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巨才 日期:2014-08-16 01:59:00
《退忧室散集》散集不散。体例不一的文字背后,一位虔诚的文学追随者,不倦地行走;不倦地阅读;不倦地思索书写,正直淡定,謦欬可闻。那朴实的文字,对生活的态度,能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王巨才在散文创作上,他长期砥砺,并有丰硕成果汇集了他从中国作协领导岗位退下来后的部分作品,让读者眼睛一亮。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作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精神回望,也是作家对自己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们的关爱。
王巨才的这些散文,表现了一个作家对于生活的爱,对于人类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无疆大爱的情感升华。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王巨才是一位贫苦出身而由党和人民培养成长起来的干部,但他始终不忘记自己的根在人民群众之中的草根本色。他在这些散文中,无论是对革命老区的描绘,或对自己故乡的回忆,都表达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王巨才,陕西子长人。一九四二年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延安地委副书记、延安行政公署专员,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六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入文艺理论批评,著有《退忧室散稿》《退忧室散记》等。近些年时有散文作品见诸报刊,并多次入选全国性年度排行榜和作品选。现为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长,中国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目录:
序
云水襟怀道德文章
第一辑采风拾穗
坝上的云
遍地莲花
沂蒙行
老家的年味
回陕北
回望延安
孝子峰随想
扬州思维
品读番禺
常熟的往圣今贤
半岛的律动
对酒当歌序
云水襟怀道德文章
第一辑采风拾穗
坝上的云
遍地莲花
沂蒙行
老家的年味
回陕北
回望延安
孝子峰随想
扬州思维
品读番禺
常熟的往圣今贤
半岛的律动
对酒当歌
怀想政协
细节让世博更精彩
融繁华入自然
灵渠踏访
一往情深
唱吧二妮
你让我思绪纷然
这一方水土
父老乡亲
鲅鱼圈风致
沉重的负债
第二辑赏读札记
眷念与惋叹纠结的乡恋
心血铸就的精神丰碑
品格纯正活色生香
丰沛的文化气韵
一曲深沉悠远的蒙古长调
直面民瘼的深情写作
严酷岁月的人性暖色
好书直须仔细读
虎啸龙吟慨而慷
噩梦醒来是清晨
为了那些被侮辱和损害的
可贵的忧党之心兴党之责
责任重如山
源头活水笔底波澜
唯因真实方动人
西北红军的英雄群像
一传行世正当时
峥嵘岁月的激情回望
砥砺报国之志的“胆剑篇”
理论批评重在建设
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建构
延安文艺研究的可喜成果
坚守阵地独树一帜
璀璨的民族文学殿堂
化一为万泽被乡梓
饶有新意的《诗经》解读
诗家新景在清晨
博大深沉的人文关怀
道德文章冰鉴情怀
“文革”的底层记忆与民间解读
博大绚丽深邃
情到真处文自华
生意盎然的大陕北散文
告别苍凉融入时代
陕北方言田野调查的可喜收获
俯仰无愧
南陌依稀草吐芽
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忠诚的战士不倦的歌者
清新自然大美天成
把读者请回来
为英雄高歌
言近旨远回味无穷
洗尽铅华见真醇
诗贵情真
韩美林的艺术追求与心灵世界
艺海无涯唯勤是舟
“谁是共产党员?”
第三辑任事留档
改进和加强文艺创作的宏观引导
争取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的新突破新繁荣
万紫千红准备就
中国作协六代会筹备工作报告
《邓小平论文学艺术》编选情况的说明 这一方水土
盛夏的关外,满目葱茏。蓊郁的林木,茂盛的田畴,油绿发亮,一望无际。平常时间冰封雪覆的原野,只是到这个季节,才漫不经意地在和煦阳光下,袒露出它的博大丰沛。
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不只物产充裕,也包括精神财富的丰赡。几十年来,孟泰、马恒昌、吴运铎、王崇伦、赵桂兰、尉凤英、雷锋、郭明义等等,群星闪耀,英模辈出。
很想拜访的一个人,是余新元。出发前,省里的同志告诉我,在辽宁的英模谱系里,也许找不到他的名字,但正是这位可敬的老红军,慧眼识才,先后把雷锋和郭明义送到部队。
1959年冬季征兵,雷锋身高体重不合格,档案又不全,接连受阻。情急之下,他从弓长岭跑到辽阳,找到兵役局政委余新元,软磨硬泡,跟进跟出,苦苦“纠缠”。余政委当过长工,参军前母亲投井自尽,两个妹妹饿死。对雷锋的反复请求,他先是耐心做工作,解释征兵规定,说服他放弃;继而被他孤苦的出身、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强烈的报国志向所打动,觉得这孩子根红苗正,积极上进,送到部队会是一块好料。他把雷锋的情况和个人意见向市委书记作了汇报,得到支持,又先后二十八次与鞍钢焦化厂、部队接兵人员及兵役局其他同志沟通,最终获得批准。
元旦后,新兵起程。雷锋没亲属,送行的人却来了一卡车,其中就有余新元的妻子田儒文。一个多月的接触、相处,老田早把这个勤快懂事的年轻人看做自己的孩子,她为他带去鸡蛋和路上的零用品,叮咛他一定要注意身体,好好锻炼,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战士。临别,雷锋向余政委敬一个军礼,说感谢余叔叔。政委摆摆手,说你应当感谢辽阳市委、辽宁人民、征兵部队,要牢记大家的期望,为他们争气,争光。
十七年后,也是在他的支持下,郭明义顺利加入人民军队的行列。郭明义的父亲也是英模人物,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与余新元熟识,当年为郭明义参军曾上门代子请缨。余后来调任军分区副政委,今年九十一岁,在鞍山休养。考虑到年事已高,一般不安排采访;又兼集体行动,日程紧张,原先的计议只好舍弃。
在雷锋纪念馆,我们见到余老的彩照,方面剑眉,庄重和蔼,让人顿生亲近之感。市委副书记郭辉说,在辽阳,在辽宁,无论领导还是群众,举贤荐能,珍爱人才,崇尚美德,从善如流,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风气,是长期形成的一个传统。雷锋牺牲后,举行公祭大会,全市七十万人口,前来送行的就有十多万人,所用的棺木,是当时的县委书记给自己母亲准备的。
同雷锋一样,郭明义的事迹已家喻户晓。他从部队转业回到鞍钢,任矿山采场公路管理员十五年,每天提前两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五年的工作量;坚持二十年无偿献血,累计六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十倍;为希望工程捐款十多万元,资助一百八十多名贫困孩子上学;他组织的爱心团队,已有六千多人签订合同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一千二百人志愿捐献遗体器官。就是这样一位爱岗敬业的时代先锋、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你想不到,他会是那样的朴实、憨厚、木讷、执拗。
“郭明义的各种荣誉证书摞起来怕比他人还要高,但他记性不好。”说这话的是同行的辽宁作家周建新。他撰写过关于郭明义的报告文学,二十六万字,已经出版。但采写很困难。周说,究竟献过多少次血,捐了多少钱,他自己全说不清,是我们亲自到他家去数了献血证书,才知道有五十五本,捐款数字也是到希望工程办公室统计来的。他去北京参加汇报会,我们给准备了讲稿,他一字不用,非按自己的意思讲不可。问他为什么总想帮助别人,他说不为什么!就是心软,别人有难处,总不能袖手旁观,做点好事,还需要理由?这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舍得给人,他家住四十平方米,家徒四壁,空空如也,自行车、电视机什么的,谁困难给谁。
我们问,他爱人能没意见?周建新说,哪会呢!她爱人在医院工作,我们也同样问过她,回答是,老郭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就是爱做点好事,我能有什么说头?家里支持,工友们也服气,否则他的爱心团队哪来那么大的号召力?采写中想私下摸摸周围人的真实看法,有位饭馆老板没等我们说完话,就抢白一通:怎么啦,这么好的人你们也想背后嚼舌头?
“做好事,不需要理由。”这使我想起郭辉副书记饭桌上随便聊起的一件事。
辽阳中心医院有位科室主任,常给患者垫付医疗费,少则三五百,多则数千,从不立字据,不要借条,十多年来究竟垫了多少钱,自己根本记不清。记者采访,他不愿谈,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有什么好写的。一再启发,回答总是说看到病人掏不出钱,耽误治疗,不帮一把,总觉得过意不去,谁没个难处啊。问,家里人知道吗,答说,这压根就不算什么事,说了,能有啥意见。又问,经常垫钱,不还咋办,他实话实说:我是垫钱,又不是捐钱。但只要你诚心待人,好心总能换来好心,我垫了十多年,没遇到一个赖账不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