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弥 日期:2014-08-27 08:55:27
叶弥小说中的人物不管来自乡村小镇,还是行走在都市大道,内心都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失意和挣扎,给读者呈现了他们难以名状的生活状态。而这些都在作者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累积着蓬勃的张力,刺激着读者的神经。
叶弥是冷酷的,但不是骄横的、自我专注似的冷酷,而是说在每一篇小说开始前,叶弥已经站在生活和人性的底线上,她知道事情本来如此或必会如此,她不抱什么幻想。所以叶弥的冷酷是一种透彻,透彻之后再看笔下的人与事,才会有怜悯和同情。
怜悯和同情是一种高贵的情怀,怜悯不仅是怜悯我们的不幸,更是怜悯我们的罪。这也许是小说具备的根本价值。当我们怜悯他人的罪时,这是冷酷,也是慈悲。
作者简介:
叶弥,1964年6月生,苏州人。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成长如蜕》《钱币的正反两面》《粉红手册》《去吧,变成紫色》《天鹅绒》等,著有长篇小说《美哉少年》。、首届“萧红文学奖”获得者,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第一、二、三、四届获得者,获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和2006年小说排行榜。获《小说选刊》“双年奖”和“贞丰杯”短篇小说奖。部分小说译成英、德、俄、韩、曰文等。现居苏州。
目录:
恨枇杷
消失在布达拉宫的一头鹰
端午诗篇
向-棵桃树致敬
马德里的雪白衬衫
“崔记”火车
救月亮
郎情妾意
小男人
小女人
蔡东的狩猎“不开灯有个好处,闭上眼睛就像在梦里一样。”
他们的儿子带着不成熟的声调插话:
“我倒了大霉了,这辈子碰上你们俩,成天云里雾里,醉里梦里,没有一个是有脑子的。”
然后,儿子伸手到墙上打开开关,灯亮处,我们看见了这一家三口,男人和女人都是中年人,儿子亦是一个大小伙子。他们的家简陋到寒酸,但是十分整洁,墙角处放着一盆漂亮的开着橙色大花的君子兰。
男人叫孔学文,爱喝酒,他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女人叫梅洛水,她说她是一个梅精,是梅花的后代。但是她从来不喜欢梅花,院子里曾经长出一株复瓣腊梅,被她连根刨掉,种了一棵枇杷树。许多年过去,枇杷树长得枝繁叶茂,年年结果。果子熟了的时候,她就小心地带梗采下来,放到一只小竹篮里,在每一只果子的梗上,系上红丝线,分给巷子里的孩子。她这么做,有人感动,有人说她做作。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举止优雅的女人,哪怕她下岗了,哪怕她穷,她的优雅态度还是一直维持着的。就此而言,她是个不简单的女人。
她此刻拉着一张白脸。
孔学文小心地问她:“明天是观音菩萨生日,你是不是和你妈一道去止水庵烧香?”梅洛水短促而生硬地说道:“你说什么来着?烧香?不去。我现在算是明白了,神是没有立场的,”他们的儿子孔早放下饭碗,奇怪地看了母亲一眼,没敢说什么。孔学文问:“谁告诉你神是没有立场的?自己穷不能怪别人。”他说话间把酒杯放到身后的橱里,表示他已经没有兴趣喝酒了。
但是梅洛水又把酒杯从橱里拿了出来,倒了一杯,喝下去。紧跟着倒了一杯,一仰脖子又灌了下去。孔学文抢过杯子,一甩手,杯子在地上一声脆响,碎了。
没人说话。三个人悄无声息地各吃各的饭。
生活早就呈现了异样:家里越来越安静;以前的轻松气氛没有了;三个人吃东西越来越少;夫妻之间几乎不看对方的眼睛;像火一样暗暗燃烧着的焦虑;女人烧了七、八年的香,突然轻率地否定了自己的行为。她的否定让丈夫感到惊奇:凭她这么一个平常的女人,有什么资格否定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教唆她?
接下来,梅洛水接听了两个电话--两个女人的电话。这两个女人都是她害怕的人。
她接听第一个电话时,一度无意识地把电话从耳朵边拿开。孔学文提议道:“如果我是你的话,不想听,就不听了。”梅洛水苦笑了一下,把话筒轻轻捂上,谨慎地、略带神经质地说:“是孙娅琴。”她又白了丈夫一眼,说,“我想听。我好久不见她了,真有点想她。”孔学文在鼻子里哼了一声。他知道她口是心非,但是他不敢去戳穿她。如果他戳穿她,她就会提醒他,说他也经常说谎。是的,他确实经常说谎,他甚至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都能告诉陌生人:他是一个厂的厂长,厂里有几百号入等着他发号司令……他离了两次婚,现在是第三任老婆,前两个都不好打发,给了一大笔钱才让她们离开他。现在这个,当然是年轻貌美,她带来了大笔嫁妆……
孙娅琴是梅洛水所在车间的负责人,梅洛水是出纳。当然现在都不是了。先是她们那个车间被上级策略性地撤销,后来上级的上级连她们的厂都卖掉了。她们下岗回家,原先的车间被新老板战略性地恢复,顶替她们的是一大批年轻力壮工资低廉的女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