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青,张华 日期:2015-12-17 16:06:08
《莫言的另类解读:西蒙与莫言写作比较》介绍了诗如自然、后现代诗:不可测的潘多拉、形于“物”而超然物外、形于“物”而借物生情、异曲同工等。
本书简介:
《莫言的另类解读:西蒙与莫言写作比较》内容包括了后现代主义与道家学说、后现代主义作家、后现代主义特征、德里达与道家学说、感知型描写:文化与历史、感知描写中的叙述结构、感知描写中的物质性与奇想、感知描写中的历史意识、视觉组合与文化积淀、写作与绘画的交集、写作中的绘画结构等等。
目录:
引论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与道家学说
一、后现代主义作家
二、后现代主义特征
三、德里达与道家学说
第二章感知型描写:文化与历史
一、感知描写中的叙述结构
二、感知描写中的物质性与奇想
三、感知描写中的历史意识
第三章视觉组合与文化积淀
一、写作与绘画的交集
二、写作中的绘画结构
三、红色
四、自由与自然
第四章文本之趣引论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与道家学说
一、后现代主义作家
二、后现代主义特征
三、德里达与道家学说
第二章感知型描写:文化与历史
一、感知描写中的叙述结构
二、感知描写中的物质性与奇想
三、感知描写中的历史意识
第三章视觉组合与文化积淀
一、写作与绘画的交集
二、写作中的绘画结构
三、红色
四、自由与自然
第四章文本之趣
一、文字与文学
二、无字之述:西蒙的静默意识流淌
三、状物无物:情绪的酣畅宣泄
四、阅读与文趣 甚至对此一无所知。莫言的意向是很清晰的,他要向我们指明,人只有在返回自然的时候才显露出其真实的面貌。因此,作家总是情有独钟地要抓住原始的、未经触摸的感觉,以保持事物的鲜活性。这里莫言理解的自然不是一种物质的概念,而是一种可能性,或一种“随性而为”的实现。也就是说,自然只能假定为一种允许世间万物各随所愿、各寻其规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莫言要让他笔下的人物感受自然蛮野刺激的原因。莫言想要表达的是,现代人进入文明社会是以压抑与生俱来的本性为代价的。说到此,不应当忽略这部小锐出现时的中国社会背景。“文革”后,中国文学创作界首先开始反思的就是人的价值和中国传统。莫言所属的“寻根派”回应的正是这一思潮。事实上,这一运动真实的动机并不是要在价值层面认证中国人的根,而是要解放意识形态对人精神的束缚,显然,莫言所倡导的随性而为和返回自然恰好构成了对扭曲人性的反抗。莫言的创作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创造一种乌托邦:远离现实和放纵激情,表面上看是对现存社会的超越,实质上是对人异化的修正。
由此,对历史的回顾也就变成了对人性本身的挖掘。当莫言的写作聚焦于历史(抗日战争、家族史)时,他的情感和思想势必要介入其中。但莫言所写的历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历史事件的记录或对一段家族史的客观叙事。历史被当作丁种写作材料,自我在其中可以不受约束、自由挥洒,直至历史意义发生变形。在对历史的感知中,乌托邦式的理解和情感投入使历史和现实的距离缩短了,甚至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