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思艺 日期:2016-09-05 19:07:16
本书所提到的未来派和意象派诗歌,是俄国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涌现了像叶赛宁这样杰出的诗人,要想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些诗歌流派和诗人,必须要从时代环境和诗作来做宏观和细节的深入,此书兼顾宏观层面和细节,不可错过。
本书简介:
俄国未来派和意象派也是俄国“白银时代”的代表流派。未来派(又称未来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的第三大诗歌流派,其突出特点是具有俄罗斯特点的未来主义。意象派尽管在世界诗歌史上没有太大影响,在俄国诗歌史上还是独具特色和颇具影响的。不单是堪称“形象第一”的现代主义诗派,并且拥有叶赛宁这样一流的诗人。在这本书中,曾思艺老师用专业的学术眼光和理论对这两大诗歌流派进行系统的论述,从诗歌流派的主要特征到代表诗人再到代表诗作,让人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这些诗歌流派,是系统学习俄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不可错过的专业论著。
作者简介:
曾思艺,祖籍湖南邵阳,1962年12月生人,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五洲撷英赏析》《文化土壤里的情感之花——中西诗歌研究》《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丘特切夫诗歌美学》《俄国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等学术著作10部;《罪与罚》《俄罗斯抒情诗选》《屠格涅夫散文精选》《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等译著8部;《黑夜•星星》(抒情诗选)、《公子和王子》(叙事诗及诗剧选)、《从城里到乡下的孩子——曾思艺散文小说选》等创作集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在台、港及国内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译诗等300余首(篇),均反响良好。曾独立完成《丘特切夫诗歌研究》、《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丘特切夫诗歌美学》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2006),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社科项目十余项;曾多次获湖南省、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未来派诗歌研究第一节俄罗斯特色的未来主义——未来派诗歌概述002第二节以出色的诗艺显示膨胀的自我、单纯的复杂——谢维里亚宁的诗歌020第三节追求此在的不朽——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歌039第四节创造文化的新神话——赫列勃尼科夫的早期诗歌067
第二章意象派诗歌研究第一节“形象第一”的现代主义诗派——意象派诗歌概述088第二节原始思维与现代观念的融合——叶赛宁的诗歌109
第三章流派以外的现代主义诗歌研究 第一节广收博取自成一体——流派之外的现代主义诗歌概述148第二节自我、爱情、艺术、死亡——茨维塔耶娃的诗歌178
第四章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总体特征及其成因第一节时代性•兼容性•探索性——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总体特征264第二节现实与文化土壤里绽开的鲜花——社会、文化和艺术原因281
参考文献290后记304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1876-1944)在法国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世界文坛中一个新流派——未来主义的诞生。随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一步阐述未来主义的美学主张,如《我们要打死月光》(1911)、《未来主义文学的技术宣言》(1912)、《消灭句法——没有导线的想象自由不羁的词》(1913)、《几何学和机械学的辉煌及数的意识》(1914),从而成为意大利未来主义的领袖和理论家。他认为: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活的节奏无比地加快。科学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势必导致人们精神生活的彻底改观。因此,“时间和空间已于昨天死亡”,传统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早已过时、腐朽,必须抛弃,一种全力反映新时代特征——现代大城市、机器文明、速度和竞争,表现现代生活本质的未来主义文学将取而代之。意大利未来主义很快风靡欧洲。在其影响下,俄国随即也出现了未来主义流派。关于俄国未来主义出现的具体时间,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四种观点。一种认为出现于1909年,这以刘文飞为代表。他认为:“未来主义诞生不久,就迅速传入俄国。俄国未来主义的第一个文集《批判者之陷阱》第一期出版于1909年底,和马里内蒂的《宣言》相隔不过几个月。” 一种认为出现于1910年。俄国学者认为:“俄罗斯未来主义产生的时间,一般认为是1910年,即第一部未来主义文集《法官园地》(作者是Д.布尔留克、В.赫列勃尼科夫与В.卡缅斯基)问世的这一年。”“在立体未来主义的发展中有两个关头,一是1910年,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立体未来主义运动发生的时间;二是1913年,立体未来主义这个流派在这一年最终形成。”国内持这一观点的,以郑体武、汪介之为代表。郑体武认为:“1910年初,几乎与阿克梅主义同时,俄国诗坛出现了未来主义:自我未来主义和立体未来主义”“对于俄国诗歌史来说,1910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俄国未来主义的第一部作品集和卡缅斯基的第一本诗歌集相继问世。……勃洛克在长诗《报应》的序言中写道:‘1910年是象征主义的危机……在这一年里,一些既与象征主义为敌,又彼此为敌的流派——阿克梅主义、自我未来主义和未来主义的最初萌芽异军突起,宣告了自己的成立。’”汪介之认为:“俄罗斯文学中未来主义的出现,要略早于阿克梅主义,但同样也是在新老两代象征主义者发生分野之后。1910年四月,在彼得堡就出版了第一本自称为‘未来的人’的一批诗人的诗文集《批判者之陷阱》,集中收有赫列勃尼科夫、叶•古洛、大卫•布尔柳克和尼古拉•布尔柳克兄弟、瓦•卡缅斯基等人的作品。后来的所谓‘立体未来主义者’的大部分成员已经在这里初次亮相。” 第三种认为出现于1911年,以许贤绪等为代表。许贤绪认为:“俄国未来主义文学运动最初出现在1911年,第一篇宣言是谢维里亚宁写的《自我未来主义序幕》……”,袁可嘉也认为最初是谢维里亚宁在1911年发表《自我未来主义序言》,宣告自我未来主义的诞生,1913年赫列勃尼科夫和马雅可夫斯基等才发表《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李明滨、李毓臻等人的看法与此相同。第四种笼统地认为出现于1911-1913年间:“俄国未来主义形成于1911年-1913年间”,以李辉凡、张捷为代表,叶水夫主编的《苏联文学史》看法也大体相同:“俄国未来派形成于1911-1913年间”。上述四种观点中,第三种观点过于注重宣言,而未注意创作实际,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实质相同,仅仅是因为《评判者之陷阱》这一诗文集第一集出版的具体时间而产生分歧,第四种则过于笼统,当以1910年一说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