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笙 日期:2018-11-10 10:07:35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虹笙,一位金融圈里才情卓著的女子,以文字为霓裳,落笔于成长岁月,在现实与梦想中,在生活与事业间,感悟情爱人间,探寻生命真谛,挥就《虹笙文集》。这是一部修炼一颗饱满之心的史诗,每一篇、每一首都清新真挚,委婉动人,直抵人心。读《虹笙文集》,是心灵与光阴同行的过程,让你在岁月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拨去迷雾,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美好,懂得珍惜。读《虹笙文集》,是在*美的光阴里,采撷她用文字绽放出的生命的春花。依然明月在,相携彩云归 文/虹笙一个从小就热爱文字的人,到了四十岁才想到要出书,这大约和我恬淡的性格有关。对文学,是单纯而持久的热爱,不需要理由,也无需证明,更不必经营。所以20年的时光里,有感就写,无感的时候,就珍藏于心,如同携手一位知己,相视一笑,彼此了然于心。——我和文学,就是如此“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九十年代在南阳初入职场的时候,青春正盛,才思也猛烈。记得处女作是出手两篇不同的散文,同一日的《南阳日报》、《声屏周报》都刊登了,还接到了《声屏周报》南春堂主编打来的鼓励的电话,并且一下子收到了十几封读者来信。年少的心由此蓬勃,自此在文字里恣肆汪洋,一发不可收拾。那十余年里,我的诗歌、散文、小说在《声屏周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躬耕》上,在省文联的《热风》杂志上,在金融系统的《金融时报》、《建设银行报》上被人熟悉。在那个尚有阅读的年代,很多南阳人记住了我,很多系统内的同事们认识了我。还有一些粉丝到单位里找到我,要认识我。而我,是躲在文字后面的那个女子,只愿意安宁地和文字在一起,享受它的好。如果通往梦想的路都是一帆风顺的,这世界上该有多少拥挤的梦想成真?2000年前后,我经历了两位亲人的先后离世。一个原本只想在文字里逍遥的弱小的女子,肩膀上忽然压上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在人生挫折的井喷期,我选择了沉默度日,将文学梦深深埋进了心底。迷茫而彷徨的2004年,因为文字方面的才能,我艰难中得福,被睿智的上级领导青睐,工作获得调动,离开南阳来到郑州工作。起点低,背景薄,自此开始了十余年重新扎根发芽的生涯,倾精力于工作和生存。活得像个人,才配有梦想。而心里有梦想,才能活得像个人。好好工作,踏实生活,摈弃浮躁,磨练心性。在今天回望来路,我庆幸自己人生的磨难来得比较早,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更有精力从生活的废墟上站起来,也能较早有机会看清楚这世界的本来面目,既感受生活的寒凉,也得到意想不到的温情,让我览尽生活风云后终于可以云淡风轻笑看红尘。有人说,人生是一座桥,你只能经过它,却不能拥有它。如是。行走在人生这座桥上,这十余年里,我再也没有刻意去走关于文学的路。但是对于文字的爱是我始终不能改变的情怀。在出差的旅途,在紧张的会议间隙,我习惯了用诗歌的形式随手记录下零碎的心语。这些心语没有想过发表,没有想过给谁看,只是为了记录下点点滴滴真实的心怀。因为人之一生,功名利禄*终都要返还给世界,唯有一路上悲欢离合的感受是自己的。曾经留下过青春印痕的报纸编辑们也都还记得我,他们组织专版的时候有时会向我约稿,而我也一定不让他们失望。如此,我也留下了长长短短的散文篇章。当鬓边开始出现零星的华发,当青春的狭隘变成中年的宽阔,回望十年来世路,我的心里,是扎实走来后云淡风轻的从容与畅意。2014年初,我生了一场病,在神思恍惚命悬一线的游离中,想到此生没有爱过自己想爱的人,没有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心里有一种深深的痛楚和遗憾。人生的长短不必在意,而活得是否尽兴却至关重要。我病中发愿:康复后,一定尽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自己能贡献的美好,不负此生。有惊无险地康复后,我体会到生病是上帝的提示:人生无常。要趁早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一年,我开始整理散落在电脑角落里十余年零散发表过的散文,和那些长长短短心情圆缺的诗句。——给过去做一个完满的总结,也为了再一次更好地出发。文字整理好了,十几万的字,散文一册,诗歌一册。听说我要出书,相近的朋友纷纷热心相助。挚友史君联系了南阳文联副主席周同宾老师。周老师年岁已高,十五年前就公开声明不再给人写序,而史君是老师学生,与老师感情深厚,他亲自带我拜见老师,汇报我的情况。老师信任史君人品贵重,知道他不妄言,遂欣然应允作序。另一位领导兼老师李君,惜我才华,知我人品,他搜罗自己的人际圈,联系上尚在国外忙于公务的河南文学院院长助理、著名诗人萍子老师,拜托她给我的诗集写序。李君说:要找就找与你心灵能够相契的大师。萍子老师是诗坛巨擘,不轻易为人写序。感于李君挚诚,接下我的诗稿,阅后与我心有戚戚,待到我俩相见,犹如前世亲人相逢,老师对我的文字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使我热泪满襟。两位文坛前辈联袂写序,使我有了做好此事的信心。我在南阳工作时候就呵护我成长的一位兄长般的领导帮我联系中州古籍出版社南阳分社出版的熟人商谈出版事宜,没想到我的责任编辑竟然是我初写文章时候就对我厚爱有加的原《南阳晚报》编辑汤溯老师。老师与我心意共鸣颇深,过程中殚精竭虑,力求做出质量上乘的精品。而给我配插图的挚友王慧玲,与我同年同月出生,初涉文坛时候,我俩因为文章经常发表在同一家媒体,同样受到主编赏识,被主编介绍认识,自此20年相伴同行一路从南阳到郑州。在我经历人生低谷的时候,慧玲也经受着生活的其他磨难。慧玲多才,职业是英语老师,业余精通咖啡、插画、播音主持。在生活的捉弄下,我们都曾折叠起梦想的翅膀,臣服于命运的淫威,而当我想要重新出发,我依然*想和她同行。我让慧玲给我配插画,我说:只有你,能画出我的状态,能画出我想要的感觉。其时,慧玲父亲正缠绵于病榻,稚子学业繁重需要照顾,而她满口应允,百忙之中精心琢摩,绘出这一幅幅美好图画为我增色。看到插画草稿的时候,我就惊喜不已。我对慧玲说:愿此书记录和承载你我的成长与友谊。正是这一份份支持和理解,让《虹笙文集》在2017年初顺利面世。手捧新书,仿佛抱着自己孕育已久刚刚诞下的婴儿,它洁白的封面,素净的装帧,散发着新生命的芳香与希望,承载着一段段被光阴洗净的成长故事。慧玲说:厚积已久。愿你以后一年出一本书,有一天可以著作等身。在这个世界上,如今已经有太多的人太多的话我不会在意,而慧玲的话我在意。因为这一路风急雨大,她知道,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也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依然明月在,相携彩云归。(201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