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枕书 日期:2014-08-16 01:45:23
人总是健忘,刚刚长大一点就忘记了少年时的哀愁幽愤,急于抹去昔日成长的跌跌撞撞与惊慌失措。 而人生的确很长,变更与跌宕突然发生的时候,像失手打了精美的瓷器,无论多么痛悔都没有用。想时光倒流,回到上一秒,一定小心珍护。但一切无法假设,不可逆转。温柔的,唐突的,痛苦的,像一个梦。 平静生涯里的一点波纹,曾经的无知与痴心,都不会再有。《葛原与春时》这部短篇小说集讲述了少年的孤独、想象的风流、成年的况味、读书的虚妄,是作者苏枕书多年的私藏。 《葛原与春时》文字唯美动人,情深意切。篇篇细腻动人,人物鲜活生动,情感丰富,阅读愉悦感强。
作者简介:
苏枕书,现居日本京都。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已出版小说《相见欢》《连生》《阑珊》《再见,如果还会再见》《长相思》等,历史人物评传《一生负气成今日》等。
目录:
第一部分折枝花满衣
陆桥旧事
陸橋
像鲑鱼一样旅行
私奔记
病人
夜航船
迷宫
无声戏
老去相逢
第二部分杏花疏影里
青荼
槿娘
阿稚的书信
第三部分只在此山中第一部分 折枝花满衣陆桥旧事陸橋像鲑鱼一样旅行私奔记病人夜航船迷宫无声戏老去相逢第二部分 杏花疏影里青荼槿娘阿稚的书信第三部分 只在此山中从未存在的恋人日月于征黑盒子葛原与春时教授之死 下雨了。中午下课直奔回家,从教学楼的走廊冲入大院走廊,迎面是持伞而来的周老师,她抚胸慢叹:“啊呀呀陆商你跑慢点,我魂都给你吓飞特了!”娇滴滴颇可爱,不同于陆桥中学其他任何一位老师,像个小姑娘。 “魂还在的呀。”我作了个观察的表情,又调皮笑道。 很远就闻见黏笃笃浸着雨气的肉香,是妈妈在煮肉。小锅文火炖出的红烧肉比食堂的更细嫩鲜美。妈妈日常课多,难得自己下厨,吃这一顿真好比过节,而又得关起门来悄悄吃。大院孩子太多,闻见肉香都会呼啦跑来,顽劣如化学老师梅扬的儿子川川,会高声喊:“陈老师,我要吃肉!”这时除了赶快盛肉给他以免招来更多孩子,就只有暗自不满而已。羞涩如小卖部于阿姨的儿子小健,会抓着门框静静看我们,不留他吃饭是不好的,毕竟我也经常能得到于阿姨所惠的酸梅粉、无花果、冰镇汽水。那时大院谁家舍得经常买肉吃呢。 除了张阿姨并麾下几位师傅被食堂油水养得红光满面外,陆桥中学的老师们大多俭省清瘦。 我推门,妈妈正开锅尝味,竹筷头搅搅肉,蘸点汤水,吮一吮,又舀一小勺给我尝:“要不要再加盐了?”我鉴定:“已经很好,可以出锅啦!”妈妈却慢条斯理盖上锅子:“再炖炖烂。”我围灶转悠,可谓煎熬。 妈妈丢我一本杂志命我耐心静待,我相当坐不住:“肉可以煮笋、煮百叶结、煮扁豆、煮芋头……”妈妈说:“明天买点芋头,正当季。”望穿秋水的糖醋红烧肉总算到了火候。一碗给周老师,一碗给隔壁两位新老师,最后是我们吃。周老师称谢:“陈老师的肉煮得真好,韧结结,香喷喷。阿拉姆妈以前做红烧肉,不用砂糖用冰糖,不加清水加高汤,真是没话说的。陈老师下次试试?”姚春喜先是坚辞不受,说陈老师太照顾了,留给陆商吃吧。寡言的魏夕也含笑道:“是啊,我们不好意思的。”最后我收下魏夕递来的一袋茯苓饼她们才肯接碗。 好大一袋茯苓饼,我提在手里很是踟蹰。妈妈也说:“陆商要一块就够了。”魏夕低眉笑:“都拿去吧,我还有。”姚春喜扶住魏夕肩膀闪闪眼:“人家常常有的收到呢。”不久我便知道,魏夕的男朋友是北京人。渐渐这也成为老师们的新话题。 “唔?北京人啊,蛮好。只不过眼下一南一北,人家北京人总不会跑到陆桥来生活吧。”“我看小魏老师不简单,早晚要去北京的。”“她这么大能耐,怎么不一开始就调到北京,费周折到陆桥来干吗。”“哎,小魏家是哪里的?”“不就是青绵镇的吗,爷娘做竹席生意,逢期还要到陆桥来卖的。”“我看她还是嫁个本地人最妥当。出身普通工作也普通,嫁到北京怎么过,在婆家要受气的呀。”“她工作都落到这里了,难道还想再往北京跑?难。”一言一语的时候忽见魏夕抱一叠教案从窗边走过。她朝窗内一望,老师们也在看她,情状近于尴尬。有人准备同她打招呼,却发现她已离开。梅扬扶扶眼镜,手里圆珠笔转得飞快,压低声音问:“她应该没听见吧?”“听见又怎么样。”朱琴仰头靠在椅背上,目光越过镜片从手里举着的地图上端斜出来,“又没说她坏话。”雨忽停忽止淅淅沥沥落了许多天,陆桥潮气弥漫,苔痕深染。 操场有积水,主课老师们非常积极,一齐瓜分体育课,学生们哀怨无比,或叹或骂。数学老师发怒:“累死累活为你们好,我又不多拿一分钱!”P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