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佩瑶 日期:2014-08-16 01:45:08
本书主要探究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留美归来的“学衡派”如何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顽强的“复古派”,并最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多余人”。作者从分析“学衡派”的“人文主义者”与“圣人”身份想象的形成入手,通过梳理“学衡派”与他们身份想象的载体——《学衡》的关系,考察“学衡派”在其特定身份想象指引下所展开的文化实践,以及在这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身份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的错位,力图尽量客观地呈现“学衡派”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及贡献。
作者简介:
周佩瑶,女,1977年生于广东,1996-200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富仁先生。现任职于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留美体验与“学衡派”身份想象的发生
第一节“学衡派”的留美体验
第二节白璧德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想象
第三节从白璧德到“学衡派”
第二章“学衡派”的身份想象——从个体到流派
第一节梅光迪与《学衡》
第二节吴宓与《学衡》
第三节胡先骕与《学衡》
第三章《学衡》与“学衡派”身份想象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学衡派”之“学术”与《学衡》之“学术”
第二节想象与现实之间——“学衡派”身份想象的境遇
附录一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
附录二刘伯明、汤用彤、柳诒徵等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
附录三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绪论
第一章留美体验与“学衡派”身份想象的发生
第一节“学衡派”的留美体验
第二节白璧德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想象
第三节从白璧德到“学衡派”
第二章“学衡派”的身份想象——从个体到流派
第一节梅光迪与《学衡》
第二节吴宓与《学衡》
第三节胡先骕与《学衡》
第三章《学衡》与“学衡派”身份想象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学衡派”之“学术”与《学衡》之“学术”
第二节想象与现实之间——“学衡派”身份想象的境遇
附录一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
附录二刘伯明、汤用彤、柳诒徵等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
附录三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在《学衡》所发表文章统计表
附录四《学衡》年表
参考文献
写在周佩瑶论“学衡派”后面
后记
序
王富仁
周佩瑶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她的这部专著是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加工而成的,这就有了在该书出版之际我不能不写篇序言的理由。
周佩瑶虽然是我的博士研究生,但那时我已经离开北京师范大学而来到汕头大学,在我的请求下,王德厚先生义务地担当起了指导我在京的博士研究生的任务。严格说来,鲍国华、彭小燕、周佩瑶几位博士研究生都是在王德厚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写作的。所以,周佩瑶这部专著,首先应该请王德厚先生作序,他答应了,但又不放过我。我知道他的意思:对周佩瑶这部专著,我们都得表个态,都要给以力所能及的支持。
对于我的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我向来是不表示明确的褒贬态度的,但对周佩瑶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我却不能不说,我是感到非常满意的。这里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她敢于接触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敢于发表自己与前辈学者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并且立足于实证,立足于分析,做的是踏踏实实的研究工作,既不畏首畏尾,也不张扬跋扈。至少在我看来,这在当前的学术界,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周佩瑶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我想到了四个字的评语,即“思理朗然”。我们都是从爱好文学走上文学研究的道路的,大概在中学阶段,就是语文学得好,数学学得就差一些,所以写起文章来,情感的成分大,理性的成分小。有很多想法,都在空中飘着,落不到实处,也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来。周佩瑶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则没有这个毛病。外国有些学者,将社会科学论文的论证过程也称之为“演算”(我过去曾改用为“运演”),大概是说社会科学论文的论证过程也要像数学的演算一样严密,不能“打马虎眼”。我认为,周佩瑶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原想写篇较长的序言,但因为生病,一直拖了下来,及至断断续续地写下来,又写得太长了,不适于当做序了。将这部书的出版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真是惭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