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国华 日期:2014-08-12 11:55:51
《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所突显出来的文学艺术合法性命题出发,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真理性一直被指认为文学艺术成为可能的精神本质。然而,无论是从这一命题的普适性上还是从真理这一概念使用的含混性上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其为正当。本书将权力视角引入到对文学艺术合法性的研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文学权力的概念,并结合资本的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它的构成条件及其作用方式;第二部分,作者结合传播媒介的历史,考察了文学权力的历史演变,得出文学权力决定于文学作为符号资本在表征领域里所占据的比重的结论;第三部分集中讨论了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如何侵入到文学领域,并在何种层面上构成了文学的合法性危机。全书紧密结合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对文学合法性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在文学社会学层面上有较大的推进。
作者简介:
朱国华,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兼法人代表。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出版学术专著《权力的文化逻辑》《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乌合的思想》等,译著《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随笔集《兄弟在美国的日子》。
目录:
序一赵宪章1
序二周宪3
导言从权力的逻辑看艺术终结论
一黑格尔的预言与求真意志
二真理观的困境
三权力视角的可能性
四权力观的深度展开
序一赵宪章1
序二周宪3
导言从权力的逻辑看艺术终结论
一黑格尔的预言与求真意志
二真理观的困境
三权力视角的可能性
四权力观的深度展开
上篇文学权力:一个社会学的阐明
第一章权力的逻辑:对文学神圣光晕的祛魅
一人性的自恋:文学对权力观的拒斥
二权力:资本与话语
第二章文学的文化资本(一):文学的叙事
一福科:权力与话语
二文学叙事与符号权力
第三章文学的文化资本(二):话语秩序中的位置
一稀缺性:文学符号资本的构成条件
二控制表征系统:文学符号资本的实现途径
余论
中篇文学权力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传播媒介与文学观念
第五章口传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口传文学:作为元叙事的符号权力
二口传诗人的符号资本
三智慧:口传文学的基本观念
四口传文学:卡里斯玛型权力
第六章文字印刷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文字的出场与元叙事的解体
二书籍的稀缺性与文学话语的垄断地位
三文学家与统治者的同谋(一):诗言志
四文学家与统治者的同谋(二):摹仿说
五传统性权力与话语霸权
第七章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大众媒介与文学的危机
二艺术自主性的发明: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三合理性的权力与文学场的兴起
四20世纪中国文学场与文学权力
余论
下篇作为权力表意策略的文学
第八章权力对文学的作用方式
第九章政治权力与文学:区隔的逻辑
一元权力的运作策略
二文化等级秩序中的文学
三文学的符号秩序(一):正统的文学
四文学的符号秩序(二):异端的文学
五政治权力与文学合法性
第十章经济权力与文学:文学场的符号斗争
一文学场:切入点与解题策略
二文学场:颠倒的经济
三经济资本的暴政:文学的写作姿态
四大众媒介的入侵与文学自主性的失守
五驯服的文学:城头变幻主义旗
六文学合法性的危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余论
结束语文学终结的权力症候
附录
附录一文学与符号权力: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另一种解读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录二大众文学的系谱
一
二
三
附录三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录四认识与智识:跨语境视阈下的艺术终结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引用书目
后记
修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