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梭罗,谢婷 日期:2015-12-27 20:29:45
1.自然主义文学的典范,恬淡、开启智慧心灵圣经
2.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经典”
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本书简介:
《瓦尔登湖》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在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这部著作区别于先前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作者无微不至地描述湖畔独居生活,目的在于通过这次亲力亲为的实验向读者证明: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极具世界影响力的美国思想家,美国精神和传统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
谢婷,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译有《鲁滨逊漂流记》《瓦尔登湖》。
目录:
简朴生活 …………………………………………001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 061阅 读………………………………………… 076声 响…………………………………………086独居林中…………………………………………101访 客………………………………………… 110种 豆………………………………………… 123乡 村………………………………………… 134湖 泊………………………………………… 140贝克农庄………………………………………… 163更高的法则………………………………………… 171与兽为邻………………………………………… 182搬 家………………………………………… 194旧居民;冬天的访客………………………………………… 208冬之兽………………………………………… 221冬天的湖泊…………………………………………231春………………………………………… 244结束语…………………………………………261
前言康科德距波士顿大约 20 英里,是 一座内陆小镇,1817年7月12日,梭罗即出生在这里。据历史记载,这个地方因马斯克特奎德河岸边大片的草甸而吸引人们来此居住。沿着河康科德距波士顿大约 20 英里,是 一座内陆小镇,1817年7月12日,梭罗即出生在这里。据历史记载,这个地方因马斯克特奎德河岸边大片的草甸而吸引人们来此居住。沿着河,往上游走,不远处便是布满岩石的高地和沙地,那里终年覆盖着松树、橡树、栗树和枫树。这里的人们大都是农民,但也有很多的商人、手艺人和工匠住在这个镇子上。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安静的小镇,漫步或者遐思真是再适合不过。在梭罗生活的那个年代,康科德要比现在小得多,但更乡村化。当时只有 2000 人左右,人们过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渴望财富,却不会因贫穷而心生烦恼。农舍宽敞、结实,显示出古老的历史和主人的好客之情。在梭罗看来,这些古老的农庄很具有吸引力,当一座房子被毁掉,只剩下废弃的果园、门前庭院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梭仍然对它们怀有同样的兴趣,因为这些遗迹证明,从前曾有人在此居住。这种对人类与土地、河流和森林之间关系的兴趣在梭罗的作品中时常有所体现,他把与人类和森林、土地相处放到了一个同等的位置。1845 年 3 月,梭罗从他的朋友——奥尔柯特先生 ① 那里借来一把斧头,然后走入丛林,为他的小木屋建造做准备。这座小木屋距康科德村仅一英里,位于瓦尔登湖畔,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一直住在这里。梭罗能有此举,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对于这件事,他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日常生活的艰辛和条条框框已是一种负担,他迫切需要这次实验来摆脱这些世俗的东西。他反对仅仅为了食物和住所就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智慧和精神上成长所需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在瓦尔登湖,梭罗想要弄清一件事,那就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生活最根本的价值又是什么?他要身体力行,通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来揭示这一切。梭罗一直在渴望这个机会,走入丛林,与自然直接接触,而不是待在村里,他想通过不受任何干扰的冥想和写作来享受这孤独的人生。居住在林中的梭罗并非不与外人接触,时常有客人来拜访他,其中就包括他的朋友奥尔柯特先生。有一回,奥尔柯特先生在梭罗的小木屋中与其畅谈了一夜,清晨回家之后,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若我向上帝献出最虔诚的祈祷,祈求上帝赐予我人类中最伟大的东西,那么我想要的就是一位真诚的朋友。大多数人迷恋现在的名誉,而不是通过与朋友交谈获得灵魂上的提升。通过与我的朋友——梭罗和爱默生交谈,我发现了这种可能性: 很多个夜晚,我与他们一同度过,我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想法,他们从我身上也获得了一些新的想法。 ”爱默生在瓦尔登湖两侧都买了地,梭罗的小木屋就建在他的宅地之上。爱默生对梭罗的丛林生活很感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生活一直吸引着爱默生。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一年之后,在爱默生的建议下,他开始着手设计另外一座小木屋。这座小木屋与他之……当我着手写下后面那些篇章,更确切地说是后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时候,我独自生活在一所靠我自己的双手建造的小房子内,在丛林里,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瓦尔登湖的湖畔上,邻居们都住在一英里远的地方,我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我在那儿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一次在文明生活中短暂停留。要不是镇上的人们曾多次询问、探究我的生活方式,我是绝不会把个人私事拿出来,借以引起读者注意的。有人说我过日子的方式有些怪异,但这些事在我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考虑到我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的遭遇,我觉得非常自然,而且合情合理。有些人问我吃什么,是否感到寂寞、害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有些人则更加好奇地问,我的收入中究竟哪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了,还有一些人,家口众多,开支也很大,想知道我收养了多少个贫困孩子。所以在本书中,当我着手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请那些对我没有多少特殊兴趣的读者们绕道而行。大多数的书中,对于第一人称“我”总是有意无意被省略不用,本书则保留;本书中“我”字用得非常普遍。我们常常忘记,在书中说话的往往是第一人称。我其实并不应该过多地谈论自己,前提是,如果我了解别人如同了解自己一样透彻。不幸的是我经历尚浅,所以只能局限于这一个主题。而且,我也要求每一位作家,迟早都要对自己简单、真实的生活加以记录、描述,而不仅仅是道听途说。这些记录如同从遥远的地方寄给你的亲朋好友,对于我来说,如果一个人曾真诚地生活过,那么他肯定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下面这些文字更像是为一些穷学生写的。至于其他的读者,也会接受、采用他们觉得适合自己的部分。我相信没有人会去削足适履,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所乐意谈及的这些事情,与中国和桑威奇群岛居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倒是和你们这些读者——据说是居住在英格兰的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事涉及你们的境遇,尤其是你们在这个世界上、这座城镇的外部环境。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是否真的有必要过得如此糟糕,是否有着可以改善的可能性呢?我走过康科德的很多地方,不管是在商店、办公区,还是在野外,那里生活着的人们都在用成千种惊人的方式苦行。我曾经听说过婆罗门的教徒让自己暴露在熊熊烈火中烘烤,直视太阳; 或者把自己悬挂在火焰之上,头颅扭曲向下; 侧转着脑袋遥望苍天, “直到整个身体严重扭曲变形,因为脖子是扭曲的,只能靠一滴滴液体流食才能灌入自己的胃肠” ; 或者终身蹲坐在树下,用铁链锁住自己的身体; 或者像毛毛虫般用身体丈量广阔帝国的宽度; 或者,他们单腿直立在柱子上——甚至于这些有意识的苦行也并不比我亲眼看到的那些场景更加令人震惊和难以置信。与我的邻居所从事的苦役相比,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个苦役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只有十二个,这些苦役也有做完的时候,而我从未见过我的邻居们杀死或者抓获过什么怪兽,也从未看见他们完成过什么苦役。他们没有一位像伊俄拉俄斯这样的朋友用烧红的烙铁来切断九头蛇的根部,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个头被粉碎,又迅速长出另一个头来。我看到镇子上的好多年轻人,他们的不幸来源于继承田产、农舍、牲畜、农耕器具,因为得到这些东西很容易,而要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