公室,急着大书特书这个他等了一辈子的新闻,全心浸入其中,希望尽毕生所学把事件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不知道的是西雅图那端已经刚刚把《西雅图邮讯报》的夜班人员遣走了。早上没有编辑,他的这则新闻始终无缘上报。莱尼的摄影机依然在记录全程,年轻人把赛艇划到西豪斯的正前方。几个纳粹官员面无表情地看着奥运官员俯身握住莫赫的手,并把一个大花环赠予休姆,花环如此之大,好像是要给马佩戴的,而不是要套在人的脖子上的。休姆接了过去,却不知该拿花环怎么办,先把花环降到头上,傻傻笑了一下,又把花环递给乔伊,乔伊做了同样的动作,然后把花环递给矮个儿杭特,一路递下去,直到到了船头莫瑞斯的手上。
尤伯瑞克森上气不接下气地到了浮坞上,对着赛艇,他突然发现自己语塞。为了掩饰尴尬,他指着莫瑞斯的花环说:“打哪弄来的?”莫瑞斯指了指肩头,说道:“从下游捞上来的。”年轻人爬上岸来,德国乐队开始演奏美国国歌《星条旗》,他们立正站好。然后他们和一些大人物握手,再之后搬起哈士奇,往船屋里走。他们就穿着弄脏的运动衫和运动短裤出现在世界面前,好像平常从华盛顿湖训练回来一样。在回船屋的路上,尤伯瑞克森被一个美联社的记者拦了下来,问他对这群年轻人有什么看法。这回尤伯瑞克森不语塞了,他一字一句明明白白地说道:“这是我见过最棒的舟中弄潮儿,而我也算见多识广吧。”
第二天早上,他们回到了格鲁诺。莱尼的团队和国际媒体正等着给他们拍照。莱尼已经拍了很多镜头了,从岸上拍的、从船上拍的,而她现在想要捕捉舵手和桨手的近距离写照,她先让摄影师坐在休姆的位置上,然后又让他坐到莫赫的位置上,年轻人都配合地划着船。意大利队和德国队也配合她,做出同样的动作。效果非常惊人。八桨划船序列依然是奥运赛中最激烈的动作场景之一。莱尼巧妙地把后来补拍的镜头,加入之前的画面中,造成划手一致前后划动,面部呈现到镜头面前,后来再退去的效果。
拍摄结束之后,他们把快驹哈士奇打理好,准备运往西雅图,这才穿上奥运会服,再次前往奥运体育馆,要去看奥地利和意大利争夺足球赛金牌。比赛之后,年轻人亲入会场,得到大会颁发给自己的金牌。他们与德国队和意大利队并排站着,奥运官员走到美国队前方,把金牌挂在年轻人的脖子上,还把小小的花环放在他们头顶。其中个头最矮的莫赫,上前一步走到一个台子上。一名选手逗趣地说:“你处心积虑要得这个奖,就是为了有一天比我们高出一些来,是吧?”有人递给莫赫一根从罐子里拿出的橡树幼枝。他们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体育馆东边四十三英尺宽的巨型屏幕上。《星条旗》的乐声响了起来,美国国旗在颁奖台后方缓缓升起。乔伊手放在心脏上,看着国旗升起时,他发现眼泪爬上了他的眼角。站在台上的莫赫也是,还有大块头吉姆。等仪式结束后,他们发现连低调的冷面教练尤伯瑞克森也不例外。
当天晚上,除了乔伊之外,大家都去了镇上。后来他们遇上了一点麻烦,这个只有在畅克戴的日记上有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载。“有几处地方,叫我们别去……还有警察,等等。”到四点半的时候,他们还在柏林城闲逛,手搭在彼此的肩上,唱着《向华盛顿致敬》。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半,这群喝醉的年轻人才回到住处。
到警察培训中心里,他们发现乔伊一个人整晚没睡。这一晚上,他都在看着他的金牌,金牌就挂在他的床尾。他想着,自己曾经多么渴慕它,想着金牌对家人和其他人的意义,还悟出了他要带回国的远比金牌更珍贵。
就在比赛结束之后,应该是比赛尚未结束之时,就在哈士奇冲往终点线的时候,一阵突然的平静包裹着他。就在激烈无比的几百米最后赛程,在肌肉剧烈的疼痛和周围吵闹的喧嚣之中,那一个瞬间,乔伊突然比什么时候都更清楚,他唯一能对这个团队贡献的就是——完全地、毫无保留地相信,坐在他前方的人和坐在他后方的人,将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事。他没有选择地把自己完全投入每一桨,仿佛把自己从悬崖丢入幽谷,其他交给船上的队友。而他做到了。一次又一次,每分钟四十四次,完全把自己丢给未来,而他知道队友们也同样如此,他们每一刻都在一起。
经过了这最后的考验,乔伊和他的队友得到了该得的金牌,那是他终其一生寻求的。现在他感觉到了生命的完整,他做好了回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