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诵芬 徐家祯 日期:2015-12-04 20:26:35
1.《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畅销书;近30年来**女性回忆录,另类《巨流河》,豆瓣评分8.7分。《山居杂忆》1999年出版后,畅销一时,销量达30余万册。该书立刻被评为2000年**畅销书,并且受到诸多名人推荐。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雁,称赞其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该书也深受诸多豆瓣网友衷爱,称其为另类《巨流河》,获得8.7分高分赞誉。
2.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作者高诵芬出身名门,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这便成了逝去的中国,成就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书中涉及人物100多位,写尽人世沧桑,台湾原诗学研究所所长李嘉有先生和悉尼的古典文学学者许德政先生把《山居杂忆》称作为“现代《红楼梦》”。
3.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再现百年影像,新增3万字详解人生,使人更加了解这段往事。
此次出版,作者徐家祯远赴重洋,搜罗照片。国际知名摄影师徐家树先生亲自修图设计,新增照片100余幅,再现100年珍贵影像。作者精益求精,对文字严谨修订,新增注释文章近3万字,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这段往事历史。
本书简介: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作者简介: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自称受周作人、丰子恺散文的影响最大。
目录:
1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曾祖母二三事
6叶妈
7招姑娘
8褚先生
9黄先生
10鬼故事
11再说鬼故事
12孙云章医生
13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14民四嫂1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曾祖母二三事
6叶妈
7招姑娘
8褚先生
9黄先生
10鬼故事
11再说鬼故事
12孙云章医生
13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14民四嫂
15绣花沈妈
16扶乩
17陈妈
18桂花糖
19我的父母
20结婚之一——做媒、相亲、订婚
21结婚之二——准备嫁妆
22结婚之三——婚礼
23结婚之四——三朝到满月
24我的公婆
附录A:公公给婆婆的第一封信
附录B:公公给婆婆的第二封信
附录C:公公给婆婆的第三封信
附录D:婆婆给公公的信
25我的太婆
26黄妈
27吴烈忠医生
28昆明叔叔
29寡妇
30姨太太
31香市
32放生
33我的弟弟宜官
34我的哥哥恺之
35家乡的吃
36我的烹饪经历
37逃难之一
38逃难之二
39逃难之三
40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太太
41黄山之游前后
42周端臣和沈颂南
43丁蕙女士
44阿苏和绍大
45吴汉槎先生
46汤书年医生
47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
48奶婶婶
49抄家
附录:老李
50扫地出门
51阿四老太
52倪兄
53依然静好楼记
前言去年一月底,我从中国休假回澳,家父、家母也与我同来澳洲定居。转眼竟然已经一年有零了。
我的居所位于阿德莱德东郊,在一片不高的丘陵之中,离市中心大约十七、八公里之遥。这一地区原来是英国移民的聚居之地。他们从英国和欧洲大陆移植来了不少花木,再去年一月底,我从中国休假回澳,家父、家母也与我同来澳洲定居。转眼竟然已经一年有零了。
我的居所位于阿德莱德东郊,在一片不高的丘陵之中,离市中心大约十七、八公里之遥。这一地区原来是英国移民的聚居之地。他们从英国和欧洲大陆移植来了不少花木,再加上这一带正处于丘陵和平原的交界之处,云层遇到山丘上升变冷就凝结成雨雾,所以在以乾燥著名的南澳州中,这儿却是难得的雨水充足的地区。尤其是冬季,一周之中总有一半以上的日子是阴雨连绵、云雾缭绕。于是来自英国的居民大概联想起他们祖国苏格兰著名的Stirling,就以此命名这一地区。每年一到秋天,这儿山坡上、山谷里各种树叶都开始变色。有的红得象血,有的黄得象金,有的正在迥绿转黄,有的却已变橙为褐,一时之间真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即使还在没有搬到这儿来住之前,我就已常在秋天驱车来此观赏红叶了。面对山丘上绚丽的秋景,我常常想起还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背过的一首唐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记得我念小学时家父曾教我背过不少古典诗词,但是我自小就表现出缺乏作诗的天资,所以随背随忘,然而奇怪的是这首杜牧的小诗却成了我至今还没有忘记的不多的几首中的一首,可能说明我从来就对秋叶有所偏爱吧。其实这儿山上家家都种有茶花,从四、五月开始,早开的茶花已在院中开放,直到十月、十一月,晚放的茶花还是满枝满丫的。虽说春天的色彩也很富丽,但我总更爱秋天的红叶,于是就把敝舍命为“红叶山庄”。
家父、家母初从车马喧嚣、人声嘈杂的大上海搬到远离闹市的山居与花虫草树做起伴来,确有些不太习惯。但是,几个月之后,他们倒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生活方式:家父除跟在上海时一样,平时不是伏案写诗、填词,就是与友人书信来往以外,现在又添了一个活动:坐在屋外平台上,在终年浓绿成荫的六株大玉兰树下喝着茶看书报。家母近几年来在上海已经不再烧茶、煮饭,但是来了南澳,觉得在这儿煮三餐饭菜不是难事,就又“重操旧业”。不过中国的很多蔬菜和调味品在这儿无法买到,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呢。幸亏家母一向有把最普通的瓜豆蔬菜变成美味佳肴的本领,所以住的日子一长,又“技痒”起来,不但常做包子、饺子、馄饨、面饼,连粉蒸肉、素烧鹅、雪里红都做成功了。记得在“文革”之中,一家四口靠我微薄的工资度日,每天的菜钱常常只是几毛钱而已,但家母还能变换花样,使全家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好友、现在住在墨尔本的倪兄那时常来便饭。他爱“活学活用”成语,有时能取得意外的效果。一次饭后发表了一鸣惊人的评论道:“真是妙手回春!”直到现在我们还常提起。不想三十年之后,家母竟会又在南澳“妙手回春”!
除了做菜,家母又种起瓜豆来。她先将买来的乾蚕豆种在草地的四周、花坛的边沿,山上气温较城里低四、五度,豆子的成熟也比城里晚好几星期,但是最后居然也收获了几十斤之多。除了嫩的采下炒食之外,老豆冰冻起来,随时取而食之,竟然直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最有趣的是种南瓜。去年,我弄到十多粒加拿大种的南瓜籽。可是因为园里种满花草,没有空地可种瓜果,于是家母就在花盆里种起南瓜来。她从我的工具房中找出大大小小十只花盆,小的只有三、四寸直径,大的也不满一尺。我只当她是种着玩玩而已,没有当一回事。然而家母却认真浇水施肥,几周之后,居然每盆都抽出苗来。不久,瓜茎就长到尺许,然后就开了黄花。为了保证每朵雌花都能结果,家母就用一枝棉花签给每朵雌花人工授粉。结果,十盆南瓜每盆虽然都只有二、三尺长的瓜藤,但每根茎上都结了南瓜,一共结了二十几只。这些小南瓜是供观赏用的,二十多只南瓜倒有十种不同的样子:有的皮色雪白光滑,只有小柿子大小;有的皮色碧绿,有西瓜似的花纹;有的象葫芦状;有的象一盏挂灯,有一圈翻起的荷叶边;有的象橙色的手雷,上边还长着高低不平的颗粒;……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每天一早,家父、家母就去院子平台上赏瓜。如果发现有新开的雌花就给她授粉。然后就一只只研究南瓜的大小、式样、皮色,总有一、两个小时可以消磨。
除了煮饭菜、种瓜豆,家母也开始看起书来。家母出身于世家,家教很严。我外公认为女孩子不用出去念书,进学校只能学会闹学潮、交男友,不如在家请老师念。于是家母从来没有机会进正式的学校学习。从五、六岁开始,她跟家庭老师念读四书、五经,还学过一些书画,一直到十八岁嫁到徐家才中止学习。之后,当然是生儿育女,做个贤母良妻。虽说家里有男仆女佣可做帮手,但偌大的一个家还是要家母来当。于是六十年来,不要说没有时间舞文弄墨,连看书看报的时间都不太有了。只有到了南澳,因为家由我来当了,所以反倒有空看起书报来。我书架上有周作人、丰子恺、杨绛等人的散文,家母最爱看他们写的回忆性散文。除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跟她的十分相似之外,他们的家庭背景也跟家母的十分相近,于是看了之后就激发共鸣,然后再引起回忆。家母、家父常常边看边在院子里、饭桌上议论书中的内容或者自己过去经历过的事和认识的人,其中包括长辈、平辈、朋友、老师、医生、仆人,所谈论者大多早已作古了,一谈往往可以几个小时。我对家母说:“何不把这些人和事写下来呢?这不是跟周作人他们散文中所写的内容一样吗?”家父也从旁怂恿,我还答应为家母所写的散文作整理润色的工作,终于,家母就动起笔来了。先从杭州一年四季的风俗习惯写起,再写到各色人物、各种事件,倒也积累了不少篇。我就边为母亲已经成篇的整理、誊抄成文,边写了这篇小序,向能看到这组散文者介绍写作的背景,因为我觉得,了解这组散文的写作境地对理解这组散文的风格和特点是很重要的。
说到这组散文的特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文章中显示出来的平淡、自然、闲适的风格。这是我近十年来一直在自己的文章中尽力追求但自感一直未能真正达到的境地,而在帮助我母亲整理这组散文时,我却自觉基本达到了。周作人先生在《雨天的书序二》中说:
“我近来作文极羡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作品,自己还梦想不到有能做的一天,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像我这样偏急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
周作人的这段话道出了这组文章之所以能够平淡、自然、闲适的根本原因。我想,除了气质和年龄之外,最主要的可能就要算境地了。我近年来总想:为什么莫扎特、舒伯特能写出这么幽雅、舒坦的室内乐来?这不正是跟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那时的田园生活方式有关的吗?所以,如果不是在澳大利亚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想,即使有了我母亲的高龄和气质两个条件,我也怀疑她能写出现在所写出的这组闲适散文来。当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也同样可以满脑名利、满身铜臭,那么,我们的这组文章就绝对不是为他们而写的!
这组散文中写的既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人物,又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这儿记载的仅仅是近半个多世纪里生活在带有封建色彩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闺房小姐和家庭妇女眼睛里看出来的世界。但是,正因为作者曾生活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又居住在相当特殊的家庭环境之中,所以她所写的平常事,从现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也就不很平常了。更何况这些小事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呢!即使对于现在生活在海外而以前都来自同一个大故乡——中国的华人而言,也是能够通过这本书中所述的很多小事,来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从而更加懂得中国的将来的。正如唐朝大诗人王维所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我在本世纪的中国作家中,最佩服周作人,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多面性的。如果光谈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话,那么,我认为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号。他早在一九一八年就在《新青年》第五卷第六期上发表的题为〈人的文学〉的文章中说:“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非人的文学。”后来,他又发表了〈平民的文学〉,把“人”的含义具体化为了“平民”。周作人一向主张要写“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谈龙集竹林的故事》),所以他一直并不喜欢小说,自己也基本没有写过小说。他认为“生活里面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真正的大悲剧大喜剧,有之也多只是装腔作势、夸张扮演出来的,并不足以代表生活的全体。”(舒芜:《周作人的是非功过》)直到晚年,他还重提自己的主张。在为上海《亦报》写的一篇只有四、五百字的杂文〈琐事难写〉中,他说:
“我们所要知道的还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那倒是很有兴味的。人与事是平常,其普遍性更大,若是写的诚实亲切,虽然原是甲与甲家的琐事,却也即是平民生活的片段,一样的值得注意。”
现在,家母的这组文章,就是想写出周作人提倡的“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式的回忆性散文,当然也将力求做到既“诚实”而“亲切”。至于作者所力求的能不能真使读者也真正感觉到,当然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不过,这既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那么也就暂且不去管它了吧!
徐家祯
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
写于斯陡林红叶山庄
高诵芬,191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在家塾延师授读。18岁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同邑徐定戡。从此相夫教子,克尽妇道职守。1994年1月,双双定居于澳洲,2005年去世。由于作者生活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又居住在相当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她笔下所写平常事,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也就显得不那么寻常了……其中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从而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阅读学会会长徐雁一部现代《红楼梦》——台湾原诗学研究所所长李嘉有先生和悉尼的古典文学学者许德政这不是一本让人一看就讨喜的书,因为文字很淡,没什么装饰。在书店初遇时,拿起翻翻就放下。第二次光顾时,书还在那,又翻翻再放下。临出门,这才折回架子取了书。一顾三回头,结果,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豆瓣网友今年的农历新年是在澳洲度过的。虽说有的华人社团也庆祝新年,而且连澳洲政府也第一次发行了猪年邮票,以示庆祝。但是因为周围毫无节日的气息,于是少数几个华人的庆祝活动也就显得冷冷清清而生气全无了。再说这儿的华人大多来自粤、闽,他们的风俗与我家乡也有很大不同。现在我回想儿时过年过节的情景,已是恍同隔世了。有些风俗习惯现在早已绝迹多年,有些则是只有在《红楼梦》般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过的人才能知道。最近阅读丰子恺先生端午杂忆,使我联想到儿时家中一年四季节日的这些旧风俗习惯,现在写出,或许能够帮助年轻人了解一点中国的旧传统。
我儿时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我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几房人家世代聚族而居。(注1)不过,虽然大家住在一个墙门之中,但除了公用的门房、走道、厅堂之类以外,每房还有自己的小天地,与外界隔绝。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世时,虽然我的祖父早就故世,但是他的兄弟还在,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了。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那时有吃、有穿、有看、又有玩,真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即专门照看孩子的女仆)就会将冷冰冰的桔子和乾荔子塞进我的嘴中。这是因为“桔”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再加过年时放在果盘中的桔子是福建出产的,叫“福桔”,当然会带来福气,那就更为吉利了。于是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吃“桔荔”,正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桔子和荔子是每年父母给孩子的果盘中必有的两件水果。果盘也叫岁盆,里边还装各种乾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我们孩子睡着了,母亲就轻轻地放在枕边,让我们第二天醒来时看见感到高兴,就好像外国人把礼物装在红袜子中,圣诞前夕挂起来对小孩说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一样。除了岁盘,母亲还在我们的枕下放一个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事先关照好,第二天醒来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不可弄错。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记不住,于是就关照保姆按次序塞进我们的嘴里。记得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他的保姆长妈妈也在年初一一大清早给他嘴里塞进一片冷冰冰的桔子,可见这一习俗不只在杭州,而是在江浙一带都有。
岁盆里的糖果过了初十、十五就渐渐吃完,而父母给的压岁钱却是不用的。这大约是以前有教养的旧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方法之一。过了初五,小孩把红包交给母亲,存入每个小孩自立的存折内。这个折子是孩子出生时就立的,存入的是长辈给的见面钱,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等等。孩子长到十岁,长辈就不再给压岁钱了。存的钱却要到成年时才可用于购买田地、房产,算自己的私蓄。最近看杨绛(注2)的杂忆,她家以前连仆佣的私蓄都交给东家去管,这种习俗一定也出自同一来源。
初一早上起来保姆替我们换上新衣、新鞋,辫子上还要扎一朵红花,这又是使孩子高兴的事。以前的人生活俭朴节省。平时很少给孩子穿新衣。小的孩子就穿大的孩子穿旧的衣服。丰子恺先生也是江浙一带的人,有同样的风俗习惯,所以有“老大新、老二旧、缝缝补补给老三”的漫画。我们家还有小孩不准穿绸衣的习惯,说是“折福”,所以终年穿的是布衣,而且常常是大人穿旧的衣服改一改给小孩穿。家中有女裁缝(称为“女手”),还有专管绣花的女佣,都轮流在各房中做衣服,吃、穿都在我家,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衣服。可见那时人工比材料要便宜得多,否则,象现在人工那么贵的时代,家中常年顾着个女工做新衣、改旧衣,倒不如去买现成的新衣服来得便宜呢!
我们家以前也不准小孩穿丝绵和皮货,说是因为“小孩骨头嫩,要焐烊的”,其实当然也是要孩子懂得节俭。到了十六岁,男孩子戴冠,女孩子梳髻,算长大成人了,才可以穿绸衣、皮衣和丝绵的衣服。女孩十六岁还要穿了红裙子去拜祖先。那时家里的房子很大,各房隔开很远,平时大家不见面,只有在从大门进出或去账房、大厅、花厅等公用的地方时才大家有见面的可能。而大厅则是办喜丧之事、祖宗生日死忌的地方,那时也是大家庭团聚的时候。我穿红裙子去大厅拜祖宗的那天十分害羞。拜好之后就飞快地跑进自己家的房里,怕被人家看见我穿着红裙、梳了头,已成大人了。
大年初一早上打扮好了以后,就先向父母说“恭喜”,再去拜灶司菩萨、大厅内“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祖宗堂。然后向父母、长辈叩头,叫“拜年”。佣人们也要向主人道“恭喜”,向阿官道“恭喜”。“阿官”者,乃佣人对小主人之尊称也。
年初一早上吃的东西是固定的,有糖汤年糕、肉粽、豆沙粽、枣泥粽、红枣莲心粽,还有栗子红枣粽等等,各择所爱而食之。早饭后再跟大人到宅内各房长辈处一一依次拜年。他们也来回拜,于是这样一上午就很快过去了。我曾祖父、母在世时,年初一早上还有账房先生、坟亲和店里、厂里的经理们来拜年。所谓“坟亲”就是管祖坟的人和他的家人。因为他替主人照管祖先的坟墓,情重如亲戚,所以尊称他为“坟亲”。
年初一还要“兜喜神方”,就是年内在历本上查好明年喜神所在的方向,年初一早上拜年完毕就坐家中的包车去这个方向兜一圈,算迎接喜神。记得有一年年初一下雨,地上很滑。我弟弟同他保姆王妈同坐一车。王妈是圆面孔、大胖子。不知怎的,车夫因王妈太重吃不消拉,车子失去控制,翻了身。王妈抱着弟弟,两脚朝天却安然坐在车里,象个元宝。许多车夫都停下车来帮忙抬车子。回家后,大家都笑王妈今年运气好,大年初一变个大元宝!
过年的主要活动是拜年。近亲们都在初五之前来拜。有客来,先请他们喝清茶,然后喝红枣莲心冰糖汤一盅,再加四盆热点,一般是:茶叶蛋(象征元宝)、猪油玫瑰年糕、肉粽和枣饼。枣饼是我家的特色点心,制作工序繁多、用料讲究。制作时先将最上等的红枣蒸得发黑,去皮及核,与水磨糯米粉和成团。然后将粉团搓成小粒,捏成碗形,内放猪油、冰糖、切细的核桃和松子做馅,再在印板上印出各式图案,于是在蒸笼上蒸。蒸的火候很难掌握,因为皮子很薄,一过了时就会漏馅。每次做枣饼,必定要我曾祖母亲自参与制作。只有我母亲和一个从二十四岁就在我曾祖母身边做起、一直做到七十多岁的老女仆叶妈可以做帮手。其他人我曾祖母都嫌她们脏,不让她们参与。(注3)拿出来请客人吃的点心都要拣样子最好的,发现有走样的都要退回厨房掉换。而客人则一般只喝一、二调羹的莲子汤,枣饼也只吃半只,算是客气。
从初五到正月十八“落灯”,虽仍有人来,但都是些婆婆奶奶之辈了,比如:媒婆、“搀扶阿奶”(即结婚时专管搀扶新娘的喜娘)、卖珠宝婆、奶妈等。我父母要给她们红包,并以年糕、粽子招待她们。
我小时年初二必至外婆家拜年,吃了中饭才回家。我外婆七十余岁,面貌清秀而无牙,很少跟我们孩子说话,所以我见了有点怕生。外婆家人也很多。二姨母因早寡、无儿女,所以最喜爱我,常给我玩具和好吃的东西。我小时怕羞,不肯叫人,直到十岁都这样。于是每去外婆家,我二舅就说:“挖不开的黄蚬儿来了。”“黄蚬”是杭州一带一种类似蛤蜊的贝类,可食。买来的黄蚬如已死,贝壳就会张开;而活的黄蚬,贝壳就闭得紧紧的,要到煮熟才会张开。所以舅舅就把不肯开口的我比作黄蚬。
过年当然也要放鞭炮。记得那时一到晚上,男佣就在天井里放各式花炮。现在我只记得窜天老鼠、金盆闹月、百子炮仗、万花筒这几种了。还有一种可让小孩拿在手里,叫“滴滴精”。那是一根签子,上半段涂火药,用火柴一点即发出火花,不会烫手,可玩多时才熄灭。
正月十三是上灯,家家户户都要买灯。有龙灯、走马灯、兔子灯。那时街上有各色灯笼店,到这一天真是好生意。夜晚时,路上举行灯会,迎龙灯,满街男男女女,大概象古时笔记小说中所写的那样:那天在人山人海的庆祝活动中有的小孩就此被拐子拐去,有的小姐和书生就此眉目传情,于是就闹出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来。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一般家教较严的人家都不出去凑热闹,也不许仆人带孩子去看灯会,我家也历来如此。于是我们就买了灯来在家里玩灯。常买的是走马灯和兔子灯。走马灯有八面,画着八匹马,挂在厅中。晚上在灯的中间点起蜡烛,烛光的热气熏着灯顶的风车,风车转动起来就会带动八匹马也奔腾起来,花花绿绿,甚是美观。兔子灯则做成兔子形状,下有四个小轮,放在地上,兔子中间点上红蜡烛,小孩人手一只,用绳子牵着,可以象小狗一样牵来牵去。但是有时不慎,拉得不平,烛心歪倒,兔子灯就会烧起来。拉灯的小孩在前面走往往还不知道身后已经着火。直到后面的小孩大叫起来,大人赶来救火,灯常常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这也常常是所有兔子灯的下场。
正月十三那天,每家还要做圆子,店家也有圆子卖,叫“元宵”。晚上先要以元宵供祖先,然后一家老小一起吃。
过年的最后一个节目叫“落灯”,那是正月十五,即把挂着的灯除下,还要把年前挂上去、过年的时候多次祭祀的祖宗神像取下来。这就表示过年的庆祝活动已经结束,又要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后来不知是谁把落灯改到正月十八,于是新年庆祝活动就延长了三天。除像之前,先要以圆子、酒菜、香烛最后一次祭祖,还要焚烧锡箔。然后将祖宗画像收起,藏好,要到年底拿出来再挂了。
小孩时总觉得过年开心,因为既有吃穿,又有好玩,样样新奇有趣,于是一年之中天天盼新年,好象日子过得真慢。等到成年之后,只觉得一年一年过得何其快也,于是永远再也尝不到小孩时过年的乐趣了!
高诵芬作文
徐家祯整理
一九九五年三月六日
于斯陡林红叶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