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红娟 日期:2018-11-10 11:38:56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清代吴敬梓作《儒林外史》共56回。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儒林外史》是中国传统小说中zui优秀的作品之一,对晚清小说的示范作用明显,对现代文坛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并促生了“故事集缀型”小说的兴盛。本书稿将《儒林外史》中代表篇目与典型人物整合分类,在叙述之余加以简单评论,可作为小说爱好者,古文学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在浩若星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儒林外史》是极其璀璨的一颗,它不是四大名著,却仍能让许多国学大师、文化巨擘们推崇备至,它被誉为“文学正宗”、“吾国diyi流小说”,也因纯正的思想、语言而被推举为“模范国语读本”、青年们的首选读物。“儒林”,这是从《史记·儒林列传》中采撷下来的字眼,自西汉大一统,尊奉儒学为文化正统后,后世的读书人便多以儒为业。他们是儒生,而所谓“儒林”便是他们的群生相。自古话“儒林”者多为儒生,《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也不例外。他是簪缨世家子弟,自小“用力于学”,曾随乃父出入官场、广结文士,又因后来的家道中落而参悟世相,所以,他对“儒林”格外地了解,乃至到了需将其刻画成书的地步。一连十余载,《儒林外史》的撰著耗费了吴敬梓巨大的心力,这是任何正史“儒林传”所不能比拟的,难怪他的好友要为之不平、慨叹:“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其实,作为“外史”也好,这让吴敬梓有了更多畅所欲言、挥毫创意的空间,也能让读者更易了解书中的人物故事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信步《儒林》,历历可见,这里既有身份悬殊、品行不一的士林男子,也不乏情态万千、个性迥异的形色女子;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师生相关的诸多情事随处可见,诸如如何穿戴打扮、生计理财、整蛊弄人、社交公益的轶闻趣事也不乏可陈;他们或是豁达洒脱、情如赤子、勇于担当、开放包容的《儒林》之秀,或是惯于媚上欺下、弄虚造假、相捧相轻、虚荣矫情的《儒林》之陋。这样的《儒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也只有如此它才会经久不衰、流芳百世。 吴敬梓成功了,《儒林外史》成了蜚声国际的世界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讽刺杰作,而这也与鲁迅等人对它的品评、论定有关,“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挝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诣,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先生的话被镌刻在吴敬梓纪念馆的碑石上,遂也成为我辈后学了解此著的先入认知。 性本不爱犀利冷峻的“讽刺”,所以,我曾想当然地对《儒林外史》一类的“讽刺”文学敬而远之。而立之后再读此书,方才发现,书中却不尽是戏谑与嘲讽,那种荒谬的真实于我而言则更像是一桩意味悠长的黑色幽默,事关你我,陌生又似曾相识。谨将此番观感整理成文,惟愿曾如我般的后学也能从高阁之处取下此书,静心重温。或许,此番从心所欲地信步《儒林》后,你我亦会别有所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