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增宝 日期:2018-11-10 11:18:44
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观的发生,与小说理念基 础从“道”到“公性情”的变迁互为表里。晚清小说 的基础即作为“公理”的普遍人性论。“小说界革命 ”试图以“阴性”力量来干预社会变革,这意味着晚 清道德秩序、社会结构与人格理想的多重变革。重“ 情”,是晚清小说论、传统“乐教”及现代“美学” 的内在相通之处。而在显性的知识分类层面,晚清小 说的*录形态经历了从古典目录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 过渡,其背后则是“经学”向“美学”的知识型转换 。王国维、黄人、徐念慈、周氏兄弟等人的小说论述 皆“以美为归”,但*非与现实政治*缘;成之视小 说为“近世的文学”——这些视小说为“艺术”声音 与当时主流的小说功用论形成了潜在的对话关系,也 构成了“五四”新文学的先声。而《狂人日记》作为 公认的现代小说的开篇和典范,一方面是讨论晚清民 初小说观念的惯常终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现代性 ”叙述模式之有效性与盲区的双重隐喻。王增宝编* 的《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认》从艺术角度探讨 清末民初小说,论述视角比较新颖,多有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