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树 日期:2016-09-28 09:52:23
本书简介:
《迎水晚霞吟谈录》收录了作者王玉树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文学作品。按文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纵笔今昔说鲁藜、谈诗歌及现代文学、读书偶得、怀人篇及杂感。这些文学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水准,论说精到,引据丰富。因收录的文章多带有时代的烙印,故能够让读者清晰地感觉到时代的变迁。
目录:
《蔡丽双诗歌研究集粹》代绪论第一部分纵笔今昔说鲁藜鲁藜诗创作新论《鲁藜诗选集》编后杂记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情怀——劳荣与鲁藜比较鲁《蔡丽双诗歌研究集粹》代绪论第一部分纵笔今昔说鲁藜鲁藜诗创作新论《鲁藜诗选集》编后杂记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情怀——劳荣与鲁藜比较鲁藜:不停燃烧着的心灵——纪念诗人逝世10周年感言诗人鲁藜与外国文学流浪者意识和漂泊的命运——编写《鲁藜年谱》的新思考预言家、旗手和歌者——读鲁藜旧作四首小记鲁藜诗歌的土地情怀和平民素质我为什么要写《鲁藜传论》重读鲁藜名作《天悲》有感第二部分谈诗歌及现代文学关于艾青的《诗论》读诗与诗话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的探讨读何其芳散文札记徐志摩诗艺概言再议诗歌的流弊及其他简评阿垅的“诗论”追求“时尚胡闹”与诗意的丧失——读后现代主义对当代诗歌的影响试论诗歌形式的成因与发展道路——兼论解放区诗歌的成就略说建构新诗体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简评唐德亮的短诗魅力“新诗无形”与语言碎片之辨识抒情诗构成元素三札艾青诗美学散论陆游诗风最是豪情万丈第三部分读书偶得礼赞寻找者的“精神之海”——读刘再复的《又读沧海》散记“先锋”并非先锋台湾诗人中最美丽的“乡愁”——余光中诗歌的艺术魅力美感充溢的花束——解说舒慧竹散文创作从真性情到展示诗意——漫谈一首景物诗《世界华人诗存》读后的若干联想划过心波那美妙的画像与风韵——赏评金同悌《老街》心性与风物交合的歌者——读白金的新作喜读赵福君的几首新作稻香湖畔飘诗香——吟读《凹凸情》记感要和谐也要坚持批评与争鸣——读野曼先生长篇诗论之后用真情写出的大众诗歌——浅谈王学忠的诗吟读长诗《中国,我对你说》200、唐诗欣赏三题再议故土亲情的怀旧与倾诉——细读蔡丽双诗文集《故乡情》文学界为何难以开展批评?心灵之树折下的花朵——读《刘小芃诗草》如何解读唐诗“桃花潭水”?她让心灵的向往高高地飞翔——读蔡丽双诗文新作《鱼水情深》怀古幽思人梦游——读《香妃梦回》札记读新乡土诗人王学忠来信感言第四部分怀人篇及杂感抗战诗歌的前驱中秋赏月说古诗学诗手札且说聂绀弩我所认识的曾敏之田间病逝前见到了一面诗案零札卞之琳的窄小书房鹏飞啸云天诗贤、画家、主编——追思阮章竟的若干往事怒斥“雨伞革命”的正气歌羊年杂说附录为泥土而歌唱——王玉树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感想王玉树先生的艺术贡献《王玉树文学创作60周年研讨会》的讲话在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略评《探寻诗艺与文心》的特色我的几点随想对诗学理论的独到探索——读王玉树评论集《探寻诗艺与文心》给王玉树同志文学创作60周年研讨会的贺我的庆贺与感言——写在玉树兄八十寿辰庆祝会和文学创作60周年研讨会之际诗艺和诗论比翼飞扬——试论王玉树的诗歌与诗论玉树是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读王玉树近作有感为了纪念燃烧不尽的赤子诗魂——王玉树著《鲁藜传论》读后平生荣辱对半开(拟当小传)编后记鲁藜诗创作新论20世纪40年代,是我国新诗处于最富饶多产的时期,对诗的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其中影响最大的诗歌群体当属“七月派”和“延安诗派”了。诗人鲁藜的文学活动始于上海“左联”时代.成名于40年代初,正逢我国新诗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关头。他取得的文学成就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诗人们都要为抗敌救亡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他跟上述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结缘.在艺术上具有开拓性的历史价值。因此,他应当是一位被历史记住的著名诗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学现象。
关于诗历来有不同的诠释,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来源于以宁静的心情,回忆起来的感情。”更准确地说,诗是激情与想象的产物,是播撒火种、智慧与花朵的先锋艺术,要求把生活美与高悟性加以整合,方能显现出艺术创作的灵动之美,使情思和哲理高度融合为一体。在这条诗美创造的道路上,他们面对世事沧桑的苦涩心境往往不被人所理解,为探求艺术美的努力更是永无止境。但我认为,衡量作品的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有无开辟的文化价值,能否代表文字发展的新倾向?近年来,我负责编选了两部鲁藜的诗选集,还专门撰写过几篇较长的研究文章,原以为该说的都说了,其实不然。这次换了一个新视角,把想说的没有说到的提出来,全文分成经历、作品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再谈我对鲁藜诗歌的总体认识。
一、艰难的人生旅路我国新诗不像欧美那样经过几百年的绵延发展,不去专门描写大自然的优美风光,未曾以夜莺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而是从一开始就看重关爱民生和充满活力的现实主义,自觉地把诗歌呈献给时代和人民。这种思想观念和文学走向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诗人的共同特征。鲁藜所走的道路更是如此,出身与经历决定着他的未来路程,面向社会人生是他的天性与癖好。说到底,他是这样一个很特殊的人:流浪汉一革命者一诗人。
1914年12月.鲁藜出生于福建同安县的一个农民家中,1999年1月在天津去世。从青年时代起回国寻求出路,便立即投身祖国的革命大洪流之中。他在诗中回忆道:“我本来是一个漂泊者/少年时流落在异邦,在湄公河畔/曾经在黑暗的荒野中迷路的人/才深知一滴火光的温暖。”他在闽南故乡的海滨以乡村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秘密农会工作,被当局逮捕入狱,然后是失业,被迫逃往上海另谋生路,时年仅20岁。因之,在他身上洋溢着对祖国母亲般的热爱,坚定向往革命的渴求,这种赤子的深永情怀构成了诗人后来写作的主调。
鲁藜在上海只待了不到4年,却为日后的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有幸来到上海北郊“山海工学团”当了一名农民夜校的辅导员,这里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工读学校,又是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一处重要据点,很适合一个归侨青年快速地成长。
初到上海时,他为了糊口,曾经自办小报和写小说,结果美梦很快破灭了。他在工余顽强地自修文化,同时写起散文、书评和诗歌,据当年“工学团”的老战友杨应彬(原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回忆说,鲁藜参加金仲华主编的《永生》周刊的一次全国征文和另一个作者同时获奖。鲁藜写的是一篇预言5年后中国的《梦》,到1941年发生了“皖南事变”,证实了梦见背后出现“叛徒”的情境,杨赞叹“我真深深为他那战士的气质和才华所折服”。鲁藜在上海几家进步杂志上发表的诗作。是把他亲历游行示威的革命实践化进了诗行,正符合“左联”提倡普罗文学的要求,以文学为载体“反映党的主张与战斗的口号”(自述)。由于他的进步表现,先后参加了上海“左翼教联”和“左联”作家的战斗行列,1936年6月和杨应彬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一个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到成为一名诗人,这种事业上的攀登在主观方面需要凭借自己的才华与毅力。同是闽籍福州人的著名诗人胡也频,早年因家贫9岁失学,当了学徒,做过流浪儿,后来全靠自学成才,所走的文学道路与鲁藜十分相似。胡也频曾与人在京沪主编报刊,成功了,他先以小说成名兼擅写现代派的诗歌,不久遭国民党杀害。鲁藜的人生旅途更为漫长而坎坷,他坦言道:“我的道路虽然坎坷而艰难/但我却要感谢我的命运/我原是荒野一块粗糙的矿石/是你将我抛人熔炉。”(《命运》)他从不怨恨命运带给他的伤害,而是认定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受各种磨炼,胸怀光明磊落。
抗战爆发后,鲁藜奉命离开上海去接受新的历史考验.正是“生命因劳苦而芬芳/因战斗而神采”(《片言集》)。伴随着抗战的大浪潮他到处漂泊,因有了奋斗目标而不感到茫然,他先去安徽蚌埠、安庆一带开展抗日救亡的民众教育活动,再转到武汉参加兵工厂的各种群众集会,斗志昂扬,朝气蓬勃。1938年夏天奔赴陕北延安,他自谓这“应是我的人生与文学之途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揭开了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一页。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文协”,他遇到了一群当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有艾思奇、柯仲平、丁玲、艾青、李又然和萧军等,这些人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在创作上给予一臂之力甚至终生难忘。鲁藜的成名作品《延河散歌》在延安无法发表,当时延安文艺界的门户之见已经存在,散文家李又然赏识这篇新作并且推荐给胡风,第二年便在《七月》杂志以卷首刊出。另一篇代表作《泥土》也是在1945年的延安城完成的,这是一种深深的“延安情结”。没有延安就没有诗人的光荣业绩,任何一篇佳作都有它诞育的历史因素,中外的实例不胜枚举。
在延安时期,鲁藜在政治生活中也受到一次冲击,那是始料不及的厄运从天而降。1943年延安实行整风运动,鲁藜因有海外的经历。加上好友音乐家杜矢甲的牵连,一度受到审查与隔离。他对被怀疑深感不解与愤怒,查看他留下的日记可以窥见其痛苦的心情,他写道:“我知道,我将去受苦,好像苦痛在这一生中永远和我结缘……”(见拙作《鲁藜的诗歌道路》之三)这页长长的日记是伴着泪水与焦灼不安写成的,幸亏这场由康生发动的“抢救失足者”的狂潮很快平息了,诗人才能重见天日,执笔欢唱。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