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小如 日期:2016-09-05 18:32:38
本书中所收文学批评对作者而言,一直就既是一种工作,是为稻粱之谋;也是一个业余的爱好,为保持内心的自由和丰富。作者自觉其三十多年来的文学批评写作,*值得总结或检视的就是能否始终保持对写作,对读者的敬畏之心。 本书是著名文学批评家、上海《文学报》资深编辑朱小如的文学批评集。全书共分三辑,共收录文章43篇,书末附作者演讲记录一篇。本书全面收录了朱小如自1980年代以来的重要批评文章,比较系统地呈现了作者几十年批评生涯的脉络和思想轨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
作者简介:
朱小如,《文学报》编辑,文学评论家。1982年开始撰写文艺评论,曾获1988年度《萌芽》评论奖。现为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评委。
目录:
序
我看朱小如/施战军
ChapterⅠ
对《文学报•新批评》的一点批评
现代小说结构现象与本质的变化
中国经验叙事——兼谈近期长篇小说反讽、谐趣的叙述表情
转向:从“羞耻”到“过失”——评《小城之恋》与《伤心咖啡馆之歌》
走向:非压抑性文明的本能原动力——劳伦斯与中国当代文学
从“方法论”看“批评观”——读程德培新作《批评史中的作家》
理论批评回到常识——读郭春林的《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灾难母题与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
漫谈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的精神故里
挑战广西三剑客
道德的沉思——读费振钟的《堕落时代》序
我看朱小如/施战军
ChapterⅠ
对《文学报•新批评》的一点批评
现代小说结构现象与本质的变化
中国经验叙事——兼谈近期长篇小说反讽、谐趣的叙述表情
转向:从“羞耻”到“过失”——评《小城之恋》与《伤心咖啡馆之歌》
走向:非压抑性文明的本能原动力——劳伦斯与中国当代文学
从“方法论”看“批评观”——读程德培新作《批评史中的作家》
理论批评回到常识——读郭春林的《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灾难母题与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
漫谈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的精神故里
挑战广西三剑客
道德的沉思——读费振钟的《堕落时代》
《弟弟最后的日子》:精神窄门之书
穿越时空的想象和对视——读赵柏田的《历史碎影》和《岩中花树》
天然去雕饰——刘家科散文集《乡村记忆》读后
ChapterⅡ
为《繁花》鼓掌
《白鹿原》:成功的叙事经验
关键全在一个“犯”字——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读解
陈世旭小说世界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一半是钦佩一半是惋惜——杨显惠小说创作心态初探
不相一致而又始终一致
打开而不讲述的醉心故事——西飏小说论
当下女性的寓言故事——论姚鄂梅的小说特色
小说遭遇诗——细读李蕾长篇小说《欢喜》
对于生活的忠诚和报答——简评刘益善小说
贴己的感受,坦荡的胸襟——简评史生荣的小说
侠骨柔肠寸草心——李肇正小说论
情者文之经——读《太阳》
历史的名字叫“纸片”——评张者《老风口》
战争与人——评何顿《湖南骡子》
举重若轻——评晓苏的《酒疯子》
爱还是被爱——读贝拉的小说有感
有“深度”“难度”的畅销写作——读渡边淳一小说《女优》
ChapterⅢ
作家的深度和高度——由《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谈起捧读
无酒诗胆也开张——读车延高的诗作
声音:作为电影中一个积极的创作元素
性格的、生活的、间离的——西班牙影片《钻石广场》观感
电影的视觉高潮
闪电走在雷鸣之前——简评沙叶新的《太阳•雪•人》
新编越剧《孔乙己》的价值
越剧《乔少爷造桥》散议
有关“语文”的事
漫谈语文与文学写作的关系
后记前言序我看朱小如
我自知,我是不具备给朱小如先生的书写序的资质的。
在文学行当中的资历、见识、影响和为人做事的诸多方面,他都是我的师长;况且,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作为每每在大的审美判断上和一些细微的文学感觉上让我由衷感到会心相契的兄长,我对他的依赖之情常常大于对他的评价之心。
这是一个基本上述而不作的人。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他在私下场合的聊天,如果整理出来,编成一部《朱小如谈话录》必定更精彩,一般的智慧型段子手是无法相比的,不仅序我看朱小如施战军
我自知,我是不具备给朱小如先生的书写序的资质的。在文学行当中的资历、见识、影响和为人做事的诸多方面,他都是我的师长;况且,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作为每每在大的审美判断上和一些细微的文学感觉上让我由衷感到会心相契的兄长,我对他的依赖之情常常大于对他的评价之心。这是一个基本上述而不作的人。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他在私下场合的聊天,如果整理出来,编成一部《朱小如谈话录》必定更精彩,一般的智慧型段子手是无法相比的,不仅仅是重击的和犀利的,又都是厚道的和善意的。还有,他并不常打电话,偶尔你正在路上走着甚至正在洗手间里的时候的来电,一定要接,往往是谈及一部新作品,叮嘱你留意,介绍你看看,再大致说上几个特点之类,然后你去找来,发现他已经把最妙处说出来了。往往是,接下来一段日子,作品成了热议对象,人们的观点几乎没有超出他说的那几句。唉,这也是我后来写文章跟他差不多,越来越少了的直接原因。沙哑的男中音,让他在亮明观点、分析问题、表达赞赏和提出意见的时候,跟他在唱《三套车》时一样的面红耳赤霸气十足。如果正巧他在对面意味深长地微笑着,发言者可能会有点心里发毛,觉得自己的话是不是不太对是不是说满了是不是说偏了是不是说重了,总之,会被他的微笑搞的紧张甚或跑题。经历过北大荒风雪的棱角分明的面相,镜片后一双说话就放大、不说话就眯起来的神秘眼睛,那貌似厉害实则憨厚甚至羞涩的微笑,让不那么熟悉他的人很难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他的宽容。正是这样,接下来的交流中所认识到的诚恳,才那么可靠而珍贵。如今,他把自己已经写出的文字集成一册,我们大体可以感知他节奏自然又时不时哐啷作响的语式、深度广度皆自在的视野、敏感前瞻标的明确的眼光、高素养精思维的理路……还有,他的激昂,有时不免有点冒失倒也分寸适度,那是他出于赤子般的责任,仍像少年“看青人”那样护惜好庄稼,有时需要拔草捉虫,有时必须打发走拱倒栅栏的野猪。对一部作品、一种思潮、一类现象,他有一股执拗而强大的引领认知的冲动和实践能力。举个例子吧。《繁花》刚出世那年,他逢人必讲《繁花》。有几秒钟,他就说“绝对牛的小说,你得看”;有几分钟,他会告诉你“什么是上海,什么是上海人,什么才是城市文学,你要是不读《繁花》,怎么会搞清楚?”;如果有一个晚上,他会说着说着就落到《繁花》里去,即使别人在说长城和故宫他仍会把话题转移到苏州河边的毛细血管风情区,即使在大家一会儿聊里约热内卢一会儿又聊草原的乱乎劲儿上他还是会把话题归拢到里弄草民的日常欢喜,直到人们郑重起来,不响,捧起书,认真琢磨师范大学毕业并曾是语文教学专家的朱老师留的考题。那一刻,作为文学读者的及格线,就在批评家朱小如先生的手里牵着。因为,这样的时刻过后,你发现他是对的。不管是跟同行辩论也好,还是如他的书名那样“与小说家过招”也好,他对的概率很高,他获胜的几率特大,起码大于著名批评家加在一起再平均出来的准确度。但是,当初,有不少朋友一开始都以为他是一厢情愿地瞎热情呢。惭愧的是,我曾偶尔也是其中的友人之一。也许对《繁花》的热诚推介,已经足够验证他理性的卓越。之后,他很少再有那么起劲的样子,偶尔说起啥,好像也不再那么霸气侧漏了,慈祥温柔,自足自信地厚道的表情,看后辈同行在话筒前天花乱坠,蛮享受的样子。小如老师的文学感觉和判断,来自哪些方面呢?作为他多年的好友,我不妨大胆一说:除了天赋才华,和许多人相比,他有令人羡慕的两大文学批评法宝:一是他大学期间夯实的以后又时时累积的文艺理论功底,二是他三十多年一直浸润在其中的文学现场的亲历经验。哦,似乎要凑足三条才对,如果说还需要再加上最重要的第三条的话,就是他那北大荒小知青与大上海老克腊之间的弹性十足的人生张力——前面说到的他的那些表现,都与这第三条有关。同时具备这三条的文学人能有多少呢?具备这些,而并没有骄傲自满骄横跋扈,还能一如既往对文学秉持纯粹、不忘初心的人,又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