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荫凯 日期:2016-08-03 21:30:59
乡愁缓释,情感疗伤《旧食记》中那些家的味道,那些舌尖上的记忆,让我们重温那些深藏的记忆,唤醒遥远却又亲切的乡愁。
本书简介:
《旧食记》,中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展现70年代东北家常菜的回忆性作品,每一个东北人的童年,都有着相似的记忆。普普通通的家常菜肴,平平常常的洗切蒸炖,东北普通人家的四季三餐跃然纸上。不事雕琢,平平道来,情真意切,真实可感。越平实的文字,越接近真实的生活。蒜茄子、蘸酱菜、高粱米水饭、黏豆包、水豆腐……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菜肴,滋养强壮了东北人的体魄,培养了东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作者简介:
作者:杨荫凯,生于东北,长于乡间,从小学一气儿读到博士毕业并一步步走到京城。现在某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在乐于案牍公文之际,仍不舍文学爱好之趣。自我信条:坚持是一美。天下最香的年夜饭年夜饭当然就是指除夕晚上的那顿阖家团圆饭。因为蕴含着团圆、喜庆、美满、丰盛,所以年夜饭代表了家的味道,更是游子们不远万里顶风冒雪奔赴故乡的心灵寄托。现在日子好了,就饭菜的质量而言,年夜饭和平时已无太大区别,以至于很多孩子们对其少了一份渴望。但对我们这些稍有一点年龄的中老年人来说,童年时代年夜饭的那股异香仍始终驻留在记忆深处,每到年关,那份记忆便无法阻挡地喷薄而出,真可谓历久弥新。小时候,实际上一进腊月,父母便开始筹备那顿年夜饭了。每天生产队收工后,父母会到农贸市场上转一下,看到合适的食材就买回一点,可能是一小串桦树蘑,可能是一把儿宽粉条,可能是一条窄带鱼,也可能是一小块儿五花肉,所有买回的鱼肉等东西都会储放到屋外的一口大缸里。在全家人殷切的目光里,小缸一点点被填满了,那年就近在眼前了。从那时起,全家人睡前的谈资就会增加一项内容,那就是对几年来每道年夜菜做一下回顾和点评,对今年的年夜饭做个统筹谋划和憧憬,于是我们往往会在对一桌年夜饭的幻想中美美地进入梦乡。除夕前一天,父母放假了,便开始操持年夜饭了。母亲一般先要把买好的肥肉化开切碎炼油,在柴火的舔舐下,锅里的肥肉会慢慢地变成透明晶亮的油。母亲会先把油渣儿(我们叫它“油缩子”)捞出来放到小碗里,之后再小心地把油撇出来,倒入一个较大的坛子里,那是全家人一年的荤腥了。那一小碗略带焦糊的油渣儿是我们品味到年味的第一道美食,似乎是母亲刚将其从锅里捞出来,就被我们不顾死活地抓放到嘴里,于是一边咝咝哈哈地倒着热气儿,一边尽力品尝着那满嘴的油香和肉香。母亲总是爱怜地责骂我们慢一点,一边又满是酸涩地看着我们的馋样儿。炼完油后,母亲往往会在锅里留一些油,用来炸花生米、虾片或是小麻花,于是我们便跑进跑出地用小脏手抓着香甜的炸物吃,这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刻了。或许是平时荤腥吃得少的缘故,我们哥几个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吃积食(东北人叫漾食)了,胃里堵得慌,打嗝荤油味儿,乃至失去食欲。于是母亲总会努力限制我们,以免这样的事故一年年重现。在这一天,父亲也会把买来的猪内脏洗干净,在另一个灶台上放入葱姜蒜和花椒大料炖烂,那股香味往往会让我们想起杀猪菜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