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久明 日期:2014-08-16 01:53:47
《父》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父母”为题的经典散文,有朱自清所写的经典名篇《背影》、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父亲的病》,也有冰心的《回忆父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文月的《父亲》、林清玄的《红心番薯》等,共收编以父为题的名家经典散文42篇。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
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等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
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
作者简介: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编著等身的著名学者、书人、张爱玲研究专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蔡翔,男,1953年生,上海市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目录: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家长
背影
回忆父亲
父亲的花园
父亲
悲哀的玩具
松林
父亲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滕回生堂今昔
义父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父亲
父亲小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家长
背影
回忆父亲
父亲的花园
父亲
悲哀的玩具
松林
父亲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滕回生堂今昔
义父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父亲
父亲小记
红心番薯
面包祭
父亲的烟
陪父亲喝酒
酒
父亲的咳嗽声
父亲的书房
父亲的树
三松堂断忆
玄览堂情思
父亲的回忆
人家说他是我爹
父亲
摇曳秋风遗念长
哦,你是我的父亲
话说父亲
我的父亲
先父梦岐先生
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的记忆
父亲
父亲的病
恐怖
爸爸
父亲
普通人
重温草莓家长
◎李健吾
在男性社会中间,家长是我顶弄不清楚的一个观念。我从小没有想到家长属于哪一门,哪一类,是怎样的身份,是怎样的地位,直到我自己最近成为这种奇怪的家畜之一,这不是说我自来没有感到家长的权威,或者尊严。对于一个孩子,例如我,一切只有“畏”这个字来表现,至于另一个“敬”,说实话,一个十岁的野孩子,特别是乡下孩子,根本就不体会这同样属于人世的另一种精神作用。
这话当然不便应用到人人身上。我只是把自己当做实例来讲。别人我不知道,我不能分身进去感觉。但是,我自己,我敢说,生下来就好像怕一个人,一个修短适度,白面书生的中年男子——不用说,是我父亲。我怕他。现在叫我回忆从哪一天怕起,我实在没有力量做到,反正我可以相信,好像一落娘胎,我第一声的啼哭就是冲着他来的。我真怕他。他并没有络腮胡子,也不永久绷着面孔,我还瞥见他背着我们摸摸母亲的脸。但是一听见他咳嗽,或者走步,我就远远溜开,万一没有第二个门容我隐遁,只好垂直了一双黑黢黢的小手,站正了,恨不得脚底下正是铜网阵的机关隧道。我想不出他有多大的生杀之权,不过我意识到这是我眼前唯一的人物;他吩咐人,差遣人,从来没有被人差遣,被人吩咐,母亲背地埋怨他两句,然而也只是背地罢了。
我必须声明一句,就是我仅仅当着他怕他。他一不在眼前,我就活像开了锁的猢狲,连跳带窜,一直蹦上房去。他出去了,这寺庙一样清净的院落,仿佛开了闸。忽然一声喧响,四面八方全是回应,兄弟姐妹凑在一起,做成热闹的市场。什么都变了。玻璃砸了一块;瓶子豁了一角;桌子坏了一条腿;墙上多了几道铅笔印子;最后钩针也许扎进姐姐的手指,姐姐疼哭了,我吓哭了;父亲在前院说着话哪,一切仍归平静,甚至于姐姐忘掉疼,不哭了,我更一溜烟不知溜到什么地方去了。
其实提心吊胆,我藏在后园一丛丁香后头。
然后我挨了一记耳光。
我哭了,又不敢哭了。
在这些无数的耳光里面,我记得最亲切的,也最显家长尊严的,差不多回忆起来我最感兴味的,是我忘记给他磕头拜寿的那一巴掌。直到如今,有十五六年了,我还觉得右半个脸红肿着。尤其难堪(不仅是我,我父亲同样难堪)的,是坐了一屋的客人。在不同的情境,这伤着父子双方的骄傲。——但是我说得太多了,或许有人要笑我不知羞了。然而,假如我告诉人,现在我也做了家长,也有权利打自己子女的耳光,谁敢笑我一个不是?假如我再告诉人,我倒羡慕那些挨耳光的日子,唯其我如今傲了家长,难道我因而有失家长的高贵?
我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别瞧我是家长,或者正唯其我是家长。现在我晓得父亲为什么老是绷着面孔,因为他要弄钱养活这一家大小;为什么他必须绷着面孔,因为他要维持他既得的权利或者无从辞职的位置。我开始尊敬他;我了解他的苦衷。在所有的职业之中,家长是终身而且最不幸的一个。他的上司是社会国家,下属是群一无所能的妇孺。他做爱得躲着子女,或者太太;他叹气得躲着子女,甚至于太太;他读书得躲着子女,尤其是太太。他得意的时辰,就许是他失意的时辰。他梦想了十年云岗,梅兰芳,峨眉山,甚至于中山公园。“明天我们结伴儿去,好不好?”明天?他摇摇头:“我不闲在;我二孩子病了,出疹子。”
这种不可避免的累赘,并不足以证明家长之不可为。曾参唯恐家长之不可为,特地创造了一个“孝”字,来做父亲或者家长的护符。然而在人生的现象里面,最难令我理解的,正是那块“父严子孝”的匾额。无论如何,家长在无形之中占了便宜,却也一丝不假。我可以强子女用功,说是为了他们好,甚至于像我父亲,打他们一记耳光;我可以逛八大胡同,碰见儿子,骂他一声不肖,打他一记耳光,把他从我心赏的小班踢走。然而这还显不出家长的威风。我可以为了一粒芝麻,摔坏苏漆小凳,或者扔破乾隆时代的细瓷瓶,没有一个人敢说我,除非爱财心重,事后我轻轻自怨自责一句。我必须守旧。我可以开出一批赏心悦目的方针,例如,顽固,蛮横,拍桌大怒,不置可否,衣冠整饬等等。然而一个家长最紧固的城堡,却是缄默。这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无上战略。从我做了家长以后,我明白这怎样容易,又怎样困难。这要来得自然。我有三字秘诀奉赠,就是“言必中”。所以,我学来好些为人的道理,从我做了家长以后,不幸是我立即发现我老,老到寻不见一丝不负责任的赤子之心了。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