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宏 日期:2014-08-16 02:11:08
翻开《杂话生书》,第一感觉确实是“杂”。其中,有游记、随笔、诗歌、回忆录、演讲稿、工作笔记、媒体访谈录,甚至还有证婚词等;内容则涉及文学、音乐、体育、建筑、教育、人生感悟、社会热点等,端的是琳琅满目、杂得了得。姜宏是博士,博士自然要“博”,这本《杂话生书》的“杂”正是“博”的表现。
更难得的是,对于“杂话”所涉及的诸多话题,作者并非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而是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感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感,足见作者兴趣涉猎之广博,事理探究之深入。
作者简介:
姜宏,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政协委员。现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著有散文集《谈笑往来》、《穿越记忆》和摄影集《纵横光影》。
目录:
序一 诗意地栖居 栾梅健序二 我所认识的姜宏 肖鲁伟序三 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姜宏及其新著 王慧骐序四 良相与良医 张卫序五 生活大树上的朵朵奇花俞序一诗意地栖居栾梅健序二我所认识的姜宏肖鲁伟序三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姜宏及其新著王慧骐序四良相与良医张卫序五生活大树上的朵朵奇花俞齐进生书的那些杂话(代自序)感慨随想篇形象思维第一流——参观马克思故居有感老学校新校园——走近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校徽,我永远的珍藏两位女作家敌人也可爱?——电影《第四十一个》观感再现战争的悲壮美——《莫斯科保卫战》观感死亡惧怕列宁格勒那个电话,他终究没有接到走过经光纬影证婚词(1)——葡萄美酒喜庆杯证婚词(2)——见证这幸福美丽的时刻证婚词(3)——美酒加欢笑巴特洛利,真神!我与奥运激情相拥品头论足开幕式就想喝口水香港中文大学行记被模糊了的视线——参观滇缅抗战博物馆黄埔军魂在在艾思奇纪念馆在莎士比亚故居音乐畅想篇走近贝多芬的世界永远的旋律美在人琴合一——聆听索菲·穆特那一刻的小夜曲铜管乐的联想英雄风格的旋律感慨《红旗颂》春天如歌琴笛苏格兰感慨邓丽君的歌曲行医心得篇感悟严谨又见戴老师的幽默附:读者回音壁景仰名医大家——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医院终生教授戴尅戎老师八十华诞草木也有情杞有甘香怎样做一个好医生(1)怎样做一个好医生(2)犹记学医选择时我在政协这一天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杏林歌舞旋律时代天籁谐音——首届中医中药中国行总结表彰大会暨文艺晚会观感与遐想传播记忆共享——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参感我们不是简单的继承人——在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读书随笔篇光影有声凭思想——读《英伦摄影游记》把思考的宽度与深度留给读者——《鸿踪照影》读感我可是在“乱弹琴”——闲聊记忆中的美国总统大选《文汇读书周报》给我的联想——也谈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多想摘下这荷花荷香与书香书房风景乱糟糟有感对莫言获奖的预测风光游记篇今走泸定桥登箭扣长城泰山悟境您好,宁静!你好,巴德克罗那耶兹!乍见凯恩斯游摩尔外堡礁在花园城市墨尔本转机夜雨天桥观车流行走甘南话夏河透过英伦的阴雨小诗抒怀篇志行万里——贺唐天驷教授医学生涯六十余载暨八十华诞庆典太湖感怀——贺施杞老师七十五华诞两首一太湖感怀——在施杞老师七十五华诞寿宴上二远志万里——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施杞先生七十五华诞而作寄情一壶春——和施杞老师其一品茶读诗意深长附施杞老师原诗谢怀星君赠新茶其二谢师恩附施杞老师原诗重走红军路古长城随想今上箭扣长城穿越金山岭长城北疆行一站在中国最北点二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三访满洲里中共秘密交通线遗址四大兴安岭今走徽杭古道古道行游十八龙潭登太子尖登黄山抒怀一粟游海天——从澳洲海滨城市凯恩斯赴大堡礁途中初春游乌镇重访复旦感怀重访悉尼奥林匹克公园闲来杂感一有感穆翁受审于铁笼之中二利比亚局势观感有感而发自在其乐失之交臂上海早晨春意大道岐黄薪火传在希望的等待中——写在姜程帆新学期第一天飞吧,刘翔!飞吧,梦想!纵横杏林甘为人梯腾冲,我们来了!——参加苏州市人才办第四批专家休养活动有感一游腾冲二瑞丽赴腾冲途中三游昆明西山四石林游五瑞丽江畔附录一《纵横光影》读感姜程帆读《纵横光影》有感胡宝康荷花绽放更美丽陆寿康读《穿越记忆》有感夏幸《谈笑往来》读感俞齐进附录二杏苑报道篇中医“骨董”的仁术厚德——中医医学博士、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姜宏谈科室精神韦峰潘军肖蓉却顾所来径——写在苏州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沧浪新城新院之际看似寻常最奇崛——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发展纪实写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现象与诊疗研究》一书出版之际一位吴门儒医的快乐与坚守——记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宏晓华子榆“婉约派”名医子榆木杉姚月明厚德仁术铸就吴医骨伤——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发展纪实惠礽华潘军盘点国家重点中医骨伤科——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历代掌门人刘兰兰专业领域代有才俊出刘兰兰跋姜程帆后记 两位女作家2012年5月26日,受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栾梅健教授的邀请,作为一名圈外人士,我参加了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办的范小青作品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词。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以及《当代作家评论》、《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收获》杂志,还有多家出版社的数十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对于这次研讨会上的主角——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我是似曾相识。何以这么说?因为80年代初,她就住在我们家的小区内,那时见到她的机会也不少,但我和她却从未彼此寒暄过。及至认识我太太后,又知道我内弟正和她在苏州大学中文系同着事。随着她调入作协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后,有关她创作成就的信息,二十多年来就源源不断地从各个方面进人我的视听感官,但我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她的小半个粉丝,因为我对她的作品的阅读,实在是有限。在这次研讨会上,我有机会和她彼此交谈了几句,算是完成了这迟来的认识。席间,她又专门走到我座位前,递给我一张名片,告诉我几个联系方式。近距离接触这位可谓经历了“文革”末期、新时期和改革开放所有文学历程的作家,似乎让我洞悉并穿越了她的小说创作的技艺、情怀和人生观。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范小青作品的学术成就与地位,主要是围绕她的几部长篇小说如《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和《香火》来展开的。其中,《女同志》被认为是她的长篇始作,而《香火》则被认同于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分子命运和历史伤痛的反思,作品从传统记叙笔法中另辟蹊径,特别是人与鬼的对话,这种实与虚结合的表现手法,提示着她写作艺术水准又有新的提高。研讨会以座谈会形式进行,没有多媒体投影演示,就像一首清唱的歌,不像我们医学界开会,动不动就一大堆文字和插图,令人眼花缭乱。这或许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学术研讨形式上的差异之一吧。
会上,杭州师范大学的王教授真是快人快语,给我印象很深。他认为,就作家创作风格而言,可分快节奏和慢节奏两类,而范小青可谓是一位散步式的慢节奏作家,其笔墨的细腻,不是在于反映高山流水、宽阔湖面那种对大气势的穿越,而是注重于见花见草甚至是空气湿润度的细节描写。当然,她有时也会慢跑几步,如近来与时俱进创作了几篇与后工业时代有关的短篇。可以说,慢成就了她,但慢又阻碍了她,因为不断有人赶超她,以至于她始终挤不进“知青作家”、“伤痕作家”和“寻根作家”等方阵;范小青是高产作家却又大器晚成,因为她突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的“作家40岁前后成长”的生理规律,50多岁才“长个”。做官也让她拓宽视野,漂移视线。
从报刊上获悉,有人分析了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为何缺少伟大作品的原因有三:浮躁“文艺生态”难诞名家,过着“二手生活”难出大作,作品井喷独缺经典。作为门外汉,我不知道范小青这些年的作品是否正在臻于完美。
因为对范小青的小说,我只能挑读一点短篇,长篇是无暇顾及,不及冰山一角,自然不能去评头论足。但《赤脚医生万泉和》在报上连载时,我是认真阅读的,因为它让我化零为整了解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有学者在研讨中认为,范小青的作品,对人物的刻画,有内心的体谅,写出了体温、人性和世界观,她有洞察力和理想情怀。在文学的“功笔画”表现上,她不是那种太“用力”,而是四两拨千斤,太“用力”则反而过犹不及。特别她在一些作品的结尾部分,多留有一点不确定性,这可以使读者在思考之余产生更大的解释空问。
作为中国当代优秀小说家和典型的江南女作家,她的确有比许多作家高明的地方。
坐在复旦大学光华楼的会议室,自然又联想起我曾读到过复旦中文系一位教授在课堂中的一句警句:“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读过一部大书。读过大书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气象。”有基于此,我更欣赏那“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想,范小青作品之细腻,那种慢节奏,还有以对话来推动情节深入的笔墨,或许能给读者带来“以小见大,慢中求快”的某些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至于王安忆教授,我更是未曾谋面,因为我的专业与工作和她是风马牛不相及,可这并不妨碍我早就“认识”她——她的文字、她的《蒲公英》。我知道,她是上海人,当年在“文革”中曾下放安徽,凭借遗传基因的天赋和刻苦,成为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而近年来复旦大学又使其文学建树更丰,成为作家型的教授。当栾梅健教授把我介绍给她时,我告诉她说,我是她的半个忠实读者,前些日子在一家书店觅到了她的一部译作,还在《人民政协报》读到她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的长篇专访。闲聊中她却话锋一转,问起我颈椎病如何诊治?于是,我给她作了简单的诊查,还问她有否慢性咽喉炎,并告诉她这也是颈椎病的第四个发病诱因,她听后很惊讶。对于其咨询到的如何避免因长期低头伏案而致颈椎病时,我又有针对性地给她提了些防治建议。
第一次和王安忆简短交谈,我似乎走近了这位作家,更感到她的身影竟是那么年轻迷人有活力。记得不久前,田家炳中学王校长推荐我读一下《人民日报》发表的《2011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文中认为王安忆的新作《天香》是探寻现代上海的文化渊源,是建立“物”的精神史,目前已获得第四届“红楼梦”奖(香港浸会大学设立),该奖是华语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虽然我没有资格来说三道四,但在我极其有限的文学阅读中,我还是非常喜爱王安忆和范小青这两位女作家的,一个海派,一个平实。与她们笔下“高贵”的文字结识,很是有益……人为什么而活着?生命的意义又在于什么?或许,钢铁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进入21世纪后,试问,谁来照顾我们的身体?那一定是丰富的物质条件加上医学科学;而谁来照顾我们的灵魂?那肯定是精神修养和人文科学。
我记得,文学主要有创作(以小说为代表)、评论、翻译和文学活动等方面。其中,创作是最主要的,而小说又是创作的主打产品,因而称得上是重中之重了。我置身于范小青作品学术研讨会这样的文学活动,倾听专家学者们的研讨,真有点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