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天真 日期:2014-08-24 22:36:26
阳傀先生是位生命科学学者,在研究工作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地球现有生命形式,判断和地球现有生物不是同一起源的微小生命体。他认为,传说一些知名学者正热衷创造一种与现有生命组成元素迥异的全新生命,可能是他们的杰作,意外从实验室偷偷溜了出来。如果任其自由演化,有可能给地球生物界带来毁灭性灾难。先生开始寻找这些学者以期挽救。不料在南极点遇险,丧失了躯体,变成了只存留下精神的“超等残疾人”。先生不甘“真实的存在”被埋没,自述了成为“超等残疾人”后诸多“神奇怪诞”的经历,委托老天真先生记录下来公诸于世。
作者简介:
老天真,姓老,名天真,字未朽,天津市人民政府退休公务员。平生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这一优点颇为人称道。早年曾在北京市郊区作区干部两年多,后来被调到天津市,一直在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身体强健,每日八小时上班完全可以坚持,可惜除机关行政工作外,别无所长。最后,据本人说,是“无聊之余,突发奇想”,觉得动动笔写些什么,也许能作点贡献。于是,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出笼了《阳傀先生》。
目录:
楔子
第一章失踪忽报成谜案无壳谁知有苦衷
第二章动罢拳头成好友闻循犬吠探亲侪
第三章一见倾心难自已两相情愿或可期
第四章学人秉气佯无备狂士催眠恨失神
第五章裂谷深沉听地吼金雕孔武助人飞
第六章巧诱熊娘施妙计旁听智者道玄机
第七章痴情睿智逑淑女接木移花缔百年
第八章悄语情人抛钓饵堂皇记者像泥鳅
第九章自昭骗局攻为守另隐深谋守亦攻
第十章刚凰柔凤求连理大象小鼷议合群
第十一章笨伯跟踪遭败绩怪人流泪溢真情
第十二章分谋奇正仨侦探共与辱荣俩败兵
第十三章天生有壳成无壳缘致失神复得神
第十四章莫道楼中无隐秘焉知井下有人居楔子
第一章失踪忽报成谜案无壳谁知有苦衷
第二章动罢拳头成好友闻循犬吠探亲侪
第三章一见倾心难自已两相情愿或可期
第四章学人秉气佯无备狂士催眠恨失神
第五章裂谷深沉听地吼金雕孔武助人飞
第六章巧诱熊娘施妙计旁听智者道玄机
第七章痴情睿智逑淑女接木移花缔百年
第八章悄语情人抛钓饵堂皇记者像泥鳅
第九章自昭骗局攻为守另隐深谋守亦攻
第十章刚凰柔凤求连理大象小鼷议合群
第十一章笨伯跟踪遭败绩怪人流泪溢真情
第十二章分谋奇正仨侦探共与辱荣俩败兵
第十三章天生有壳成无壳缘致失神复得神
第十四章莫道楼中无隐秘焉知井下有人居
第十五章戏诌拳霸吞飞蛋惊见身躯隐极冰
第十六章大地有容身去也长天无际气悠然
第十七章海壑孤峰藏密室玄冰暗道饰虚无
……本书将要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位名叫阳傀的先生自述的个人神奇怪诞的经历。需要说明,阳傀先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一个可以按人字通常含义理解的人,依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一个超等残疾人。笔者以为,阳傀先生确实是一个人,可是称他是人又多少有些牵强。如果把表示他的这个人字加上个引号,可能更恰当一些。这个引号不带任何贬义,意在提示这个人有些异样,不同寻常。总之就是说,他是一个“人”。和世界万物粗略比较,我们人类有两个大的特征:其一是有一付完全不同于其他物类的形体;其二是有一种其他物类所没有的思想和感情力量,或者称之为精神。普通的人,形体和精神互相不可脱离,两者是一个整体,形在神在,形亡神亡;反过来也是,神在形在,神亡形亡。阳傀先生的异常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形体已经丢失,精神却意外地独立保留下来的人。提到残疾,人们都会想到,是指一个人丧失了一部分肢体,丧失了全部肢体,或者丧失了视力、听力、语言能力等等。像阳傀先生这样,丧失了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生殖器官、上肢、下肢,当然也包括五脏六腑在内的整个躯体,保留下来的只是精神以及与精神相关联的某些器官的功能,这样的残疾确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说自己是超等残疾人,听来不无道理。看到这里,有些读者会想:啊!不过是个鬼魂。不,您错了。人死之后是不是真的留有鬼魂,是不是真的有个鬼魂世界?这是个疑案,信之者不能证其有,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见过;斥之者不能证其无,因为自然科学界至今还不屑设计一些实验去认真论证。只可言者姑妄言之,听者姑妄听之。阳傀先生不同,可以确凿地说,实有其“人”。再者据佛教传说(对宗教传说,不能要求提供根据,信不信由你),鬼魂作为一个群体,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很少,是在地府中吃皇粮的各种公职鬼魂;第二部分,为数不多,是正在地狱中挨受各种刑罚的鬼魂,他们在前生做过坏事;第三部分,众多难计,是准备投胎转世重返阳间的鬼魂,他们正在排队进入轮回。公职鬼魂,在玉皇大帝的天庭里有户籍;其他两部分鬼魂的户籍则登录在判官掌管的生死簿中。判官是阎罗王的高级幕僚。阳傀先生并没有死,从来没有到过阴间,自然也不属于这三部分鬼魂中的任何一部分。他的户籍既不在天庭,也不在地府,而是在人间,只是户籍管理员在簿中加注:失踪。除此之外,他和鬼魂还有一个很大不同,传说中的鬼魂只在阴间活动,如果要来阳间,也只能在夜里,且多在子时、丑时,他们惧怕阳光;阳傀先生一直在阳间活动,他不能离开阳光。
阳傀,只是这位先生用的一个化名,他不愿披露自己的真名实姓。他不想有劳记者先生们做他的腚后跟,不想变做新闻人物。其实在他失踪之后,各种新闻媒体曾竞相报导,轰动一时。他也惧怕成为科学家先生们的研究对象。其实,他的失踪之谜已经引起了自然科学界的多方猜想。他最担心的,恐怕还是那些掘金狂先生们闻腥而至,向他兜售各种合作计划,给他带来无穷的困扰。
阳傀先生是一位学者,任何人都不应该怀疑,超等残疾人同样有成为学者的资格。和其他学者先生们一样,他也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做出一点贡献。这也是他为什么不甘寂寞,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公诸于世的原因。殊不知,真正有兴趣了解他的经历的,恐怕只有蒲松龄先生和纪昀先生,他们可以用为创作素材,为《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增加个“外一卷”。可惜,他们已经作古。当然,现代的濒死经验研究者或许也感兴趣,他们有可能视先生的经历为一种珍稀事例,正在千方百计地搜寻。此外还能做些什么贡献,恕笔者知识浅薄,再也想不出来了。先生自己并不认为他的经历是神奇怪诞的,是笔者给他的经历加上了这样一个形容词。他曾经抗议,但最终也不得不承认,笔者有权这样认识。阳傀先生认为,他的经历是真实的存在,人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凡是真实的存在,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承认。神奇怪诞是嘲笑和贬斥之词,加在他的头上,未免有失公平,他
难以忍受。他争辩说,对他经历的任何嘲笑和贬斥,都是人们知识贫乏且没有充分认识自由的表现。他认为,人类的知识,虽然已经经过成千上万代人的辛勤积累,但是迄今为止,和自然界的真实存在相比较,和包括整个宇宙、地球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人类个体自身、人类社会的真实存在相比较,简直少得太可怜了。从我们的祖先、祖先的祖先、祖先的祖先的祖先那时候起,一些有大学问的人就喜欢把人类已有的知识作为半径画出一个圆,形成禁制,只让人们在这个圆中东奔西突。虽然这种禁制在不断被冲破,可是冲破禁制的人自己,往往又重新画一个稍大一点的圆去禁制别的人。他讨厌这种习惯,主张让人们的认识自由地到大自然中去驰骋。
这位先生拒绝解释为什么使用阳傀这么两个字的化名。他有一种心理,忌讳人们把他看成异类。揣文度义,阳,可能是指阳间、人间,用意在于申明自己不是鬼魂;傀,半人半鬼,自然不是鬼,可又不是无可争议的人,说明他自己对此也有所惶惑。查一查国人头脑中的概念,缘之于人而又异于人的,除了令人讨厌令人远以避之的鬼以外,还有令人敬畏的佛、神和仙。可否这样设想,这位先生觉得鬼字已纠缠在身难以摆脱,岂能再沾佛、神和仙的边?权衡利害,宁可屈就一下沾点鬼字边,也许反而会清静许多。
笔者有幸结识了阳傀先生,更感荣幸的是被阳傀先生看好了人品,觉得可以信赖,愿意借助笔者的笔把他的经历介绍出来。阳傀先生要求,必须尊重他保守某些个人隐私的意愿;忠实于他所叙述的事实,在事实叙述中不得夹杂别人的认识和品评。当然夹杂一些笔者的看法却在所难免。这些条件虽然苛刻了些,可还是合理的。笔者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他只能提供事情梗概,无法提供细节的地方,或者在他只能提供事情结论,无法提供过程的地方,允许笔者用想象填充。这样的要求自然不容拒绝,阳傀先生也不得不接受了。最后先生要求笔者承诺,不得探寻、拜访叙述中涉及到的他的亲属、朋友、同事及相关机构。笔者没有这种兴趣,相信到时候也不会有这个时间,自然同意。受双方协议的约束,笔者失掉了许多运笔的自由,写起来十分别扭。如果读者读起来也觉得别扭的话,请不要误会为笔者书写或编排的拙劣。
必须向读者申明,只是阳傀先生自己认为他的经历是真实的存在。笔者仍然认为他所叙述的经历是荒诞不经的,不过用为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聊材,也或可能博人一笑。
以下言归正传,还是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领略阳傀先生的故事吧!
第一章
失踪忽报生谜案无壳谁知有苦衷
一
开宗明义,阳傀先生要笔者告诉大家:他叫阳傀,这个名字是假的。不报
真名实姓,乃不得已。笔者以为,作为一种符号,姓名的作用,无非是把某一
个人和其他千千万万个人区别开来,真假并不重要。可是先生说,他有个习惯,说了假话寝食难安;说了不得已不说的假话,马上就得明白告诉听者,这话是假的,切莫受骗。能说这是个值得显摆的习惯吗?假话人人在说,如果大家都有这个习惯,岂不闹得天下扰扰攘攘永无宁日?不过先生认为,让朋友们了解这个习惯还是必要的,由此可以推知,他在这本书中将要贡献给读者的,绝非‘假雨村言’。如此用心,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书生气太足了些,不应该忽略,
读者都是聪明人,理所当然要怀疑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故事应该从阳傀先生变成超等残疾人这一年开头。先生说,开头的这一年,
就算作纪事的第一年。为了方便,敢叫天下人耻笑,仿效过去皇家纪年的办法,
用阳傀这个名字兼作私人年号,这第一年就称之为阳傀元年,后一年就称之为
阳傀二年,前一年就称之为阳傀纪元前一年,再后再前依此类推。笔者以为,这个纪年办法倒也别致,反正达到了区分时间前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目的,抛开常规,反而省却读者费神去探究哪件事发生在公元哪年哪月哪日了。阳傀先生叙述自己的故事,并没有从阳傀元年开始,而是从变成超等残疾人再回到北京的阳傀二年元月上旬开始的。
阳傀二年元月上旬的一个早晨,他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条大街上彳亍。南来北往的大型、半大型公共汽车、小轿车、自行车既有秩序又杂乱无章地拥挤着向前蠕动。人们身上五颜六色略显臃肿的冬装和口中呼出的云气,使得本来十分宽敞的马路空间显得十分狭小了。北风和寒冷抑制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无论是粗声大气的还是尖声细气的、欢快的还是郁闷的、暴躁的还是和蔼的、粗犷的还是柔媚的,各种风格的语言交流都大为减少了,只有小轿车焦灼的喇叭声照常此起彼落。遛早的晨练的老人少了,三五成群上学的孩子也不愿在寒风中多作停留,宽阔的人行便道显得更加宽阔。对这一派北方冬天早晨的景象,阳傀先生本来是很熟悉的,现在却觉得有些陌生。公共汽车、地铁、自行车、私家车、毛呢大衣、呢帽、皮靴、驴肉火烧豆腐脑或者牛奶全麦面包火腿肠,都和他绝缘了,胸中充塞着一种被排斥在人类群体活动之外的孤独感。几十天远离人烟的南极大陆生活,乍一回到这扰攘喧嚣的人间,也不免感到有些烦躁。他扭身飘进了一条胡同,在一个当天还没有人光顾的阅报栏前停了下来。玻璃窗内张贴的报纸还是前一天的。就算是前十天的,前二十天的,在他眼中也是新的,他贪婪地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着。最后在《大众科学晚报》的第一版发现了一条标题不十分醒目的消息:《中国一个考察队在南极点发现怪异区域》,是一篇外国通讯社的报导。这时候任何有关南极大陆的消息,对先生都有不同寻常的吸引力,何况一看标题就知道和自己大有关系,于是像吃大碗面一样几行几行地吞食起来。
“国际社电:据来自南极洲的消息,中国泰山南极考察站日前向各国的南极考察站通报:在南极点附近可能存在一片面积不详充满危险的怪异区域,人一经进入,就有可能突然消失踪影,生死不明。中国人没有说明这一小片怪异区域是如何发现的,也没有透露任何细节。各国的南极考察站纷纷向他们提出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以后将详细通报。距离南极点60公里的一个俄国考察站曾派出两名地质学家去南极点观察,看到了中国泰山南极考察队去年12月22日在南极点上竖立的一个刻有中国国徽和中国古太极图案的标志杆,在距这个标志杆几十米以外的地方,还看到了一小片宿营地的痕迹,此外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据向某国际情报咨询机构查询,一个名叫阳傀的中国人,在12月22日、26日曾两次从南极点发出电子信函,并接受了中国泰山南极考察站的一些指示。”
阳傀先生心潮激荡,看了又看,一直看到已经能够倒背如流,还舍不得走开。
先生想象着窝头山如何焦急地查找他的下落,如何在南极点现场反复察看而不得要领,想象着窝头山的队友们在大费斟酌地商量怎样宣布这件事情,想象着那些队友会摆出多少条理由反对在得出初步结论之前发布任何消息。顺便说明:窝头山是中国泰山南极考察站的别名,因为这个站建立在一个露出南极冰原冰表仅十几米活像一个窝头的山头上,山被叫成窝头山,站随地名,也被叫成窝头山。
像犯罪嫌疑人等待法官判决一样,阳傀先生开始焦虑不安地等待,等待中国新闻界对他的事情的全面报导。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他在东城、西城所有的阅报栏之间飘来飘去,把阅报栏中张贴的所有报纸的新闻报导一条一条地仔细查看,结果总是失望,继续失望。持续了大约有一个星期,一天上午9点钟的样子,他比往常晚了两个小时飘到了大街上。可能是来了寒潮,北风呼啸。早晨上班的人流高峰已过,行人稀少。一个用羽绒上装、驼绒棉裤、灰鼠皮帽、羊毛皮靴武装起来的售报人,推着挂满了装有报纸杂志布袋的电动摩托车由北向南走了过来,边走边吆喝:“重要新闻!重要新闻!一个考察队员在
南极神秘失踪!”
二
阳傀先生顿感全身一阵颤抖,心脏——他哪里还有心脏——几乎要从喉咙里跳了出来,他一时忘乎所以,失声高喊:“卖报先生,请过来!当天所有的报纸,一样一份!”喊声出了口才发觉自己冒失了。
售报人推着车,习惯地边走边抽出了5份日报,然后抬头询问:“哪位要?”一看周围几十米内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不由得心里发毛,长长吸了一口冷气,嘟囔了一句:“真是活见鬼!”“对不起。”先生顺口又溜出这么一句。
话音近在咫尺,却不见说话的人。这下子可把售报人吓坏了,失声喊道:“我的妈耶!”然后惊惊乍乍地原地转了三圈,嘴里叨念着:“哎哟!我的亲爹,
我的祖宗,我可胆小,不管您是哪路神明,请高抬贵手吧!咱们无冤无仇,别
吓唬我,给您烧高香啦!”说着慌慌张张地推车逃了开去。
先生满心歉意,可是再也不敢出声,转身急急地飘到了附近一个阅报栏前,
首先入目的是全国有名的大报《中国新闻》,只见在第一版的下半部分,一行
大字通栏标题:《我国一考察队员在南极点神秘失踪》,下面是副标题:“泰山
南极考察队队员阳傀,去年12月22日南半球夏至前夕只身到达南极点;测
定了南极点,竖立了标志杆,进行了考察;26日6时46分自南极点发电函报
告即将动身步行返回基地,3小时后,他的随身物品神秘出现在50公里以外,
人却杳无踪迹;在他的考察日志上有一篇未能写完的奇怪的遇险报告”。“失踪”,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能说是失踪,这样宣布再恰当不过。先生非常满意。
标题之下,接着就是占了很大一块版面的报导。“自然通讯社北京电:我国私
人泰山南极考察队队员阳傀,去年12月26日,只身在南极点考察时失踪。据
泰山南极考察队后方办事处发言人在单独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介绍,泰山南极
考察队南极点考察组,由3人组成,阳傀先生担任组长。去年12月15日从东
经117度南纬89度附近基地出发,17日下午在距离基地约六十多公里的地方
遇到一条冰裂缝,一名组员不慎坠入,足部扭伤,在阳傀先生的坚持下,改由
他一个人单独步行去南极点。22日凌晨4时45分,基地收到阳傀先生发自南
极点的电函,报告他已经在南半球夏至准时测定了南极点的位置。26日早晨6
时46分,基地又收到阳傀先生的电函,报告考察项目结束,即刻启程返回基地。
7时30分,基地派出原半途返回的两名组员谭成先生和曹秉毅先生驾驶雪地
车出发沿路迎接。9时55分左右,两位先生在到达17日遇到的那条冰裂缝附
近时,突然发现阳傀先生的背包和滑雪杖摆放在眼前不远的地方。此事十分不
可思议,南极点距这里五十多公里,阳傀先生即使7时出发,在步行不到180
分钟的时间里,绝无可能会在这里出现。他的东西是怎样来到这里的?他本人
又到哪里去了?在背包中找到了阳傀先生的考察日志,除书写工整的考察记录
外,日志中还有一篇本人只写了两句话的遇险报告。”电讯是这样报导这篇遇险报告的:“第一句话8个字,写得还算清楚:‘本人遇险,生还无望。’接下去应该还有一些话,好像未来得及写,便出现了突发情况,于是在极端匆忙的情况下,又写出了勉强可以辨认的不完整的一句话。‘极点附近,不可进……务必尽快通告中外同行……’”报导接着继续写道:“这篇遇险报告虽然只写出了两句话,但难得的是它是在阳傀先生于大难临身之际写下来的。读过之后,令人对这位科学工作者临难不忘他人安全的伟大精神产生出由衷地崇敬。这篇报告,无疑将作为珍贵文献载入南极考察事业的史册。”多么可贵地理解啊!读了记者这不过百字的评议,阳傀先生不禁感慨万千。报导接着又写下去:“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是,在考察日志上的这篇遇险报告之后,又发现有歪歪斜斜涂写的14个字:我不是幽灵我还活着超等残疾人。14个字并不连续,未加标点,但明显可以看出是两句话加一个词:我不是幽灵。我还活着。超等残疾人。经辨认,和前边的考察记录以及遇险报告一样,确是阳傀先生本人笔迹。阳傀先生作风严谨,在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在考察日志上任意涂写。书写的随意性固然很大,但是这14个字肯定有其特别的含义,至少反映了本人当时的某种心理状态。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字虽不工整,但不像匆忙写就的,可又出现在那篇遇险报告之后。”“谭成、曹秉毅两位先生在发现背包和滑雪杖地点周围大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作了详细勘查,特别仔细察看了那条冰裂缝,没有发现阳傀先生的踪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迹象。他们迅速返回基地,当天下午13时30分向考察队长作了汇报。在他们的坚持下,队长同意他们在用过午餐后立即再去南极点,继续查找阳傀先生的下落。他们到达南极点后证实,阳傀先生确实到达过南极点;在南极点竖立了标志杆;也发现了他宿营的痕迹。但是本人仍旧杳无踪迹。他们对标志杆四周几千平方米范围内的地域,进行了仔细勘察,未发现任何异常,也没有发现阳傀先生任何遇难的迹象。谭、曹两位先生在南极点稍事休息后,27日返回作了汇报。中国泰山南极考察站经再三斟酌,还是向现在南极大陆的各国考察站作了通报,说明在南极点附近可能存在一片面积不详的危险区域。”
“此外,阳傀先生所用相机中的数据经过解译,其中有9张是为他竖立的极点标志杆拍的照片。这些照片显示,12月22日南半球夏至时分,南极点上空天气晴朗,没有大风。”“中国泰山南极考察站已将阳傀先生失踪的情况向各国的南极考察站作了
通报,吁请各国朋友协助查找。”“阳傀先生的神秘失踪,留下了许许多多难解之谜。”
三
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报导,再看其他几份报纸,也都采用的是这篇电讯稿,不过他还是一份一份仔细读了下去,最后意犹未尽,又把《中国新闻》的报导反复读了几遍。当天下午出版的《大众科学晚报》,除了头版头条全文刊载了自然通讯社的电讯外,还发表了几篇介绍背景的文章,介绍了泰山南极考察队;介绍了阳傀先生竖立的极点标志杆;介绍了南极大陆和南极点;也介绍了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还有一篇题为《阳傀─一位勇于涉险的科学家》的介绍先生的文章,读来颇像一篇隐恶扬善的悼文或死者的生平介绍。看过之后,先生很不愉快。他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把“家”变成谄谀之词,本人不敢担当。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和阳傀先生有过接触的西方学者,称他是一位耽于幻想、怪论迭出的东方神秘主义文化的产儿。”先生说,他确实和一些西方学者有过交往,但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评论,文章作者引用西方人这样一句话,对本人是褒还是贬?莫名其妙。最让先生不高兴的是,文章在介绍先生的经历时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阳傀先生自幼师从一位著名气功大师研修太极气功,30余年不曾稍辍。”虽说已是往事,在谈到这里的时候,先生依旧是怒火中烧,他说:“我要起诉,我要让《大众科学晚报》和写这篇东西的人受到惩罚,要让他们赔偿名誉损失人民币一千万元!”笔者问他:“起诉?怎么起诉?一个失踪的人居然能够告状打官司?居然能够委托律师?要不然作为超等残疾人出庭?‘研修气功’算什么坏事?使先生的名誉受了什么损失?张口就要求赔偿一千万元,如果是冥钞还差不多,可是冥钞只限在阴间流通,而且早已明令禁止发行。”最后这句话触到了最忌讳的地方,先生不仅声音变了调,而且从发声的方向判断,跳起来足有3丈多高,他喊道:“你歧视超等残疾人!你侮辱超等残疾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也要起诉你!如果曹秉毅在这里,我会让他狠狠地踢你一脚!让他指挥大白、阿花狠狠地咬你几口!”笔者连忙道歉,反复解释,只是一时口误。当然也要说明,起诉笔者并无不可,可是还是那句
话,怎么起诉?先生语塞,气也消了一些,“那……,要是谭成在这里,他会
给我出个主意的。”看来曹秉毅先生和谭成先生确是阳傀先生的好友,而且一
个孔武有力;一个足智多谋。读者看下去就会知道,大白和阿花原来是两只狗,
也是先生的好朋友。
多少天来,一种类乎吉凶未卜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困扰着先生,现在好像解
脱了。当然,他还很想知道国外报刊的报导,不过那已经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看外国报刊不太方便,这天夜里,他试着飘进了自然通讯社的阅览室。进之前
他曾犹豫再三,私自闯入人家的阅览室,好吗?不过这个阅览室是对外开放的,
自己只是没有领取阅览证,没有遵守规定的阅览时间,不抢不偷,不损坏设备
和阅览品,于心无愧。在作了一番自我辩解之后,先生终于觉得理直气壮心安
理得了。他打开一台计算机,接通国际互联网,没有想到阳傀失踪成了全世界
的热门新闻,亚、非、欧、美一些著名报刊的网站,充斥着各种报导、评论、
推想、猜测,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作风严肃的报刊,全文或摘要刊登了
北京自然通讯社的消息,有的加上一篇评论,评论内容也比较实际。不过,严
肃的固然不少,可堪称捕风捉影旷世杰作的报导也比比皆是。这些报导的文风,
让过去只顾埋头研究很少过问世事的阳傀先生大开了眼界。记者先生们充分利
用这条新闻,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任何故事,情节越是离奇,越能吸引读
者。制造离奇,不拘泥于真实,使真实服从离奇,是这些记者先生们表现自己
竞争力的秘诀。当然,阳傀先生很难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不过,离奇的效果,
他很快就领略到了。第二天夜里,他再次光顾这个阅览室的时候,在东欧的一
个网站上找到了一份统计,这份统计表明,前一天世界各地的报刊发行量有了
几倍十几倍的增加;各种报刊网站的访问者也拥塞不堪。
一份欧洲某个教派办的日报,在报导阳傀失踪的消息时,使用的标题是:《中国人的太极图触怒上帝》。记者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读者,阳傀因为在上
帝赐予人类的诺亚方舟之巅钉上了一枚带有太极图的魔钉,受到了上帝的严厉
惩罚。这位记者狠狠地鞭挞了一个名叫郭沫若的黄皮肤撒旦,指斥这个异教徒
臆造了太极图,创建了魔鬼之教,宣扬阴阳五行教义。可怜那早已悠游九泉的
郭沫若先生,居然能在身后蒙阳傀先生的提携,以撒旦这个称号再次享誉五洲,
真是天大的荣幸。还有一份在西欧颇有名气的晚报报导,勾起了阳傀先生对《大众科学晚报》的一腔怒火。这篇报导的标题是:《一个中国男巫在南极点的失踪之谜》。记者的笔杆子轻轻一抖,一位科学工作者就变成了跳大神的神汉。报导说,带有太极图的塑料柱一经插入南极点便产生了巨大的魔力,男巫阳傀受一群宇宙学家的委托,正冒着形神俱灭的危险,借助这股魔力从我们这个宇宙穿越一个虫洞进入另一个宇宙,意图探索那个宇宙和我们这个宇宙完全不同的物理学规律,一有所得,便将返回地球。这位记者言之凿凿,说北京的《大众科学晚报》已经透露,失踪的阳傀自幼追随一位老巫师修炼太极气功,其巫术之高,当代无与伦比。阳傀先生说,《大众科学晚报》的那篇东西实在太可恶了。
四
进入现代文明时期之后,人类遥望茫茫无垠的宇宙,深感自己局促在地球这个米粒小岛上,未免太孤独太寂寞了,于是以地球人类和他们的行为作模特儿,开始塑造各种各样的天外来客。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想象中的外星朋友、外星文明距离自己太遥远了,接着地球上的“上元人类”又应运而生。一时间,现代文明中的神仙鬼怪,代替了古代文明中的神仙鬼怪,人类发现的许多大自然中的一时难解之谜,也可以归功或归咎于这些现代神仙鬼怪的创造了。这种文明中的奇特现象,当然不会不影响到对阳傀先生失踪的报导。先生在访问北美的一些网站时就看到有的报导用了这样一些标题:《一个中国人在南极点被外星强徒掳走》《阳傀在南极点投入了上元人的怀抱》等等。后者郑重宣称,在南极大陆中部厚约3千米的冰盖之下,有一个其面积相当澳洲大陆一半、深度超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大湖,一支在二叠纪距今约2.5亿万年以前由一种两栖类动物进化成的高智慧类人动物在那里生存,它们中的一些精英,驾驶一种可以穿越各种形态物质的飞钻,经常在南极大陆的陆上、空中和近海出没,有人目睹阳傀遇到了它们,被强行请进了它们的世界。也有一个网站上的一篇报导的标题十分新颖,它抛开了阳傀失踪这个主题,使用的是《指向天极的中国太极柱》。阳傀先生很感谢这位记者先生,他给自己竖立在南极点的标志杆起了
个很有特色的名字——中国太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