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晓声 日期:2016-04-26 00:11:33
1.历尽沧桑,依然满怀热望。被誉为“中国良心”、“青年导师”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洞察家国人生的**力作,笔耕40余年60篇励志经典全景呈现,既有对中国社会的全景深邃思考,又有对卑微者逆境中展现人性之光的细腻描摹,还有引导青年人走出精神困顿、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温情回忆等内容。《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是继《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倾心打造的又一梁晓声精品图书,该书收录梁晓声先生笔耕40余年间励志经典散文作品60篇,含“唯愿我中国青年”、“我憧憬的理想社会”、“往事如烟”、“人性的微光”、“减法人生”五部分。既有对中国社会的全景深邃思考,又有对卑微者逆境中展现人性之光的细腻描摹,还有引导青年人走出精神困顿、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温情回忆等内容。
此外,写政治应拿捏好对文艺工作的审查尺度、文艺工作者勇敢担起时代责任的《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些》,思考当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那些“老美”电影中的话语》等最新篇目,独家首度公开。作者文笔真诚、质朴,家国情怀,感人肺腑。
该书启用先锋设计团队担纲设计,特邀我国著名精神肖像摄影艺术家魏德运先生加盟,亲自操刀拍摄梁晓声肖像,真切感受文化大家的魅力。该书获陈晓明、张维佳、张颐武等著名学者,以及主流媒体多方好评。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现执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郁闷的中国人》、《我相信中国的未来》等数十部著作,作品多被译介到海外。曾获1984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3年、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届百花奖等。
目录:
代序:我与我们的共和国
I唯愿我中国青年
论大学
大学的精神
关于“大学”的补白
复旦与我
为自己办一所大学
走出高等幼稚园
大学生真小
纸篓该由谁来倒
读书与人生
“理想”的误区
目录:
代序:我与我们的共和国
I唯愿我中国青年
论大学
大学的精神
关于“大学”的补白
复旦与我
为自己办一所大学
走出高等幼稚园
大学生真小
纸篓该由谁来倒
读书与人生
“理想”的误区
静好的时代
II我憧憬的理想社会
羞于说真话
让我们爱憎分明
大众的情绪
看客在网上
社会黑洞
我看股市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当今中国青年阶层分析
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III往事如烟
知青与红卫兵
从前的事
一个青年和他的青春期
喷壶
木匠哪里去了
山的根
答日本女记者问
别了,理想主义
那些“老美”电影中的话语
那些曾经的争论
托尔斯泰为什么不被相信
论老俄国贵族之“精神”
IV人性的微光
普通人
在西线的列车上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烛的泪
母与女
离乡
某种错误
达丽之死
教授之死
歌者在桥头
演员与看客
老茶农和他的女儿
戴桔色套袖的人
V减法人生
灾难既是撒旦,也是上帝
何妨减之
种子的力量
眼为什么望向窗外
关于藏书及其文化意义
解剖我的心灵
我的梦想
报复的尺度
本命年杂感梁晓声穿行过迥然不同的时代,为历史作证,为善良辩护,为正义伸张,为生活承担。他的写作因此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使文学与真善美的结合不再是一个夸大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梁晓声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他秉持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的良心”传统,坚守良知苦心孤诣,呼唤公义不遗余力,鞭挞丑恶无私无畏,洞察人生犀利透辟,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个人的全面进步直陈诤言良方。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维佳梁晓声穿行过迥然不同的时代,为历史作证,为善良辩护,为正义伸张,为生活承担。他的写作因此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使文学与真善美的结合不再是一个夸大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梁晓声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他秉持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的良心”传统,坚守良知苦心孤诣,呼唤公义不遗余力,鞭挞丑恶无私无畏,洞察人生犀利透辟,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个人的全面进步直陈诤言良方。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维佳
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
从新时期之初的知青文学,到后新时期的市场批判,同代人都转身离去,只有梁晓声以笔为旗,始终不渝,呼喊、坚守、承担。因为有真正的仁义之道,他才可以那么爱憎分明,那么不留余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
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梁晓声有他那一代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尤要致以敬谢。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
——《新周刊》主笔胡赳赳
许多知识分子已经放弃了批判社会流俗、锻造思想、保护文化的使命的年代里,仍然有梁晓声等作家没有忘记知识分子的传统责任,在“狂欢”的喧哗之外继续传递着人文精神的火种。
——武汉大学教授樊星
梁晓声的外形上,简直找不到丝毫与瓦岗寨、与梁山泊常见的那种汉子相同处,但在他的基因中,我相信,而且百分之百地相信,有着齐鲁燕赵的汉子精神。
——作家李国文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家龙应台
生活中的梁晓声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与共和国同龄,梁晓声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80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当现实冲击理想,他拒绝浮躁喧嚣,关注现实民生,悲悯底层命运,直指官僚权贵,秉持社会正义,辛辣依旧,苍劲有力。
——凤凰网走出高等幼稚园
这也真是一种可悲。我们已然有了三亿多儿童和少年,却还有那么多的男青年和女青年硬要往这三亿之众的一部分未成年的中国小人儿里边挤。甚至三十来岁了,仍嗲声嗲气对社会喋喋不休地宣称自己不过是“男孩”和“女孩”。那种故作儿童状的心态,证明他们是多么乞求怜爱、溺爱、宠爱……
这其中不乏当代之中国大学生。甚至尤以中国大学生们对时代、对社会的撒娇耍嗲,构成最让人酸倒一排牙的当代中国之“奶油风景”……
我想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已经够多的了,我想说我们中国已经是这地球上孩子最多的国家了。而那受着和受过高等教育、原本该成为最有希望的青年的一批,却赖在“男孩”和“女孩”的年龄段上,自我感觉良好地假装小孩,不知究竟打算装到哪一天……
放眼现实你会看到另一种景象。恰恰是那些无幸迈入大学校门的一批,他们并非“天之骄子”,在人生的“形而下”中闯荡、挣扎、沉浮,因而也就没了假装“男孩”假装“女孩”的资格。假装小孩子就没法继续活下去,他们得假装大人,假装比他们和她们的实际年龄大得多成熟得多的大人……这是另一种悲哀。
明明还是孩子的早早地丧失了孩子的天真和天性,明明是青年又受着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批,却厚脸憨皮地装天真装烂漫装单纯。那么,中国的大学的牌子统统摘掉,统统换上什么什么“高等幼稚园”得了!
我的外国朋友中,有一位是美国的中学校长。这位可敬的女士曾告诉我——她每接一批新生,开学的第一天,照例极其郑重极其严肃地对她的全体学生们说一番话。她说的是——
“女士们,先生们,从今天起,你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你们不再是孩子了。我们的美利坚合众国请求她的孩子们早些成为青年。为了我们的美国,我个人也请求于你们……”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男孩”、“女孩”这一种自幻心理是多么可笑的心理疾病,问题更在于——它导致一种似乎可以命名为“男孩文化”或“女孩文化”的“文化疟疾”!这“文化疟疾”,首先在大众文化中蔓延,进而侵蚀一切文化领域。于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中国之当代文化,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电视里、电台里、报纸上,所谓“男孩”和“女孩”们的装嗲卖乖的成系统的语言,大面积地填塞于我们的视听空间,近十二亿中国人仿佛一下子都倒退到看童话剧的年龄去了。许多报刊都在赶时髦地学说“男孩”和“女孩”才好意思那么说的话。三十大几的老爷们儿硬要去演“纯情少年”的角色,演得那个假模酸样,所谓的评论家们还叫好不迭……
真是一大幅形形色色的人们都跟着装小孩学小孩的怪诞风景。这风景迷幻我们,而且,注定了会使我们变得弱智,变得男人更不像男人女人更不像女人!
因为我和大学生们接触颇多,某些当公司老板和当报刊负责人的朋友便向我咨询—首先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什么样的?
我的回答从来都是——凡张口“我们男孩如何如何”或“我们女孩怎样怎样”的一律不要,因为他们还没从“高等幼稚园”里毕业。
我给大学校长们的建议是—新生入学第一天,不妨学说那位美国女校长的话——
“女士们,先生们,从今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