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京生 日期:2016-07-09 11:33:59
1.国内首部铁路文学编年史,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和行业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本书是对《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从1950年创刊起到2015年创刊65年以来,重要作者、重要作品、重要事件的一次全面细致的梳理,是一部写给铁路人的文学编年史,也是一部写给文化人的铁路回忆录。对于铁路文学历程的回望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对于铁路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王京生,1965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1990年7月进入《人民铁道》报社至今,现为副刊部副主任,长期从事《汽笛》文学副刊编辑和当代铁路文学研究工作。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以笔名宋狄出版有《流亡的语速——来自左岸的音乐极乐同盟》《家书·流亡编号》《夜莺障碍——唱片客的秘密聆听年代》等书。近年来专注于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随笔写作,现居北京。
目录:
1950年文学的火车头向新时代开来/008
1979年《汽笛》复刊:新时期铁路文学集结令/015
1980年文学宣言“我是青年,我是火车头”/020
1981年走进小说的世界/023
1982年“写出人民心中的春天”/025
1983年“祝《汽笛》繁荣”/029
1984年高歌“汽笛”/037
1985年在思想启蒙的年代里/041
1986年太阳上升的时刻/043
1987年“火车头”与“绿血”的复调交响诗/050
1988年呼唤铁路文学的崛起/052
1989年看火车:结局或开始/060
1990年90年代意义的汽笛启动/064
1991年“最后一封代序的信”/070
1992年火车语境中的“汽笛共同体”/0771950年文学的火车头向新时代开来 /008
1979年《汽笛》复刊:新时期铁路文学集结令 /015
1980年文学宣言“我是青年,我是火车头” /020
1981年走进小说的世界 /023
1982年 “写出人民心中的春天” /025
1983年 “祝《汽笛》繁荣” /029
1984年高歌“汽笛” /037
1985年在思想启蒙的年代里 /041
1986年太阳上升的时刻 /043
1987年 “火车头”与“绿血”的复调交响诗 /050
1988年呼唤铁路文学的崛起 /052
1989年看火车:结局或开始 /060
1990年90年代意义的汽笛启动 /064
1991年 “最后一封代序的信” /070
1992年 火车语境中的“汽笛共同体” /077
1993年汽笛,我们一直工作在文学身边 /092
1994年火车之铁和《汽笛》灵魂相握 /097
1995年 “谁在我们中间”或持续抵达的文学 /110
1996年汽笛在它自己的时代 /121
1997年纸上建筑“汽笛体” /134
1998年铁路文学新景观 /142
1999年火车作业的肖像 /152
2000年新世纪火车语境蔚蓝无限 /164
2001年大地上黎明工作间:站在火车这边 /186
2002年在汽笛的长远语境里 /200
2003年洗礼或列车上有一双未来的眼睛 /214
2004年文学向火车致敬 /238
2005年火车环游的世界 /286
2006年以火车之名 /304
2007年汽笛穿越的嘹亮 /317
2008年在文学的站台搭火车 /329
2009年火车VS文学的机遇篇章 /338
2010年时光狂想汽笛曲 /347
2011年汽笛“风一样奔走的线条” /358
2012年火车出发:向春天我们走得如此蓝天白云 /384
2013年向阳:速度之夏的火车香颂 /402
2014年高铁前行途经我的盛放 /414
2015年在火车的那边 /435
后 记汽笛所在:写给未来的回忆录 /457前言我们走在大路上
◎王雄
1949年5月1日,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的《人民铁道》报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66年的历程。1950年10月21日,郭沫若为《人民铁道》报文学副刊题字&ld我们走在大路上
◎王雄
1949年5月1日,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的《人民铁道》报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66年的历程。1950年10月21日,郭沫若为《人民铁道》报文学副刊题字“汽笛”,由此,中国铁路文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几十年来,《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以文会友、以文为伍,精诚团结路内外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为繁荣发展铁路文学共同努力,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建立在《人民铁道》报文化品质基础上的铁路文学创作活动,吸引着众多参与者,热爱铁路,钟情文学,为之奋斗,为之快乐。毫无疑问,“汽笛”已经成为生长繁衍铁路文化的沃土,成为铁路文学的富矿,成为广大铁路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作为铁路文化人,我们有责任呵护她,让广大读者了解她,认识她。从而,坚持我们所走过的道路。
基于这种考虑,在筹备《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1500期座谈会时,我倡议写一本属于铁路文学自己的书,写一本“汽笛”文学的编年史,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副刊部委托资深编辑王京生主笔,大家一同策划,一同努力,于是,就有了眼下这部“汽笛”文学编年史,我取名为《我们的文学道路》。
一
《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创刊至今,整整65载,出版了1500多期。
我可以自豪地说,《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史,就是一部新中国铁路文学史。
几十年来,新中国的文学巨匠和领军人物几乎都在《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字。郭沫若、茅盾、刘绍棠、李国文、铁凝……他们的文字秉承对人民铁道的厚爱与期待,歌颂人民铁道发展,赞美人民铁路工人,为中国铁路文学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铁路作家和铁路文学爱好者,以崇尚人民文学和人民铁路的高尚情怀,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了大量接地气、有深度、有激情的铁路文学作品,在“汽笛”文学副刊留下了铿锵有力的文字和不屈不挠的写作精神。
几十年来,“汽笛”文学副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积极扶持铁路文学作者,全力推举铁路文学力作,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学精品,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和铁路文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本书,忠实地记录了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她是新中国铁路作家和铁路文学爱好者前进的足迹,是对“汽笛”文学发展史的梳理和考察,是对新中国铁路文学成就的一次珍贵而全景式的回放。我设想,引导读者回首我们的文学道路,体验我们行走的价值和意义,感受这条道路上的鲜花与掌声,以及曾经有过的痛苦和艰难。通过回顾我们的文学道路,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感受文学的承载和厚重,分享文学道路上的幸福和乐趣。从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我们创作的信心和决心,写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好作品。
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学道路,是广大铁路作家和铁路文学爱好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热爱铁路、热爱文学的创新之路;精心创作、多出作品的奋进之路;不畏困难、披荆斩棘的拼搏之路。
二
《人民铁道》报及“汽笛”文学副刊,是党的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
原铁道部党组、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人民铁道》报社的建设与发展,要求《人民铁道》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服务中心,服务职工群众和广大读者。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指出,《人民铁道》报要坚持和发扬党报和铁路的光荣传统,在“鲜活、好读、耐看”上下功夫。他说,《人民铁道》报副刊可以发小说,甚至可以小说连载,通过小说讲好铁路故事。
中国作家协会对《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厚爱有加,取得每一点成绩,到了每一个节点,中国作协领导都会送来关怀和鼓励。1992年2月,“汽笛”文学副刊创刊500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特发来贺信。2005年11月,“汽笛”文学副刊1000期,中国作协再次发来贺信,称赞“汽笛”文学副刊坚持导向性、深刻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的宗旨,坚守文化立场和阵地,坚持高品位和严肃性,提升文化档次,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平台,培养了一批批文学作者,丰富了广大铁路职工的文化生活。铁凝主席多次为《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题词。2005年12月3日,铁凝题词:祝贺《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1000期面世,嘹亮讴歌新的时代,新的生活。2015年9月12日,铁凝再次题词:满载中国梦,呼唤新生活。贺《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1500期。
正是有着各级党组织的阳光雨露般的关爱,有着众多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支持,《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植根于肥沃的土壤,不断成长壮大。
三
我一直对《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心存感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鄂西北一个山沟里机务段当宣传干事,读《人民铁道》报,为《人民铁道》报写稿,是我很重要的工作。我尤其喜爱“汽笛”文学副刊。记得,我的第一篇散文《莲参》就刊发在《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上,时间是1983年11月13日。从此,我的创作热情高涨。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山区铁路的普通文学爱好者,成长为铁路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在这个过程中,是“汽笛”文学副刊给了我机会,给了我力量,不断鼓起我的写作劲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汽笛”文学副刊培养了我,成就了我。
十年前,“汽笛”文学副刊1000期时,我曾代表铁路作家,从郑州来到《人民铁道》报社参加座谈会。与叶延滨等著名作家和诗人一道,畅谈“汽笛”文学副刊的意义,畅谈中国铁路文学的发展,激动万分,至今历历在目。“汽笛”文学副刊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大家对铁路文学、“汽笛”副刊的关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我有幸来到《人民铁道》报社工作,与大家一道为报社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责。我的许多朋友都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他们对“汽笛”充满感情,其中一些人已走出“汽笛”,走向了全国,发表了很有影响力的时代佳作。然而,他们仍然魂牵梦绕“汽笛”,不忘“汽笛”。
我曾拜访过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他20世纪50年代就曾在《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发表作品。80年代,他曾作为《人民铁道》报的特派记者深入京广复线大遥山隧道工地采访,撰写的系列报道产生了极大影响。他曾任《小说选刊》主编,长篇小说《花园街5号》荣获茅盾文学奖。先生说:“我是《人民铁道》报培养成长起来的。”至今,国文先生仍然关心铁路文学和铁路作者,关心《人民铁道》报和“汽笛”文学副刊。就在前几天,八十五岁高龄的李国文先生还为“汽笛”文学副刊撰文,扶持推介铁路作者。
我感谢他们,为他们自豪。
四
2006年11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与著名作家刘庆邦同在一个小组,谈起行业文学创作,他说:“一个铁路,一个煤矿,是标准的产业工人,是大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应该出好作品的。”刘庆邦说起产业文学很激动,他身体力行进行产业文学创作,并对产业文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有位诗人曾对我说,“汽笛”文学副刊是“火车上的文学史”。火车上的文学史,一个多么充满动感的形象词啊。无论是普速时代,还是高铁世纪,《人民铁道》报“汽笛”显然不仅仅是纸媒意义的文学副刊,更重要的是她具备行业文学先行官特征。《人民铁道》报是新中国最早的行业报,“汽笛”则是行业报中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副刊,其经历和作品分量决定了她在行业报副刊中文学高地的位置。几十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汽笛”文学副刊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一批又一批铁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紧扣时代旋律,佳作不断,好戏连台。可以说,我们面前的这部“汽笛”文学副刊编年史,其意义不止于是一张铁路行业的报纸的副刊史,更是当代中国铁路文学的投射,中国行业文学发展的缩影。
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为铁路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绝的创作源泉。铁路行业人才济济,他们熟悉铁路,勇于学习,富有激情,只要有舞台,就能唱大戏。《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的奋进史,将鼓舞更多的铁路人拿起笔,投身文学创作,书写铁路,赞美铁路,讴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行业文学增光添彩。
我们还曾设想出版“汽笛文库”系列丛书,分门别类地展示铁路作家在“汽笛”文学副刊上发表的作品,让读者感受和领略铁路文学的力量,这也是很意义的。当然,这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所谓我们的文学道路,说到底是每一个铁路文学人的成长道路,是大家共有的财富和精神。
五
本书的作者王京生,是一位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家。他长期在“汽笛”文学副刊工作,对铁路文学充满感情。他曾组织过“汽笛”文学当代诗歌和铁路诗人的系列采访活动,对铁路作家和“汽笛”的历史都很了解。他利用公余时间,翻阅了《人民铁道》报的全部资料,历时一年多,终于写作完成了这部铁路文学编年史。他对铁路文学的深情厚意,以及这种真挚情感的凝聚,成就了这部编年史的写作。
他立足铁路,让文学说话,让语言和情感直抵铁路文学的精神内核。书中选摘了不少铁路作者在“汽笛”文学副刊刊发的佳作,为读者提供了示范性文学写作范本。通过对不同时期铁路文学作品的梳理和叙述,不仅是在为读者讲述铁路文学,更重要的是,把铁路文学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当代文学的背景下来考察,借助“汽笛”文学副刊这个园地,原始地全方位地展示铁路文学的历史风貌。由此挖掘出铁路文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
我以为,这本书是开放性的、历史性的和文学性的,这是一本写给铁路人的文学编年史,也是一部写给文化人的铁路回忆录,值得我们饶有兴趣地阅读。据悉,至今国内还没有一本研究行业文学的史书,也很少有人想象,行业文学在整个文学中的位置和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道路》的出版,无疑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和行业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
是以为序。
2015年12月8日于北京
序言作者系《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