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重岗 日期:2014-08-16 01:58:54
《心性诗学的再生》的研究,沿着两个相关联的方向展开:一是以徐复观为契机的思想对话;二是中国现代诗学的认同、转向和可能性。作者把《心性诗学的再生》视作作为方法的诗学思考。它探寻的是何谓中国人、何谓中国社会、何谓中国历史文化的问题。这一点与《心性诗学的再生》所论知识人的本意有相契合之处。诗学,在这里不只涉及对历史的解释,还关系到人性的理解、社会的重建。所谓方法,也不仅仅指的是批评话语、论述程序和技术手段,更是指向价值的领域、生命的世界。徐复观对此解析甚透,他在政治与学术、历史与文化之间的游走,最终还是落定在了价值和主体重构。他以独有的“东方的忧郁”,为没有精神属籍的人们,在人性根源处作了再普通不过的提示。
作者简介:
张重岗,1968年出生,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侧重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东亚近现代文化交往的研究。关注的议题有现代新儒家思想、台湾左翼谱系、东亚士人流动、华人移民及其文学书写等。近期的研究方向是近现代台湾的内部和外部、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
目录:
序言
导论现代诗学的身份问题
第一章基于文化认同的诗学取向
一缘起:对文化认同危机的超越
二胡适与徐复观的文化路向分析
(一)历史性的张力关系
(二)两种话语类型
三胡适文学思想的合法性及其解体
(一)胡适的文学实验和文学史重构
(二)徐复观文学史观的提出
第二章现代诗学重建的生命动源
一现代思想谱系中的生命问题
(一)现代生命转型的困惑
(二)徐复观生命意识的凸显
二生命始点的两歧:论徐复观对鲁迅的疏离序言 导论现代诗学的身份问题 第一章基于文化认同的诗学取向 一缘起:对文化认同危机的超越 二胡适与徐复观的文化路向分析 (一)历史性的张力关系 (二)两种话语类型 三胡适文学思想的合法性及其解体 (一)胡适的文学实验和文学史重构 (二)徐复观文学史观的提出 第二章现代诗学重建的生命动源 一现代思想谱系中的生命问题 (一)现代生命转型的困惑 (二)徐复观生命意识的凸显 二生命始点的两歧:论徐复观对鲁迅的疏离 (一)文学与学术的“歧途” (二)鲁迅的生命归宿 (三)徐复观对鲁迅的歧见 (四)牟宗三的个体生命言说 三“儒者”的两种现代形态 (一)周作人的儒家情结及其困扰 (二)徐复观的儒家性格之形成 第三章现代诗学的典范转移:从“人的文学”到“心的文学” 一“人的文学”与周作人的思想困境 (一)“观念革命”的历史正当性 (二)周作人的思想纠结及其止境 二以“言志”论为焦点的学思转换 (一)周作人“言志”新论的裂痕 (二)废名对周作人思想的推展 (三)熊十力、徐复观的“言志”新境 三“心的文学”之归位:以钱穆为比照的徐复观心性诗学诠解 (一)民族观念的重认 (二)钱、徐学思的分际 (三)钱穆文艺观的回向 (四)徐复观文艺观的证成 第四章心性诗学的可能样态:徐复观与新儒家同人之文艺观析论 一就本源而言的文艺定位 (一)熊十力艺文之路的阻隔 (二)徐复观对文艺的融贯 二文艺诠释的三条路径 (一)徐复观的理论和历史考辨 (二)牟宗三的直观式美学契悟 (三)唐君毅的文化价值省察 结语诗学的对话与人性根源处的指点 附录一徐复观研究综述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现代新儒家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