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业群 日期:2016-09-12 21:37:11
从社会表象看,一提到退休(一定范围内也包括因各种原因提前下岗),人们马上能联想到的,便是目前风行于全中国的广场舞,或那些因老年群体日益增大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经营服务项目,包括老年人旅游、老年人大学、老年人书画学习班等等。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连骗子下手的对象,甚至都不会忽视这个迅速崛起的大众群体。当然,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则属如今爷爷奶奶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带孙子孙女,它俨然成为了广场舞之外我们时代的另一个奇特景观。可有谁是真正能体察到六十以后人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内心,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所需所要,揣摩到激荡在他们心中的种种愿望、困惑、纠结与矛盾的呢?今天的六十岁,早已经不能和从前的六十岁相提并论了,它不但不意味着就是衰老的到来,事实上还可视作是正处在人生壮年时期的后延阶段,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还有着较丰富的蕴藏力和较大的释放力。猛然刹车、急转直下,其结果会是物体在强力弯折之下发生断裂,不说对社会是资源浪费,仅就个体而言,也属于对人天性具有向往美好、渴求幸福、期待充实心灵火焰的窒息和扑灭!是完全服从于习惯性观念,将以后的人生只当做一路作减法的开始,让自己仍然保有的蕴藏力和释放力,就此覆盖在岁月的泥尘底下,使野草和青苔在上面疯狂地生长,还是勇敢地冲出习惯性社会思维的包围圈,大胆热烈地追求本来就有份争得到的蓝天白云和雨露阳光,让自己苍劲的枝干再度抽出鲜活嫩绿、勃勃生机的新芽?不能不说,这就成了一个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索的问题。因此,说人生从六十岁开始,我要坦言,这便意味着是一种对现实并不甘愿接受的抗拒,一种理性对传统和常规的挑战。
本书简介:
作者站在六十岁人生关口上,严肃真诚地思考退休之后的岁月如何有意义渡过的话题。本书的思索超脱于跳广场舞、抚育孙辈等常见的老年人生活,试图从投身兴趣爱好来、加深了解自己、反思生命真谛等方面化解常见的老年危机,愿意尝试忙碌充实的晚年生活,充盈着发自心底的真诚朴实,是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简介:
王业群(笔名边人、艾群),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历史、人生及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写作,有《生命不止一次》、《文化的视野》、《在历史文化间行走》、《随物赋形》、《隐藏的杠杆——关于财富和成功的观察与思考》等著作问世。
目录:
第一章牡丹的故事/001
第一篇生命密码/002
第二篇冷香/011
第二章悄然来临的时刻/021
第一篇十字路口/022
第二篇往事如烟/031
第三章直面危机/039
第一篇恐惧袭来/040
第二篇危机解救/048
第四章认识世界和自己/055
第一篇差异构成的世界/056
第二篇了解自己很重要/066第一章 牡丹的故事/001第一篇生命密码/002第二篇 冷香/011 第二章 悄然来临的时刻/021第一篇十字路口/022第二篇往事如烟/031 第三章 直面危机/039第一篇恐惧袭来/040第二篇危机解救/048 第四章 认识世界和自己/055第一篇差异构成的世界/056第二篇 了解自己很重要/066 第五章 生命的真谛/077第一篇夸父追日/078第二篇生命与时间/087第三篇生命在于平衡/093 第五章 生命交响曲/103第一篇世纪老人的生命之歌/104第二篇假设的真实性/117第三篇天堂的声音/122 第六章 人生的加法/127第一篇世界很大/128第二篇 迈出你的一步/135 第七章 我的六十岁/143第一篇回眸/144第二篇砥砺/151 第八章我的六十岁/143第一篇回眸/144第二篇砥砺/151 第九章 走向未知/161前言这本书的名字也许会使很多人感觉莫名其妙,认为是诳语或为引人眼球刻意标新立异。常言道,“人生古来七十稀”,六十岁已接近人生黄昏期这条刻度线,怎么却说是人生的开始呢?那过去算什么?都白过了吗?被比喻为人生最美好阶段的花朵般少年和早晨太阳般的青年时期,又算什么呢?总之,这说法很牵强,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嫌,经不住推敲。
故此,我要首先申明,我所谓的人生从六十岁开始,丝毫没有将此前人生岁月的重要性和美好性抹杀或者视而不见的意思,如果那样,话中间当加上个“才”字方是这本书的名字也许会使很多人感觉莫名其妙,认为是诳语或为引人眼球刻意标新立异。常言道,“人生古来七十稀”,六十岁已接近人生黄昏期这条刻度线,怎么却说是人生的开始呢?那过去算什么?都白过了吗?被比喻为人生最美好阶段的花朵般少年和早晨太阳般的青年时期,又算什么呢?总之,这说法很牵强,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嫌,经不住推敲。故此,我要首先申明,我所谓的人生从六十岁开始,丝毫没有将此前人生岁月的重要性和美好性抹杀或者视而不见的意思,如果那样,话中间当加上个“才”字方是,可见并无此意。这句话,也不意味着就只将六十岁作为一个绝对界线,五十九或相对以前,六十一或相对以后岁数,都排除在外了。在这里,六十既有年龄到了相应岁数的意思,又主要指按中国目前社会状况,是一般人刚好到了退休年龄的阶段。人生到这个时候,毫无疑问是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一辈子的很多东西,包括日常安排、时间分配、社会接触面,以及许许多多原来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将会发生改变,甚至大的改变;十分自然地,也会带来人在生理、心理、心态等方面的变化。说得通俗些,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大多数人通常是开始到了对乐观作减法的时期;更难听一点,是进入了所谓生命的倒计时。因此,说人生从六十岁开始,我要坦言,这便意味着是一种对现实并不甘愿接受的抗拒,一种理性对传统和常规的挑战。至于这种抗拒和挑战到底具不具有实际意义,实际意义有多大,则是另一回事,也是本书想要力求涉及到的内容。而清楚表明这一点,相信读者就不难领会,作者所说的六十岁,不过是取一个具有代表性、象征性意味的年龄罢了。从社会表象看,一提到退休(一定范围内也包括因各种原因提前下岗),人们马上能联想到的,便是目前风行于全中国的广场舞,或那些因老年群体日益增大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经营服务项目,包括老年人旅游、老年人大学、老年人书画学习班等等。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连骗子下手的对象,甚至都不会忽视这个迅速崛起的大众群体。当然,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则属如今爷爷奶奶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带孙子孙女,它俨然成为了广场舞之外我们时代的另一个奇特景观。可有谁是真正能体察到六十以后人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内心,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所需所要,揣摩到激荡在他们心中的种种愿望、困惑、纠结与矛盾的呢?就在我提笔写这本书的时候,湖北省监利县境内的长江上发生了一起重大沉船事件,一艘载有454人的游轮翻沉,被救生还者只12人,其余全部遇难,超过半数都是六十以上年龄的人。这一悲惨事件牵动了全中国人的心,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在电视直播节目上,我们看见不少遇难者家属悲痛万分,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更表现得悲痛欲绝,对当初让父母远离家门参加这次老年旅游团后悔不已,原本以为这是关心父母的晚年生活,不料却因此而将他们推向了死亡深渊。为数如此之多上了年岁的人,为何一时间都聚集在了这条旅游线上,且收费不低,这中间到底说明了什么?社会由此再度引发关于老年人的话题。其实,六十或退休以后的人,早在我们社会的许多方面都集中表现出了一些较为突出的现象,不独类似这次的旅游团队,也不独我们司空见惯的各类大大小小的广场舞。在城市随便一条街巷的拐角,在各条线路的公交车,或者人头涌涌的证券交易所,再或者全城几乎所有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的门口,你哪里见不到多半总由他们构成的人群身影呢?六十岁以后的人,难道真的就只剩下这些社会圈定给他们的集体生活空间,而轻易不再拥有自己色彩斑斓的个性生活吗?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证明,今天的六十岁,早已经不能和从前的六十岁相提并论了,它不但不意味着就是衰老的到来,事实上还可视作是正处在人生壮年时期的后延阶段,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还有着较丰富的蕴藏力和较大的释放力。猛然刹车、急转直下,其结果会是物体在强力弯折之下发生断裂,不说对社会是资源浪费,仅就个体而言,也属于对人天性具有向往美好、渴求幸福、期待充实心灵火焰的窒息和扑灭!从道理上说,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停下愿望的步伐,不会不渴望获得像照在别人身上的那束灿烂阳光一样,也照在自己身上;即便垂危的病人也是如此。因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一个习惯性的年岁刻度,一个因社会退休机制而导致的现实,去作为一个衡量人生意义存量的尺度,进而将凡是进入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意无意地划归到似乎已经失去了自我的群体,就像偶尔瞥一眼广场舞,除了当它是在告诉你这个年龄群体生命的集体表现特征之外,就什么都不是了。当然,更加重要的,还不在别人眼里怎么看这个群体,而是身在这个群体之中的人,你自己怎么看。是完全服从于习惯性观念,将以后的人生只当做一路作减法的开始,让自己仍然保有的蕴藏力和释放力,就此覆盖在岁月的泥尘底下,使野草和青苔在上面疯狂地生长,还是勇敢地冲出习惯性社会思维的包围圈,大胆热烈地追求本来就有份争得到的蓝天白云和雨露阳光,让自己苍劲的枝干再度抽出鲜活嫩绿、勃勃生机的新芽?不能不说,这就成了一个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索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莱托。人生从六十岁开始的说法,自然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宽慰的,是本书作者自己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书中的观点和体会,有相当程度这个年龄阶段亲历者的情感和思考成分,不见得就是隔山喊话或者故意闪烁其词,而是真诚希望每一位和作者一样的人,在这里进行坦诚的心灵交流。这无外乎也表明了,作者将六十岁年龄作为人生的一个话题交流,毕竟主要还是针对到了这个年龄多有迷茫困惑,或者时而清楚时而又感觉迷茫困惑的人,自然不包括那些非但不存在迷茫困惑,事实上还正踌躇满志者。当然,后面这些人,或者不是本书所指年龄阶段的其他人,倘能从书中听出弦外之音,觉得多少有所获益,作者自然也是没理由拒绝他们阅读本书的。至于为什么别出心裁,给本书还另外起了个《苦苦等待》的名字,那我只能说,或许这真的就属标新立异了;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是否在理,也留给读者自己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