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杰鹏 日期:2016-01-26 16:12:02
我觉得,他对汉语文学的贡献,在于淡然说出人性的凉薄与肮脏。鸡毛蒜皮,不妨锦心绣口;走街串巷,却是出史入经。——廉萍有人说:“史杰鹏(梁惠王)是当代汉语江湖中的高手,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恰如旅行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每读他的文章,都好像赴一场精神的盛宴。”
本书简介:
本书由作者精选个人近年来的随笔几十篇,涉及文学、历史、电影、学术、语言等多个方面,文笔犀利,思想深邃。也许是经历了青春躁动的狂热,他如今的狰狞思想都隐藏在不露声色的谈笑中,不难接近,但不易理解,还有一些痴气。从文字不仅可以窥见作者的学术风格,也不难见出其在人生和兴趣等方面的况味。
作者简介:
史杰鹏,作家,笔名梁惠王,男,1971年生,江西南昌人。199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导师李家浩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北师大国学所工作。2001年考入北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训诂学方向,攻读博士学位,导师王宁教授,2004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师大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两汉文献学。文学创作有长篇小说《亭长小武》《婴齐传》《赌徒陈汤》,长篇历史散文《文景之治》,新作长篇小说《赤壁》5月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另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辑读书心得
对阅读张贤亮的回忆
我是何伟的粉丝
人类的故乡情结——读温立三君的《心安何处》
楚国文字和文化研究的硕果——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十种)
《真话》书评
读《长信宫词》
可以一口气读完的海盗故事——《海盗经纬》
黄侃的《量守庐群书笺识》
中国近现代家族史——《春月》
读查尔斯·布考斯基的小说
第二辑影视观感
第一辑读书心得
对阅读张贤亮的回忆
我是何伟的粉丝
人类的故乡情结——读温立三君的《心安何处》
楚国文字和文化研究的硕果——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十种)
《真话》书评
读《长信宫词》
可以一口气读完的海盗故事——《海盗经纬》
黄侃的《量守庐群书笺识》
中国近现代家族史——《春月》
读查尔斯·布考斯基的小说
第二辑影视观感
《天国王朝》看后感
最后的武士
《英雄》看后感7
电影《孔子》的歌词作者为什么这么自信?
电影《赵氏孤儿》看后感
电影《赤壁》观后感
韩国电影《华丽的假期》看后感
《空军一号》:一部电影 两种感受
看《洗冤录》
立体电影和《阿凡达》
没什么历史味的《汉武大帝》
盲山
《卡廷惨案》
《集结号》
《投名状》
第三辑我写我心
摒弃农民式阅读的讲史——我为什么写《楚汉争霸》
平民的奋斗——我为什么要写《亭长小武》
温立三文集序
《广州日报》的采访
《新华书目报》的采访
拙作《婴齐传》及历史小说的语言问题
我和《礼志》
《壹读》杂志的采访——“壹读·大家一起问”@梁惠王
在上海书博会上的演讲
关于拉登死事《春秋》三传及《史记》的不同叙述
文言短章
闻见录十六则
第四辑通达学问
谈谈翻译
所谓刘屈氂的氂
今古谈三则
我最喜欢的古文段落
文化修养和写作
古往今来最真诚的奴才——韩非
“二千石”的“石”应当怎么读
由曹操墓所想到的
谈谈所谓文章的厚重
李家浩先生说学古文字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汉代人的婚恋观
关于梦及无关的话
我对繁体字和简体字争论的看法
什么《三字经》《百家姓》都已经过时
文言作文感想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看法
关于阅读新版中学语文课本的感想
对基础教育的一些看法
第五辑大师身影
呈今豒古埤我遴人——章太炎文章及其文学观念浅议
关于鲁迅的回信
大师的糗事
贵族化写作的鲁迅
真正的大师们,请走开
谈谈胡适
李家浩先生印象
钟道新
第六辑思想评述
说“魂魄”
开放与开化
所谓的“洋人怕百姓”
证据
客帝和客官
百姓爱看帝王书
一些有关国家和民族的感想
思想断章
性道德只是道德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第七辑生活随记
修手机记
林荫道及其他
压岁钱
国家罗汉
如果没有西方
西瓜
童年轶事
七月半
参考消息
学生打老师
带孩子的一个下午
失眠
荣成游记
此情可待成追忆
青云谱
鸡的命运
什么是故乡
我是何伟的粉丝
那天在kindle上下载了两本书,《江城》和《甲骨文》,很快就迷住了。事实上,很久没有像这样让我着迷的书。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开始缺乏认真读书的耐心,也很少能从读书中获得乐趣。读论文,是为了功利;读学术经典,是为了提高学养(总是希望看一遍就能倒背如流);甚至读小说,都想从中获得一点什么启发,以对自己的写作有所裨益。于是,每天的阅读,都匆匆忙忙。年轻时那种不计任何功利、为了纯粹热爱的阅读,似乎已经骑着黄鹤飞走了。
不过何伟的这两本书,加上我后来买的纸本《寻路中国》,这三部曲是个例外。因为,这类内容的读物,本来都不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它不是论文,不能让我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为自己炮制论文做准备;不是经典,不能增强我炮制论文的能力;不是小说,不能让我让我在心底评判是好是坏,以鼓舞我追求或者激励我写作。它们纯粹是消遣,然而,却意外地让我手不释卷。
作为一个外国人,原名彼得·海斯勒的何伟,写的内容都是些我本当司空见惯的事:中国土地上最普通的大众,他们在最近十多年来的所思所想。但自从我在大学谋到一份职位之后,就安然地坐在书斋里,悬空地炮制着一切,论文、小说、随笔、散文,当然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很多学问本身和周围环境无关,是一种坐在月球上的事业。很多小说本身也和周围环境无关,你可以写遥远的古代或者漫长的未来。我只是说,我从没料到,一位外国人对中国不厌其烦的细致描述,能吸引我这样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于是我想分析一下这种魔力,大概他那种陌生的目光,就像一个中国的儿童,带着天真审视这个世俗的国家吧,因此让我这样的人觉得惊喜:哦,确实是这样。但是,他怎么想到写下来?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噪音、空气污染和各种恶心的政治学习的描述,因为我们所有中国成年人的司空见惯习焉不察,当他将之展示于我们面前时,我们忽然感到新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也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他写到,在他支教的涪陵学院,学生们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一个扮演哈姆雷特,一个扮演霍拉旭,“懒惰(其中一个男生的绰号)紧紧抱住他(扮演霍拉旭的男生),安抚他,如同对待一个小孩,但这种接触很是自然,在中国,男人们可以如此触摸。”最后一句让我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因为确实,这很符合国情。此外,何伟写到在涪陵的街上所听到的噪音,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噪音更令人侧目。它们大都来自汽车的喇叭,很难理解这喇叭声为何没完没了。我可以这么开始形容:涪陵的驾驶者喇叭揿得很勤。这里的汽车不是很多,然而也足够了,它们总是急不可待彼此掠过,不知奔向何方。其中的大多数是的士车,几乎涪陵的每辆的士都重装过喇叭,变速杆的头上加了一个按钮。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触发;因为山路缘故,驾驶者经常换挡,把手放在挡把上也能揿响喇叭。他们对其他的车子嚷嚷,对路人嚷嚷。他们无论经过什么人,或者被谁经过,都要把喇叭大揿特揿。在没人经过,但考虑到或许有人要过时,他们也揿。当道路上空空的,只是有人或许要经过的念头闪过司机脑际时,他们还揿。就是这样,生理反射一般,上了路,驾驶者就要揿喇叭。他们揿太多了,按钮上的手指已经麻木,而其他的驾驶者和路人对此已完全习惯,他们压根儿就没听见喇叭声。没有人对喇叭声做出任何反应;根本没用,毫无意义。涪陵这儿的一声喇叭好似森林里倒下一棵树———就作用而言,这声音乃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