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志摩林徽因胡适 日期:2016-07-15 14:15:30
这是一套生活励志美文系列丛书,其内文选取了尼采、叔本华、泰戈尔、纪伯伦、梭罗、蒙田、济慈、培根、莎士比亚、胡适、朱自清、林徽因、爱默生等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对生活、人生、青春、理想、爱情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阅读经典是使人生达到至高境界的一种锤炼方式,这些经典文章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艺术上醇厚绵连的回味,还有思想上醍醐灌顶的启迪。
具体如下:
《理想的下午,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蒙田 尼采 徐志摩等)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培根 王尔德 林徽因等)
《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蒙田 叔本华 胡适等)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爱默生 培根 胡适等)
《在花朵前,春天让我欣喜》(郁达夫 梭罗高尔基等)
《心美好时》(泰戈尔 王尔德 鲁迅等)
《总有一个念想,推着我们向前》(爱默生 海明威 梭罗等)
《读读诗,日子会变得漂亮些》(莎士比亚 拜伦 徐志摩等)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徐志摩 林徽因拜伦 等)
作者简介:
徐志摩,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林徽因,中国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少年成名,游历世界,学贯中西;后半生经历战乱,颠沛流离。一生著述不多,但均属佳作,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一片阳光》、译作《夜莺与玫瑰》等。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皆有建树。
目录:
《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
一、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
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蒙田:在从容中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叔本华: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下
梁实秋: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要懂得享受人生
沈从文: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
雪莱:人生是伟大的奇迹
爱默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惠特曼: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林语堂:人生是一首诗
二、用淡泊写意人生,用安然葱茏时光《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
一、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自然地简易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
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蒙田:在从容中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叔本华: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下
梁实秋: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要懂得享受人生
沈从文: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
雪莱:人生是伟大的奇迹
爱默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惠特曼: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林语堂:人生是一首诗
二、用淡泊写意人生,用安然葱茏时光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蒙田:学会写意地生活
林徽因:时刻留一份心灵的净土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胡适: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
爱默生:坚持自我,修养自己
梭罗:无论你的生活如何卑微
夏丏尊:对于一切事物,如实观照领略
爱默生:保持自己遗世独立的个性
胡适: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三、追寻生命的真义
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陈独秀:人生的真义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
罗家伦: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永久价值的事业
培根:摆脱束缚心灵的桎梏
奥里森•马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尼采:生活的热忱
陆小曼:随着日子往前走
培根: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是痛苦与厌倦
四、享受简单生活的乐趣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梭罗:简单生活的乐趣
林语堂: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老舍:人是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
朱自清:只想好好做一回父亲
徐志摩:志摩的信:给抱怨生活干燥的朋友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丰子恺: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
鲁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林徽因:人生
济慈:夜莺颂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一、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个笑脸,让阳光、快乐走进你敞开的心灵。
培根:每一个人都是他命运的设计师
胡适:人生意义就在我们怎样看人生
沈从文: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爱默生: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居里夫人:生活中必须要有毅力和信心
林语堂:不知足才是人性的
罗素:我为何而生
托马斯•曼:我的人生信念
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罗家伦: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永久价值的事业
爱默生:相信自己,做自己的神灵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胡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尼采:伟大的渴望
朱自清:让自己活得有意思
胡适:工作是把苦闷变成快乐的炼丹仙人
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巴金:做一个战士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徐志摩:“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爱默生:相信自己的思想
叔本华:缺少判断力和思想的是庸人
茨威格:“专注”是成功的秘诀
徐志摩:想飞:是人没有不想飞的
四、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朱自清:不满现状
老舍:梦想的文艺
胡适:我的信仰——自然主义的人生观
梁实秋: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穆旦: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拜伦:我愿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一、爱你就像爱生命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林徽因:最后的解脱未始不是幸福
陆小曼:心从此麻木,不再问世界有恋
巴金:这是她的最后,绝不是她的结局——怀念萧珊
老舍:她那么看过我
郁达夫: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
朱自清: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
二、为了你,我可以丢弃一切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胡也频:初恋的自白
周作人:朦胧的初恋(初恋)
郁达夫:希望可以永远地不分离——郁达夫致王映霞的情书之一
林徽因:你并不离我们太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巴金: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再忆萧珊
郁达夫:为了你,我可以丢弃一切
马克思:以文字来传达亲吻——写给夫人燕妮的情书
萧红:致萧军(节选)
林觉民:与妻书
三、女人只是渴望恬静安稳的一生
我对你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的夜空,你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你在均匀地呼吸,我在寂静中劳作。
陆小曼:真情转换了我的生活方向
许地山:你为什么不来?
朱自清: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
林语堂:家庭,女人们踏进了归宿的窝巢
叔本华:女人只是渴望恬静安稳的一生
罗素:拥有真正的爱是逃脱自我藩篱的标志
培根: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胡适:贞操就是爱情吗
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济慈:致芳妮
马克思:致燕妮
拜伦:雅典的少女
普希金:给黛利亚
戴望舒:我的恋人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普希金:给一个异国女郎
徐志摩:你去
戴望舒:雨巷
济慈:冷酷的妖女
叶芝:当你老了
拜伦:分离之际
幸福是你自己相信自己的运气。好运,其实是一种很脚踏实地的人生观。做人,要随时随地相信自己有好运,现在开始相信,也不会太迟。
——蔡澜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
——梁实秋
把自己清空了,什么好东西就都进来了,蓝天,白云,蚂蚁,草地,秋天开出的各种花,露水,陌生人的笑脸,早晨20度的气温,微风……所以啊,这世上最单纯的人拥有最多。
——宁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高晓松
世间最美的表情就是微笑。请开心地生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或者种花,或者散步,或者读书,或者深呼吸,然后把半天或一天都沉入那件事情的专心之中。幸福是你自己相信自己的运气。好运,其实是一种很脚踏实地的人生观。做人,要随时随地相信自己有好运,现在开始相信,也不会太迟。
——蔡澜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
——梁实秋
把自己清空了,什么好东西就都进来了,蓝天,白云,蚂蚁,草地,秋天开出的各种花,露水,陌生人的笑脸,早晨20度的气温,微风……所以啊,这世上最单纯的人拥有最多。
——宁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高晓松
世间最美的表情就是微笑。请开心地生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或者种花,或者散步,或者读书,或者深呼吸,然后把半天或一天都沉入那件事情的专心之中。
——林清玄
简单生活的乐趣
梭罗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以及后面的文字时,我一直独居在森林中的一间小木屋。这间小木屋是我亲手搭建的,它坐落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边。木屋周围一英里内,没有人烟,我一个人在这里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我在这湖边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作为一名过客,回到了文明社会。
如果不是镇上的人对我心怀好奇,总想详细打听我过去的事,我是不会随便写下自己的私事来吸引读者的。一些人认为我很古怪,但我丝毫也不觉得。想到我曾经的境遇,我认为很自然,很合理。一些人问我在那儿吃什么,是否会感到寂寞、恐惧等等。另有一些人,对我的收入感兴趣——他们想知道我的收入中,有哪些捐赠给了慈善事业。还有一些生活在大家族的人,想知道我领养了几个穷苦的孩子。所以,当你在本书中看到我对这些问题的答复时,我恳请对我毫无兴趣的读者,对我加以谅解。很多书,都不用一人称的“我”字,而我这本书,用了很多“我”字。事实上,我们经常忘记了这点:其实有很多书,都是以第一人称“我”在讲述。我并不愿意谈自己。如果我对其他人的了解,能像我对自己的了解一样深刻的话,那么我就不会在这里口若悬河地说我自己了。遗憾的是我阅历不深,所以只能局限在这一个主题里,说一下自己了。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作家,不仅仅能描述他道听途说来的别人的生活故事,还能简单而真诚地写下自己的生活,就好像他从遥远的地方寄给亲人的信一样。我以为,如果一个人生活得真诚的话,就像他生活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时常关注着家乡亲朋的生活。以下章节的文字,也许更加适合生活境况不好的寒门学子。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大家都会各取所需。因为,毕竟没人会强迫他穿上一件不适合他、明显会被他撑破的大衣。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字,才能对自己有用。
我要讲述的事情,与中国人和夏威夷岛人都没有关系,但却与你们,我这些文字的读者有关系。还有,与住在新英格兰的人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事情,与读书,你们的生活境遇有关,尤其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同一个镇上的居民有关,与他们的外部生活条件,或者说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世间的人们,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生活呢?大家都活得如此悲惨,这是否有必要呢?这种生活是否还有改善的可能?我在康科德镇曾涉足过许多地方:商店、办公室、郊外田野。我感觉这里的居民好像在赎罪一样,辛苦地履行着上千种令人惊奇的苦役。我曾经听说过婆罗门教的教徒,坐在熊熊的火焰中,两眼盯着太阳;或者在烈火之上,头朝下倒挂着身体;或者扭头望着青天,“一直到他们身体变得僵硬,再没有办法恢复原状,而且由于一直扭头看天,所以除非是液体,否则,什么食物都不能进入他们的胃里”;或者用一条铁链,把自己牢牢地束缚在一棵树下,终生不得解脱;或者如毛毛虫一样,用他们的身体来测量帝国辽阔的土地;或者单腿独立在柱顶上……然而,就算这种有意为之的赎罪苦行存在于这个世上,也未必比我每天看到的景像更加令人难以置信和胆战心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完成的12种苦役,与我的邻居所从事的苦役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大力神一生也就12种苦役,做完就完事了,但我从来没有看到我的那些邻居们杀死或捕猎到一只怪兽,也从来没有看到他们做完任何苦役。他们也没有像伊俄拉斯这样的、对赫拉克勒斯忠诚的伙伴和朋友,他用一块滚烫的烙铁,去烙焦九头怪兽许德拉的头颅根部,以免那被赫拉克勒斯撕掉的头再长出来。虽然,他们知道,怪兽许德拉的头被割去后,还会在原来的地方再长出一个头来。
我觉得年轻人,即我的同乡们,他们的悲惨,在于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土地、房屋、粮仓、牛群和农具,要放弃它们,远比得到它们更加困难难。假如他们出生在广阔的牧场上,自小吃野狼的乳汁长大成人,或许会好些。这样他们就能够看清: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究竟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有的人能依靠60英亩土地的供养,安然地享受生活,而更多的人,只能命中注定似的,与土地为伴、成天以尘埃为食呢?为什么他们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自掘坟墓的生活呢?他们必须在生活中痛苦挣扎,被迫来忍受这一切,使足了力气,不停地做工,尽最大的努力让生活过得好一些。我曾遇到过许多令人悲悯的灵魂,他们被生活的重压压得苟延残喘,气喘吁吁,拼命地呼吸。他们在人生的路上拼命地爬着,去推动他们眼前的那个75英尺长,40英尺宽的巨大粮仓,还有那个从未清理过的奥吉亚斯牛圈,同时还要推动上百英亩的土地,耕地、草原、牧场,还有森林。还有一些人,并没有继承祖上的产业,虽然没有这种世代相传的、毫无理由的磨难,但也必须得为了养活自己几立方英尺的身体而委曲求全,精疲力竭地工作着。
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错误下劳动的。身强力壮的身体,随着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劳作,很快累趴下,被犁头耕进泥土,化作土中的肥料……如一本经书中所说,一种若有若无的、无法确定的、通常被称为“必然”的命运,操纵着人们,他们辛苦劳作之后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却被飞蛾、铁锈和霉斑一点点地腐蚀掉,甚至会招来撬开箱柜的盗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恼火而愚蠢的人生历程。如果说生前人们是迷糊的,那么到死后,到离开这个世界前,往往才会明白这个道理。传说中,杜卡利盎和彼尔把石头扔向身后,创造了人类。诗曰:
此后人类便成为坚强之物,
纵使千辛万苦,
人们在此处得到求证。
又如罗利豪迈而铿锵吟咏出的两句诗:
从此人心坚如磐石,可忍受磨难和艰辛,
证明我们的躯体原本是岩石。
这真是盲目啊,我们一直遵从了一个错误的神谕。把石头从头顶扔向身后,却不在乎它们,这些石头,到底会坠落到何处?
大多数人,即使是生活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家里的人们,也都因了愚蠢和错误,烦恼着无尽的烦恼,干着永远干不完的粗活,而从没想过,是否该停下来,采摘收拾一下他生命的甜蜜果实。他们的手指,因为操劳过度变得粗糙笨拙,甚至两手已经颤抖得很厉害,已经不适合采摘果实了。的确,辛苦劳动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劳作,根本抽不出空闲,来真正地完善自己的生活,体味人生的意义;他没有办法和能力,来维持人与人之间那种勇敢坚毅的关系;在市场上,他们的劳动果实又总会被贬值。他除了埋头做一台机器之外,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这样,他怎么可能感受或者说发现自己的愚笨呢?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是靠着自己的愚笨才活下来的。他有思考吗?他不可能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那个习惯。在以这种标准评价他之前,我们必须要让他吃饱穿暖,使他恢复精力,心情愉悦。我们天性中最高尚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那层白霜一样,只能细心温柔地呵护,才能维持它的鲜美。然而现实是,人与人之间,很难如此温柔地和谐相处。
可想而知,读者中有些人生活困窘,觉得活得很艰辛。甚至有时,感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几近窒息了。我相信本书的读者中,一些人肯定已经没钱支付每天的餐费了,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很快磨损,甚至有些已经穿破了,但是没有钱去买新的,好不容易能读到这几页文字,还是从债主那里偷偷挤出来的时间。显然,我的观察力已经在岁月和阅历中磨砺得十分敏锐了。你们,过得如此卑微、如此暗无天日,朝不保夕!你们时常犹豫不决,期望做成一笔生意来还清债务。你们陷入了一个古老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就像拉丁文所说的aesalienum,在别人的铜钱中,有些钱币的确是用铜铸成的,而就在别人的铜钱中,你们生,你们死,最后被埋葬;你们许诺明天还清债务,接着是下一个明天,直到死亡,债务还未还清;你们祈求他们开恩,乞求他们怜悯,请求他们多关照,千方百计,总算没有被投入监狱;你们面不改色地撒谎欺骗,阿谀奉承,投票参选,把自己装进一个安分守己的硬壳里,或者吹捧自己,装出一副虚伪华而不实的慷慨大方的样子,从而取得你们邻居的信任,准许你们为他们制鞋、做帽,或缝制上衣,或制作马车,或为他们代买食品杂货;你们为了预防将来某一天患病而存钱,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结果反而为了存钱把自己累病了。你们把钱塞在一只破旧箱子,或者塞进泥墙后的一只袜子,或者投进更安全的砖砌的“银行”里。那么小心翼翼,不论藏在哪里,必须安心才好,也不管自己所存的数目是那么得少。
有时我觉得奇怪,不免要问:为什么我们如此轻率,竟然建立起野蛮的奴隶制度?奴役了南北方奴隶的庄园地主们,是如此残酷冷漠。有一个南方的监守人本来已经很糟糕,而北方的监守人的出现,会让情况更加灿烂,难以忍受。但是最悲哀的是,你才是你自己最苛刻的监守人。不要讲什么人的神圣。看那大马路上赶马的车夫,日夜兼程地向市场赶路,他们的心里,有神圣的思想在流淌吗?他们的职责,无非就是赶马车,给骡马喂草饮水而已。与运输中那些巨大的牟利者比起来,他们的命运算什么呢?他们不就是在给一位忙碌的绅士赶驴马吗?在他们身上有高尚吗?有不朽吗?他们成天低眉顺眼,安分守己,忐忑不安,一点也不高尚、一点也不神圣。他们只看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知道自己只属于奴隶或囚徒这个圈子。与自我认知相比,公众舆论这个暴戾的国王也显得软弱无能,无能为力,不堪一击。一个人对自己的期许和评价,决定了他的命运,预示了他的归宿。如果想在西印度的州省中畅谈心灵与思想的自我解放,即便是威勃尔福司到了那里,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再想想,这片大陆上的女人们,她们成天编织着梳妆用的垫子,以备死亡那天使用,却对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过认真的思考,仿佛这么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蹉跎光阴,丝毫无损于心中的那个永恒。
大多数的人,过着沉闷而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正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无奈和绝望。从绝望的城市走到绝望的村庄,人们在水貂和麝鼠的勇敢精神中寻求安慰。甚至,在人类所谓的游戏与娱乐背后,都暗藏着一种惯性的、下意识的绝望。所以在娱乐和游戏中,也不再有乐趣。因为,真正的乐趣,在工作后才能感受到。然而,工作也是有选择的,不去做让人绝望的工作,就是智慧生活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