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庆炳 日期:2015-11-16 16:46:55
《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一部文化诗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简介:
“文化诗学”是新时期文艺学的延伸与超越。它受到过“文化研究”的启发,也与美国学者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后又称“文化诗学”)有着某种关联。但它又是从中国的文学理论实际出发,具有中国内容和形式的文艺学方法论。《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着重分析了文化诗学的理论前提、学术背景、现实依据、基本构想、精神价值、实践路径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等,可谓一部文化诗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著有《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等书。
目录:
导言延伸与超越
**讲为诗辩护
——文化诗学存在的前提
**节西方历史上五次“为诗辩护”
第二节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
第三节文学世纪、文学人口与文学生命
第二讲走向综合
——文化诗学的学术背景
**节“十七年”(1949—1966):“他律”作为权力话语
第二节新时期(1978—2007):“向内转”与“向外转”
第三讲回应呼唤
——文化诗学的现实依据
**节现实文化存在状态与深度文化精神的寻求
第二节文化诗学的精神诉求
第四讲双翼齐飞导言延伸与超越
**讲为诗辩护
——文化诗学存在的前提
**节西方历史上五次“为诗辩护”
第二节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
第三节文学世纪、文学人口与文学生命
第二讲走向综合
——文化诗学的学术背景
**节“十七年”(1949—1966):“他律”作为权力话语
第二节新时期(1978—2007):“向内转”与“向外转”
第三讲回应呼唤
——文化诗学的现实依据
**节现实文化存在状态与深度文化精神的寻求
第二节文化诗学的精神诉求
第四讲双翼齐飞
——文化诗学的基本构想
**节以审美评价活动为中心
第二节宏观与微观的“双向拓展”
第五讲深入历史语境
——文化诗学支点
**节当下文学理论的困局
第二节摆脱困局的出路
第六讲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节文学语言及其生成机制
第二节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第七讲抒情话语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节中国文学抒情言说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中国抒情语言的文化意义
第八讲文学叙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节故事形态学的研究
第二节故事形态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九讲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节文学修辞与中外修辞批评理论的遗产
第二节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
第十讲中心、基本点、呼吁
——文化诗学的开放结构
**节“一个中心”
第二节“两个基本点”
第三节“一种呼吁”
第十一讲人文与历史的张力
——文化诗学的精神价值
**节两种现代化的对峙及其在文学上的回响
第二节历史、人文、审美三者的关系
第十二讲审美文化:文化诗学建构的支点与方向
**节“诗意的裁判”:文学的审美品格与价值诉求
第二节认识论——泛文化——审美文化:范式的变革
与更新
第三节“审美文化”作为“文化诗学”场域的原点
与支点
第十三讲中外个案
——文化诗学理论的成功实践
**节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兴”说和“意境”说
第二节俄国文学理论的“复调”说和“狂欢化”说
第三节李白《独坐敬亭山》解读
第四节春天对严冬的感慨与沉思——读王蒙的
《杂色》
附录“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
——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