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时代与命运


作者:唐翼明  日期:2014-08-16 01:55:08



本书是著名学者、民国高官之后、蒋介石机要秘书之子唐翼明深情追述六十年家国人生的自叙传之作,是《巨流河》之后又一部深度书写历史激流中个人命运的力作。
  本书作者经历极为丰富,命运极为坎坷。在时代大变迁之际,年仅六岁的作者却因为种种被身为国民党高官的父母留在了衡阳乡下,不到十岁就带着幼小的弟弟、妹妹独立讨生活,妹妹的死、伯父的不仁……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震撼。他走出衡阳乡下,独自在初中度过了充满人性阳光的几年。此后孤身来到处于长江中流的武汉,命运的吊诡让他在全省高考第二名的情况下落榜,此段生活既有历史的动荡、心灵的创伤,也不乏人生中的温暖。历史新时期的开始让他成了武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而这个历史解冻的年代也让他有机会追随著名学者夏志清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问学十年。父母在台湾的身份让他在拿到哥大博士之后成为第一位在台湾讲授当代中国大陆文学的学者。台湾二十年,有与学界诸友好的亲密交往,有与台湾政要马英九的近距离接触,有对台湾人情风俗的深入细致观察。纽约十年、在台侍亲二十年,却无法改变他在大陆的生命之根,年已六十的作者重回大江之滨,在江边俯瞰大千人生、独得人生之趣。
  六十年家国情怀,十万里三地人生。经此六十多年,作者与人生种种、时代种种,既饱含深情,充满历史反思意识,又胸怀坦荡,坦然书写个人命运和时代风潮。
  作者简介:
  唐翼明
  两岸知名学者,作家,书法家。湖南衡阳人。
  一九七八年十月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专业硕士班,一九八一年三月提前毕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随即赴美留学,一九八二年九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师从国际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一九八五年)、博士学位(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〇年九月赴台侍亲,先后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是赴台湾开讲大陆当代文学的第一人。二〇〇八年一月从台湾政治大学退休,定居武汉。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作有:TheVoicesofWei-JinScholars:AStudyofQingtan(英文)、《古典今论》、《魏晋清谈》、《大陆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批评》、《大陆“新写实小说”》、《魏晋文学与玄学》、《大陆当代小说散论》、《大陆现代小说小史》、《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回忆性散文集《宁作我》;书法作品《湖湘四典》(与沈鹏、李铎、卢中南合作),《故宫百联》(与卢中南、谷有荃、刘文华合作),《曾国藩嘉联钞》(与饶宗颐、周治华等合作)。
  目录:
  上辑六岁出门去远行
  笋、竹、人
  六岁出门去远行
  上学的路
  伯父
  妹妹的死
  在老家的最后一个除夕
  放牛娃的钟
  腿的故事
  抓鱼摸虾的乐趣
  乡下孩子的点心
  中元节谈鬼
  鞋子与潜意识
  虱子上辑六岁出门去远行
  笋、竹、人
  六岁出门去远行
  上学的路
  伯父
  妹妹的死
  在老家的最后一个除夕
  放牛娃的钟
  腿的故事
  抓鱼摸虾的乐趣
  乡下孩子的点心
  中元节谈鬼
  鞋子与潜意识
  虱子
  谷满爹
  初中岁月
  高中记忆
  诺贝尔梦
  蝴蝶效应
  何校长
  第二次高考碰壁
  收泼油的老妇人
  蛔虫
  厕所、厕所
  一夕成名
  荒谬的刹那
  当学生的脚踏在老师背上的时刻
  一个耳光
  党司令
  全力以赴过滩头
  走进武大
  到美国去
  走进哥大
  纽约初夜
  我在美国捡家具
  哥大东亚图书馆
  我在哥大办书展
  冯友兰来哥大
  周汝昌访哥大纪实
  怀耀老
  十年生死两茫茫——忆曾卓
  唐德刚先生
  维特克女士
  我和犹太人
  跳舞
  游泳
  东京街头的小面摊
  四方田犬彦
  鲤鱼的故事
  江滩、草坪、日光浴
  秋叶烂漫时
  中辑到台湾去看什么
  廿四年前的台湾印象、
  到台湾去教书
  第一个在台湾教大陆当代文学的人
  到台湾去看什么
  请脱衣舞娘送老爸上路
  槟榔西施
  台湾的端午节
  钱穆与陈水扁
  想起蒋经国
  马英九印象
  观鹰楼记
  台北山居花园琐记
  看牙记
  台北建国假日花市和玉市
  词趣
  没落贵族和暴发户
  水饺生涯
  樱花时节
  下辑:人是一只蜘蛛
  人生的马车有两根缰绳
  人是一只蜘蛛
  我的人生八字经
  出名未必要趁早
  体验生命
  那昙花一现的时刻
  最高层次的责任感是对自己负责
  关于爱的片想
  人都是可被买的吗?
  什么钱才是你的
  想想钱到底有多值钱
  严君平的怪脾气
  糊口一生实可悲
  二与八的智慧
  最堪玩味是常谈
  逢庙必拜与“向佛行贿”
  说儒二题
  (一)仁——人和人平等
  (二)礼——人和人有别
  说诚信
  慈与孝
  儿孙自有儿孙福
  说“师道尊严”
  谈谈“家教”
  说道德
  性与道德
  可怜天下“同妻”与“同夫”
  说快乐和幸福
  换个角度读《水浒》
  也谈陈寅恪
  读书不肯为人忙
  白话文运动的后遗症
  我与《论语》
  年龄与生日
  君子与小人
  代跋:不拘一格写散文
  
  上辑六岁出门去远行笋、竹、人
  我的老家多山,山上多竹,清明时节去上坟,带一把锄头,顺便就可以挖一篓笋带回来,一点都不费力。长出地面高过五寸的笋,通常是不要的,因为已经不够嫩。但孩子们却喜欢,可以拿来做玩具,用小刀小锯在上面雕很多花样。若要吃,就要选那些刚冒出地面不久的笋,当然最好是完全没有冒出地面的笋。挖这样的笋,要凭经验。笋尖快要冒出地面的时候,地面会出现一些小小的裂缝,挖笋经验丰富的人,凭这些裂缝就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笋,多大的笋,大概要挖多深才合适。这样的笋鲜嫩无比,用水煮一煮,撒一点盐,连油都不要放就香甜得很。
  以上说的是春笋,但真正珍贵的是冬笋。冬笋则完全长在土里面,还没有开始抽芽,所以不会把地面顶出裂缝来。因而要找到冬笋是一件极难的事,全凭老到的经验,还加上几分运气,才有可能挖到。冬笋之鲜嫩,又过于春笋,是有资格被称为山珍的。吃冬笋的时候,往往是先一层层剥掉笋壳,然后再从正中一刀切下去,把一个弯弯的笋子破成两半,然后再切丝或切片,就看你的需要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破成两半的冬笋,那样子很像庙里求神的竹卦,只是竹卦是老的,冬笋是嫩的罢了。令我最好奇的就是那些笋子里面,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排着的笋节,看起来有点像一把梳子。雪白细嫩的笋身,加上这一排一排叠着的、微微带点波浪形的笋节,不需要再加任何的雕琢,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品。乡下孩子没有什么玩具,树根瓦片就是他们的玩具。儿时的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这样切开的冬笋,或到春天用长出地面的笋子雕成的各种小器具。我常常会坐在桌边,摆弄这些笋子,久久地观察它们。让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如梳子一样的冬笋。我觉得没有一样植物的根(也是芽)能够长得如此之玲珑剔透,细密生动。我常常用手扒开那些竹节一片一片地数,看它到底有多少节,发现每只笋的笋节都不一样,十几节,二十几节,三十几节都有。
  上了中学以后,不知道从哪一本书上读到(或者就是《植物学》吧,我读初中时有这一门课),这冬笋的节数也就是它以后长成竹子的节数,如果笋子是三十节,长成竹子以后,就还是三十节,不多也不少。所以由笋的节数就可以算出它长成竹子以后大概有多高。比方说三十节吧,成竹以后,每节一尺,这竹子就是三丈高。如果只有二十五节,那么长大后它就只有两丈五。所以竹子的高矮在它长成笋以后就已经大致确定。我说“大致”,因为这只是粗略的说法,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每一节能长多高,虽然有一个基本的范围,却不是十分精确的定数。如果营养、阳光、水分都很充足,那每一节就会长到它本应长到的高度。但如果营养、阳光、水分,有一样不够充分,每一节就长不到充分的高度。如果三者都不足,每一节的长度就会更短。所以这竹子的高度还要取决于它长在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土壤,是肥是瘠,合不合适;长在什么样的年份,是旱是涝,缺不缺水;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根能不能充分地伸延,枝叶能不能充分地舒展,周围有没有其他的巨物遮蔽阳光。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细估的其他因素,例如虫害、人害(砍伐、移栽)、山火、雷电……所以一个成竹的高度从笋子的节数可以大致判断,却不能精确算定。某些极端的情况甚至可以导致巨大的差别。例如我们家乡常见的楠竹,如果长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中,生在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又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并且没有意外的灾伤,最高可以长到七、八丈。但如果你把这样一棵竹苗移栽到一个瓦钵里,放在案头上,就算你精心照顾,大约也只能长成高不满三尺的小侏儒。
  作为一个生命,竹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充分发挥它的生命潜能,把每一节都长到最粗最长最壮,每一片叶子都长到最圆满最苍翠。这样的竹子就叫做完成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至于一棵竹子究竟有没有机会“完成自我”、“实现自我”,一部分取决于这颗竹子生命力是否强旺,一部分则取决于外在的因素,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一棵竹子,凭着它的生命本能,努力向上成长,它大概不会想到,它对森林有什么贡献;但是显然地,一棵实现了自我的竹子,对于森林的贡献无疑比一棵没有充分实现自我、甚至半路夭折、或者长成侏儒的竹子要大。这是不用怀疑的。
  人也就是棵竹子。
  六岁出门远行
  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你妈妈下去买零食,你趴在车窗边看许多农妇提着篮子在叫卖。突然铁轨咔嚓一响,火车竟然动了,不是往前是往后,你立刻意识到妈妈还在底下,还没上车,你禁不住又是哭又是叫:妈妈!妈妈!妈妈听到你的喊叫,立刻转过头来,但还没来得及上车,车就开了,妈妈在底下跟着车跑,叫着你的名字。但是车越开越快,你望着妈妈越变越小的身影,不禁嚎啕大哭起来,你觉得你要失去你的妈妈了。
  上面这一幕发生在1948年的暑假,你那时才六岁。在以后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这一幕会常常出现在你白天的回忆和遐想中,或化了妆变了情节在你黑夜的睡梦里演出,然后在眼泪和叫喊中你惊觉过来,回到更为残酷的现实:你妈妈远在天涯,你真的失去她了。
  那一次你其实并没有失去母亲,你从窗外探出头,拼命地哭喊着,看着追着火车跑的你母亲的身影越变越小,你由哭喊变成恐惧,由恐惧变成绝望。但没想到过了一阵,火车的速度却放慢了,越来越慢,终至于停了下来,而跑得满头是汗的母亲却慢慢变大,越来越大,最后竟到了你的窗口,抱着你的头说:“明明,不要怕!这是火车换轨道。”然后就从车门里上到火车,又坐到你的身边,你停了哭喊,收了眼泪,庆幸并没有失去母亲。从此,你母亲再不敢在停站的时候下去买东西,直到火车一路开到武汉。
  你和母亲那一次是从衡阳出发,要到南京去看你的父亲的,所以到了武汉以后,你们又改乘轮船沿长江而下。船走了多久你不知道,你只记得在船上生了病,睡过很多觉,沿路经过什么地方你自然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九江。船到九江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桩事情,让你记住了九江这个名字,永远也忘不掉。
  你记得那一天,你正发着烧,在船舱里睡觉,朦朦胧胧地觉得船舱里的旅客来来往往,吵吵闹闹,有点跟平时不同,你没有管它,朦朦胧胧又睡过去了。后来你终于醒了,睁开眼睛,突然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你于是大喊,可是没有回答,连妈妈的影子都看不到。周围全是陌生的人,妈妈到哪里去了呢?妈妈会回来的,有了上次的经验,你这次没有像上次那么害怕。可是上次只有几分钟,这次却等了半个小时,还不见妈妈回来,你由焦躁变成深深的恐惧:这一次你真会失去妈妈了吗?
  一岁的你和你的母亲,1943年左右摄于湖南。
  还好,妈妈终于又回来了。看到你一脸着急的样子,妈妈连连后悔:“唉,唉,我不该下去的,我以为你睡着了不会一下醒来,大家都说九江的瓷器好,我也去买了一点,唉,妈妈再不下去了。”
  这以后留在你脑子里的印象,就只是闹哄哄的船舱,船舱外有黄黄的波浪,下午有太阳照进来,一直照到床铺,热得叫人受不了。头痛、发烧,昏昏沉沉。妈妈陪着你,一直到南京。
  这次究竟在南京住了多久,你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几个镜头一直铭刻在你的记忆里,时不时冒出来闪一下光。
  第一个镜头是你父亲胸前抱着一堆烧饼从楼梯上爬上来。那烧饼很好看,金黄金黄的,上面缀满芝麻,有圆形的,还有椭圆形的,圆形的烧饼是甜的,椭圆形的烧饼是咸的。全都好吃得不得了,又香又脆。
  第二个镜头是一辆漂亮的小汽车,来接你和妈妈到曹伯伯家里做客。车子开得很快,你上车的时候衣扣没有扣好,你就在车上扣,车子停下来了,说是到了曹伯伯家,可你的衣扣还没有扣完。这个细节现在想起来,你觉得未免有些夸张,但多少年来它一直是你真实的记忆。尤其当你在乡下放牛的时候,常常躺在草地上甜蜜地温习这一刻,什么时候能够再坐上这样的车子呢?你记得你妈妈告诉你这车子是曹伯伯的,你就问,为什么爸爸没有呢?你妈妈说,你爸爸刚来没有钱,以后有钱就可以买了。你又问你妈妈:什么时候爸爸才会有钱呢?“等你爸爸做了银行行长的时候就有钱了,”你妈妈笑着说。
  第三个镜头是你跟一群跟你年纪差不多的小孩蹲在地上用碎砖块在石板地上比赛画马头。那砖块是土红色的,跟你们住的房子墙壁的砖头是一种颜色,你依稀记得,你们住的地方有一栋一栋的砖房,每栋一样高,大概三四层,排得很整齐,一幢挨一幢,成为一大片,楼房的中间有些空地,栽了一些花呀草的。
  第四个镜头是去中山陵。国父的灵柩放在一个漏斗形的大洞的底部,漏斗的上边有一圈铁栏杆,人们都趴着栏杆往下瞧,你则把脑袋从两个栏杆中间伸过去。你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国父是什么人,只听你妈妈说他叫孙中山,很伟大。想来那时候应该是九月或者十月了,因为你很清楚地记得,离开中山陵前,妈妈带你去摘了好些片红叶。晚上你就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小舅妈,一封给表姐,每个信封里装了两片红叶。
  什么时候离开了南京回到了衡阳,应该是先坐船后坐车吧,有没有再经过九江和武汉,这些你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几个月后,你就真的失去了你的母亲,连同你的父亲:他们一起去了台湾,把你和弟弟妹妹留在了湖南乡下的伯父那里。
  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里,你记忆的屏幕上无数次地出现上面的镜头:隆隆后退的火车,追着火车的妈妈越来越小的身影;浊浪翻滚的长江,闹哄哄的船舱里你叫喊着妈妈;父亲胸前抱着一堆烧饼,笨拙地沿着楼梯爬上来;坐车去曹伯伯家,衣扣还没扣好就到了;蹲在地上跟一群小朋友画马头,在中山陵摘红叶,……
  1986年冬天,你从美国到了台湾,你见到了曹伯伯,他叫曹圣芬,当时是台湾中央通讯社的董事长,1948年的时候,他跟你父亲一起做蒋先生的秘书。你也见到了小舅妈,她是台湾国大代表,你寄红叶给她的时候,她还不过二十多岁,而你的小舅已经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了。你妈妈告诉你,你们当时在南京住的地方叫做板桥新村,那里住的几乎全是政府官员的家属,曹伯伯的家其实离你们不远,开车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这一切向你证实,几十年来留在你的记忆里或者出现在你魂梦中的那些镜头的确实有其事,并不是幻象。
  你突然明白了:那六岁时的出门远行,尤其是那小站上你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跑着追赶火车,越变越小终致消失,后来又越变越大终致回到你身边的那一幕,竟是你整个生命的一场序曲,一个预告,是仁慈的上帝为幼小的你编写的一个命运密码。
  







阅读提示:时代与命运的作者是唐翼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时代与命运下载地址

上一本:列夫·托尔斯泰文集
下一本:字字锦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