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建河 日期:2016-08-23 12:56:19
立足于一次成功的游学实践,从游前准备、游学实施和游后总结等方面给出一个范例,可作为中小学游学课程开发的范本! 随着中小学游学活动的日益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游学形式实现教育目的”这一课题便提上日程。本书立足于一次成功的游学实践,从游前准备、游学实施和游后总结等方面给出一个范例。作者没有把不是把游学当成一次简单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开发,从制订课程标准、编写学习手册,到课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几乎面面俱到,课后并对其进行理论性总结和反思。同时,本书也记录了游学教学过程的精华片段,汇集了师生的优秀游记。因此,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游学课程开发的范本,也可为热爱历史文化、关心人文社会同时面临中高考任务的学生提供启迪,还可作为喜欢旅游人士的出行参考。
作者简介:
付建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硕士毕业,北京市第九中学历史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曾参与全国社科规划办的重大项目“新疆通史”主体工程“新疆通史•隋唐卷”的研究与写作工作,并独立承担了其辅助工程“吐蕃在中亚——中古早期吐蕃、突厥、大食、唐朝争夺史”的翻译项目,整个项目业已结项,并于2012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文娟,本科学历,北京市第九中学地理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教育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重视从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培养,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擅长采用谈话法去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曾获得石景山区“青年教学能手”“区先进工作者”“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且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曾获全国、北京市级、区级一、二等奖。
张小萌,北京市第九中学英语教师、课程中心主任。其积极带领教师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其中“行走中国”是学校“根系”传统文化课程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构建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为培养有人文情怀、有抱负、有担当、有品位的现代公民而贡献力量。
目录:
序言Ⅰ
第一篇知行合一:游学课程述要
一、游学及游学研究现状
二、概念界定
三、游学课程开设背景和原因
四、游学课程的特点
五、游学课程的开发
六、游学课程实践效果
七、游学校本课程的相关思考
第二篇弦歌不辍:山西、河南游学纪实
第一部分追寻文明——历史、地理游学纪实
一、云冈石窟
二、晋祠
三、乔家大院
目录:
序言Ⅰ第一篇知行合一:游学课程述要一、游学及游学研究现状二、概念界定三、游学课程开设背景和原因四、游学课程的特点五、游学课程的开发六、游学课程实践效果七、游学校本课程的相关思考第二篇弦歌不辍:山西、河南游学纪实第一部分追寻文明——历史、地理游学纪实一、云冈石窟二、晋祠三、乔家大院四、平遥古城五、壶口瀑布六、龙门石窟七、白园八、洛阳博物馆九、二程墓十、殷墟十一、岳飞庙十二、美术(摄影)篇第二部分以人为鉴——人与社会游学纪实一、壶口老人二、寿宴三、可爱的河南人四、偶遇传销五、归途杂感第三篇稇载而归:山西、河南游学成果展示第一部分教师游学日记第二部分学生游记选编一、学习篇二、感悟篇三、友谊篇四、畅游篇第四篇玉汝于成:游学的准备与实施第一部分北京九中游学校本课程标准一、前言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第二部分行走中国之山西、河南文化之旅安全预案一、安全负责小组二、安全负责人要求三、外出安全要求四、突发事件处理原则五、应急反应措施六、因天气因素变更活动处理七、车辆故障处理八、交通事故处理九、防火安全预案十、食品卫生安全预案第三部分山西、河南游学相关准备工作及行程纪要一、山西、河南游学预设行程(宣传手册)二、山西、河南游学申请报告三、安全责任通知书四、山西、河南游学行程纪要五、山西、河南游学学习纪实参考文献后记前言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旅途中遇到的人与物所引起的心灵共鸣,即陶冶情操。高二暑假,学生已有了一部分学科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是进入高三紧张学习的最后一段轻松时间。因此很希望通过游学活动,师生们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在学会一些知识的同时,能够领悟旅游的真谛——绝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能够领悟游学的真谛——游是载体,学是核心,提升人文素养是目标;能够认识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山河,这样的历史,这样的风情,这就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最初,我们只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组织一次寓学于游的暑期游学。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游学的认识逐步深化;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规划,学习了最新高考改革指导意见和把握了高考趋势后,我们意识到可以把游学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建设,使其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考要求接轨的一门全新课程。于是,研究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学习手册,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直到在游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游学课程极大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一路走来,名胜古迹、山川地理、植被作物、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或印证教材结论,或填补知识空白,或拓展见识,或引发思考,如行山阴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旅途中遇到的人与物所引起的心灵共鸣,即陶冶情操。高二暑假,学生已有了一部分学科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是进入高三紧张学习的最后一段轻松时间。因此很希望通过游学活动,师生们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在学会一些知识的同时,能够领悟旅游的真谛——绝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能够领悟游学的真谛——游是载体,学是核心,提升人文素养是目标;能够认识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山河,这样的历史,这样的风情,这就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最初,我们只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组织一次寓学于游的暑期游学。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游学的认识逐步深化;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规划,学习了最新高考改革指导意见和把握了高考趋势后,我们意识到可以把游学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建设,使其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考要求接轨的一门全新课程。于是,研究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学习手册,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直到在游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游学课程极大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一路走来,名胜古迹、山川地理、植被作物、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或印证教材结论,或填补知识空白,或拓展见识,或引发思考,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如入七宝洞窟,俯仰皆是。一路上,有老师见缝插针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有同学仔细的观察、深沉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全程在教,全程是学,全程教学相长。孔子当年厄于匡而弦歌不辍,如此良好条件的游学又怎能不追踪前贤呢?
面对这么多不期而遇的收获,我们决定不做孔子——他老人家“述而不作”,我们多了一些实用性、功利性想法,要对此次游学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把成果汇总结集。这既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一个总结和奖赏,也可以为下一步继续开展游学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本书初稿出来后,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北京市区学科专家的好评,得到了同行的赞许,这又助长了我们的野心:将其出版,公之于众,以期能对更多有机会组织学生游学的一线教学岗位上的老师们有所裨益,能对那些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关心学生全面成长但苦于传统课堂没有更佳传授渠道的老师们有所裨益,能对更多渴求知识、喜欢旅游但又面临高考压力的同学们有所裨益。
后记这一想法一出来便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林校长欣然作序,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亦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展望。在此,对林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的出版设想得到了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支持,陈晶晶编辑热心规划、认真审阅原稿、提出从行文格式到体例修订等方面的建议,亦付出了很大心血。在此,也表示感谢!
本书“课程述要”“课程标准”部分由付建河执笔,“安全预案”“申请报告”等由张小萌负责,“游学纪实”由付建河(历史学科)、刘文娟(地理学科)负责,此外,参加“游学手册”(学案)编写的老师还有王世宏、魏萍、郑红梅老师,全书由付建河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特别是“游学手册”部分的“知识链接”环节,还参考了一些其他学术成果,在此一并致谢!---付建河 2016年3月于北京市第九中学 一、云冈石窟1?游学手册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云冈石窟的相关历史背景、佛教及佛教造像发展的简单知识;通过了解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具体内涵,并能阐述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对历史、地理的深入解读,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宗教的产生及宗教情怀;通过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对比,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寻找相关塑像、雕刻来论证某些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通过实地测量,让学生感受云冈石窟的环境容量大小;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出文物被破坏的原因;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总结出云冈石窟的客源市场情况、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保护石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游览石窟并与自然风光进行对比,让学生概括出文化的特点;通过观看石窟雕像并搜集古代服饰资料,深入论述文化如何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特点及认识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领略祖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通过对云冈石窟的游览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让学生写下参观云冈石窟的所见所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注重体悟、及时表达的游学习惯与品质。2)基础知识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市区以西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其原称石窟寺、北台石窟寺、恒安石窟,因明代在石窟旁设云冈堡,故近人调查时称为云冈石窟。其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末年,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最早只有昙曜开凿的5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官方和民间的;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躯;按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其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这些石雕因为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其中,昙曜五窟即现在的第16窟至第20窟。各个洞窟的主尊分别为:第16窟施无畏印的佛立像,第17窟的交脚菩萨像,第18窟的佛立像,第19窟施无畏印的佛坐像,第20窟施禅定印的佛坐像。昙曜五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第5窟与第6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洞窟呈椭圆形平面设计,窟内宽敞,主要造像占去了大部分面积。其中,第16窟是一个以伎乐驰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座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周壁有千佛、佛龛;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或吹笛,或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而结跏跌坐的第20窟露天大佛则被称为云冈石刻的象征,其佛像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正对山门的第6窟前有清朝顺治八年所建的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颇为壮观,成了云冈石窟群的中心。3)历史知识链接从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云冈石窟所在地平城(今大同市)作为北魏都城近百年。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迁徙凉州吏民和僧徒于平城,平城佛教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继续了凉州开窟造像的传统。道武帝时,沙门统法果带头礼拜皇帝,称皇帝为当今如来,获得皇室支持,兴盛一时。北魏太武帝信道废佛,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令废佛。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未被采纳,但废佛的诏书因此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第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452年),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经凉州禅僧昙曜倡议,在武州塞开窟5所,从而开创了中原地区开凿石窟的先例。云冈石窟的开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开凿即昙曜五窟。传说,其主像分别象征从道武帝至文成帝5位皇帝。从造像服饰看,有衣纹厚重凸起、线条简洁的样式,也有衣纹单薄贴身的样式,表明同时受到犍陀罗造像和秣菟罗艺术的影响。造像以外来佛像服饰的外观模拟本土帝王的容颜风貌,是一种新型的佛教造像。第二阶段的开凿主要集中在中部(第5~13窟)和东部(第1~3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数量剧增,除皇室外,官吏、僧尼也参与了开凿。洞窟形式多样化,成组的双窟和模拟汉式传统建筑的样式是这一阶段洞窟最显著的特点。窟内雕刻日趋富丽,手法精湛。壁面流行分层、分段附榜题的汉式做法。这一阶段后期,出现褒衣博带式袈裟,模仿汉族士大夫的常服,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服制变化的历史。第三阶段的开凿主要集中在西部,多为中小窟。开凿时间为迁都洛阳至正光末年。窟主多为无官职的信徒,表明崇佛风气在平城中下层民众中蔓延。云冈石窟开创了中原地区开凿石窟造像的先例,在中国石窟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它明显受到了中亚、南亚、波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4)地理知识链接(1)旅游景区规划原则:突出景观特色;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完善生态系统;注重最佳综合效益。(2)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方便游客,接近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处;交通线路的规划要方便游客参观旅游景点。(3)地质小常识。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而在盆地中堆积形成的。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的常见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黏土矿物、白云石、鲕绿泥石、绿泥石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常见胶结物有硅质和碳酸盐质胶结;杂基成分主要指与碎屑同时沉积的颗粒更细的黏土或粉砂质物。填隙物的成分和结构反映了砂岩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砂岩按其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砂层和砂岩构成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层。砂和砂岩可用作磨料、玻璃原料和建筑材料。一定产状的砂层和砂岩中富含沙金、锆石、金刚石、钛铁矿、金红石等砂矿。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化学和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鲕粒状灰岩、豹皮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被称作喀斯特地形。5)探究学习(1)地理。①数出云冈石窟景区一个小时的游览行程中有()个垃圾桶,()处厕所,厕所等候处有()人,()处商品服务部,()处急救设备。评价一下该处旅游资源的基础服务设施的优缺点。②任选一个石窟,目测其长、宽、高大约分别为()米,估算一个洞窟大约可容纳()人。评价一下云冈石窟的环境容量。③观察石窟岩石的类型为(),植被类型为()。④观察佛像上是否有煤灰的黑色?自然界和人为原因对石窟的破坏具体有哪些?你认为保护云冈石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⑤旅游小调查:请大家利用休息的半个小时做一个“旅游客源市场”的小调查。请大家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调查后,我们在车上汇总调查问卷的结果。(自制调查问卷,每人随机找10人进行问询。具体的内容包括游客的来源地、文化程度、年收入、工作行业、业余爱好,统计出石窟客源市场的特点。)⑥回归课本:评价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2)政治。①云冈石窟第16~20窟是云冈早期的石窟造像,即“昙曜五窟”,概括一下五窟主尊佛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反映了北魏早期什么样的社会风貌及鲜卑民族什么样的民俗风情?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谈谈自己的认识。②受游牧文化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鲜卑族的衣帽服饰呈现什么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什么关系?并由此判断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③服饰作为石窟艺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表现了粗犷豪放的民族气概、强烈的异域风格与雄伟的皇家气度,最高主题是“人佛合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④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有什么差异?文化有什么特点?云冈石窟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阐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3)历史。①云冈石窟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修凿的?昙曜五窟是哪五个?分别对应哪几位帝王?反映了宗教与政治之间的什么关系?②云冈石窟塑像形象与西域佛教形象有何异同?请拍照时注意下列细节:云冈石窟佛像面庞、服饰、飞天形象。③佛教为何能立足中原?④如何看待宗教与政治的关系?⑤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由此迈向大唐”?(4)语文。关于云冈石窟,冰心曾写过这样一段游后感:“万亿化身,罗刻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请写下你参观云冈石窟的所见所感,字数不少于100字。2?地理游学纪实7月13日早7∶30,我们从北京出发,中午到达大同。在大同市郊,我们看到到处都是高高的塔吊和崭新的楼房,马路上尘土飞扬,楼房里几乎没有人入住,周边的基础设施非常差。这让我想起我国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依据课本所学的城市化相关知识,结合自己平时关注的房地产问题而积累的一点想法,我就在车上以大同楼房为例讲了讲中国的房地产与城市化的问题。最近,我们在新闻上经常听到我国有些城市出现了“鬼城”,什么是鬼城?眼前这些林立的楼房就是实例:几乎没有人入住,基础设施落后、完全不配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既然没有人住,人们为什么要建这些房子?这些房子将由什么人来住?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修建了这么多目前没人住的房子。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朱镕基总理时期,实行分税改革,地方政府拿到的税收减少,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权没有减少:教育、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钱,但是中央政府给的资金不够用。怎么办?1998年后,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开放个人买卖住房,老百姓可以买房子了。而我国的土地是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国家规定,开发商的土地只能从政府手中买到。而房地产能带动70多个产业的发展,于是,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资金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更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就大力推行卖地发展房地产。大家觉得国家政策有问题吗?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只是在这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国家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我们只需要20%的首付,其他款项向银行贷款,这本来是方便群众买房的措施,但大量投机者浑水摸鱼,他们利用手里较少的资金,钻房贷政策的空子,撬动银行巨大的资金来炒房。又由于监管政策不健全,这些有钱的人得以买许多套房子,致使社会上出现了“房姐”“房叔”。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房地产开发10多年来,房价一直上涨,炒房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暴富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炒房队伍中来,房子在这10多年中不仅仅是一个住宅,更成了一个很赚钱的投资品。所以,房地产业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造就了这一栋栋高楼大厦。这些房子都有主人,只是他们买房子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投资。这些房子会长期空置而荒废掉吗?大家可以调动我们课上所学的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知识来理解。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0%,这个统计是把农民工算在城市人口里面的数据。我国有2亿农民工,还有那么多农民生活在农村,要想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必须把这些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目前农民进城缺少启动资金安家落户,没有制度或者社会保障,他们没有钱买属于自己的房子。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最终会有70%的人生活在城市,这些房子就是他们未来的家园。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10年中,其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居民城市化的速度,导致房子——这个社会重要的财富集体分配出现了严重不公平,也导致了一定的社会贫富分化。所以,新一届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提出以“城市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限购、贷款调控、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等政策平衡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矛盾,纠正房地产业不合理的发展问题,让那些进城的农民买得起房子。我国房地产业确实存在泡沫,大家可以充分挥发自己的聪明才智,替政府出谋划策,想一想让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看着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深深地感慨,平时一定要多看新闻,多关心国家大事,把课上知识和生活知识结合起来分析、讲解,这样才能活学活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中午,到达云冈石窟。2008年以前,云冈石窟山门外,出售纪念品的商贩不时地围堵着游客,软磨硬缠地做生意。包括周边的小饭店、学校、高高的信号塔及竖立的烟囱,都与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格格不入。周边云冈村杂乱的环境将石窟包围,从石窟前穿过的109国道每天车流汹涌,荡起的烟尘使大佛蒙上了“黑纱”。2008年春天,大同市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进行石窟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云冈大景区的建设工程。云冈石窟治理工程总体范围为2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到2010年9月完工。经过治理,云冈石窟景区不仅在规模上突出了皇家园林和佛教圣地的恢宏气势,规划布局也有了全面的改进。经过大规模扩建,云冈在旅游景区整个规划设计中完全体现了我们旅游规划的那部分内容。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感受其中的奥秘吧。走进云冈石窟的大门,我请大家注意所经过地区的建筑都是新盖的建筑还是历史悠久的,这些建筑主要是做什么用的,建筑的风格是什么,这个地区应该属于旅游景区规划的哪一个功能区,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其体现了旅游景观规划的哪些原则。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回忆起课本上关于景区规划的内容之一——景区功能分区。我们吃饭的地方为密集游憩区,这里聚集了各种服务设施,如商品部、餐饮等。我让学生们留意观察、感受密集游憩区的特点。吃过午餐,我们直奔云冈石窟的核心景区。在景区行走的半个小时里,我们穿过旅游功能分区的缓冲区时,我让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分组完成对基础设施的评价,判断进入云冈石窟核心景区的那段路程应该属于旅游景区的哪一个功能区。请同学们数一下这一区域的垃圾桶及商品服务部的数量,评价一下旅游线路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边走边说笑,边观察边计数,其乐融融的情境,我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掌握未来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而埋头做练习。违背孩子的天性、成长规律及学习规律的教育是摧残人性。我们的教育方式和选拔方式亟待改革。终于,当眼前的建筑越发古朴,越来越精美时,我意识到我们到了旅游核心保护区——云冈石窟。观赏云冈石窟的洞窟时,我请同学们注意石窟文物被破坏的程度并思考破坏的原因,判断石窟所在岩石的种类。参观石窟大约2个小时。去参观之前,我要求学生们把学案上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参观效果会比较好。我们先跟着导游和付老师游览,两位边走边讲,学生们认真欣赏,若有所思,还不时冒出问题。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云冈石窟的地理学案里有一个关于云冈石窟客源市场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部分的负责人是张星杰,她让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最后由她做总结发言。同学们马上在第20窟前,就地找一些游客展开问卷调查。为了得到游客的配合,有的同学提前准备了校服,大热天的为了调查问卷穿上了校服。学生的行动让我很感动,意识到:让学生们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他们一定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用老师逼迫和督促。大多数的游客都很配合,有些游客还非常热情地和学生交流;但是也有游客一点儿也不配合,让有的同学就吃了闭门羹。鲁澎同学专门找外国人调查。大家在一起,胆小的同学克服了自卑,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要学会如何让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得得体大方,侃侃而谈,不被漠视,最重要的就是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主动上前和陌生人搭讪。这需要勇气,更需要锻炼与沟通的技巧。
我们的问卷里有年收入等隐私问题。有学生回来告诉我,他们一般先不问这样的问题,看对方的反应,态度热情的就会问这个问题,冷淡的就不问了,所以,有的调查结果项目是不全的。听到他们的解释,我心里无比安慰,调查结果固然重要,但学生们从调查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更有用,这正是学校教育所缺失的。在这里,我有一个遗憾:在我们调查问卷结束后还有半个小时时间,许多同学无事可做,就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戏,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没有再去参观其他的地方而付老师带着一些学生去了不远处的云冈石窟博物馆。回来的路上,付老师说博物馆的文物虽然没有什么珍贵之处,但是博物馆的设计让他感到非常震撼。他这个去过那么多博物馆的人能做出这样的评价,看来其真的很不一般。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利用一切时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我也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了学生,希望学生们能珍惜一切可能的学习机会。云冈石窟景区修建得非常整洁,规划合理、大气,服务设施干净,古香古色。根据导游的介绍,这一切都得益于2008年后大同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度拆迁、统一合理规划,同时对大同市的一番重新打造。听着导游不断地讲解原大同市市长耿彦波的事迹,感受着到处是新楼、高塔吊的大同,感觉有点个人崇拜,虽然他的成绩确实很大。在回宾馆的车上,由张星杰、王智慧、马冉同学给大家讲解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讲完一题后,老师马上补充,所有的学生趁热打铁,把知识点学习了一遍。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3?历史游学纪实在云冈,我们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宗教与皇权的关系及为什么说“大唐从这里走出”。而佛教的中国化进程问题,在参观完龙门石窟,有了更多对比资料后再谈。这里讨论一下关于宗教与皇权的关系问题。通过历史学习,我们知道,在欧洲的中世纪,基督教会拥有至高的权力,不仅在精神上控制全体人民,而且占有广大的地产,据说占欧洲耕地的1/3,还对信徒征收什一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此基础上具备了凌驾世俗政权之上的政治力量,甚至为国王加冕。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宗教繁荣、宗教势力强大的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外来的佛教初步实现了中国化,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战争频仍、人口流亡及个体对自己的生命都没有把握的年代,佛教凭着虚幻的未来世界说教,给苦难和迷茫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而盛极一时,南朝四百八十寺,北朝造像无量尊。眼前的云冈石窟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了解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前因后果后,你会发现,佛教的繁荣有信仰的基础,但根本上还是依托皇权的。在昙曜开始开凿石窟之前,佛教就依托北魏皇权努力拓展势力,道武帝和明元帝时期的僧人法果甚至曾经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的说法,大肆吹捧皇权,妄图得到庇佑。然而后来还是发生了太武帝灭佛的事件。太武帝灭佛与其说是因为发现僧寺私藏甲杖而怀疑其谋反,不如说是受崇信道教的崔浩怂恿,是佛与道争宠的悲剧产物。太武帝之后,昙曜得到文成帝的支持,重新复兴佛教,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也为了防止佛教再一次因为皇权变脸而遭受灭顶之灾,昙曜把北魏几代统治者的形象与佛的形象合一,把宣扬佛教法力和皇帝的德政结合起来,开凿了所谓的“昙曜五窟”。在这里,佛教已经沦为匍匐在皇权脚下的奴婢,成为皇权神圣的吹鼓手,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为什么教权在中国敌不过皇权?简单来说,是因为中国君主专制传统悠久、强大,一切力量都要靠服务皇权而存在,一切有可能威胁皇权的势力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一切都要纳入效忠皇权的轨道上来。但仔细推究,似乎还有可以讨论的地方。教权在中国之所以不敌皇权,应该还与宗教的信仰基础、群众基础有莫大的关系。中国人自古形成了一种敬祖畏天但更重人事的心理。敬祖为了收宗,团结有血缘关系的力量;畏天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天”与“上帝”基本上没有发展成为单一的人格神;上帝执行他的意志时也是要参考人间的心理诉求的,即所谓“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以及“敬鬼神而远之”。人间的理性思维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知识精英的这种思维既植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基础,反过来又作用于民族信仰观念,形成了大众实用主义的信仰,所谓“临时抱佛脚”,表现在宗教信仰中就是宽容,不管是何方神圣,来者不拒;这导致信仰驳杂、不坚定、不专一,杀身成仁者众,舍命殉教者鲜。缺少强大、坚定的群众信仰的支撑,宗教在与皇权斗争的时候自然就没有底气,最终也和众多的信徒一样受制于强大的皇权。希望通过讲解教权与皇权的一个例子,能让学生们对教材上所说的中国古代政治“以皇权为中心”的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由此迈向大唐”。而大同辟居塞外,今天市区人口也不过200万,何以得此殊荣?我们不会用余先生诗情浪漫的语言描述,就板起脸来上课吧。结合我们所学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的原因很复杂,但一个基本的原因是士族门阀政治。凭借血缘特权把持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的一流门阀士族日趋腐朽,不仅垄断政权,而且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文化上也逐渐丧失了传承和创造的欲望与能力,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阻碍。但因为历史惯性,中原庶族地主力量不够强大,往往依附、效法士族,难以撼动士族的统治地位。而汉(曹)魏以来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在北魏政府的政策特别是魏孝文帝改革中学习汉族文化、实行均田制度等措施的推动下更加猛烈地越发不可挡,大批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群众进入中原农耕区,接受华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逐步被汉化。这在壮大汉族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鲜、刚劲、朝气蓬勃的文化,奠定了隋唐开放、大气的文化基础。第二,民族融合的直接成果之一是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培养了一个军功精英集团。隋唐两代的帝王不要说推究其远祖所自,就是直接血缘中也多鲜卑血统。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姐妹、李渊的皇后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等都是鲜卑族。其他开国文臣武将往往出于代北—关陇军功集团。这些带着刚劲英武气息的混血贵族取代了腐朽衰弱的汉魏士族,成为历史的推动者。第三,北魏及其直系继承者东西魏、北齐北周的制度革新、演进为隋唐提供了制度资源,比如大家熟知的均田制、租调制,北周开始的官员考查选拔制度直接开启了隋唐科举制度,发源于鲜卑部落兵制度的府兵制度为隋唐(前期)提供了强大的军力。第四,北魏积极从凉州、西域聘请高僧,造像凿窟,佛教中国化可以说是从平城(大同)开始的;北魏统治者(灭佛的太武帝)扶植寇谦之改革道教,使道教摆脱汉代原始状态,成为官方宗教,奠定了隋唐时代三教共荣、三教合一的基础。这些问题同学们可能还考虑不到,但是教材上学习的内容总应该运用得上,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改革其实分为两段。这当然可以指冯太后主持阶段和孝文帝亲政后两个阶段,但也可以分为平城阶段和洛阳阶段。平城阶段主要是对鲜卑旧俗的整顿和创设新制度,洛阳阶段是以大规模、全方位的汉化为主。从平城到洛阳是鲜卑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的破茧化蝶,是中原汉族农耕文化的涅槃重生。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下面几本书: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李平《平城时代》、余秋雨《寻觅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