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沉思集


作者:曾敏之  日期:2014-08-16 01:49:22



作者长期从事文史、古典文学研究,撰写文学专题,文学散文,随笔小品等,表现其积蒞、潜藏的文史文学功力,涉及政、经、文化、怀人咏物、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游赏风光名胜…….反映了爱国情操,更拟作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著述《文心雕龙》中拟出的“义归于沉思、辞归于翰藻”的懤拟文论,以印证写作表达的精神。
  作者简介:
  曾敏之,男,祖籍广东梅县,落籍于广西罗城,历任大公报桂馆、渝馆、港馆记者,探访主任特派员等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为大后方名记者。一九四六年六月在重庆两次访问中共领袖周恩来,撰写长篇报告文学《十年谈判老了周恩来》,发表后全国各地报刊多特载,影响极大。一九六二年初调任暨南大学副教授。一九七八年奉派香港文汇报任代总编辑,评委会总主笔。在香港创立香港作家联会任会长,创建世界华文文学联会(香港)任会长。组织并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十六屆。现任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在港工作先后达三十年,出版文史、文学著作三十多部,多篇散文曾获全国性文学奖。二零零三年七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曾敏之以荣誉勋章,表彰他在写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推广中国现代文学作出的卓越贡献。
  目录:
  目录:
  
  第一辑史事
  读史二题3
  文史笔记的新猷9
  回首百年话马关12
  《魏略》的启示16
  冰心玉壶谈18
  撤出《出师表》的商榷21
  谈墙26
  从“苦笋”到谏言28
  谈尊严33
  “和谐”蕴藏的文化智慧37
  攻心与审势
  ——谈武侯祠的楹联41
  目录:
  
  第一辑史事
  读史二题3
  文史笔记的新猷9
  回首百年话马关12
  《魏略》的启示16
  冰心玉壶谈18
  撤出《出师表》的商榷21
  谈墙26
  从“苦笋”到谏言28
  谈尊严33
  “和谐”蕴藏的文化智慧37
  攻心与审势
  ——谈武侯祠的楹联41
  不忘民族特征与民族气派45
  陈搏的笑声48
  重义与和谐50
  谈“回避”52
  告密,卧底考55
  “洒泪”的权术58
  从口碑说起60
  从贾谊看到的64
  钓台归隐惹猜疑68
  谈“市隐”与“不帝秦”71
  从王莽说起76
  祸福话长江80
  义利之辩83
  第二辑人物
  鲁迅与读书91
  文学先驱者的卓识96
  周恩来的情与义99
  惠泽于无穷102
  挥毫策马写春秋
  ——悼念王匡先生105
  杨宪益先生的事迹112
  梁羽生的三艺117
  海天何处吊诗魂
  ——纪念郁达夫殉难六十周年121
  东西南北记唐瑜126
  康有为诗咏香江129
  “愿随前薪作后薪”
  ——小记冯友兰134
  伤逝
  ——悼念罗忼烈教授137
  启功先生二三事141
  张大千的乡思?归宿144
  记台静农147
  第三辑艺文
  从“缘缘堂”看到的
  ——文史札记153
  不废江河万古流
  ——回答关于鲁迅作品的体认157
  传记丛谈162
  沈从文的章草艺术165
  有感于《艺术人生》一景167
  弘扬经典书画史程170
  柏杨谈诗173
  柏杨也废蓼莪篇176
  何香凝画梦录178
  徐悲鸿的诗画情181
  季羡林的散文观
  ——读书札记184
  齐白石的怀乡病186
  随笔三题189
  寂寞张九龄194
  从杨升庵的弹词说起197
  人文精神的失落200
  “渐”送浮生203
  谈浮名206
  谈名人效应210
  谈择邻213
  老马与诗情216
  进退雍容史上难221
  龚自珍的涕泪225
  于右任的江山万里心228
  谈闲情232
  壮烈诗咏旧神州235
  李鸿章洒泪饰非238
  王昌龄绝句诗的艺术241
  情文并茂的散文246
  懒抛心力作词人
  ——记田汉二三事249
  旅游文学古今谈253
  桥256
  烟酒情怀261
  通感的艺术
  ——读诗札记265
  第四辑序文
  《香港文学史》序271
  《风云侧记》序一274
  怀旧的魅力277
  ——《中国文化名人在上海》代序277
  《徐盈作品选》序280
  读史二题
  谈青史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潇湘馆,悬挂有一副楹联,上写着——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楹联虽只十字,内涵却具丰富的人文哲理,也反映了林黛玉对人生、对历史的一种理解与感慨之情。可不是么?明月是在永恒运转,长可伴绿窗而皎洁映入,可是人世的悲欢离合却是不可避免的,也反证绿窗明月所照的对象不一定是眼前的人了。至于青史上的人物呢?却也如初唐诗人陈子昂所形容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林黛玉之感怀身世,怎能不对着绿窗映入的明月而唏嘘垂泪呢?
  不过,话得说回来,自从古代以青青竹简记事,形成史籍以来,历史就以青史之名定位,给历史献以桂冠,给人物戴上花环,青史一词也令人以追求“青史名标”或“名垂青史”为最高荣誉了。
  从中国的史籍看,儒家是强调“大人”、“君子”的历史作用的,以英雄史观为他们定性为青史上的人物。而君子所具备的条件呢?《荀子》分析为“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夫是之谓诚君子”。以这样的修身率道以应世治国,是可垂名于青史的。但是法家的韩非却强调“势”的重要,他在《韩非·难势》中认为决定历史的进步,是政治、教化、经济……所形成的时势之功,是“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物质作用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凡能达成这样的境界,不论个人或国家,都有青史名标的美誉。因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管仲、魏征、范仲淹……均史绩流传。可见韩非的青史观与儒家所持者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因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提起青史留名,还是倾向于以人事为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以“砥行立名,附青云之士以施于后世”。
  正因为要“砥行立名,附青云之士以施于后世”,于是自古迄今,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莫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功过是非。《左传》提到《春秋》之义:“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所谓君子贵之,就是历来知识分子非常敏感于历史的作用,出现了封建时代有人抛弃高官厚禄,甘愿终身从事修史事业,以著作附青云之士而垂名后世,例如唐代的刘知几、宋代的司马光以至乾嘉时代的王鸣盛、钱大昕、赵冀、章学诚……都是辞官不做而潜心于历史的,因之《史通》、《资治通鉴》、《十七史商榷》、《续文献通考》、《通志》、《廿二史札记》、《文史通义》等著述都传于后世,这些史学家也成为青史名标的人物。
  提青史,也要警惕有弄虚作伪的人物篡改历史的勾当,需要辨其真伪。刘知几特别指出在“舞词弄札,饰非文过”,“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籍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对这类丑恶行为,“应予唾弃”(引文见《史通》)。由于历史可以惩恶,可以扬善,真有借鉴垂训作用及意义,历代统治者都想取得史上美名。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记。是说西晋时代有一位军事家羊祜,才兼文武,有功于当代,一度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常于春秋佳日偕幕僚、文士游于风景佳绝的岘山,对着如画风光,忽然怆然流涕,向同游者慨叹名不能久享,身后一切会泯灭无闻。后来继他都督荆州的杜预,特为羊祜在岘山立碑以纪念他的功绩,名为“堕泪碑”。而杜预自己也预刻碑文,沉于岘山之下,以待后世发掘出来也名垂青史。由这个故事,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了一首律诗以记感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可见,青史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向往以求的,文天祥更怀慨激昂唱出了他的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进程已到了当代,青史之词是仍萦绕于人心的,有心人正冀求名垂青史,怎样能求到呢?要拭目以观察其言行了。
  




闂傚倷绀侀崥瀣儑瑜版帒纾块柟娈垮枤缁犳柨顭块懜闈涘闁搞倕瀚伴弻鐔衡偓娑櫭粭褔鏌i悢鍛婂磳鐎殿喖鐖奸幃娆戔偓娑欋缚娴煎嫮绱撴担浠嬪摵缂佽瀚伴獮蹇涙偐閼碱剚娈濇俊顐︻暒閼宠埖绌遍悜妯肩闁挎繂鎳忕粈宀勬煕閹惧绠炴鐐插暣楠炲酣鎸婃径宀婃Н婵$偑鍊栭崹鐓庘枖閺囥垺鍤嬬憸鐗堝笚閻撴洘绻涢崱妤冪婵炲牓浜堕弻宥堫檨闁告挶鍔戦獮蹇涙晸閿燂拷闂傚倷绀侀幉锛勬暜閳哄懎纾诲┑鐘插€甸弸宥夋倶閻愭彃鈷旈柍缁樻礋閺屻劑寮撮悙韫敖濠电偠鎻幏锟�闂傚倷鑳堕崑銊╁磿閼碱剚宕查柛宀€鍋為崵鎰版煟閺冨倸甯剁紒鈧崒鐐寸叄闊浄绲芥禍婵嬫煛閸℃澧﹂柡灞诲妼閳藉螣娓氼垱顔勯梻浣告啞濮婂宕伴弽褏鏆﹂柨婵嗘礌閸嬫捇鏁愭惔婵堟晼濠电偛鐗愬▍锝囨閹惧瓨濯撮柛锔诲幗閸n參姊虹粙娆惧剰缂佸鎳撻悾宄邦潩鐠哄搫鑰块梺鍝勬储閸ㄥ宕i幇顑芥斀妞ゆ梻鏅紓姘舵煕婵犲啯宕岀€规洘绻堥幃銏ゆ偂楠烆兙鍎甸弻娑氫沪閸撗呯暤濡炪倕绻掗崰搴ㄥ煡婢舵劕绠婚柟棰佺閸撻潧鈹戦悙瀛樼稇婵炲樊鍘奸悾鐑藉閳垛晛浜鹃柨婵嗛婢ф壆绱掓潏銊ュ摵闁哄本鐩鍊燁槼闁革絿鍎ょ换婵嬪焵椤掍焦濯撮悶娑掆偓鍏呭闂傚倸鐗婄粙鎺椝夐悩缁樼厽闁哄秲鍔庨惌鎺楁煛娴e摜肖濞寸媴绠撻幊鐐哄Ψ閵夈垹浜鹃梺顒€绉甸悡娑氣偓骞垮劚閹冲骸危婵犳碍鐓曟繛鍛邦嚙閸熺娀寮搁弽顓熺厪濠电偟鍋撻崳浼存煕鐎n偅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闂傚倷绀侀幉锛勬暜閳哄懎纾诲┑鐘插€甸弸宥夋倶閻愭彃鈷旈柍缁樻礋閺屻劑寮撮悙韫敖濠电偠鎻幏锟�闂傚倷鑳堕崑銊╁磿閼碱剚宕查柟閭﹀枟椤洘绻濋棃娑卞剰闁绘劕锕弻锝夊箛椤掍讲鏋欏┑鈩冨絻椤兘寮诲澶娢ㄩ柨鏂垮⒔閻撳嫰鎮跺顓犳噰闁哄本绋戣灒濞撴凹鍨伴崜浼存⒑娴兼瑩妾柛銊ユ健楠炲棗顓奸崱妯侯€撳┑鐐存綑椤戝懏绂嶉悙顒傜瘈闂傚牊绋掗ˉ婊呯磼娓氬洤娅嶉柡灞剧☉閳诲骸螣閾忛€涚捕闂備線鈧偛鑻晶楣冩煙閸戙倖瀚�


阅读提示:沉思集的作者是曾敏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沉思集下载地址

上一本:现代文学风景谭
下一本:中国现代文人的唱和与辩驳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