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俊明,见君 日期:2016-07-28 10:12:17
他是一位著名诗歌评论家、一位正在逐渐被认识的优秀诗人、一位杰出的文学老师、一位真正的文化人。这本书帮您走近他,并进而走进一个时代的诗歌。
本书简介:
“我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阳光从广阔遥远的天空垂直洞彻在我的身体上。而它在冰凌中的反光,犹如一束束尖锐的、刻意缩小的闪电,面对寒冷和疲竭,展开它火焰的卷宗。在这烈火和冰凌轮回的生命旅程中,我深入伟大纯正的诗歌,它是一座突兀的架设至天空的桥梁,让我的脚趾紧紧扣住我的母语,向上攀登。”这是中国诗歌界经常引用的陈超的一段话。陈超作为一代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和优秀教师的劳绩,随着他的去世更多地被人们记取。本书收录了谢冕、欧阳江河、唐晓渡、西川、臧棣、雷平阳、徐则臣等著名诗人、作家怀念和评述陈超的文章和诗歌,情深意远,构成了一本感人的特别的评传。
作者简介:
霍俊明,诗人、批评家,河北丰润人,现居北京。著有专著《尴尬的一代》《变动、修辞与想象》《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诗集《一个人的和声》《怀雪》,编选《诗坛的引渡者》《中国好诗》《天天诗历》《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百年新诗大典》《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曾获《山花》《南方文坛》《名作欣赏》年度论文奖,《星星》《扬子江》《诗选刊》年度批评家奖等。见君,原名温建军,河北永年人,现居邯郸。著有诗集《隐秘之罪》《无望之望》《莫名之妙》《在河以北:燕赵七子》(合集)。曾获“第四届河北诗人奖”。
目录:
002
陈超诗歌简论敬文东
让灾难化为平稳墨迹的持久阵痛刘翔
“诗人批评家”霍俊明
乌托邦“桃花”与日常精神生活霍俊明
生命之师刘向东
他唯一可以迈过去的坎儿徐则臣
复活的叙述见君
心智澄明的诗人沐之
一个永无抵达的问候梁雪波
他以才华超越时代刘春
拆散的笔记簿耿韵
时间的重负与自我心灵影像的回放刘涛
这该要多大的风石英杰
旁听孟醒石
窗台上的百合崔立秋
我的老师,陈超赵晖
与诗无关杨杰华
沉哀与琐忆王永
诗意生还孔令燕
泪洒晴天周兴涛
当回忆变成哀悼范云晶
悼念我的导师陈超先生陈国元
003
第二辑对话与独白:在场或消失
回望80年代:诗歌精神的来路和去处陈超李建周
“愚人志”或“偏见书”陈超许仁
热爱,是的!陈超霍俊明
第三辑挽歌与夜歌:青铜墓地的长笛手
2014年11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惊悉陈超辞世西川
昨夜或是今晨,石家庄王家新
忆陈超王家新
在安菲萨老咖啡馆蓝蓝
在石家庄,黑白互见商震
漏夜落尽:悼陈超唐晓渡
在正定机场收到陈超发来的短信徐敬亚
痛悼陈超刘小放
秋天的告别臧棣
挽歌雷平阳
亲爱的朋友,常来,梦中坐坐张烨
你走到所有的意料之外西渡
你的余光可以透视一切简明
群山之巅东篱
长笛手李南
004
垂落韩文戈
死亡醒来,睡在群星之上道辉
哭陈超张小放
悼陈超先生见君
悼陈超陶春
未完成的哀歌李寒
我看见一只山鹰王琦
我们还没成为朋友黄梵
悼陈超黄纪人
乌云掀开一角桑子
热爱那些失眠的人吧霍俊明
每年都会有人从楼顶上跳下来霍俊明
少了一个人刘洁岷
大寒读陈超宋晓杰
已经有人流出了眼泪慕白
我再次看到落叶的光芒辛泊平
飘落薛梅
礼物广子
我知道,你认识梁艳萍
这是一首悼亡诗白玛
悼陈超玉上烟
前行的脚步李磊
半百人生品味感恩李青凇前言陈超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把中国新诗诞生以来出现的、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现象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整理,它给予每个读者的,远不止于对于某首诗的带有启示性的导读,也不仅是对于读者把握现代诗歌的入门方法的指导,在它的众多篇章中还凝聚着批评家对于特定对象的总体性判断。——谢冕
能与陈超这样的诗人、诗学批评家成为同时代人,成为交往多年的友人和持续一生的对话者,是我本人今生今世的一个莫大荣耀,一笔巨大的、深邃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他从我身上带走的,在我身上留下的,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平衡,一种鼓舞和鞭策,一种既神秘又明澈的心像暗喻。——欧阳江河陈超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批评家。在他身上,这两个“杰出”也没有高下之分。而且,无论在他进行诗歌创作,还是进行诗歌批评时,这两个“杰出”都互相借重。——西川
凝视着书架上单列一排的陈超遗著我甚至有一种未必得体的预感:尽管这些都是他的心血凝聚而成,尽管他的诗歌批评、诗歌创作和他的导读工程同属他生命的延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必也不应强分轩轾,但就其有效的影响力而言,后者很可能将流传得更加久远。——唐晓渡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陈超的诗歌批评一直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写作——提供了富于洞察力的可靠的支持。他用他的批评敏感和批评力陈超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把中国新诗诞生以来出现的、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现象作了一次总结性的整理,它给予每个读者的,远不止于对于某首诗的带有启示性的导读,也不仅是对于读者把握现代诗歌的入门方法的指导,在它的众多篇章中还凝聚着批评家对于特定对象的总体性判断。——谢冕
能与陈超这样的诗人、诗学批评家成为同时代人,成为交往多年的友人和持续一生的对话者,是我本人今生今世的一个莫大荣耀,一笔巨大的、深邃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他从我身上带走的,在我身上留下的,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平衡,一种鼓舞和鞭策,一种既神秘又明澈的心像暗喻。——欧阳江河 陈超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批评家。在他身上,这两个“杰出”也没有高下之分。而且,无论在他进行诗歌创作,还是进行诗歌批评时,这两个“杰出”都互相借重。——西川
凝视着书架上单列一排的陈超遗著我甚至有一种未必得体的预感:尽管这些都是他的心血凝聚而成,尽管他的诗歌批评、诗歌创作和他的导读工程同属他生命的延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必也不应强分轩轾,但就其有效的影响力而言,后者很可能将流传得更加久远。——唐晓渡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陈超的诗歌批评一直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写作——提供了富于洞察力的可靠的支持。他用他的批评敏感和批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当代诗歌恢复了它的基本面貌和诗的尊严。——臧棣
我一直想,在今天一个纯粹的文人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就是陈超老师那样的吧。弃机心,绝俗虑,低调、桀骜且有人事与文学之初心。——徐则臣
忆念和追思
◎唐晓渡
我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阳光从广阔遥远的天空垂直洞彻
在我的身体上。而它在冰凌中的反光,有如一束束尖锐的、刻意缩
小的闪电,面对寒冷和疲竭,展开它火焰的卷宗。在这烈火和冰凌
轮回的生命旅程中,我深入伟大纯正的诗歌,它是一座突兀的架设
至天空的桥梁,让我的脚趾紧紧扣住我的母语,向上攀登。
以上引文是陈超《生命诗学论稿》(1994)开篇《从生命源始
到天空的旅程》的首节。如果说这篇致力探究现代诗本体的文章是
他整合其生命诗学的枢机之作,那么,这一劈头给出的画面,尤其
是他用写意笔触为自己勾勒的攀登者形象,就凝聚了他对其“在世
之在”的意义,对其生命旅程的工作性质及其所携使命的觉悟和想
象。二十多年过去了,时间流逝而画面始终寂然不动;更准确地
说,是攀登者的形象从未稍有变形。他一点点吸收了那大地上倾斜
的巨冰,那从天空垂直洞彻的阳光,那冰凌中火焰的卷宗,直到和
它们混而不分,直到让自己成为那座“突兀的架设至天空的桥梁”
的一部分。
是的,一个诗歌道途上永远的攀登者;是的,“让我的脚趾紧
紧扣住我的母语,向上攀登”。我知道,当我重复这句话时陈超并
未走远,与此同时,我也更真切地感到他身后交织着奋进和疲竭、
灼热和寒冷的气旋。
这下就令我不仅大吃一惊,而且肃然起敬了:我的天!一百多
人,四百余篇,细读,独力完成,这是什么概念!还“也就”!作
为同行,我太知道要干成、干好这样一件活儿,需要怎样的热忱,
怎样的功夫,怎样的定力,付出怎样的劳动,不止是心血,也包括
体能。那确实已经不能叫“活儿”,而只能叫“工程”了。
十三年后我为陈超同样是独力完成的上下卷《当代外国诗佳作
011
导读》写书评,题目用的就是《一个人的工程》。那当然是一个更
加浩繁复杂的工程:且不说更大的蒐集范围、更多样更灵活的遴选
尺度、更犀利更丰富的甄别眼光,只104家277首作品计384篇导读
一篇篇写过去,其难度便足以让所有徒有其志或志大才疏者望而却
步。须知入选的诗人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迥异的生存境遇、文化
背景、谱系传承、创作形态和个人风格追求,再加上各自作品阶段
性的差异,要想每篇都能不同程度地“出彩”,至少不落入平庸的
俗套,设若不是视野广阔,积储深厚,气闲神定,且同时兼具综合
把握和洞幽烛微的能力,如何能够拿得下?1991—1992年,我也曾
趁当时的诗刊社全国刊授学院主办的《未名诗人》邀我开专栏之便
做过类似的工作,两年间每月一篇,总共只写了24篇(后辑集为
《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1998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便有心迫
气促、厌倦难耐之感。再写下去,比如说让我写到100篇,只怕我早
已疯掉了。
但陈超却在不显山不显水甚至不出声的情况下,只两口气就结
结实实地写了四大本(还不算1999年作为《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
增补版出版的《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另
一种“疯”,非如此不足以体现他对这一工作的极度重视和巨大热
情。不管怎么说,撇开别的不论,仅凭陈超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
就足以让他不只在我们这一代“诗歌从业者”(我喜欢陈超杜撰的
这个称谓)中独标一帜,而且泽被身前身后,在当代以至未来的诗
歌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90年诗人柏桦在我书
房里见到刚出版不久的《中国探索诗词典》,快速翻看后抬起头来
时那凝重而艳羡的表情,他扬了扬手中的书大声叹息道:“咳,人
生在世,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也就值了!”仿佛是要精细化一下
他所谓的“值”,又补充道:“要是在西方的大学里,只凭这样一
本书就能当教授,可在我们这儿,唉……”。
柏桦的补充里包含了对(不限于诗歌秩序中的)公正普遍阙失
的不满,但这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陈超这方面工作的价值。这
012
不是因为陈超此后很快就被破格评上了教授,而是因为,他的工作
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孜孜不倦的教授,并且越来越是这样的教授。并
不存在什么公正的突然降临,是当代诗歌及其历史境遇的变化本身
首肯并逐步洞开了他工作的价值。回头可以看得格外清楚,陈超之
所以投入如此巨大的心力从事他的导读“工程”,内含着一个双重
的教育/训练目标。首先是自我的教育/训练。这里,基于日常阅读
而遴选和解读的过程,尤其是解读过程中与语言的搏斗,正体现着
他与他自认“伟大纯正的诗歌”的彼此深入;使这一过程与建立一
个类似诗歌史所谓“荷马链”那样的个人诗歌谱系相互发明,则使
他对现代诗本体的领悟落到了实处。其次是对读者的教育/训练,其
指归不在于将他对现代诗具有迷宫性质的语言织体的破解完整地投
射、复制于另一个心灵屏幕,从而将可能的“经验读者”和“隐含
读者”改造成现代诗的“范式读者”,而在于从形式的多样性和语
言的构成性入手,使破解本身成为对现代诗之不可消解的探索本性
的反复揭示,并通过激活不同读者心中对应的生存/语言临界点,使
读者和作者一起参与现代诗的创造。
而这一双重目标显然和一个更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
有当代同道们所共同致力的重建中国现代诗传统,并令其在生生不
息中真正成为我们强有力的精神奥援和无往而不复的再出发之地。
尽管从未明言自己的相关抱负,但陈超的工作确实呼应了奥克塔维
奥·帕斯有关传统的一段论述。在帕斯看来,“诗歌传统……是两
个轴交叉的结果,一个是空间的轴,一个是时间的轴。第一个存在
于不停地互相联系的公众的多样性;第二个存在于一代又一代的诗
人与读者的连续性中。不同领域的读者的相互联系以新鲜的血液和
新的目光丰富了诗歌传统”(《诗歌与世纪末》)。当然,诗歌传
统的生成和发展并非总是如帕斯所描述的那样自然而然,有时甚至
会出现极为反常的情况。就以五四新文化为始基的中国现代诗而
言,特定的历史境遇曾一再扭曲以至蒙蔽其对自性的意识,一再延
宕以至损毁其承续中自身传统的凝聚和建设;其最为悲惨的历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