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


作者:黎杨全  日期:2014-08-16 01:53:39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主要以传统的“专家批评”与新生的“草根批评”这两种批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媒介提供的赛博空间给文学批评的场域、主体、方法与话语等方面带来的转型。
  目录:
  绪论
  一、概念与对象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方法论设定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数字媒介与批评场域的新变
  第一节批评场域的结构、资本与惯习
  一、位置、占位与关系
  二、“资本”的构成与转换
  三、惯习的形塑、特征与危机
  第二节批评场域中的斗争、共谋与炒作
  一、专家与草根对文学“合法性”的争夺
  二、符号暴力、误识与共谋
  三、媒体批评的介入与炒作绪论
  一、概念与对象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方法论设定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数字媒介与批评场域的新变
  第一节批评场域的结构、资本与惯习
  一、位置、占位与关系
  二、“资本”的构成与转换
  三、惯习的形塑、特征与危机
  第二节批评场域中的斗争、共谋与炒作
  一、专家与草根对文学“合法性”的争夺
  二、符号暴力、误识与共谋
  三、媒体批评的介入与炒作
  第三节接纳、归附与试水:互动的尝试与困境
  一、学院、专家的“接纳”与写手的“归附”
  二、传统作家的“试水”
  三、互动的困境
  第二章个体与人群:批评主体的精神分析
  第一节专业批评家的网络生存:自我的幻象与调整
  一、“凝视”的转换与权力的衰微
  二、前台与后台:自我的幻象
  三、从立法者到阐释者
  第二节草根批评者的群体性存在:狂欢及其幻象
  一、“追文族”:读写互动与共同体意识
  二、“草根游民”:冒犯、躲避与身体政治学
  三、狂欢的困局与幻象
  第三章认知困境与批评方法、解读策略的设定
  第一节赛博空间与“再现”危机
  一、文本海洋与“精神分裂”
  二、“规训”空间与身心沉浸
  第二节寓言式批评与整体性研究
  一、“潜水采珠人”与寓言式批评
  二、“认知测绘”、“总体性”与整体研究
  第三节抵抗、盗猎与微观政治学
  一、行走的修辞学:“使用”中的盗猎
  二、价值的辩证法:抵抗的悖论
  第四章批评话语的转型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第一节话语的转型:从独白到交互
  一、专家的“术语”与草根的“行话”
  二、“共同体”的内部循环与松散人群的“在场”交互
  三、批评功能的弱化与强化
  第二节文学公共领域的可能、困境与现实
  一、可能:身体的“隐匿”与精神的对话
  二、困境:语言暴力、群体压力与符号权力
  三、现实的尝试:“龙空论坛”与“小众菜园”
  ……
  结论: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与“业余性”的生成
  参考文献
  后记三、惯习的形塑、特征与危机
  在场域中活动的是“行动者”,他们承载着不同的资本,并基于自身占有资本的性质、数量与在场域中的位置,积极采取行动,或者尽力维持资本的现有分配格局,或者企图颠覆它②。有了“行动者”,才有了场域的历史,也才让场域的结构得以维持或发生转换,但是,这些行动者之所以是行动着的,有效力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通常理解的那种理性个体,而是因为他们的“惯习”,他们被赋予的“一整套性情倾向”。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稳定性、持续性,但也会发生变迁,它来源于外在的社会制度,又寄寓在个体的身体之中。③布迪厄提出“惯习”理论是试图摆脱解释行动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倾向。客观主义倾向常常把行动解释为毫无主体性的机械反应,主观主义倾向则把行动理解为是个体任由良心、理性支配的自我谋划的产物④。前者如列维一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倾向于废除“行动者”的结构主义,后者则如萨特高扬主体,强调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为了避免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布迪厄用“行动者”(agent)的概念取代了“主体”(actor)的概念,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具有深层关联,并互相强化⑤。在布迪厄看来,“惯习”理论就是宣称个人、主体与社会、集体的根本联系:“习性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体性。”①由此试图超越个体与社会、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机械对立。
  专业批评家与草根批评者从几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惯习,即阅读品位上的纯粹趣味(形式)与感官趣味(功能);批评距离上的“静观”与“沉浸”;批评姿态上强调严肃、注重等级化的“立法者”意识与强调“平等”、“戏谑”的草根意识。
  从阅读品位来看,专业批评家凝结了较多的文化资本,获得了较高的鉴赏能力,他们讲究的是纯粹趣味,是形式愉悦。他们对注重审美创造的传统文学感兴趣,对其作了精深、细致的研究,而对形式粗糙、文化快餐式的网络文学则普遍“失语”。草根群体主要由80后、90后的年轻人构成,他们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网络,在网上玩游戏,看电影,购物与读小说,成为他们热衷的时尚生活方式。与专业批评家的纯粹趣味相比,草根群体注重感官趣味,目的是消遣,是缓解生活与工作的压力,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YY”(意淫)、做白日梦,他们把网络小说称为“YY小说”,最感兴趣的是作品的内容,被其中的情节、人物所吸引,不会、也不屑于去注意作品的形式因素。不仅如此,如果一位网络写手在写作中过于关注文学性,还会被草根群体骂为“文青”。所谓“文青”,对网文写作来说,就是指装腔作势,明明是“陕餐文学”,却故作清高,附庸风雅。不少书友都对“文青”写法表示厌烦,在书友中广泛流传的著名网络写手“梦入神机”②的名言——“文青是种病,得治”——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人给网络文学的成功要素进行了排名,按其重要性分别是:市场、人脉、构思、速度、文笔。文笔只能排在最末一位③。专业批评家与草根群体的这种阅读差异,也就是形式与功能的差异,这正如就餐时精英阶层关注的是餐饮行为的形式因素,如环境、方式、排场、菜肴的外观,而普通百姓则关注的是菜肴的具体内容;前者考虑的是“怎么吃”,后者关注的是“吃什么”。
  ……
  







阅读提示: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的作者是黎杨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下载地址

上一本: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史
下一本:父兄师友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