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育杰 主编 日期:2018-11-10 14:05:23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以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人文性、基础性课程。开设文学课,也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对各专业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的普遍做法,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前,我国各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建国初期大学语文仍然是各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直至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照搬前苏联的做法,将高等学校的文科、理科、工科分开,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这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的人文基础学科被取消了。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应该说,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不明智之举。
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经“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倡议,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等数十所高校率先在全国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二十多年来,有几百所高校,通过这门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及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目前,为了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作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功能同培养学生素质的关系,也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大学语文同培养学生素质的关系,并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哲人,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施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我国的教育方针,同样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依赖于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教育是改变、提高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与智力相联系的认知系统、与道德相联系的意志系统和与审美相联系的情感前言系统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