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义堂 日期:2015-11-08 19:19:33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
他们的身影将永远留在历史的画面里,并且一直帮助我们洗涤和拯救自己的灵魂……
文艺评论家、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
翻开尘封的档案一群身着白衣的坚毅身影跃然纸上,他们是烽烟铁血中愈挫愈勇的真心英雄!
文学评论家、诗人唐晓渡:
长篇纪实文学《抗战救护队》从一个全新且独特的角度和侧面,再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悲壮历程,是另一种的可歌可泣。在同类作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
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略
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
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
本书简介:
《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随着战争的推进,救护总队从武汉迁到长沙、祁阳、贵州等地,建起了卫生训练所和重伤医院,组织了武汉大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细菌战、宜昌会战等战役的救护工作,还将八路军、新四军作为抗战整体进行救护,发展到150个小队,3400多人,培训军医2万多人,救治伤兵和平民150万人次,成为中国抗战救护的实际领导者。但是,由于国民党对他向共产党部队赠送药品不满,林可胜被迫辞职。他和一些红十字救护队员到缅甸远征军担任军医,并组织了两次远征军和驻印军的救护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杨义堂,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市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副主任,作家。著有《大孔府》《大运河》《孔门弟子画传》《祭孔大典》等作品。其中,《大运河》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献礼之作,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图为作者在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旧址采访时所照。
目录:
序:天使为什么永远在洗涤和拯救我们的灵魂1
第一章北平不平静1
第二章毁家纾难12
第三章何去何从25
第四章风雨新婚别38
第五章宁沪奔走47
第六章抱负难酬58
第七章遥相望68
第八章飞羽召旧部80
第九章奔来救亡91
第十章汉口首聚义101
第十一章纽约募捐114
第十二章千里布救兵127
第十三章大救护141
第十四章英雄与懦夫154序:天使为什么永远在洗涤和拯救我们的灵魂1第一章北平不平静1第二章毁家纾难12第三章何去何从25第四章风雨新婚别38第五章宁沪奔走47第六章抱负难酬58第七章遥相望68第八章飞羽召旧部80第九章奔来救亡91第十章汉口首聚义101第十一章纽约募捐114第十二章千里布救兵127第十三章大救护141第十四章英雄与懦夫154第十五章情怀昭日月162第十六章未入洞房上战场172第十七章走过祁阳向贵阳183第十八章洋医生200第十九章霍乱面前216第二十章一战长沙229第二十一章三斗坪勇斗内奸240第二十二章延安颂255第二十三章常德抗击鼠疫265第二十四章三战长沙 何建明
人类文明越发达,人的功利之心往往会变得越发庸俗与市侩。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我们,内心多少都有一些龌龊的地方。只是因为没有到那危难的时刻,或危及个人生命之序:天使为什么永远在洗涤和拯救我们的灵魂何建明 人类文明越发达,人的功利之心往往会变得越发庸俗与市侩。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我们,内心多少都有一些龌龊的地方。只是因为没有到那危难的时刻,或危及个人生命之时,才没有显现出来。战争是检验每一个人灵魂的分水岭。有人恐惧死亡和痛苦,便当了逃亡者甚至是背叛者,也可说是“汉奸”。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质里还有更崇高的品质。人类超越了对死亡与痛苦的恐惧后,还有一种力量来自于精神与内心的信仰追求、品质追求及职业追求。 我们说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时,会将其称之为“崇高的灵魂之作”。同样,我们对那些拯救我们生命的医护人员,总喜欢用“白衣天使”来赞美他们。天使是神圣、纯洁和美丽的,能荡涤我们的灵魂。战争又是一面特别清朗的镜子,它让那些胆怯的贪生怕死者的灵魂变得无比丑陋,同时让那些高尚者的灵魂光芒四射……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海量的抗战题材的作品一部又一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真正能让我们拍案叫好、永久留传的好作品其实少之又少,而这也符合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好作品唯其稀少才显得可贵,可贵的东西才让我们珍惜,珍惜的东西才属于精品,精品是可以流传下去的,能流传下去的便是经典。虽然杨义堂的《抗战救护队》这部书的书名并不令人特别满意,但这部书却是我今年阅读过的抗战题材作品中可以称之为优秀的上佳之作。是难得的好作品!也可以肯定地给出这样的结论:是本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中的上乘之作,值得赞赏,值得隆重推荐。我很少用这样的语气来评价一部书或一部作品。与杨义堂见过几次面,他的作品则第一次读。读的开始,我一直在怀疑:他笔下的人物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部作品到底是严肃的报告文学叙述还是添油加醋的小说叙述……诸如此类的疑问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之中。看着看着,一直看到最后一行字,我自己给出答案:这确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所述的人和事是真实的。但内心仍然有些怀疑某些情节,于是不得不打了个长途电话给作者本人——直接听他自己怎么解释有些我关切的人物及其故事细节。对于我的疑问他一一作答,从他的言语中,我很快得出了结论:他的这部作品确属非虚构。这是一部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并且是抗战题材中难得的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我愿意推荐的理由可以有十几条,但归结起来其实只有两条,而这两条就足够了。它们分别是: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唯独没有一部完整反映中国医疗救护人员们的故事。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二、作品的文体艺术本身基本没有明显的瑕疵,情节精彩、生动、传奇、感人,行文流畅、自然,人物饱满,故事完整,为今日报告文学创作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中国人不知道林可胜这个人及其在抗战时期所作的巨大贡献,这是一个悲哀。所以当我看完杨义堂先生写的这部作品后,我第一个反应便是这样的一个思考:为什么他与林巧稚一样也是“协和人”,而且他还是协和医院早期的执行院长,是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者。这样一位在国际上有着极其影响的人物,在国内却很少见到有关他的宣传和介绍呢?可以说他在专业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上,远远超过林巧稚。在民族危亡之时,他毅然放弃优越的科研环境,带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出生入死地战斗在淞沪会战时的上海滩;他们冒着腥风血雨在严酷的南京城保卫战中坚守;台儿庄大捷时的战地医院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更为可贵的是本着“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宗旨,他们穿过重重封锁来到新四军、八路军的战场开展救护工作,来到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起畅谈憧憬抗战的胜利。看到这里,谁还能不为中国有林可胜这样的抗战英雄所感动呢?林可胜原是新加坡华侨,他的父亲也是著名的华侨领袖,出任过厦门大学校长。林的母亲是同盟会会员黄乃裳之女,林可胜家族里,多数是著名的医学专家。他本人在八岁时就被送到欧洲名校学习,大学毕业一直从事医疗科研。一战爆发时,林可胜就曾参与过战地救护,积累了宝贵的战地医护经验。作为名牌大学的“双料博士”,他又是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教授和执行院长,当时年仅三十岁。抗战爆发,他主动要求带救护队到前线。为了专心工作,他把妻儿送到新加坡,自己则带领年轻的医护人员开赴抗战最前线。八年抗战里,林可胜和他带领的救护队伍(最多时的救护队人数达三千多人),在各个战场抢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伤病员,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他本着医务工作者的人道精神,顶住包括来自蒋介石等政府要人的种种压力,帮助新四军、八路军和延安中共总部,进行医学知识传授和战场救护工作。他甚至不辞辛苦地直接到美国去做宣传动员,为中国抗战救护募捐善款,连美国前总统胡佛先生都出阵为其摇旗呐喊。很快林可胜的种种举动受到了日本人的关注,拉拢腐化不成反遭到他的强烈反对。令人发指的是,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竟然到新加坡将其妻女处死、迫其父亲出卖灵魂。然而令人感动的是,林可胜很快便把个人与家庭悲剧放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场救护中。这种精神,这种境界非常人所能!毛泽东赞赏他,蒋介石既恨他又还敬重他,全体医护人员爱戴他,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士都在为他担忧与鼓舞……即使是面对死伤惨重的缅甸战场,林可胜毅然挺身而出,随中国远征军赴缅战斗到最后时刻。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让他出任政府卫生部长,林可胜一身傲骨,断然拒绝。移居美国专心从事医学研究,创造了多项世界级医学成就。一九六九年七月八日,林可胜患食道癌病逝于牙买加的京士敦,终年七十二岁。 如此一位杰出的医学专家和抗战英雄与功臣,我们为什么不知道?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林可胜领导的抗战救护队是当时国民政府领导下的中国红十字会的下属组织,有些特定的政治色彩,因此他的抗战功绩,一直被列在“旧政府”名下,长期以来不能被宣传和赞颂;其二,林可胜后半生没有在中国生活,而是在美国,因此有了“不爱国”的嫌疑。我言可悲也在这里。我以为:一者是我们受左的影响太多太深,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事,站在哪个阵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那民族危亡的时刻能不能挺身而出。再者,人的出生年代及其环境是不能选择的,林可胜身为华侨、大医学家,他在协和医院当教授、院长,他能主动要求组织抗战救护队到前线,还有比这更爱国的吗?他后来的所有表现,还有哪一点比不上白求恩、张思德的吗?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帮助共产党做了许多事情,挽救了无数八路军、新四军的生命,甚至堪称延安“头把刀”的金茂岳医生也是他派去的,这位金大夫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好评。他受到敌人的威迫也是常人所少有的,但他坚定而义无反顾地站在中华民族抗战的一边,并照样不顾一切地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抢救伤员……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到的?毫无疑问,这是天使精神,这是天使一般的医务工作者才能做得到的!天使们如此伟大而纯洁的行为,难道不是对那些灵魂深处暗藏着庸俗和肮脏的人的一种无情的鞭挞与洗涤吗?那些阻止和有意损毁林可胜这样的抗战英雄的人们,是不是应受到良心上的自我谴责呢?如果是,很好,证明这样的人还有救。如果不是,那就另说了,历史会对这样的人说:丑恶!杨义堂的这部作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属于上乘之作,是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并不多见的好作品,尤其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他叙述的流畅和完整性,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他语言和文字的优美性与节奏感,达到了自然之美,见不到生硬和不舒服的地方,这是最了不起的!对纪实类作品而言,能够像小说一样,在不动声色中把精彩和生动的内容呈现出来,便可谓是精美之作了。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纪实作品的人物和故事不是虚构的,不能像小说一样把一切“精彩”想好了再呈现出来。创作纪实文学就好比开采发掘玉石,如果不经刀斧便能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那种玉石是十分罕有的。然而,优秀的纪实作品就好比是这种天然精美的玉石。杨义堂先生的这部作品就属于这样的“天然玉石”。凭上述两条理由,我敢说不读杨义堂先生的这部书,是一种不可弥补的遗憾。我在繁忙的工作里,为这部书义务劳动了两天——阅读和写了上面的这些文字,这对我来说,也是少有的。感谢杨义堂,但真正要感谢的是本书的主人公林可胜及那群愿意随他一同出生入死的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队队员们。他们的身影将永远留在历史的画面里,并且一直帮助我们洗涤和拯救自己的灵魂…… 二〇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作者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第一章北平不平静故都北平,春脖儿短,二、三、四月还在发春寒,漫天的黄沙儿,可是到了暮春五月,几乎是一夜之间,呼啦啦地换了春装,树木都生出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意盎然。白色的槐花在宫墙内外、大街上、小小的四合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从谁家的白粉墙头,飘来浓浓的甜香味儿。往年的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但是,现在,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的五月,这里却传来一阵又一阵揪心的消息。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成了凄惶的象征。这些消息,真的、假的,无一不是关于日本人的。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张学良的东北军不鸣一枪,溃退千里,日军三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发动了“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还攻占了华北大片的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起了所谓的“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日本天皇批准了全面侵华的战争部署,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通过《何梅协定》,日本人威逼中国政府撤走了驻守北平的中央军,只留下西北军的二十九军驻守在城南的宛平一带,偌大的北平已经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而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牢牢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省和察哈尔省的日本关东军;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日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战争的硝烟像浓雾一样弥漫在北平上空,战局危迫,国难临近,日寇的铁蹄之声已经逼近了耳畔。在北平东城区东单三条,有一座清朝留下来的王府大院——豫王府。尽管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当年的温顺模样,但是,各个建筑的里面,却早已改为西洋的布置。进了大门,先是一所西式的医学院,许多教室里,都有穿着制服的学生们坐在那里,听洋教授用英语讲课。在医学院的后面,是其附属的医院,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小姐进进出出,每天长长的候诊队伍是这个医院的特色。北平协和医学院外景这座亲王府可是有年景了,第一代豫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多铎,多铎久经沙场,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清朝初封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豫王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正门、大殿、丹墀、东西两座翼楼、后殿、后寝殿。大殿两侧各有东、西跨院。近似一个浓缩了的紫禁城。豫亲王府的最后一代豫亲王名叫懋林,到懋林这一代时已是家道败落,来自英美的基督教会联合开办了一家协和医学堂,出钱来买豫王府。懋林亲王就把这座王府贱卖给了教父们,“铁帽子”成了“洋帽子”。后来,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又从教会手里买下了这座协和医学堂。原来,石油大王老约翰·洛克菲勒凭借石油生意成为世界首富之后,创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的煤油大量销往中国,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非常喜欢中国的瓷器和古玩,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小洛克菲勒看上了豫王府这所皇家建筑的大院子,要在这里建一座远东地区最好的医学院。自一九一六年成立到一九三六年的二十年间,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创建、维持和发展这所“远东独一无二”的医学院的拨款总数达三千八百多万美元。北平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家族在海外各项目中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也是最得意的一项事业。在一九三七年的这个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街面上的骚动与恐怖也传到了协和这所美国人办的医学院里来。不时有驻守中国的日军军官前来医院就诊,其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神态,仿佛北平已成了他们的辖区。院长、美国人胡恒德先生已经收到了日方的信函,既要求协和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又要求战时只能救护日本军人。下午四时一刻,悦耳的铃声在协和医学院各座教学楼里准时响起,一天的功课结束了,校园里严肃的气氛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起来,教师和学生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走出了教室。突然,从操场那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子声。师生们都知道,那是学院执行院长、生理系主任林可胜博士在召集大家去参加医官救护队的课外训练了。许多师生来不及回宿舍休息,就背着书包或抱着衣服,从各个楼房、教室来到大操场上。林可胜博士已经站在操场上等候多时了。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偏瘦,那浓密的剑眉显出他无比的坚忍与刚毅,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嘴角的笑容则又展露了他的善良与单纯。是的,林院长在同仁和学生们眼里,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