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明生 日期:2018-11-10 09:15:02
《中国傀儡戏史》为三卷史述式结构,包括古代、近现代史卷,当代发展史卷和文化艺术史卷。本书为《中国傀儡戏史》首卷——《中国傀儡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精)》,由叶明生*。书中除了“绪论” 之外,共分七章。
**章“先秦汉晋傀儡”,叙述傀儡戏产生的渊源,从先秦到汉代陪葬明器的俑偶到娱人歌舞偶人形式的演变,汉代嘉礼“丧家乐”到魏晋傀儡产生的歌舞“郭秃”的滥觞,南北朝机关傀儡或水傀儡的产生,体现中国傀儡逐级衍变与进展。
第二章“隋唐五代傀儡”,主要讨论隋唐傀儡的特征。此阶段之水傀儡、机关傀儡与提线傀儡得到长足发展,而被纳入政府教坊管理。提线傀儡出现了弄郭秃、弄老人、弄鲍老、弄黄胖儿等剧目,于教坊中列俳儿之首。
第三章“宋元傀儡戏”,受宋杂剧、南戏兴起影响,提线、杖头傀儡呈戏曲化发展,呈现固定音乐、剧目、表演等机制,水傀儡、机关傀儡、药发傀儡趋向精进化,并出现肉傀儡、快乐三郎(铁枝傀儡)等新品种。还出现不少*名艺人,“傀儡社会”组织。傀儡表演技艺精湛、演出题材扩至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等。这一时期的傀儡演出并非简短歌舞或即兴戏弄,而是有文本,这“文本 ”即是文人墨客编撰的“话本”。《中国傀儡戏史》为三卷史述式结构,包括古代、近现代史卷,当代发展史卷和文化艺术史卷。本书为《中国傀儡戏史》首卷——《中国傀儡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精)》,由叶明生*。书中除了“绪论” 之外,共分七章。
**章“先秦汉晋傀儡”,叙述傀儡戏产生的渊源,从先秦到汉代陪葬明器的俑偶到娱人歌舞偶人形式的演变,汉代嘉礼“丧家乐”到魏晋傀儡产生的歌舞“郭秃”的滥觞,南北朝机关傀儡或水傀儡的产生,体现中国傀儡逐级衍变与进展。
第二章“隋唐五代傀儡”,主要讨论隋唐傀儡的特征。此阶段之水傀儡、机关傀儡与提线傀儡得到长足发展,而被纳入政府教坊管理。提线傀儡出现了弄郭秃、弄老人、弄鲍老、弄黄胖儿等剧目,于教坊中列俳儿之首。
第三章“宋元傀儡戏”,受宋杂剧、南戏兴起影响,提线、杖头傀儡呈戏曲化发展,呈现固定音乐、剧目、表演等机制,水傀儡、机关傀儡、药发傀儡趋向精进化,并出现肉傀儡、快乐三郎(铁枝傀儡)等新品种。还出现不少*名艺人,“傀儡社会”组织。傀儡表演技艺精湛、演出题材扩至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等。这一时期的傀儡演出并非简短歌舞或即兴戏弄,而是有文本,这“文本 ”即是文人墨客编撰的“话本”。
第四章“明代傀儡戏”,明代时中国戏曲高度成熟,除了非演员作戏剧化表演的水傀儡、药发傀儡、机关傀儡外,大多傀儡戏种类多呈戏曲化,行当、唱腔及部分剧目接近明传奇。因明代神话小说流行,引发提线和杖头傀儡戏宗教题材剧的产生。杖头傀儡与掌中傀儡*多与社火游艺结合,保持乡土曲调和说唱表演,并在民间社会广泛流行。
第五章“清代傀儡戏”,傀儡戏进入全盛期,由于宫廷喜好杖头傀儡戏,其傀儡规制得到完善,成为上层社会青睐的大台宫戏。民间除提线傀儡戏仍保持发展外,潜藏民间的掌中戏也流行南北。但清末由于朝政腐败,内患外侵,傀儡戏难以生存,衰亡迹象严重。
第六章“民国傀儡戏(上)”,依据文献搜寻与田野调查所得到的当时全国傀儡戏的分布、傀儡戏形态、班社情况,详述民俗仪式活动中的傀儡戏形态,探究其历史传承性。
第七章“民国傀儡戏(下)”,城市傀儡戏因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发生变化:其一,在西方戏剧改良中国戏剧的大背景下,部分城市的傀儡戏也被卷入其中,产生一批改良措施,出现一些新景象:其二,产生一批傀儡戏演出社团和一批新剧目和新演出形式,并出现了一批作家群体。与此同时,傀儡戏历史源流探索与理论研究也同时兴起,由于文献和治学方法的局限,在傀儡戏研究中的源流史观混乱,产生一些不成熟的文论。但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中国傀儡戏史与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产生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傀儡戏史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