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一民 日期:2018-11-10 11:06:04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章地位的论述,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经国之大业,二是不朽之盛事,本书是另外一种独特的论证“文章不朽”的尝试。全书由生活、隽文、音乐、书法等四个部分(乐章)构成,从文章之源头(生活)、文章之成色、文章的音乐性以及文字的载体(中国书法中使用的宣纸)四个立体的层面,讨论文字之所以不朽和能够传代万代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同时,作者还从2014年文学研究的畅销书《沈从文的后半生》中攫取 灵感,和沈从文在60年前对同样问题的沉思相互呼应,从近期内包括汤一介、张贤亮等著名文人的过世以及电影《黄金时代》中民国女作家萧红等民国文人的“文学气象”中采集关于“不朽”的“证据”和故事,使“不朽”的论证得到厚实的经典人物的“佐证”。本书的一百多个随笔虽然涉及街头之困顿生活、剧院之高雅辉煌、文章文字之精美隽永以及湖边书法的悠闲自得等纷繁的场景,虽然“四个乐章”的“来由”和起始点截然不同,但形散而神不散,篇篇“乖巧”的随笔都在”半空中”朝向一个核心议题”――“文章因何能够不朽”如雷雨前浓雾般逐一聚集,从而,在表象的眼花缭乱和热热闹闹的诸乱象之间,穿插出一个锋芒和针对性极为强烈的“主题核心”,那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作者独特的、立志在挑战早前一切文章不朽论的“新不朽论”。
作者专业背景、职业背景都很丰富,写作语言鲜活生动,充满“北京”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