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歇尔·德·蒙田,马振骋 日期:2014-08-06 12:20:19
米歇尔·德·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1572年开始撰写被称为"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的《随笔集》。《蒙田随笔》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作为一部哲理散文,《蒙田随笔》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蒙田随笔全集》共3卷,107章。全集不仅卷帙浩繁,而且使用古典法文写成,其中近1200条的引语,都是用希腊、意大利等国的语言,行文中还频频跳出斯科涅方言、拉丁语的冷僻字眼。理解与翻译《蒙田随笔全集》无疑对翻译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的蒙田城堡。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一位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蒙田出身贵族,早年学习拉丁文目录:
第1卷
译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马振骋
蒙田年表
原版《引言》
致读者
第一章收异曲同工之效
第二章论悲伤
第三章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
第四章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
第五章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
第六章谈判时刻充满凶险
第七章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
第八章论懒散
第九章论撒谎
第十章论说话快与说话慢第1卷
译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马振骋
蒙田年表
原版《引言》
致读者
第一章收异曲同工之效
第二章论悲伤
第三章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
第四章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
第五章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
第六章谈判时刻充满凶险
第七章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
第八章论懒散
第九章论撒谎
第十章论说话快与说话慢
第十一章论预言
第十二章论坚定
第十三章王者待客之礼
第十四章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
第十五章无理由死守阵地者必须惩办
第十六章论对懦夫行为的惩罚
第十七章几位大使的一个特点
第十八章论害怕
第十九章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
第二十章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第二十一章论想象的力量
第二十二章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损
第二十三章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
第二十四章相同建议产生不同结果
第二十五章论学究式教育
第二十六章论儿童教育
第二十七章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
第二十八章论友爱
第二十九章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
第二十九章十四行诗
第三十章论节制
第三十一章论食人部落
第三十二章神意不须深究
第三十三章不惜一死逃避逸乐
第三十四章命运与理智经常相遇在一条道上
第三十五章论管理中的一个弊端
第三十六章论穿戴习惯
第三十七章论小加图
第三十八章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
第三十九章论退隐
第四十章论西塞罗
第四十一章论名声不可分享
第四十二章论我们之间的差别
第四十三章论反奢侈法
第四十四章论睡眠
第四十五章论德勒战役
第四十六章论姓名
第四十七章论判断的不确定性
第四十八章论战马
第四十九章论古人习俗
第五十章论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
第五十一章论言过其实
第五十二章论古人的节俭
第五十三章论恺撒的一句话
第五十四章论华而不实的技巧
第五十五章论气味
第五十六章论祈祷
第五十七章论寿命
第2卷
第一章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
第二章论饮酒
第三章塞亚岛的风俗
第四章公事明天再办
第五章论良心
第六章论身体力行
第七章论授勋
第八章论父子情
第九章论帕提亚人的盔甲
第十章论书籍
第十一章论残忍
第十二章雷蒙·塞邦赞
第十三章论他人之死
第十五章欲望因不满足而更强烈
第十六章论荣誉
第十七章论自命不凡
第十八章论揭穿谎言
第十九章论信仰自由
第二十章天下没有纯一的事
第二十一章反对懈怠
第二十二章论驿站
第二十三章论做坏事以图私利
第二十四章论罗马的强盛
第二十五章无病不要装病
第二十六章论大拇指
第二十七章胆怯是残暴的根由
第二十八章凡事皆有其时机
第二十九章论英勇
第三十章论一个畸形儿
第三十一章论发怒
第三十二章为塞涅卡和普鲁塔克辩护
第三十三章斯布里那的故事
第三十四章观察朱利乌斯·恺撒的
第三十五章论三烈女
第三十六章论盖世英雄
第三十七章论父子相像
第3卷
第一章论功利与诚实
第二章论悔恨
第三章论三种交往
第四章论分心移情
第五章论维吉尔的几首诗
第六章论马车
第七章论身居高位的难处
第八章论交谈艺术
第九章论虚空
第十章论意志的掌控
第十一章论跛子
第十二章论相貌
第十三章论阅历
索引翻译法国文学经典,有两座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二是蒙田的《随笔》。蒙田的《随笔》博大精深,可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文笔精美。就翻译而言,其人其思其文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加之古老典雅的语言风格,殊难理解与翻译。马振骋先生知难第1卷
第一章收异曲同工之效
我们一旦落入曾受过我们侮辱的人之手,而他们又对我们可以恣意报复时,软化他们心灵最常用的方法,是低声下气哀求慈悲与怜悯。然而相反的态度如顽强不屈,有时也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曾长期统治我们的吉耶纳地区,他的遭遇与身世中有许多值得一书的伟大之处。他遭到了利摩日人的莫大羞辱后,用武力把他们的城市攻了下来。村民包括妇女与儿童,都被抛下遭受屠杀,高声求他宽恕,还在他脚边跪了下来,都无法使他住手;只是在他率部进入城内时,看到三位法国贵族怀着非凡的勇气,单独抵抗他的军队乘胜进击时才下令停止。他对这样的勇敢精神不胜钦佩,怒气也煞了下来,礼待这三个人,连带也饶恕了全城的其他居民。
伊庇鲁斯君主斯坎德培追杀手下一名士兵。士兵忍气吞声,百般哀求,试图平息他的怒火,最后无奈手握宝剑等待着他。这番决心却打消了主人的怒气,看到他准备决一死战不由非常钦佩,也就宽宥了他。(有的人没有读过这位君主的神勇事迹,看了这个例子或许会有另一种不同的解释。)
康拉德三世围攻巴伐利亚公爵盖尔夫,不顾对方如何卑躬屈膝迎合他,他赐予的最大的宽恕是允许那些同公爵一起受困城里的贵妇人,徒步安全撤离,并随身带走她们能带走的一切东西。她们深明大义,决定把丈夫、孩子和公爵本人都驮在背上。皇帝看到她们那么高尚贤淑,高兴得喜极而泣,以前对公爵不共戴天的仇恨也就一笔勾销,今后和和气气对待他和他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