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场未织,王遵艳 日期:2015-12-19 18:59:10
★在城市工作,周末到乡间生活,一种富足而新颖的生活方式
★周末远离都市喧嚣,在黄莺鸣叫中起床,在漫天繁星下入睡,看日升日落,任四时更替,这样生活就好
★《京都山居生活》展示了美好恬静的生活方式,《周末田舍生活》将田园梦想变成人人都触手可及的现实
★大量精美照片与趣味文字,全方位呈现都市田园两地生活
本书简介:
也许你眷念都市的便捷,又难以割舍乡间的宁静,《周末田舍生活》正好带来一种两全其美的生活方式:工作日待在城市,周末来到乡下,不是旅行,是一种富足而新颖的生活方式,将乡间田园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周末田舍生活》的作者马场未织从小在城市长大,有三个孩子。他们一家在乡下找到一所古旧农居和一片广袤田地,平日在城市上班,每周五驱车两小时赶到乡间度过周末――
“我们有两个家,一个在东京,另一个在千叶的乡间。起初想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才来到美丽的田园,但年复一年,我们并肩面对困难,一起欣赏眼前美好的事物,自己也深深爱上了这里。”
在鸟鸣中起床,在繁星下入睡。看日升日落,任四时更替,这样生活就好,不需要很多别的东西。
作者简介:
马场未织,日本作家,1973年出生于东京,原从事建筑设计行业,与家人一起,从2007年开始两地居住生活,来往于东京和“第二故乡”南房总已达两百多次。代表作有《周末田舍生活》和《建筑学女生的见闻》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远离乡间,向往田园
第2章寻找理想的土地
第3章邂逅命中注定的土地
第4章周末田舍生活
第5章往返于南房总和东京的生活
第6章从迷茫到下定决心
第7章由内及外传播田舍生活
第8章所谓两地居住
后记
★虽然还处于实践和探索中,但这种两地生活的方式很符合未来社会――山崎亮(著名建筑工程师)
★日本实行两地区居住的人口大约有100万,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80万,2030年将达到1080万。――日本国土交通省
★这是一曲对永恒的大自然和不断变化的人类的赞美之歌。丢掉禁锢自我的外在环境,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然人。――读者评论
★富有的生活是难以用金钱买回来的。――读者评论
本来是想着对孩子们,尤其是对喜欢生物的儿子新尼有好处,才过上了两地生活。可是开始尝试之后,“父母给孩子创造体验自然的机会”这种片面的印象消失得无影无踪。
乡下有旱田,有水田,有河流和山川,置身其中便能感受到生物的丰富多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远远超乎想象的精彩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全家人不禁时而惊叹时而感慨。
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要数在大自然中寻找可以食用的东西了。
二月的南房总非常寒冷,甚至让我生出上了带“南”的名字的当而后悔莫及的心情。当然,在这个生物活动迹象最少的时期,也有值得期待的事。
早晨,太阳还没从山那头露出脸,我们就在微暗的晨曦中起床了,在睡衣外面套上摇粒绒外套,外面再加一层摇粒绒外套,再套上鼓鼓的羽绒服。“这周应该出来了吧。”我们出门去找某种东西,在斜坡上弯着腰四处走来走去,聚精会神地寻找。
不久,不知从哪里传来兴奋的喊声:“找到啦!”
枯萎的草覆盖着四周的地面,中间长出了散发着柔光的灰白色芽儿,那是款冬花茎。
用冻僵的手摘下这种芽儿,就会冒出凝聚着生命力的香气。那香气浓郁得令人震惊,似乎还带着绿色的气息,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好香啊!”我不禁大叫。孩子们听到了,都跑来争先恐后地把鼻子凑上去。
“哇,好香的味道。”
“我的才是好香的味道。”
“明明是冬天,却有草的香味。”
“明明其他地方的草都还没长出来。”
“可款冬花茎也是草呀。”
孩子们各执己见,都说自己感觉到了春的气息,一场小小的战役拉开帷幕。
中午就赶紧将它做成天妇罗。氪灯大小的款冬花茎纤细柔软,一炸就熟。厨房和外面一样冷,不快点吃,天妇罗就会变凉,所以撒上盐当场就吃。
呼呼……真、真好吃。
哎呀呀,怎么会有这么幸福的味道。
真好吃,真好吃。我带着苦笑,看着费劲地往嘴里塞天妇罗的孩子们,感到非常幸福。
味道这个东西,其实一半是出于心情。把自己找到的款冬花茎赶紧做成天妇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奢侈,连孩子也能明白这种道理吧。我们不分大人小孩,吵吵嚷嚷,精神十足地团结在一起,像施魔法般把略带苦味的款冬花茎变成了春天的味道。
另外,我们还炸过从河里钓来的条纹沼虾。新尼把暑假的研究课题定为“吃活的东西”,一点点试吃杂七杂八的东西,条纹沼虾是其中一个实验。(真的吃了各种东西,但乌蔹莓太难吃,实在受不了。)
新尼当时在东京家里的水槽中养了条纹沼虾,为自己的矛盾心理(能吃下买来的虾,却不敢吃钓来的虾)苦恼一番后,决定用最不会让虾痛苦的方法来吃,放入油里炸。
河虾扭动着透明的身体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可爱。“不用勉强自己吃吧?”我问。但新尼的眼神很坚决,仍在紧张地做准备。“裹上面粉炸太可怜了,就这样直接放进油里。虾没有痛感吧?还没感觉到热就失去知觉了吧?”
吃有生命的东西时,我们有种神奇的感觉,似乎无法简单地用恐惧、内疚或感谢的话来概括。
“我要放进去了。”新尼看起来要哭了,表情僵硬地用网捞起水槽中的虾,扔进油里。
唰――
油锅泛起泡泡,虾在里面一瞬间就变得通红。
“哇,变成可以吃的东西了。”
它一瞬间就变成了和当作下酒菜出售的小脆虾一样的食物,说实话,跟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
新尼用长筷子夹起虾,张嘴一口吃下。
“怎么样?什么味道?”我问。
“好吃,就是普通的虾的味道。”
从亲手捕捉活物的兴奋,到经历杀生的为难,再到品尝美味的喜悦,新尼这种心理变化,让在一旁看着的我也感触颇深。
说起来,一九三五年出生的父亲不问原因,像条件反射般地讨厌剩饭,连孩子吃剩的东西也觉得可惜,想吃掉或收拾起来。现在,新尼好像也要成为那样的人了。
“不要把饭剩下。”“你把变成食物的生命当成什么了。”新尼每天唠叨着妹妹们,比父亲还要有父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