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根红 日期:2016-01-06 11:44:16
本书简介:
本书尝试以较为全面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文学与影视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考察作家身份转型现象及动因,探讨作家在影视冲击下的文化选择;考察新时期以来文学与电影相互关系的变迁,并选取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电影改编个案进行具体分析;考察新时期以来文学与电视剧相互关系的变迁,并对现代名著改编、婚恋情感剧改编、红色经典改编等分别进行研究;考察新时期文学文本中潜藏的影视因素,分析影视情节、影视叙事、影视场景以及影视类型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考察影视语境下文学期刊编辑策略的调整,并选取《收获》和《小说月报》作为个案分析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考察商业话语和媒介生态变迁过程中文学出版的影视趋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对文学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周根红,男。1981年10月生于安徽望江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与传媒、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现供职于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入选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首批南京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七届签约作家、南京财经大学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等。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等十余项课题。曾在《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电视》《中国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CSSCI期刊三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第二届江苏文学评论奖三等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三等奖、第九届和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江苏省文联嘉奖、江苏省艺术成果奖、金陵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作家转型与主体重塑………………………………………………1
第一节“作家触电”与身份裂变………………………………………1
第二节先锋作家的身份转型与价值分化…………………………18
第三节新生代作家的影视化生存与文化立场……………………31
第四节“作家导演”与主体性的重塑………………………………43
第二章文学的电影改编…………………………………………………55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与电影的互动与变迁…………………………55
第二节东方寓言、纪实中国与全球想象
———以张艺谋电影改编为例………………………………70
第三节主体意识、文化隐喻与话语裂变
———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82
第四节话语移植、影像突围与双重改写
———以冯小刚电影改编为例………………………………91
第三章文学的电视剧改编………………………………………………100
目录:
第一章作家转型与主体重塑………………………………………………1
第一节“作家触电”与身份裂变………………………………………1
第二节先锋作家的身份转型与价值分化…………………………18
第三节新生代作家的影视化生存与文化立场……………………31
第四节“作家导演”与主体性的重塑………………………………43
第二章文学的电影改编…………………………………………………55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与电影的互动与变迁…………………………55
第二节东方寓言、纪实中国与全球想象
———以张艺谋电影改编为例………………………………70
第三节主体意识、文化隐喻与话语裂变
———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82
第四节话语移植、影像突围与双重改写
———以冯小刚电影改编为例………………………………91
第三章文学的电视剧改编………………………………………………100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与电视剧的互动与变迁………………………100
第二节现代名著改编的怀旧消费与主题转换……………………112
第三节性别的错位书写与两性秩序重建…………………………119
第四节“红色经典”的文本生产与话语协商………………………128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书写…………………………………………142
第一节影视化想象与小说的影像摹写……………………………142
第二节影像景观与小说的空间化叙事……………………………151
第三节戏剧化倾向与小说的叙事转型……………………………161
第四节类型化书写与小说的模式化生产…………………………170
第五章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180
第一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期刊的影视表征………………180
第二节文化症候与《收获》的影视趣味……………………………192
第三节写实风格与《小说月报》的影视改编………………………203
第六章文学出版的影视转型与文学创作………………………………215
第一节社会分化与文学出版的影视转型…………………………215
第二节文学出版的影视化策略……………………………………221
第三节出版转型与新世纪小说创作………………………………237
结语…………………………………………………………………………248
主要参考文献………………………………………………………………252
后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