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实秋 日期:2014-08-16 01:06:41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的深切缅怀。最后一辑《槐园梦忆》回顾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其言温婉从容,其情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梁先生的散文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清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和智慧。
目录:
第一辑雅舍忆事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记得当时年纪小
童年生活
我在小学
我的暑假是怎样过的
清华八年
点名
《琵琶记》的演出
讲演
演戏记
相声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回忆抗战时期
纽约的旧书铺第一辑雅舍忆事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记得当时年纪小
童年生活
我在小学
我的暑假是怎样过的
清华八年
点名
《琵琶记》的演出
讲演
演戏记
相声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回忆抗战时期
纽约的旧书铺
忆.《新月》
第二辑雅舍怀人
想我的母亲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酒中八仙
辜鸿铭先生逸事
谈徐志摩
陆小曼的山水长卷
怀念陈慧
关于老舍
胡适先生二三事
闻一多在珂泉
忆冰心
忆沈从文
忆周作人先生
悼齐如山先生
悼朱湘先生
悼念道藩先生
悼念陈通伯先生
悼念夏济安先生
记卢冀野
第三辑槐园梦忆
槐园梦忆
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来,下笔千言,谐而不俗。——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应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余光中
《雅舍忆旧》精彩书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在民国十二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做第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陆小曼的山水长卷
最近看到陈从周先生的一篇文章,《含泪中的微笑——记陆小曼画山水长卷》。陈先生和徐志摩有姻娅关系,有关志摩与小曼的事情他知道得最多。陈先生这篇文章,含有我们前所未知的资料,弥足珍贵。谨先就陈先生所提供的资料择要抄述于后。
陆小曼是常州人,生于一九〇三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卒于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她临终时把三件东西交付给陈从周先生,一是《徐志摩全集》的一份样本,一箱纸版;二是梁启超为徐写的一副长联;三是她自己画的山水长卷。陈先生把全集送给了北京图书馆,梁联及画卷交给浙江博物馆,总算保存了下来。可惜的是全集纸版归还了徐家,在所谓“十年内乱”期间于抄家中失去了。
山水长卷是小曼的早期作品,结婚后在上海拜贺天健为师学画,陈先生许为“秀润天成”。此画作于一九三一年春,时小曼二十九岁。这长卷由志摩于夏间携去北京,托邓以蛰(叔存)先生为之装裱。装成,邓有跋语说明。胡适之先生在下面题了一首诗,诗曰:
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
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
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
拼得死功夫,自成真意趣。
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
适之、二十、七、八、北京
陈先生说,胡适这一个观点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杨铨(杏佛)先生题了一首唱反调的诗:
手底忽现桃花源,胸中自有云梦泽,
造化游戏成溪山,莫将耳目为梏桎。
小曼作画,适之讥其闭门造车,不知天下事物,皆出意匠,过信经验,必为造化小儿所笑也。质之适之,小曼、志摩为如何?
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杨铨
小曼的老师贺天健后来也题了一首诗:
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
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
梁鼎铭先生也有一段题识,他说:
……只是要有我自己,虽然不像山,不像马,确有我自己在里头就得了。适之说,小曼聪明人,我也如此说,她一定能知道的。适之先生以为如何?……
较长的题跋是陈蝶野先生的,他说:
……今年春予居湖上,三月归,访小曼,出示一卷,居然崇山叠岭,云烟之气缭绕楮墨间,予不知小曼何自得此造诣也。志摩携此卷北上,归而重展,居然题跋名家缀满纸尾。小曼天性聪明,其作画纯任自然,自有其价值,固无待于名家之赞扬而后显。但小曼决不可以此自满。为学无止境,又不独为画然也。
蝶野
这一幅山水长卷,徐志摩随带在身,一九三一年夏,预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不料坠机而亡,但是这幅画却未毁掉,小曼一直保存到死。陈从周先生在题记中说:“历劫之物,良足念也。”如果不是他把这幅画送交浙江博物馆,恐此画早已被劫。
以上是抄述陈先生的大文。兹略述感想。
陆小曼是聪明人,大家所公认。她一向仅仅被人视为交际场中的一个名人,这是不公道的,她有她较为高尚的一面。沉溺在鸦片烟的毒雾里,因而过了一段堕落糜烂的生活,这也是事实。胡适之先生曾对朋友说:“志摩如果再在上海住下去,他会被毁了的。”所以他把他请到北京去教书。但是志摩没有对小曼绝望,他还是鼓励她向上。看这幅山水长卷,就是在堕落糜烂期间完成的。她并不自甘于堕落。听说后来她戒绝了鸦片,在绘画方面颇为用功,证之陈从周先生所说“她画的山水,秀润天成,到晚年则渐入苍茫之境”,更足以令我们相信她已脱胎换骨,有了完全不同的风貌。
小曼在二十九岁学画不久,就能画出这样的一幅山水长卷,难怪胡适之先生要说“功力可不小”!言外之意可能是不信她有此功力。这张画我没见过,就我所见的陈先生大文附刊的图片而论,虽然模糊不清,但也可以看出布局的大概。在用笔用墨方面还看不出造诣的深浅,大概是走的纤细工整的路子。一般人学画都是从临摹入手,即使没有机会临摹古人的真迹,往往也有粉本可资依据。小曼此画是否完全出自机杼,我们不能臆断。
撇开陆小曼的画不论,胡适之先生的题诗及其引起的反调,倒是颇有趣味的一个论题。胡先生是一贯的实验主义者,涉及文艺方面他就倾向于写实。所以他说:“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有物在眼前,画起来才不走样。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对于初学画者,须先求其形似,然后才能摆脱形迹挥洒自如。西洋画就是这样,初学者就是要下死功夫白描石膏。即使功夫已深,画人物一大部分仍然要有模特儿。其实我们中国画家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番道理。赵子昂画马不是自己也趴在地上揣摹马的各种姿态吗?中国的山水画家哪一个不喜欢遨游天下名山大川?我从前胆大妄为,曾摹画过一张“蜀山图”,照猫画虎,不相信天下真有那样重峦叠嶂峰回路转的风景,后来到了四川,登剑门,走栈道,才知道古人山水画皆有所本,艺术模仿自然,诚然不虚。甚至看了某些风景居然入画,所谓“天开图画即江山”,省悟到“自然模仿艺术”之说亦非妄作。大抵画家到了某一境界,胸中自有丘壑,一山一水一石一木,未必实有其境,然皆不悖于理,此之谓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