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费尔南多·佩索阿 日期:2016-06-12 08:19:42
代表20世纪精神的作家首推卡夫卡、佩索阿和博尔赫斯。——若泽·萨拉马戈佩索阿是本世纪最具决定意义的诗人之一,如果我们把他看成一种哲学上的可能性的话就尤为如此了。——阿兰·巴丢佩索阿致力的是进一步反思和自剖——有时甚至不惜分裂自己。他的诗不用韵,但他无时或忘经营诗行或诗篇的词语效果和音乐效果。他的长诗在此之外还具有一种如江河沛然而下的律动。——欧凡
本书简介:
《佩索阿诗选》选译佩索阿以本名及阿尔贝托·卡埃罗、里卡多·雷依斯、阿尔瓦利·德·坎伯斯等多个异名创作于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作,呈现出诗人的自我寻找之路,及贯穿其创作始终的重要主题:伴随诗人一生的局外感和自我放逐。
作者简介:
: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Pessoa,1888—1935)
葡萄牙诗人、散文家,被誉为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生于里斯本,曾随母亲移居南非,1905年回到里斯本,于里斯本大学修读哲学和拉丁语课程,后中途辍学。写作语言为葡萄牙语和英语。除使用本名,还以众多异名进行写作。生前寂寞,大量作品在死后被整理出版。重要作品有《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集》《阿尔瓦罗•德•坎伯斯诗集》《阿尔贝托•卡埃罗诗集》《里卡多•雷依斯诗集》及散文集《不安之书》等。
译者简介:
欧凡
作者简介: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Pessoa,1888—1935)葡萄牙诗人、散文家,被誉为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生于里斯本,曾随母亲移居南非,1905年回到里斯本,于里斯本大学修读哲学和拉丁语课程,后中途辍学。写作语言为葡萄牙语和英语。除使用本名,还以众多异名进行写作。生前寂寞,大量作品在死后被整理出版。重要作品有《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集》《阿尔瓦罗•德•坎伯斯诗集》《阿尔贝托•卡埃罗诗集》《里卡多•雷依斯诗集》及散文集《不安之书》等。译者简介:欧凡本名陈家鼐,1937年生于江苏南通,后随家人迁至台湾台中。青年时代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留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976年底回到北京,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笃嗜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诗歌,翻译诸多英、德、法等文字的诗文作品。出版有诗文集《回音壁》,散文集《柏林苍穹下》,译著《巴赫曼作品集》(合译)、《温泉疗养客》(合译)、《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等。欧凡的译笔准确传神,厚重典雅,往往能打破文言和白话的界限,将许多美妙的表达方式和较生疏的字词解放出来。原诗的节奏、感情色彩、风格和氛围都能在译诗中得到良好的重现。
目录:
《诗集》选
倾斜的雨
歌
这突来的手自冥冥中
圣诞节
轻灵、短促、甜馨
可怜的旧曲子……
空度日子的空白阳光……
睡在我的胸上……
遥远处,月光下……
可怜的割麦女,她唱着,唱着……
他母亲的小男孩
海景
一些儿音乐……
庙会之后《诗集》选
倾斜的雨
歌
这突来的手自冥冥中
圣诞节
轻灵、短促、甜馨
可怜的旧曲子……
空度日子的空白阳光……
睡在我的胸上……
遥远处,月光下……
可怜的割麦女,她唱着,唱着……
他母亲的小男孩
海景
一些儿音乐……
庙会之后
星星给我痛苦……
我凝视无声的湖面……
她翩若惊鸿……
最后的咒文
嬉戏街头的猫儿……
不:请别出言!……
死是逆旅的弯路……
介于睡园和梦乡……
在这世界我们相忘相左……
只一会儿……
自由
在克里斯蒂安·罗森克劳茨墓前
附身到盲人和聋人
月亮(英国人说)……
《牧羊人》选及其他
我的眼光明亮像一朵向阳花……
不思不想里有够多的玄学……
从我的村子我看到之多……
我是羊群的牧人……
我不为诗律烦恼……
泰戈斯更美……
要是我能咬碎地球……
我们所见即所是……
今天我读了近两页……
昨天下午,一个城里人……
事物的神秘,在哪儿呢?……
鸟的飞行更快……
一个极其清朗的天……
事物的惊人真谛……
如我死得年轻……
如果,我死之后……
《颂歌集》选
戴我以玫瑰……
来吧,坐在我身边,丽迪娅……
阿多尼花园里的玫瑰……
应时的万物都会当时……
从我们与不朽神灵的相似开始……
没穿拖鞋的古老韵律……
我听说……
我爱玫瑰甚于我的国家……
我不恨你,基督……
你所是的花……
最长的生命是多么短的一季……
灰白染上我虚度年华的眉梢……
在怎样的愁与苦的洪流中……
你的祈求已然徒劳……
停步的唯有死亡……
丽迪娅,当我们的秋天来临……
不仅怨恨或妒忌我们的人……
你将成伟人?……
我唯一的愿望是被神遗忘……
《续诗集》选
鸦片瘾
凯歌
重访里斯本(1926)
烟草店
拖延
机缘
偶记
一段音乐
生日
沙漠真辽阔……
我得了重感冒……
啊,一首十四行诗……
打字
星期天我将去公园散步……
他走过我身边,回头跟着我……
战争的颂歌
奥波多炖牛肚
直走的诗
夏日假期前言译序
(一)
佩索阿(1888—1935)被公认为是最具现代性的诗人之一。由于他的一生极少有引人注目之处(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他永远生活在每一个生活的中心之外——一位永远的“局外人”),生前又毫不热衷于发表作品,1970年代以前,他的诗作被从葡(萄牙)文译为英文的更是近乎绝无仅有,因此当他已经誉满西、葡和拉丁美洲并且深受少数学者推重时,英、美文坛几乎还不知有佩氏其人。据说当美国文学评论界的“教主”布鲁姆(HaroldBloom)出版他的《西方文学经典》(1994)时,书中列出从但丁到莎士比亚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26位“文学巨匠”中,佩索阿的名字就赫然在列。当时访谈布鲁姆的《时代周刊》记者就不得不不耻“上”问,“佩索阿是谁?”
佩索阿的童年在里斯本度过。父亲亡故后母亲改嫁当时葡萄牙驻南非德尔班的总领事,于是在1896年随母迁居南非,中学受的是英语教育。1905年,他准备注册进开普敦大学就读时,突然因故不得不回到里斯本,改入里斯本大学读文学,但两年后便辍学成为一个自由投稿人,从事翻译和写英、法文的通讯稿。以后他一生都在里斯本度过。
他和博尔赫斯是近代两位最著名的双语诗人。盎格鲁·萨克逊的影响一生都伴着他。译序 (一)佩索阿(1888—1935)被公认为是最具现代性的诗人之一。由于他的一生极少有引人注目之处(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他永远生活在每一个生活的中心之外——一位永远的“局外人”),生前又毫不热衷于发表作品,1970年代以前,他的诗作被从葡(萄牙)文译为英文的更是近乎绝无仅有,因此当他已经誉满西、葡和拉丁美洲并且深受少数学者推重时,英、美文坛几乎还不知有佩氏其人。据说当美国文学评论界的“教主”布鲁姆(HaroldBloom)出版他的《西方文学经典》(1994)时,书中列出从但丁到莎士比亚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26位“文学巨匠”中,佩索阿的名字就赫然在列。当时访谈布鲁姆的《时代周刊》记者就不得不不耻“上”问,“佩索阿是谁?”佩索阿的童年在里斯本度过。父亲亡故后母亲改嫁当时葡萄牙驻南非德尔班的总领事,于是在1896年随母迁居南非,中学受的是英语教育。1905年,他准备注册进开普敦大学就读时,突然因故不得不回到里斯本,改入里斯本大学读文学,但两年后便辍学成为一个自由投稿人,从事翻译和写英、法文的通讯稿。以后他一生都在里斯本度过。他和博尔赫斯是近代两位最著名的双语诗人。盎格鲁·萨克逊的影响一生都伴着他。1905到1908年间他用英语写诗,读弥尔顿、雪莱、济慈、爱伦·坡,后来又发现了波德莱尔。1912年以前他主要受象征派诗歌的影响。1913年年以后进入未来主义的世界。他被认为是与阿波利奈尔(1880—1918)、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齐名的未来派三大杰出代表。评论界一般认为他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一样,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同胞、在199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萨拉马戈对采访他的西班牙记者说,代表20世纪精神的作家首推卡夫卡、佩索阿和博尔赫斯。 (二)重返里斯本的佩索阿必须找回他的语言,但更主要的,他必须找回他的自我。这和伴随他一生的局外感和自我放逐成了他一生诗作的主题。他的寻找不能说是成功的: 又一次我重见你, 但是,啊,我再见不到我自己! 贻我以永恒容貌的魔镜已碎, 在每一片命定的碎片中我只看到一小片自己—— 一小片你,一小片我!…… (《重访里斯本(1926)》)但是他却成功地从这些碎片中提炼出自己的几个化身。让这些化身在这里选辑的四卷诗篇中现身说法:《诗集》《牧羊人》《颂歌集》和《续诗集》。他把这四卷诗集分别以本名、阿尔贝托·卡埃罗(AlbertoCaeiro)、里卡多·雷依斯(RicardoReis)和阿尔瓦利·德·坎伯斯(AlvaidedeCampos)的名字发表。后三者都是他熟识的同时代诗人,卡和坎已是盛名远播,雷则还是无名小卒。他把这种借名发表作品的做法叫做“托名法(heteronym)”。托名和传统的笔名当然不大相同。虽然惠特曼已经运用让两个互相矛盾的自我在作品中同时现身说法的手法,托名法却是佩氏的首创,而且以后也不见有人沿用。据佩氏写给他的朋友,年轻诗人蒙泰罗(AdolfoCasaisMonteiro)说,大约在1912到1914年间,他尝试写不同风格的诗,有时屡试不获,有时则诗兴大发,往往一天可以站着(他一直都是站着写)写上二三十首。这期间他总会想起或想出不同的同时代诗人,好像是他们附在他身上,他只是不自觉地、本能地在写。而这些人中,有的是不请自来的;有的是在他苦思不得、决定放弃之后突然现身的;有的则是他强扭出来为了对抗之前占用过他身体的人的。事实上,他这一期间写作的蓝本正是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SongofMyself)。他想写的是一本异教徒的《我自己的歌》。他最后没有完成这样的一个“我自己”,但他借托名的几位诗人和他自己找到了至少三个“我自己”的要素:表现范型的、激情的和象征的。它们分别由卡埃罗、坎伯斯、他自己和雷依斯来代表,而后者之中又潜藏着惠特曼的灵魂。惠特曼的影响终其一生都伴随着他。 (三)墨西哥大诗人、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在介绍佩索阿的“托名”方案时指明,卡埃罗是其他人的导师,他是太阳,其他三人则像行星拱卫着太阳运行。佩索阿在自己具名的诗中几乎已经完全象征化了,他只是雷依斯和惠特曼的影子,因此他是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但他是诗人,所以他意识到自己比常人更多自觉(这几乎是他唯一肯定之处): 睡在我的胸上, 寻那梦中之梦…… ………… 万象皆是无,是梦—— 别无面目可寻。 ………… 在你眼里我读到 冷漠深掩。 认识空无的人, 即识生命,识苦与甜。 (《睡在我的胸上……》) (四)卡埃罗是他理想中的范型,他的太阳。他把他称为真正的自我,并且用他独创的“知心的我”(meself)一词来称呼他。他存在,却不自意识;对于他,思考与存在是同一的;他依赖感觉,无求于现念;他是先于历史的(理所当然的,)是个异教徒;他挤掉意识,勾销死亡。佩索阿借他来讲述自己的思想:哲人与智者不同。哲人(哲学家)思考,思考产生观念;对于智者,思考与生活浑然不可分;哲人鼓励人拒绝,而智者认为生活是不可拒绝的。真理是不可学而得之的。价值在于对真理的体验。他的思想中有很多玄奥的成分,也接纳了很多老子和庄子,有时还有禅学的思想。因此他指出“常名非名,常道非道,”不承认事物之间有关联,不存在“ALikeB"这样的命题。(可是若神是花,是树,/是山丘是月光是太阳,/我为什么还称他为神?……《不思不想里有够多的玄学……》)当然,他对东方哲学表示兴趣,不在于有意钻研,而在于寻求慰藉。他总结说,天真的诗人不需要“名”(naming,译作“指称”可能更好懂):名在言后,而诗人在言先。因此天真的诗人是一个神话: ………… 一个人在阳光里若是闭上眼, 他就不会知道太阳, 他思索的是被晒热的事物。 他若睁开眼,看那阳光, 他就不再思索任何事物, 因为阳光比思索更可贵。 ………… “事物的内部质素”…… “宇宙的内部意义”…… 全是虚妄,全无内涵。 这样的思索全不可信。 ………… 思索事珠的内部意义 更逊于思索健康, 或带一杯水去拜访山泉。 …………(《不思不想里有够多的玄学……》) (五)雷依斯是卡埃罗杳如黄鹤后突然降到他身上的人,他潜藏在卡埃罗的暗处,也是他的暗处。他是位异教徒,是位隐居之士。他的隐居处是哲学和诗的风格,前者是斯多亚和伊壁鸠鲁哲学的混合,还掺杂着一些对道家和禅的仰慕,后者是古典风和浪漫主义的混合。他不拒绝生活——靠他的斯多亚式的克己和冷对世态——,也不拒绝他表现在诗里的譬为朝露的欢乐——例如丽迪娅的攻瑰,灵幻的自由和神界的浮华: 来吧,坐在我身边,丽迪亚,在河岸, 让我们静静地看河水流去, 认识生命的一去不返,我们没牵手。 (让我们牵起手。) ………… 让我们停止牵手,这太累人。 不论我们愿否,我们将与河水一同流逝。 何不静静流去 不惹烦恼之尘。 ………… 让我们静静地爱,想着我们能 互吻,拥抱,爱抚,若我们想要, 但相傍而坐更好, 听水流声,看水流去。 ………… 让我们采些花,你拿着它们,让它们 散落在胸上,让它们为这一刻添上芳香—— 在这我们静静地一无所信的时刻, 两个未教亦无染的异教徒。 ………… 若你先我登上冥河之船, 我回忆你时将无痛无苦。 你将是我记忆中的甜蜜——河岸上 一个拥花而坐的忧愁的异教徒。 (《来吧,坐在我身边,丽迪亚》) (六)经过苦唤而来的坎伯斯是卡埃诺的反衬,是老跟乃师作对的不肖学生。他是个未来主义者,泛神论者。相信人,并且像惠特曼一样相信机器,甚至把现代人比作机器——它们都是意识的灭绝者。他是悲观的,只爱具体的真实,只讲存在,不尚空读。在长诗《凯歌》里,我们看到他“在工厂眩目刺眼的电灯光下,/发着烧,挥着笔/牙关紧闭,写一只巨兽的美丽,/因为这美少有前人领略。……”他写伦敦,这世界工业之都:大街,广场,驻足橱窗前的人群——生意人、流浪汉、衣帽鲜洁的骗徒、一眼认得出的贵族俱乐部会员……“(啊,我多么能想作这一切的皮条客!)/政治腐败的华丽之美,/津津有味的财经和外交秽闻,……(财政预算就像一棵树一般自然/而国会就像一只蝴蝶一般美丽)……”《烟草店》是他意识恢复之后的作品:“……今天我困惑窘迫,像一个有思想的人找到了又忘了什么。/今天我被分成两份,一份归对面的烟草店,/它像是外于我的真实存在,一份归一种/万物皆是梦的感觉,它像是某些内于我的真实。……”是的,他曾有过太多的梦;“……我曾梦想远比拿破仑做到的多。/我曾比基督塞更多人性进我臆想之胸。/我曾秘密研究哪一个康德都未写过的哲学。……”但是清醒告诉他:“……我的灵魂是一只空桶。/像召魂人召魂,我召唤我自己。/可是被唤之处却空空如也。……”空到连一支人的凯歌也没有。卡埃罗是一位智者,他想学而力有不逮;坎伯斯是个纨绔的浪汉,他学之心有不甘;雷依斯是个隐士,但隐居处只是凡尘俗世。他寻找自我之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他为自己建起的迷宫。他找到的只是灵魂的空桶里的流放、他者和缺席。他晚年的朋友乌尔卡德(PierreHourcade)说:“每次我和他分手说再见时,我都不敢回头望他一眼,我怕他会溶化在周围的空气里。”这周围的空气就是他的侵蚀人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被这样的时代溶化。但是佩索阿,能够一度躺在时代的胸上,让手中的鲜花——他的诗篇——散落,为它增色添香,并且这色与香至今依然怡人如故,已经足够使我们羡慕,令我们崇仰了。 欧凡2015年5月写在“欧凡译诗集”出版之前 这套译诗集包括歌德、海涅、波德莱尔和佩索阿四位诗人的汉译诗选,算是我的第一批次产品吧。我多年来译了不少西方诗人的作品,多是随缘随兴,散漫无章。这四本诗选算是有意为之的。选译歌德和海涅在我是十分自然的。我在德国受到相当完整的大学教育,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把我带进德国的经典文学领域。我有时会天真地比附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但却是认真地喜欢上歌德和海涅。如今有机会把这两位富有国际盛誉的诗人的作品选出一些介绍给我的同胞们,我当然是十分高兴的,虽然我,又一次天真地,逃避了自问是否有此能力的问题。当然我也希望借此能为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尽一份点滴之力,即使是象征性的,我也会深引为慰了。多年的阅读经验把我带到波德莱尔的门庭,我知道,作为现代人,而且还自命是诗的爱好者,不进去看看是不行的,于是我开始读《恶之花》。读未及半,我就被激起了把它译成中文的兴趣。我在读与译的长途中度过了很快乐的时光,但是也就在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了译诗之难。波德莱尔也许是一个突出的特例。他的诗诚如福楼拜所说的,“充满了思想”,但这些思想不但不会滞塞诗行的流泻,反而使它们顾盼生姿,精气弥满。在波德莱尔的美学魔笔点化之下,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活的——音韵带着芳香,意象带着耳语的温柔,夏日的温暖带着忧郁……而我无论怎样努力,译出的只是一具尸壳。进入了现代之门,我当然要找一位属意的后现代诗人。我选中了佩索阿,主要是想请他带领我去遨游北美和拉丁美洲的辽阔诗原,尤其是后者,那里有我向往已久的亚马孙河畔和加勒比海边受到大自然特殊恩宠的诗人群。他果然不负我托,即使被他自己借作跳板的惠特曼也增加了我和美国诗人群之间的情谊。他的后现代性也许不那么耀眼,他致力的是进一步反思和自剖——有时甚至不惜分裂自己。他的诗不用韵,但他无时或忘经营诗行或诗篇的词语效果和音乐效果。他的长诗在此之外还具有一种如江河沛然而下的律动,所以译他的诗难度也丝毫不在译有韵诗之下。多年来的译诗经验带给我唯一的收获只能是真正领会到了译诗之难。我把这些难如人意的粗陋产品呈献给各位读者,实在是心有余愧。我只希望读者们能以宽恕的心情收下它们。若是天垂美意,能让它们激起读者们几分对诗的关注和兴趣,能让它们为后来者引为一个带有警示性的镜鉴,那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欧凡2015年初冬歌
嬉戏着的,是地灵,是空气之精?…它们相拥相抚在苍松之林,林荫与风声的嘘嘘,乘兴奏起悠悠的乐声。 它们浮沉在起伏的波浪,宛如我不知的弯路盘旋,又似在树间一会儿躲藏,一会儿出现。 我永不能摹仿这飘忽遥远的形态…我竖起耳倾听,泪流满面。我不知为何悲从中来。 乐声是那样轻柔我分不出,它是有声之乐,还是暮霭交织着松影和我的感觉? 但乐声停歇,如轻风卸去了愁容;音乐留下的是松林的葱茏。 这突来的手自冥冥中 在夜的幽谷和我的沉睡之间,这突来的手自冥冥中把我推醒:在深邃无底的夜,我看不清它的姿势与面容。 但我心底埋着一个古老的恐怖,我挥之不去,它似降自一个御座,注定要作我的主宰,它从不发令,既不首肯,也不降祸。 在这一刻我发现我的全部生命似一个绳结,自心之顽冥到某只幽暗之手的指向: 我发现自己化为阴魂一缕,我不识它的面目却深深恐惧,而我在虚空里无热也无光。
圣诞节
一神诞生诸神亡去,所是者未尝来亦未尝去,而错失如流水。我们已交换过无数个永恒,却没有今日之是去训昨日之非。 盲目的知识耕耘着不育的土地,疯狂的信仰梦越祈祷的圣谟,一个新的神祇如一句妄语,勿寻求,勿信赖,因为一切皆不可说。我凝视无声的湖面 我凝视无声的湖面被微风吹皱,不知是浮想联翩,还是脑中空无所有。 湖水缄默不语,微风拂水,却与我若即若离。我不知是我快乐,还是我正把快乐希冀。 水纹在颤动,微笑在浅睡的波峰。为什么我销尽残梦,我唯一的浮生?嬉戏街头的猫儿 嬉戏街头的猫儿,好似你能当街而眠,我羡慕你的福气,因为福气不对人言。 统治顽石与众生的酷律,你甘作它的顺奴一生,你的脚步却随心所欲,你从来也不担惊。 你乐此本色,不须问正果。我却空费寻觅,心知此身非我。 我不为诗律烦恼我不为诗律烦恼,很少有两棵树相像,即使相傍而生。我思我写为花吐蕾,但我不能表达得同样完美,因为我缺少神的单纯,只顾把自己的一切向外呈现。 我观看,也随之推移,在往下流去的流水之波,我的自然一如轻风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