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桃洲 日期:2014-08-16 01:35:03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作者简介:
张桃洲,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目录:
内篇上新诗的语言基石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
内在旋律:20世纪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新诗音韵的探测:朗诵的功能与意义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论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构造
内篇下走向存在之思
存在之思:非永恒性及其魅力——探究冯至《十四行集》的意蕴
论穆旦的“新的抒情”与“中国性”
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
聆听的眼——论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
存在的几副面孔——析臧棣的《入梅丛书》内篇上新诗的语言基石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
内在旋律:20世纪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新诗音韵的探测:朗诵的功能与意义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论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构造
内篇下走向存在之思
存在之思:非永恒性及其魅力——探究冯至《十四行集》的意蕴
论穆旦的“新的抒情”与“中国性”
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
聆听的眼——论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
存在的几副面孔——析臧棣的《入梅丛书》
外篇杂语共生与未竟转型
杂语共生与未竟的转型:90年代诗歌
导引、偏移与形塑:理论的效应及其局限
从边缘出发:19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
重启现代解诗学的本体论维度——评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评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