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其章 日期:2016-03-08 11:50:41
本书简介:
作者谢其章为*名杂志藏书家,长于搜集古书旧刊,并能从中发现故事,已出版十余部作品。《风雨谈(精)》稿就是作者所写的关于各种旧书刊的掌故和书话集。由于作者收藏的期刊杂志都是一些市面较为稀有的,因而作者收藏收集也就有了故事,有了研究,这些文章也是作者由收藏而转入研究的见证和成果。
目录:
序
卸了《古今》编务之后的朱朴
朱省斋后半生之四城记
柳雨生移居香港的时间
陈荡一语惊醒陈蝶衣
《掌故》杂志的“辛亥革命六十周年纪念专号”
王古鲁东瀛摄书影记
大闹宁国府
丁氏父子漫画春秋
吾国画报史之先行者
民国美术社团的优质阵地《艺风》
最快报道鲁迅逝世的《生活知识》
《鲁迅在厦门》的纸型
黄裳先生的钢笔字
《世载堂杂忆续篇》出版说明序
卸了《古今》编务之后的朱朴
朱省斋后半生之四城记
柳雨生移居香港的时间
陈荡一语惊醒陈蝶衣
《掌故》杂志的“辛亥革命六十周年纪念专号”
王古鲁东瀛摄书影记
大闹宁国府
丁氏父子漫画春秋
吾国画报史之先行者
民国美术社团的优质阵地《艺风》
最快报道鲁迅逝世的《生活知识》
《鲁迅在厦门》的纸型
黄裳先生的钢笔字
《世载堂杂忆续篇》出版说明
千古文人佳客梦
历史的旁证
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倒卷时光,珠帘幻影
父子两代中华书缘
海王村书肆之忆
紫泥雪影
后记方继孝先生新书《书信的收藏与鉴赏》首发会,于某旧书网举办,我迟到了,一进门,正好王君在,给我化解了尴尬。也不白化解,他命我写一写这书,此事不难,但是继孝已是很熟的老朋友,越熟越不便“畅所欲言”,总不能像私底下聊闲篇那样逮着什么说什么吧,形成文字,怎么看也有些“装模作样”。
其实,我与继孝在很多问题上是各持己见的,争论在所难免的。远的不说,就他新书的封面设计,我俩的看法即严重对立。俞平伯说过:“序跋之类既异峻刻之批评,又非浮滥之赞誉,必语无溢美,方推合作。
”我有什么说什么,“浮滥之赞誉”本来就是我所最最反感的。
我的收藏与继孝的“书信”收藏,不属一个门类,说好听些是“青菜罗卜,各有所爱”,但是如果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我的收藏真是“失败的选项”。也难怪不断有书友嘲笑我所喜欢的老杂志,进不了上档次的拍卖会,既使勉强进了,也是搁在整场拍卖的最后,而那时人也差不多走光了。被人看不起,是因为当下的价值判断早迈过了“万元户”“百万富翁”这些初级阶段了,惊回首,已然“亿元时代”。我的失败,不是选项的错误,――我一点儿也不后悔。虽然以前也没少读继孝的书,可是读了这本新书,忽然间明白了我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原谅了自己。
有一套说滥了也听滥了的论调,收藏要有眼力呀,要有机遇呀,要有财力呀等等。这些条件当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当这些条件对于我们相对对等时,还有一条才是“胜负手”。过去常说“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或日“交朋友”,收藏原来也须遵照这个道理。过去雷梦水这些厂肆的卖书的,被朱自清这些大教授亲切地称为“书友”,今天更不宜一口一个“书贩子”呼唤人家啦。个性决定我不善与人交道,为此于收藏吃亏不少,“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只能原谅自己。
继孝并不是老于世故的人,但是他侠义爽直,反而能够广交书贾。我刚才说失败,有一点说的不具体,我们买东西老是一件一件地淘,一天一天遛地摊盼拣漏,总以为“勤能补拙”,这个方法在过去的年代也许行得通,今则行不通。没有书商朋友的通风报信,没有他们的送货上门,你藏品的数量永远是算术级增加,聪明的后来者却是几何级增长,一下子就超越了过去。继孝写道“广交朋友,信息通畅,我一度成为京城名家书信的大买家。各路卖家,送货上门,成就了我的书信收藏事业。个性使然,和朋友交往,以诚相待;买东西时,只要对我路子,‘仨瓜儿俩枣儿’的小钱,从不计较。而且买东西,从不赊账、欠张,即使买的东西不对,只要当时付了钱的,一般来讲,不退货。由此,我赢得了众多书商摊贩的好感,一旦他们手里有了书信资料一类的东西,总是先给我来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宗的货物,我一定是第一个知道,并最先看货”。
继孝在书中多处讲到与他交往的书商,有些故事己成为潘家园的传奇。关于“陈梦家书札手稿”的传奇,我听了不止一回,有一回某杂志采访继孝,我又在近旁听了一遍,仍为之蹉叹不已,叹梦家之运命,叹继孝之佳运,叹自己之无运。这个传奇的关键人物许川,大家唾沫横飞地评议,我竟然对不上号此人,尽管我后来也买到过许川的旧藏。一个藏家过世,藏品随之“五马分尸”,我等所藏虽不足挂齿,亦不免心事重重。继孝对许川有深情感,连将“许川”说成“徐川”,他也特别不乐意。
P138-P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