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旻 日期:2014-08-27 08:57:44
本书为张旻的短篇小说集,包括《春晚》《多雨的五月》《伤感而又狂欢的日子》《月牙儿弯弯》《第三次会面》《月光下的错误》等22篇短篇小说。
张旻的小说反映了人的存在的真实处境。张旻的短篇小说常常以独语的声音和忧郁朦胧的色调展开叙事,通过对人类爱情世界的纵深挖掘,探索人内心深处的风景,进而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描绘,书写人物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潜意识的种种可能性。
作者简介:
张旻:1959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威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情戒》《成长是多么不容易》《对你始终如一》《谁在西亭说了算》,中短篇小说集《情幻》《犯戒》《自己的故事》《爱情与堕落》《我想说爱》《良家女子》等。
目录:
了结三章
暗恋
多雨的五月
奇怪的来信
募捐
月光下的错误
枪杀无辜
海员于强
叛徒
顾梅的故事
夜行
半道上
伤感而又狂欢的日子
月牙儿弯弯
两个气枪手了结三章
暗恋
多雨的五月
奇怪的来信
募捐
月光下的错误
枪杀无辜
海员于强
叛徒
顾梅的故事
夜行
半道上
伤感而又狂欢的日子
月牙儿弯弯
两个气枪手
春晚
第三次会面
幼儿园老师
魅力
林玉梅
路过
需要一种爱的感觉张旻笔下的叙事者、人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是融洽的,没有任何“水土不服”的症侯,其文本中的叙事者(即小说中一个隐匿着或以某个人物身份出现的讲故事者)的身份通常是中专学校的教师或熟悉小市民生活的说故事人。表面上,这些叙事者/人物对于周遭的生活程序充满了认同感,还时不时地冒出自以为相当聪明的“生活哲理”,但他们绝对不存在任何卓尔不群的优越感。
——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批评家)
在张旻的小说中常常有非常大度的自嘲,嘲笑自己为卫护自己的社会面具而曾经造成的“过失”。张旻的自嘲又是不动声色的,他将幽默藏得很严,就像他出现在教室的讲坛上一样,斯文而具有风度。
——周介人(原《上海文学》主编、文艺理论家)
张旻打捞过去的真实,并非为突入现在做准备——他的过去与人们的现在是隔绝的。现在的人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无动于衷地静观而无法真切地触摸张旻用一颗沉寂的心慢慢焐热的过去。
——郜元宝(复旦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批评家)张旻笔下的叙事者、人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是融洽的,没有任何“水土不服”的症侯,其文本中的叙事者(即小说中一个隐匿着或以某个人物身份出现的讲故事者)的身份通常是中专学校的教师或熟悉小市民生活的说故事人。表面上,这些叙事者/人物对于周遭的生活程序充满了认同感,还时不时地冒出自以为相当聪明的“生活哲理”,但他们绝对不存在任何卓尔不群的优越感。
——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批评家)
在张旻的小说中常常有非常大度的自嘲,嘲笑自己为卫护自己的社会面具而曾经造成的“过失”。张旻的自嘲又是不动声色的,他将幽默藏得很严,就像他出现在教室的讲坛上一样,斯文而具有风度。
——周介人(原《上海文学》主编、文艺理论家)
张旻打捞过去的真实,并非为突入现在做准备——他的过去与人们的现在是隔绝的。现在的人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无动于衷地静观而无法真切地触摸张旻用一颗沉寂的心慢慢焐热的过去。
——郜元宝(复旦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批评家)
张旻的小说创作对爱情主题情有独钟,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对爱情和道德有更深刻的思考。
——王纪人(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
张旻的小说有一种张力,让你有读的欲望;作品又不是简单的是非黑白单线,总有不可猜测的出乎意料,但其走向又是很自然很合理。
——陈村(作家)
在新近崛起的青年作家中,张旻以独具的姿态在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小说格局中显示了自身的存在。他在不断地“言情”:从《情戒》到《情幻》到《校园情结》,他的小说叙事都在以痴迷独语的声音和忧郁朦胧的色调,勾画着人心深处的“晓风残月”,那是一片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游移又最终消弥和超越了二者界限的风景。
——林舟(批评家)
张旻擅长以细腻、精确、微妙的笔触,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人们视而不见的熟悉场景上,开始讲述他的故事,揭开表象的外衣,进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深处,于无声处现风雷,在平常处发现惊心动魄,在看似简单的地方展现人性的复杂、尴尬和含混,从而把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勾勒得淋漓尽致。
——张英(《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那天她来了,我才明白她是专程来和我告别的,几天后她将出国。但她告诉我,她不是去日本,她已和先前那位男朋友分手了,她这次是去新加坡——一个月前她已嫁人,她的丈夫在新加坡做生意。
那天她在我宿舍从上午十点一直待到下午五点才离开。三年不见,她除了神情显得成熟了些,没有什么变化。她穿着长裙短衫,作为成熟的点缀胸前挂了条金项链。她的脸化过淡妆,仔细看比从前艳了些。她的眼睛还是那么明亮、纯净又透着些不安分的机警和调皮。唯一显著的变化是她不再像以前做学生时那样和我说普通话,而是说她自己的家乡话。她的家乡话语调柔和悠扬,使我不由得感到说家乡话的她显得更纯美了。
我们面对面地坐着,谈了很多、很久。我们这一回总算是真正地处于一种交谈的气氛中,不再由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她告诉我,这几年追求她的人很多,许多是有国外背景的,她说现在选中的这位,是她一位好同学的哥哥,从小认识,人是很牢靠的,也很爱她。说着她便从皮夹里取出一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除了他,还有一位白发老人。她说是他的祖父,新加坡一家公司的老板。
到了傍晚五点钟,她必须走了。我们站了起来。这时她忽然像被某种想法逗笑了,指指一面的墙壁说:
“要是这几年我住在你隔壁倒是挺有趣的。”
我没有反应过来,很顶真地答道:“这怎么可能。”
她说:“是啊,是不可能的。”
我们走到门口,我伸手要去开门,说我去送送你,但是被她阻止了。她说你不要去送,我们就在这里告别。这时门没有开,我们面对面地站着,互相凝视着。她的眼睛睁得很大,笑意没有了,显出一片沉静和温情。我顿时怔住了,心头产生出一种深重的恍惚,仿佛进入了一个非常熟悉的热烈的梦境。我的热血开始沸腾,脑袋开始膨胀,一种强烈的激动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恍若看见她忽然朝我嫣然一笑,随即感觉到她抬起两手轻轻地放在了我的肩上,我听见她的声音,小声而清晰地对我说:
“我能吻你一下吗?”
未等我作出反应,她的两手已经勾住了我的脖子,踮起脚尖,把红唇凑上来吻住了我的嘴。我感觉到了她的嘴唇的润滑、柔软、温暖和力量。我再也控制不住,压抑的感情不可遏制。我从她的背后抬起双手紧紧地搂住了她。我觉得她像一只猫似的绵软地在我怀里偎着。我情不自禁地摆动头颅要去狂吻她。但是这时我感觉到她软软地滑脱了我的怀抱,她把两手贴在我的脸颊上,继续朝我仰起粉红的脸。她说:
“好了,我们告别吧——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过去曾经暗恋过你,吻你一下曾经是我最大的梦想。”
说完,她又踮起脚尖吻了我一下。然后她把手落下来,伸到背后开了门,朝我深深地一笑,转身离开了寝室。她一直朝外走,没有回头。
我站在门口,不知不觉地眼睛湿润了。我没有追上去……
那以后我忘不了她的临别赠言:我曾经暗恋过你。某一天,我忽然感悟到这句富有总结性的临别赠言真是把某种“禅机”道破了,似乎是她终于交给我的一篇既有“章法”、更有“深度”的作文。我琢磨着它,既欣赏,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和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