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快门下的红色瞬间


作者:钱嗣杰口述,余玮撰  日期:2014-09-14 20:27:14



《快门下的红色瞬间--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回忆录》是著名红色摄影家钱嗣杰的口述史。他曾用镜头见证人民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的英勇惨烈,见证和平解放北平的辉煌壮举,见证朝鲜战争板门店谈判的历史细节,见证万隆亚非会议内外的惊险斗争,见证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鲜闻内幕,见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因后果……今天他用平实的文字还原波澜壮阔的时代他所经历的传奇,解说一张张历史底片背后无不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
  这里不仅展现了共和国诞生前后的风云岁月,更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和他们叱咤风云的世纪风采。从这里我们找回历史教科书之外的真实细节,用心灵感悟风云激荡的时代脉搏。
  作者简介:
  余玮,红色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湖北赤壁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巢中央新闻单位首席记者、赤壁文学院院长(兼),有“中国红笔杆”与“为红色中华修家谱”之誉。出版有《快门下的红色瞬词》《知情者细说毛泽东》《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敦厚朱德》《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传奇陈云》《讲学中南海》《触摸红墙》《红墙见证》《从琳琅山到中南海》《私家相册里的红色传奇》等,并有作品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和小学语文读本。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目录:
  序
  〇一“80后”的遗憾与心愿
  〇二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次次搬家
  〇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体验战争
  〇四整个四平城被鲜血染红
  〇五一手提枪一手提照相机
  〇六踏上平津战役的征程
  〇七激动地寻找角度定个进程瞬间
  〇八寻找到失散的姐姐和人生的信仰
  〇九用镜头见证“八大胡同”的变迁
  一〇足迹印在西南的山水之间
  一一以记者的身份跨过鸭绿江
  一二谈判桌外的“明争暗斗”
  一三“冲锋”在两个特殊的战场上
  一四“万岁司机”上被“阵亡”的少将复活序
  〇一“80后”的遗憾与心愿
  〇二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次次搬家
  〇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体验战争
  〇四整个四平城被鲜血染红
  〇五一手提枪一手提照相机
  〇六踏上平津战役的征程
  〇七激动地寻找角度定个进程瞬间
  〇八寻找到失散的姐姐和人生的信仰
  〇九用镜头见证“八大胡同”的变迁
  一〇足迹印在西南的山水之间
  一一以记者的身份跨过鸭绿江
  一二谈判桌外的“明争暗斗”
  一三“冲锋”在两个特殊的战场上
  一四“万岁司机”上被“阵亡”的少将复活
  一五吸引全世界目光10分钟
  一六新郎换成了中山装
  一七死神与我开了一个玩笑
  一八难以接受的“失约”
  一九人人成了总理的警卫员
  二〇清脆的“咔嚓”声记录大国领导人的风采
  二一出色工作是对战友最好的纪念
  二二难以释怀的生死情
  二三受命拍摄飞越“空中禁区”
  二四当仁不让亲历“世界屋脊”的首航
  二五成为“管地球”的一员
  二六向世界展示真实的风云变幻的非洲
  二七用胶片还原首访非洲的细节
  二八以“求同存异”的精神广交朋友
  二九“探路”非洲的场景是取景器的主角
  三〇接受主席的“面试”
  三一重上井冈山的诗情澎湃
  三二滴水洞内外的点点滴滴
  三三非常岁月的红色记忆
  三四和总理双手紧握
  三五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联合国总部
  三六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
  三七“小个子”从此被国际社会广为关注
  三八“不测风云”难阻首访美利坚
  三九“中国日”和“邓小平时间”内的忙碌
  四〇在日本感受“邓旋风”和“邓热潮”
  四一泪水打湿“科学的春天”
  四二党内高层久违的民主会议突破原定
  四三大我七岁的华国锋一直嘁我“老钱”
  四四目击赫江集团审判全过程
  四五健康快乐并忙碌地享受着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上空军,当年服从组织安排当了一名摄影记者,一干就是一辈子。欣慰的是,自己在新闻摄影方面还是有兴趣的,由一个门外汉变了一个新闻摄影人,渐渐爱上了这个职业。我提着相机走遍了大半个世界,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真是——值!新闻摄影,在我看来就是指新闻记者拿着摄影器材到新闻现场真实记录新闻瞬间,并附上文字加以说明所摄新闻图片的报道形式或报道方式。它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视觉新闻,传递新闻信息,带有纪实性。我认为,新闻摄影是一项需要精力、体力、耐心和悟性的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
  搞新闻摄影,要讲求技巧技法,熟练运用镜头,通过镜头语言和新闻图片的画面内涵展现要表达的意图,很不容易。有人曾问过我,你在中央领导身边拍摄照片那么久,为了拍到更好的画面,摆拍过没有——比如说:毛主席,笑一笑;周总理,脸请稍稍转过来一点点……其实,我从来不摆拍,搞新闻摄影就要实事求是,你不应该去干扰或者干涉所摄影的对象。我认为,当神情、背景达到最理想的时候就按快门。新闻摄影不同于普通的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照相馆肖像摄影,拒绝摆拍!=搞新闻摄影,最忌讳的是不实事求是。照片是真实的记录,作假就没有意义,违背了新闻规律,没有尊重被拍摄的对象,让他放弃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搞新闻拍摄就应该坚决反对。我认为摆布被摄对象,对他们指手划脚,有损新闻机构的声誉,也不利用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提高。当然,搞合影可以,比如有时主席、总理同地方领导合个影、照个相,我就“指挥”一下,摆摆位置,让所拍的画面更理想一些,有时也还喊一下“一二三——注意”什么的。严格上讲,这不是新闻拍摄,是用来留用纪念的,当新闻照片采用时一般都注明是“合影”。
  但是,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真人真事的现场已经过去了,当时非常遗憾没有被拍摄下来,而这个新闻事件很重要,能有图片表现出来就好了。怎么办?于是有些摄影记者就找当事人再到现场按照当时的情景重现一次,补拍这个场景。我认为,补拍是摆拍的一种方式。新闻摄影不能像拍电影、电视那样拍故事片,可以再现。再现的是历史,就不是新闻现场了。我碰到过有人做这样的事,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新闻记者没有拍好现场照片,等照片冲洗出来才知道,错过了关键的瞬间,于是为了弥补失败,就去重拍,让当事人“表演”一次。补拍和重拍,都是摆拍,既然不是新闻现场即时拍摄的,就违反新闻规律,就是作假,应当摈弃这些作法。
  错过了那特定的瞬间,怎么办?我想还是可以补救的,但绝不是通过作假的方式补救。你想,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利用我们可以拍这个事件的下一个发生场面,可以拍它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等等。尽管这不是整个新闻事件中最佳的场面镜头,但是这个镜头真实。为了补上有关遗憾,你可以在图片说明中把有些情景通过文字还原出来,作些交代。
  我们那个年代,摄影器材相当落后,不仅没有变焦镜头,连广角镜头都没有。为了保证拍摄的照片质量,我就想了很多办法。如准备了两套设备,用120拍了,再用135补拍两张。当时都用闪光灯泡,照一张照片,先要摇片子,然后把灯泡拿下来,揣在兜里,再拿出来一个新的上好,这几秒钟就过去了。所以,动作要快,赶紧把握时机。我们那时拍照就提出“一张主义”,这一张必须绝对保证质量。否则,你再换一个灯泡,几秒钟过去了,握手已经完了,拍不上了。许多领导活动的接见、会见、握手、开会方面的镜头,你就是想补拍也是不可能的。
  那个年代,我们的工作压力很大,不能有丝毫马虎,工作必须兢兢业业。我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对他的所有活动的采访都丝毫不敢马虎。你想,你是新华社的记者,全国各大媒体,乃至国外的新闻单位,都在等着用你的照片,有时明天的《人民日报》把头条位置的地方都预留出来了,就在等你的照片。你能在拍摄的时候马虎吗?如果照片拍坏了,责任就大了,第二天就没有东西见报,不仅我要检讨,新华社社长也要检讨。新华社一直很重视对毛主席形象的报道,我的工作压力很大。P1-2……







阅读提示:快门下的红色瞬间的作者是钱嗣杰口述,余玮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快门下的红色瞬间下载地址

上一本:纵有万般心碎,也要笑得甜美
下一本:江湖无界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