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周文 日期:2016-06-05 10:20:14
“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是国内一套全面地探讨与梳理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体系、思潮脉络与文化话语的研究丛书,填补了国内现当代散文研究的空白。丛书的作者阵容强大。孙绍振、陈剑晖、王兆胜、谢有顺、林非、范培松、吴周文、郑明娳均为国内知名且在散文领域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丛书对鲁迅、胡适、梁实秋、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钱钟书、莫言、余华、余秋雨、余光中、梁衡、王充闾、祝勇、筱敏、王鼎钧、高尔泰等多为国内一线名家散文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百年散文探索丛书第二辑:林非《散文的昨天和今天》范培松《散文脉络的玄机》吴周文《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郑明娳《现代散文理论垫脚石》 百年散文探索丛书第一辑:孙绍振《审美、审丑与审智:百年散文理论探微与经典重读》陈剑晖《诗性想象:百年散文理论体系与文化话语建构》王兆胜《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向度》谢有顺《散文的常道》
本书简介:
《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以散文审美为核心论域,考察与梳理百年散文创作的历史,着重就五四散文从“载道”回归“言志”及回归与反回归的多次反复中,描述散文家主体与不同时期社会世态及政治文化之间的心灵对话;作者以不同历史时期经典作家及经典作品,诠释百年间散文的诗性的建构、理念的嬗变、思潮的兴衰、对传统的批判与承传、对外国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借鉴,有着独特而创新的思考和发现。散文审美是散文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新时期后对固有社会政治话语的解构,文学的审美价值、形式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然而,五四以来的散文审美问题,一直是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不足。
作者简介:
吴周文,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在《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杨朔散文的艺术》《散文十二家》《朱自清散文艺术论》《二十世纪散文观念与名家论》《散文审美与解读》等专著多部。
目录:
第一编散文审美与审美观念
一、中国现代散文审美观念的建立
二、林语堂及“论语派”审美的价值思辨
三、“杨朔模式”及其悖失态势
四、“毛批”杨朔与“诗化”思潮的21世纪价值
五、探究散文内在的审美特质
六、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两个问题
第二编散文审美与诗性价值
一、论五四散文形式审美的价值建构
二、现代主义与诗性之沉浮
——一个现当代散文史识的发现与描述
三、重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诉求的诗性
——以赵丽宏散文为研究个案
四、余光中“新散文”的审美理想及其价值第一编 散文审美与审美观念一、中国现代散文审美观念的建立二、林语堂及“论语派”审美的价值思辨三、“杨朔模式”及其悖失态势四、“毛批”杨朔与“诗化”思潮的21世纪价值五、探究散文内在的审美特质六、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两个问题 第二编 散文审美与诗性价值一、论五四散文形式审美的价值建构二、现代主义与诗性之沉浮——一个现当代散文史识的发现与描述三、重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诉求的诗性——以赵丽宏散文为研究个案四、余光中“新散文”的审美理想及其价值五、“零度”审美境界的解读——以史铁生《想念地坛》为例六、诗性与智慧并置的诉求——以肖凤散文为例 第三编 散文审美与作家自我一、鲁迅:另类浪漫主义的自我解剖二、朱自清:审美艺术感觉的自我呈现 三、巴金:与“文革”决绝的自我涅槃 四、汪曾祺:重新对林语堂闲适话语的自我演绎 五、韩小蕙:肩负大道人心的自我独行 六、陈奕纯:唯美诉求与“跨文类”的自我创造第四编 散文审美与经典文本 一、“我的严师”与“我的慈母”:胡适的《我的母亲》 二、大美无言与经典主义的美学:朱自清的《背影》 三、“浓得化不开”的诗情与另类表达: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 四、并非老泪纵横时:孙犁的《亡人逸事》 五、朴拙的漫画线条与老顽童形象: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六、一副“道德”交友的清醒剂:贾平凹的《画人记》 七、父亲,是我生命的路碑:刘鸿伏的《父亲》 八、自我思想的出逃与反叛:刘亮程的《寒风吹彻》 九、一个“非散文”的现代主义文本: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 十、哲理感悟与感觉语言的“狂欢”:庞培的《森林与河流》 十一、20世纪最后一位泥土诗人:苇岸的《大地的事情》 十二、灶头、母亲与“蓝调”抒情:金曾豪的《家里的灶头》 十三、温情表达与阳刚之美:王英琦的《看社戏》 十四、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十五、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 十六、智慧必然来自孤独:龙应台的《目送》后记关于散文审美的特质,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真”;如果用一个关键词组来概括,就是作者的“本真”;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这就是:作者绝度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且绝对真实地抒写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 ——吴周文龙应台于1952年生,祖籍湖南衡阳。因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于台湾高雄,故取名龙应台。1974年,她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之后,即赴美国求知问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毕业后曾先后于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学院、台湾“中央大学”英文系、台湾淡江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香港大学等任副教授、教授、研究员。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12年出任台湾省第一任“文化部部长”。笔者称龙应台为台湾文坛“女奇才”,是因为她的智慧与才能突然于1984年爆发,神奇地跃上文学的星空,而且在倏忽之间成为读者心目中的一颗异常靓丽之星。这一年,龙应台应邀给台湾《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文章,因以人为本、关心民生、触及时弊以及笔墨的犀利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第二年《野火集》出版,一再告罄,短短一个月内印刷24次,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差不多成为台湾民众必读之书。同年,《龙应台评小说》出版,使其知名度再增,轰动台湾文坛。从此,她是著作硕果累累,成为海峡两岸中国读者颇受欢迎的一位散文家。知名的散文集还有《野火集外集》《美丽的权利》《银色仙人掌》《请用文明来说服我》《这个动荡的世界》《人在欧洲》《龙应台的香港笔记》《百年思索》等,侧重抒情的有《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正是因为她的强势出道,所以著名诗人兼散文家的余光中先生对称之为台湾文坛与华语写作文坛上的一股“龙卷风”。然而,学术界对龙应台的关注与其实际影响的反差很大,对其创作成就缺少应有的评论和研究。郭枫主编的四卷本《台湾艺术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收台湾60家散文,却没有龙应台的作品,或许编者认为她的散文不够“艺术”。《当代台港文学名作赏析》(王宗法、马德俊主编)、《台湾女作家散文论稿》(庄若江、杨大中)、《二十世纪台湾文学史论》(方忠)、《两岸四地百年散文纵横论》(喻大翔)、《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散文话语策略研究》(沈义贞)、《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袁勇麟)等多种研究著作与文学史均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这是很令笔者眩惑、迷茫的问题。像姜艳《龙应台散文创作的艺术策略》这样有研究分量的论文也很少见。令人欣慰的是,曹惠民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在“台湾编”第七章《台湾杂文小品作家的创作》之第三节中,把柏杨、李敖、龙应台合节,充分表现了主编宽广的学术视野与胆识。这部教材主要把龙应台定性为杂文家,对其杂文指称为“不戴面具不裹糖衣的社会批评”,并且指出人文批判价值,是“抗议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挖中国人传统劣根性的祖坟”,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评论。毋庸讳言,这部教材对龙应台的“小品”即艺术性散文缺少应有的描述,建议在以后修订再版之中对此进行弥补。笔者提醒台港澳文学的研究者,艺术性散文的创作是龙应台全部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她的艺术性散文予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之意义。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目送》(2013年版),为大陆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龙应台艺术散文或称艺术性散文的选本。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对《目送》进行严厉批评的意见。有人这样说:“说到底,龙应台所谓的‘散文’,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创作,只是她日常生活中的小感悟罢了,‘从内在的精神、视境上看……那就是小。是小家子的小,是小情调的小,是小感伤的小,是小懊恼的小,是小满足的小,是小快乐的小’(李建军《评池莉〈看麦娘〉》),没有代表性,没有普适性,且鸡毛蒜皮、婆婆妈妈,总能从某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上扯出一大堆没油没盐的废话来,甚至连前些年女性杂志上流行的时尚‘小女人’散文都不如!”文学批评是自由的,可以百花齐放,各抒己见,这本无可厚非。但文学批评又是有标准、有原则的。对批评对象——作家作品来说,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是不是创造了美的价值?是不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对批评主体——批评家研究者来说,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是实事求是?批评是不是符合实际、合情合理?如果拿上述最基本的“底线”来衡量《目送》,那么,上述的批评意见就显得主观武断与苍白无力了。龙应台的散文内容大体分为两类。第一,是写社会批评的内容。诸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生了梅毒的母亲》等这类批判台湾社会病态现象与诸多弊端,诸如《丑陋的美国人》《德国,在历史的网中》等以全球化视野追问人类社会的公正、和平与道义,这方面的作品属于杂文。第二,是写家庭伦理亲情的内容。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收在《目送》里的全部作品,都是写这方面内容的抒情小品即艺术性散文。如果说杂文里所表现的是“女丈夫”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豪侠之气,那么抒情小品则表现出龙应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柔情如水,即作为女子母性的一面。如鲁迅先生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笔者认为,散文的题材是不可以强行做人为的限制。自然可以进行宏大叙事,可以表现宏大的理想抱负与对事业的追求,可以表现献身民族、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操,也可以放眼世界、表现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等等,这是就题材的宏大而言。但是,散文的题材也可以微观,可以生活化,即写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尤其应该表现个人的情感生活。现代散文诞生之时借鉴英式随笔的“表现自我”,就是在题材指向上与表现“自我”上做了狭义的约定俗成,从而建立了现代散文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理念。因此,写个人包括家庭、伦理、亲情方面的散文,颇为多见,而且成为一个题材方面的传统,且可以更加表现作者个体情感世界里的真情至性。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往事》与《南归》、朱自清的《背影》与《给亡妇》、鲁迅的《父亲的病》与《风筝》,以至到当代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林非的《离别》、舒婷的《妈妈的味道》、刘鸿伏的《父亲》、张洁的《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海迪的《我给妈妈画衣裳》、余光中的《日不落家》、琦君的《髻》、陶然的《别离的故事》等等,都是亲情叙事的经典或名篇。对此是举不胜举。因此,以龙应台沿袭这类散文传统的题材而予以责难,是毫无道理的。恰恰在亲情叙事的意义上,《目送》表现了龙应台散文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