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柏桦·唐诗三百首


作者:柏桦  日期:2016-09-05 18:30:59



1.新编新解,互文赏读,意接古人,直抉诗心,一部个性盎然的新唐诗三百首。2.原来唐诗是可以这样读的,唐诗的千年绝唱配以现代中外经典名家的感悟,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魅力,没有一味地将诗句拆分讲解,而是重点赏析意境及其背景故事,带你穿越到唐朝,寻回中国人的诗意与情怀。3.唐诗虽是发生在中国七世纪的故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其中又经历了多少物换星移、朝代兴废,但依然离我们那么近,那么亲切。唐诗甚至成了我们每个人饮食起居的一项,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粮食、肉类、蔬菜、水一样。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需要唐诗的安慰,没有唐诗,我们的心将会麻痹,“失去活跃的精愫”(当然也永失灵感),又犹如我们没有空气会死一样。 本书是诗人、学者柏桦对唐诗的追忆与赏析之作。作为当代公认的优秀诗人,柏桦所选三百首唐诗别具眼光,解诗也个性盎然,他不拘泥于通常的注解点评和渊源考证,而是从创作的直觉入手直抵诗心,以诗意情怀,融汇中外诗学名家视角,发现唐诗之美,并还原唐诗背后的诸多诗人传奇,从最负盛名的仙、圣、佛(李白、杜甫、王维),到边缘人物王梵志、马戴、姚合、张泌等,都形象鲜活,如跃在目。此外,柏桦还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宇文所安、林语堂、丰子恺、里尔克、波德莱尔、蒲宁、清少纳言、夏目漱石等大家皆信手拈来,笔法跳脱,观点新颖,以诗性的笔触重现气象万千的唐代诗歌盛世,更以唐诗为入口展现当代生活的众多层面,使唐诗成为千年中国日常的缩影。
  作者简介:
  柏桦,当代诗人。1956年生于重庆,现居成都,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理论、海外汉学研究。著有《望气的人》《往事》《山水手记》《今天的激情——柏桦十年文选》等作品。
  目录:

  
  卷一初唐诗:出发上路
  1唐诗,从流亡开始/002
  2还我未生时/004
  3死当有酒作陪/005
  4美国偶像,中国制造/007
  5生死还双美/009
  6月与灯/010
  7风中“痴定”的狂人/012
  8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一扫而光/014
  9长江流水,物换星移/016
  10咏鹅的少年成了冲冠的壮士/017
  11蝉与人/019
  12惊新不快,赏心不乐的春游/021
  13苏味道的一首小杰作/023
  目录:
  卷一初唐诗:出发上路1唐诗,从流亡开始/0022还我未生时/0043死当有酒作陪/0054美国偶像,中国制造/0075生死还双美/0096月与灯/0107风中“痴定”的狂人/0128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一扫而光/0149长江流水,物换星移/01610咏鹅的少年成了冲冠的壮士/01711蝉与人/01912惊新不快,赏心不乐的春游/02113苏味道的一首小杰作/02314文不如武/02515哀而不伤的小“忧”歌/02616华丽的思念/02717思妇之歌/02818大刀阔斧的开国气象/02919花会老,心会瘦/03120这个杀手不太冷/03221英雄末路的感慨/03422在春天的夜晚分别/03523盛唐之春在此吐露/03724妙手偶得的锦绣诗篇/038卷二盛唐诗:三国演义卷三中唐诗:姹紫嫣红卷四晚唐诗:落日熔金80  春光当随处留恋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国的文人,在旅途上耗费了一生中的许多光景,有的人是为了观光,像谢灵运;有的人则是在履行公务,像鲍照。但不论形式如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这些风景不纯粹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它们同样也是心灵的慰藉。这些美好或伤悲的风光,就是诗人们自己情感的投射。孙康宜在谈到谢眺的时候,启动了“山水的内化”这个概念。在她看来,小谢的诗歌,或者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国文人的山水诗歌中都有一种自我映写的敏感音调隐藏在风景中。“这种感情,无论它是什么,总之是通过自然物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非直截了当地陈述。”(《抒情与描写》)如果我们同意上述的观点,那么王维的这首小诗也当此理解。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王维的这首小诗里有我们汉族最美丽而亲切的风景。这种风景不让人感到敬畏,因为它并不苍凉、雄伟、神圣或者阴森。《山居秋暝》“意清理惬”,又平常可人,的确使人留恋并不忍离去。笔者自幼能背诵这首诗,字面的美应是懂得的,只是深意领会太少。现在人到中年,才渐渐悟得个中点点滴滴。近日夜来反复读之,虽在隆冬,却平生出“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这番前人同样的感受。正巧又读到王士祯说这首诗,他以为此诗“字字入禅”。细读下来似乎也参悟到一点禅机。如此诗起首一个“空”字,以及接下来的清幽之画面,倍使人觉得有“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朦胧玄妙之感。王维的山水诗爱用“空”字,后面我们还将反复读到。而这里的“空山”却非真空,但又是空的,这正是佛法中所说,看山是山,但看山又不是山。空即不空,不空即空,王维当然深知这“穷通理”。接下来是一片美的小缀片,绘出了人间美景:明月、青松、清泉、流石、竹林、浣女、水莲、渔舟。这里不仅有景致,也有生活。这景致与生活不禁让王维又生起了感慨。王维的感慨虽不如孔子、陈子昂那么悲烈壮丽,但却细心而绵长,读之令人悄悄沉醉。他在对自己说,同时也在对我们说,人之一生,春、夏、秋、冬,但请再随意一些吧,春芳消歇,落花流水,我们也当如这季节一样,和平地面对流逝,并在这里享受我们有限的光阴。正因如此,王维才将《楚辞·招隐士》中二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反其意而用之。他以为“王孙自可留”,不留在此处,还留在哪里呢?有此等风景足令我辈乐不思蜀了。中国文人,据我所知也包括西方文人,最美的理想就是想拥有一片风景。既然有了,那就“随意春芳歇”吧。不久前,与马松谈及此诗,他以为王维是想煽起全民归隐运动。我以为这一说法很有些味道。其实全民归隐运动是历代文人的梦想,部分西方文人也想搞大型归隐运动,但真正实行起来并不容易,都市的繁华时时牵动人心,那真实的山居生活可是要让人寂寞得发疯的呀。岂不知现代诗人顾城就在寂寞的激流岛搞个体归隐运动,其结果却是弄得家破人亡。看来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策略还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如仅是以此来发发牢骚,倒无甚大碍。说了这么多,并非说王维此诗不好。相反,这是一首相当好的诗,而且是一剂清新的良药,刚好能拯救我们这些患了“城市病”的重病人。  124  青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赠李白    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后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公元744年初夏的一天,三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第一次与比他大十一岁的李白相遇。当时李白已名满天下,他每写一篇新诗都将震动诗坛,而杜甫才刚刚建立起自己的诗风,尽管二人当时交往的差距尚在,但还是很快一见如故并成为终生的朋友。他们二人的相遇及友谊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1928年闻一多为《新月》杂志所写的《杜甫》一文中如是说到: 我们当对此大书特书。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和老子(假如他们真是见过面的话),没有比这两个人的会面更重大,更可纪念的。那就像青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从这一次伟大的见面开始,杜甫写了许多诗,题赠李白,他终生为李白的天才与风采所倾倒,自不用多说。正如清代杨伦所说:“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谓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在众多杜甫送李白的诗中,为何单单挑选了这首,那是有一点意思的。如果我们把盛唐诗歌分为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就是李白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杜甫的时代。李白的时代可以用杜甫这首诗中一句总括之:“飞扬跋扈为谁雄。”即施蛰存所说的“盛唐前期是李白诗‘飞扬跋扈”的时代”。杜甫的时代也可按施先生的解说,即“盛唐后期是杜甫‘暮年诗赋动江关’的时代”。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这首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杜甫在兖州又与李白重逢了。杜甫在悲喜交加中写出这首《赠李白》。吉川幸次郎认为: 在这首诗中,全然没有疏远之感。坦率地、毫无掩饰地吟唱了两个不合时务,像无根野草一般飘零之人所共有的愤然不平和相互间的同情。(《中国诗史》) 此诗一、二句写杜甫自身。他以尚在飘零之身于这个秋天“相顾”李白;同时他还感叹他访道不成,“愧葛洪”(葛洪著《抱朴子》,为晋代道仙)也可解为愧李白。因李白最喜游仙访道,饮酒吃药(即服丹砂一类)。杜甫初遇李白时,也曾被李白的人生追求所吸引,受其影响,他还跟随李白去求过一阵仙道,后终因现实生活所累而放弃,当然也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李白“天上飞”的诗风迥然不同的道路。这是后话,在此不多说。末二句专说李白。看得出他对李白的敬慕之情。太白“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当是天神一般的人物,而杜甫却飘蓬江湖,当是自愧不如了。诗中“相顾”二字,可见杜甫对李白用情之深。正如金圣叹所说:“看他用相顾字,每每舍身陪人,真是盛德前辈。”他们二人在兖州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秋天,把酒夜谈文学,醉时共被酣眠。也是在这个秋天,李白才送给杜甫惟一的一首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之后(兖州一别之后),他们就永久分手了。下面是冯至所写的《杜甫传》中一段,笔者以为用在此处颇为贴切,现录之: 兖州一别后,那海阔天空的李白在他的旅程中又遇见了许多新的朋友,杜甫的名字再也不在他诗里出现;可是一往情深的杜甫,后来无论是在长安的书斋,或在秦州的客舍,或是在成都或夔州都有思念李白的诗写出来,而且思念的情绪一次比一次迫切,对于李白的诗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长安时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再也不说他的诗只像阴铿了(阴铿为南朝诗人)。







阅读提示:柏桦·唐诗三百首的作者是柏桦,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柏桦·唐诗三百首下载地址

上一本:那些好时光,只想跟你一起过
下一本:愿人心温暖,万物复苏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