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家平 日期:2014-08-16 02:11:0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年)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他认为,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尊重与自我实现之类的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唯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世俗所谓的功名利禄显然并非最高层次的需要,更非人生终极价值所在。如果穷尽一生为之苦求,而忽略对“高峰体验”的追逐,不能不说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作者简介:
蒋家平,笔名卢荻秋,安徽巢湖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任职。已发表散文、随笔、评论等近百万字,出版《闲暇集》(散文随笔集)和《古惑年代》(时事评论集)。
目录:
“蠢物”与“好笑”
《好了歌》的境界
从“宝玉抓周”说起
凤姐亮相
黛玉的“第一滴泪”
门子与他的“护官符”
焦大的衷肠
贾府的义学骚乱
风月宝鉴怎么照?
凤姐儿的“成名作”
二丫头的一声嚷嚷
好一个“弄权”
李嬷嬷赌气
袭人生气
该有第四次葬花“蠢物”与“好笑”
《好了歌》的境界
从“宝玉抓周”说起
凤姐亮相
黛玉的“第一滴泪”
门子与他的“护官符”
焦大的衷肠
贾府的义学骚乱
风月宝鉴怎么照?
凤姐儿的“成名作”
二丫头的一声嚷嚷
好一个“弄权”
李嬷嬷赌气
袭人生气
该有第四次葬花
倪二何以前倨后恭?
怡红院里没有“巧宗儿”
贾府的“毒果”
“晴雯撕扇”的深深悲哀
多情更被有情恼
黛玉的“小性儿”
宝钗发怒
晴雯不是个好秘书
黛玉的“不放心”
宝钗的“善解人意”
袭人危中寻机
奴才的十艮
各得各的眼
“蹭进豪门”的刘姥姥
李纨是个好“评委”
薛姨妈的舆论试探
王夫人的“兴头之赏”
妙玉的“自我囚禁”
海棠诗社的赞助商
贾母打岔
荣府的“后备干部”
“探春新政”的启示
薛姨妈的“扯闲篇”
贾府的“下岗再就业”
吹汤的资格
“半日厨师长”
人气与气人
赵姨娘的“被可恨”
探春的“视母为奴”
探春的勃然一怒
惜春何以“心冷意狠”?
“二两”的袭人
宁府的“习射协会”
傻大舅的牢骚
晴雯悔担虚名
湘云的“锦心绣口”
尤三姐的风流案底
鸳鸯不愿“坐在宝马里哭”
从“三角眼”贾母说起
活在他人的爱情故事里
丫鬟的爱情
纸糊的爱情
贾政的清官梦
风月案扳不倒贾经理
人气制胜
赵姨娘一伙儿
夏婆子的“贴心话”
没有“武器”的批判
“一从二令三人木”《好了歌》的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行思参禅悟道,提出三重境界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此说果然精到异常,听之如醍醐灌顶。按三境界来对照,《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就显得境界不够高。
话说甄士隐本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自从女儿英莲丢失,紧接着又被葫芦庙的大火殃及,将偌大一片家业化作一堆瓦砾,只得仓皇投奔岳丈,寄人篱下。因贫病交加,渐渐地露出下世的光景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境遇中,甄士隐遇到了疯癫落拓的跛足道人,而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第一回)也由此广为后人传颂: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It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