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蘅 日期:2016-04-22 15:18:42
本书是“旅人蕉文丛”(《四弦琴》《方寸天地》《旧时星》《谈非常谈》《缤纷的箫声》《秋红柿》)中的一本,作者用四弦之琴弹奏出人生岁月的丰富多彩,在记录书写生命故事之时,让我们感悟生命传承的意义,在追问“客从何处来”的过程中,翻看历史,体悟亲情。在作者记录、书写生命的故事里,在对故人、故友的追忆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亲情、友情的醇厚与珍贵。对于书中文字涉猎前辈的老故事和作者身边的零碎小事所引发的人生感悟,我们总能被一种力量牵引着读下去,欢喜不止。
本书简介:
本书分为四弦:寻故、探访、谈心和侃山,每根弦拨响一种声音,四种声音混合在一起,长长短短,高低缓急,起承转合,丰富多彩。书中讲述的有大时代下的小故事,有千里寻根,对“客从何处来”的追问,有对亲人、故人的追忆,有对平常生活琐事的描写与感慨,在书写生命的故事中,分享对生命传承和生活所求的理解。
作者简介:
赵蘅,浙江温州籍,1945年清明生于重庆沙坪坝,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美术奖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科班习画,擅长用文字和绘画叙事,涉猎各种文体,著有《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拾回的欧洲画页》《下一班火车几点开》《补丁新娘》《宪益舅舅最后十年》《宪益舅舅百岁祭》《呼啸山庄》(少年读本,与母亲杨苡合著)。
目录:
001总序
001题序:我的琴弦为谁拨响
弦一:寻故
003外婆的遗产
006十七岁的雪志
009十六岁的福音
012悠悠往事过香港
021送给天上父亲的礼物
026父亲手稿的意外发现
029母亲旧诗归还记
033三棵树
037拜访冰心记
041漩涡中一株阳光
弦二:探访
049病榻前听来的遗事001总序001题序:我的琴弦为谁拨响弦一:寻故003外婆的遗产006十七岁的雪志009十六岁的福音012悠悠往事过香港021送给天上父亲的礼物026父亲手稿的意外发现029母亲旧诗归还记033三棵树037拜访冰心记041漩涡中一株阳光弦二:探访049病榻前听来的遗事069赐予我生命之地——重庆090宝岛寻亲记弦三:谈心119当你第一次被让座时122包裹125邮政旧忆129从小木桌到大书房133我选择了隐瞒135自己吓自己139警察叔叔142都是微信惹的祸145保姆离开的日子149小美人153街边事之一——你从哪里来?156街边事之二——流浪汉和流浪狗160对不起,我的宝贝!162借光借光,我是小狗!164乌云宝贝弦四:侃山169外国儿童读物伴我长大173《呼啸山庄》少年读本诞生记181笔记司汤达184向点亮时光隧道的人们致敬!189为阿琪新书试导读190宁文印象192你该怎样学画画?——由首届中国少儿水墨画邀请展引出的话题195寻觅他们的世界197浸润情感的画笔200静之可贵202罗雪村的文学礼拜206看电影去吧!207我在《童心回放》里做嘉宾213一个人去看萧红218当一回“李春天”的粉丝吧222芝麻采访记——动画笔记之一228我看《老农民》哭得稀里哗啦233赛先生的尾声后记前言丛书总序:
在酝酿组织出版这套丛书之时,我们取名为“旅人蕉文丛”,意在希望这套丛书像旅人蕉一样,为在求知跋涉中的读者,提供一片心灵遮风避雨的所在,奉献一掬清香的生命之泉,充分释放文学怡情悦性之效。于是,我邀集几位作家、老友,向他们索阅样稿,承蒙他们及时惠以支持,才得以完成这件有意思的事儿。
所谓丛书,应该是“文以类聚”,但千人一面,就失之平俗,所选的六本书,力求风格各有侧重,有说文谈史,有杂文随笔,有海外游踪,也有国内见闻,更有历史人物考证,长有韵味,短不谫陋,妙趣横生,“五味杂陈”,实如尝鼎一脔。
顾农说文谈史,言近旨远,所写之文多为“自己读书行路的收获和感慨”,他用闲谈式的随笔,将可谈与不可谈之物之事一一呈现,以飨读者。朱大路用“一寸见方”之文,说文表意,唱好了属于自己的“道场”,让遗落在“夹缝”里的题材,经过他的私人订制,成为富有个性色彩的符号。
三位女作家的散文,文笔清丽灵秀,情感细腻,别具一格。赵蘅用四弦之琴弹奏出人生岁月的丰富多彩,在记录书写生命故事之时,让我们感悟生命传承的意义,在追问“丛书总序:在酝酿组织出版这套丛书之时,我们取名为“旅人蕉文丛”,意在希望这套丛书像旅人蕉一样,为在求知跋涉中的读者,提供一片心灵遮风避雨的所在,奉献一掬清香的生命之泉,充分释放文学怡情悦性之效。于是,我邀集几位作家、老友,向他们索阅样稿,承蒙他们及时惠以支持,才得以完成这件有意思的事儿。所谓丛书,应该是“文以类聚”,但千人一面,就失之平俗,所选的六本书,力求风格各有侧重,有说文谈史,有杂文随笔,有海外游踪,也有国内见闻,更有历史人物考证,长有韵味,短不谫陋,妙趣横生,“五味杂陈”,实如尝鼎一脔。顾农说文谈史,言近旨远,所写之文多为“自己读书行路的收获和感慨”,他用闲谈式的随笔,将可谈与不可谈之物之事一一呈现,以飨读者。朱大路用“一寸见方”之文,说文表意,唱好了属于自己的“道场”,让遗落在“夹缝”里的题材,经过他的私人订制,成为富有个性色彩的符号。三位女作家的散文,文笔清丽灵秀,情感细腻,别具一格。赵蘅用四弦之琴弹奏出人生岁月的丰富多彩,在记录书写生命故事之时,让我们感悟生命传承的意义,在追问“客从何处来”的过程中,翻看历史,体悟亲情。尤今用洞箫里流出的缤纷色彩将读者带进精神的伊甸园,将所见所闻所思形诸笔端,于轻松的述说中将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教诲娓娓道来。朵拉笔调清新活泼,洒脱的行文中蕴藏着对人生、世态的情感和见解,其自出机杼,独树一帜,这大概就是“六经注我”的精神吧。在初冬季节,读着出版社寄来的书样,感慨油然而生。读一本好书,犹如拜访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与之作心的对话,从作家的喜怒哀乐,以及他的取材、他的角度、他的发现,我看到他的快乐与痛苦,了解他的希望,我于是受到启迪,得到智慧,懂得感恩,变得聪明。南方的冬季,不算太寒冷,找个僻静处,带上几本书,在暖暖的阳光下,静静地、寂寂地读起来,真有羲皇上人的味道。借此机会,向丛书的作家、教授致以谢意,向出版社的编校人员致以敬意!但愿这套丛书,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以它独到的语言、深刻的哲理、简朴的思想,哺育更多的心灵。刘克定2015年11月27日自序:题序:我的琴弦为谁拨响拾回落在10年前的一个书名,是件开心的事!起新书名时几次遇上自己得意,却被说成“看不懂”的尴尬,因而只好舍弃。如同一艘样貌颇“怪异”的船被搁浅在海湾泥沙里无声无息,终于有一天被重新挖掘出来。四弦琴源自我并不熟悉但深知其美丽绝伦的夏威夷。那是种小巧玲珑且携带方便的乐器,琴皮不拘一格,可漆成五颜六色。因只有四根弦,具有简练、单纯、朴素的特征,这正契合了我一向对文字的追求。四根弦并列,各有位置,便已不尽相同了,这也恰是我喜欢分门别类梳理做书的习惯。因而,我将这些年写下的长短文按内容分成四部分,分别将其称作弦一、弦二、弦三、弦四。每根弦拨响一种声音,四种声音混合在一起,长长短短,高低缓急,时而如疾风暴雨,时而如诉如泣。就像我这70年的人生岁月,起承转合,丰富多彩,却苦难多于幸福,幸福又化解苦难,曲曲折折,喜剧,悲剧,我喜欢说自己善于化险为夷。所收录的文章,最早的写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12月5日的上午,我第一次见到了冰心老人。时局动荡中老人的风骨,激荡我的心,我拜访后做了追记。绝大多数文字写于近年,甚至有专为这本小书而作,带着新浸染的墨香的。文字涉猎前辈的老故事以及零零碎碎身边小事引来的人生感悟。一个人三岁看大,一件小事能见大道理,这是我素来深信不疑的。还有几篇是引来我眼泪、欢笑的书籍和影视作品的随想。记录书写生命的故事一直是我的偏爱,自从明白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和生命传承的意义,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探寻我从哪里来,我的家庭从哪里来。这一探寻并不轻松,是需要勇气的,真相的证实常会令我喜忧交集,甚至要承担风险,何况我们的家庭经历了最惨烈的“二战”“内战”和众所周知的政治运动。但无论如何,我的探寻越是深入,我的爱就变得越醇厚和浓烈。所以我的书总是首先献给赐予我生命的双亲,他们养育我长大,我怎样感恩也不会够!正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身为抗战胜利年出生的由一个小女孩变成一个老人的我,此刻的慨叹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活着就是奇迹,活着就有希望。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为我去世16年的父亲,去世6年的舅舅,许多在我笔下得以重现人格魅力、我尊敬的前辈们,还有我亲密可爱的朋友们献上我的思念和爱,我的琴弦为你们而拨响!我更希望青年们能多了解一些我们中华的历史,明白前人是怎样走过来的。让它不要成为空白,不要支离破碎,更不可以被歪曲、变形、走样,不能让悲剧重演!而我的琴弦会一直弹拨下去,生命不息,吐字不止。 写于2015年5月22日南京父亲亲手种下的石榴花已挂满枝头从小木桌到大书房小时候印象的书房是属于成天趴在那上看书、写作、备课的爸爸。爸爸当了一辈子教书匠,家里唯一的书桌妈总会让给爸用。按20世纪40年代的说法,爸姓赵,妈就是赵太太,爸是当家的。妈妈有美术天赋,将汉口路那个家的门廊改为书房,窗外是院子,透光极好。搬到了鼓楼这边,爸的书桌也是靠窗的,窗外有他亲手种的石榴树。他写下:“每年五月会开花的”的诗句。爸爸的书桌总是堆得满满的,他读书喜欢写眉批,凡他读过的书都会留下密密麻麻的感悟批语。300字或600字一页带方格的稿纸上每天都会有爸爸新的手迹,诗、散文,也有书信。那书桌上也曾出现过像是交代什么问题的奇怪文字,他和妈避开孩子紧张神秘的神情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长大后才懂那叫“运动”,人人自危,人人过关。爸爸一直保留使用蘸水钢笔的老习惯,因而家里红的、蓝的墨水瓶是少不了的。那时还没引进胶棒,糨糊瓶是造型简陋的那种。他写文章总要再三斟酌,他用粗粗好裂的手指粘粘贴贴。双亲都是搞翻译的,我家字典多,厚厚的可以查找任何一种文字的字典都有。爸妈都是西南联大的学子,他们不甘当亡国奴各自背井离乡,却在云贵高原接受了中国第一流的教育。这场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的大迁徙运动,也成就了爸妈以淞沪“八·一三”抗战日为结婚纪念日的姻缘。那几年日本飞机连天轰炸,城楼一挂起灯笼,就得赶紧往城外跑。每当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教授和同学们却不会忘记夹上几本书离开,因为谁知警报何时能解除,但备课和读书不能中断。这田埂道边甚至是洞穴菜地便是他们的临时书斋和课堂了。1999年爸爸走了,妈妈才有了自己的书桌。世纪岁末我画过妈妈也趴在书桌上写字的情态。可她越来越老了,即使有了书桌,近年也很少用,她多半是在床上做事,枕着图案好看的靠垫,九十多岁好像更加才思敏捷。轮到我有书桌,是过了十岁那年。妈看我喜欢写写画画,就托人打了一个给我专用,记得是浅黄色的,带两只抽屉。从此我有了只属于自己的地盘,我视它为无比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在小书桌上写日记写作文,国庆十周年,我完成了《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创作画。书桌里存有我的各种纪念物,近日听妈说,每天我放学回来会跳一会儿牛皮筋,跳完后就把皮筋卷起放进抽屉里。可以说我和小书桌共同度过了一个小女孩敏感又快乐的青春期。少年时代我读书的另一地方是在教室的课桌旁。童话、历史、自然科学书,黄巢起义,米丘林、盖达尔,《三个火枪手》《牛虻》我都读。我和同桌庄虹玉可以三天读完一部长篇,当时风靡全国的当红小说,我们都会找来:《青春之歌》《苦菜花》《红旗谱》《林海雪原》……长长的书单,我们读的量会比老师规定的多得多。进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苏联小说迷倒了这些风华正茂饿着肚子学画的学子们,《保尔·柯察金》《苦难的历程》《多雪的冬天》让我们如饥似渴。我也经历过不要文化的大浩劫,在干校里,大家都睡在土炕上,这是每个人唯一的私人空间,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然谈不上书桌可言,我只是在果园看果时偷偷画点画,坐在铺盖卷上学《毛泽东选集》。远离书画的我,完全靠记忆精神会餐,昔日读书写字的快乐时光让我可望而不可即!写到这不禁想起舅舅“文革”里的牢狱之灾。作为一个翻译过《离骚》《资治通鉴》的大翻译家,在一间牢房关了二三十人的牢房里,四年来除了《毛泽东选集》,绝无任何文学经典可读。可他一点也不沮丧不气馁,还给同屋的犯人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来打发时间,你能不说那也是一间特殊的书房吗?我到过许多同样遭过难的文学前辈的书房,无一例外的都是书海如山。漫画家丁聪家的书和画册从柜里漫到地上,出版家范用床底下都是书,诗人邵燕祥的书报从地上码起足有几尺高。杨绛先生的书房是我见过最简洁的,它从未装修却一尘不染。水泥地,大书桌,书橱,窗明几净,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但是书桌上的纸张笔记,摊开的字典、书籍,显然都在告诉来客,书房里高龄的女主人笔耕不辍,这会儿只是刚离开桌旁。我参观过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的故居,走进一间小厨房。让我意外的是《呼啸山庄》的天才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原来还是个担负繁重家务的女孩。她每日起身最早,烹调,熨衣并烤制全家人食用的面包。两屉木桌上摊着她的书、纸和铅笔……在厨房里插空学德文,还记录下瞬间掠过得的思绪火花,她希望通过这些书籍开阔眼界。——赵蘅《拾回的欧洲画册》这有点像我,我也喜欢做家务,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洗洗菜,再去码两行字,岂不惬意!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开始写作,那时俗称这份苦差事叫爬格子。可住面积32平方米,三代同堂,我常会在家人睡下之后,夜半在小厨房里爬格子。2000年房改,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房,不久又添了一台半旧的电脑。刚搬完家,我妈来京探亲,我将新卧室让给她住,我就睡在可以拉成小床的小沙发上了。之后我写下了《我睡在书房里》。文中这样写道: 我喜欢头朝窗睡,透气儿,而且我便可以一览无余我的全部藏书了。这是刨去门的位置足占一面墙的大书橱,正面对着我。 书架上“有爸爸妈妈慈爱的笑容,爸爸生前用过的书桌留影:那盏绿座儿台灯和红色圣诞花……”今天拥有一间书房不算什么,但读书的人少了。由此可见,读书并不在乎什么条件,再好的条件不去读书如同井底之蛙,还不如巴掌大的地儿,读万卷书尽显天地开阔呢! 2015年8月9日完稿于立秋次日,11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