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佐良 日期:2016-05-12 20:49:59
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外语教育与外国文学研究。他学术视野开阔,对西方历史、文化、语言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了解,以此为背景展开的英国文学研究体大思精、成果丰硕,从而跻身国际最著名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列。他是中国现代以来少数几位用英语撰写比较文化与文学研究论著的先驱之一,所涉及的多为该研究领域内影响重大的学术议题,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会通中外文化的高度融摄能力。他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吸纳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翻译理论,且身体力行,翻译了多部佳作,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翻译工作。王佐良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开始文学创作,在内容与技巧上同时接受了新文化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位享誉文坛的年轻诗人,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抗战期间最突出的一代新诗人之一。他晚年以散文创作为主,风格简劲高旷,擅用淡笔写浓情,与他的学术文章相映成辉,代表了文化散文一脉中西学大家的旨趣。
本书简介:
《王佐良全集?第二卷》收录专著《英国诗史》。《英国诗史》为作者晚年作品,全面讲述了英诗从古英语时期到中古英语时期再到近代英语时期的历史沿革,是一个钟爱英诗者毕生的心得和体悟。在本书中,作者用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涉猎广泛,深入浅出,读来颇有拨云见日之感。《王佐良全集》囊括王佐良先生的全部作品,共12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英语教育、英语文学研究及翻译,在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上颇多建树,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及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由外研社推出的《王佐良全集》首次全面搜集了王佐良先生散见于各类专著、文集中的篇目及珍贵历史照片,按内容分类,包括学术论著、译著、散文、杂文、诗歌创作等,填补了这一出版空白。在全面搜集整理王佐良先生著作的前提下,编者重点订正先生传世各种版本的文字差互及错讹,并统一全书体例。《王佐良全集》旨在全面呈现王佐良先生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外比较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以及他作为诗人、翻译家和作家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学遗产,使其所开创的研究、译介和教学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前言十几年前,忽发一愿,想为中国学生和诗歌爱好者写一部英国诗史。原计划分卷写,实际上也写出了一卷,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已于1991年出版。后来觉得那样模太大,于是改为撰写一本单卷的通史。现在完成了。
关于怎样写外国文学史,曾经几次有所议论,这里只扼要重述几点主要想法:要有中国观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要以叙述为主;要有一个总的骨架;要有可读性。
也许还可加上一点,即要有鲜明个性。就本书而言,我让自己努力做到的是:第一,在选材和立论方面,书是一家之言,别人意见是参考的,但不是把它们综合一下就算了事;第二,要使读者多少体会到一点英国诗的特点,为此我选用了大量译诗,在阐释时也尽力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诗歌爱好者的地位,说出切身感受。所引译诗一部分自译,更多摘自我主编的《英国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出于师友之手的,在此一并鸣谢。
当然,在一本牵涉到这么广的书里,个人所见有限,所言必有谬误,自己的译诗亦不免走样,所有这些都诚恳地希望同行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写书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发现的过程。经过这番努力,我发现我对于英国诗的知识充实了,重温了过去喜欢的诗,又发现了许许多多过去没有认识的好诗,等于是把一大部分英国好诗从古到今地又读了一遍。衰年而能灯下开卷静读,也是近来一件快事。
在本书进行中,我时时想到在南岳和昆明教我读诗写文的燕卜荪先生。先生已作古,然而他的循循善诱的音容笑貌是永远难忘的。谨以此书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十几年前,忽发一愿,想为中国学生和诗歌爱好者写一部英国诗史。原计划分卷写,实际上也写出了一卷,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已于1991年出版。后来觉得那样模太大,于是改为撰写一本单卷的通史。现在完成了。
关于怎样写外国文学史,曾经几次有所议论,这里只扼要重述几点主要想法:要有中国观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要以叙述为主;要有一个总的骨架;要有可读性。
也许还可加上一点,即要有鲜明个性。就本书而言,我让自己努力做到的是:第一,在选材和立论方面,书是一家之言,别人意见是参考的,但不是把它们综合一下就算了事;第二,要使读者多少体会到一点英国诗的特点,为此我选用了大量译诗,在阐释时也尽力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诗歌爱好者的地位,说出切身感受。所引译诗一部分自译,更多摘自我主编的《英国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出于师友之手的,在此一并鸣谢。
当然,在一本牵涉到这么广的书里,个人所见有限,所言必有谬误,自己的译诗亦不免走样,所有这些都诚恳地希望同行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写书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发现的过程。经过这番努力,我发现我对于英国诗的知识充实了,重温了过去喜欢的诗,又发现了许许多多过去没有认识的好诗,等于是把一大部分英国好诗从古到今地又读了一遍。衰年而能灯下开卷静读,也是近来一件快事。
在本书进行中,我时时想到在南岳和昆明教我读诗写文的燕卜荪先生。先生已作古,然而他的循循善诱的音容笑貌是永远难忘的。谨以此书作为对先生的纪念。
王佐良
199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